我用残损酶 戴望舒
戴望舒 戴望舒全家照
戴望舒 戴望舒全家照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原名戴梦鸥。 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县(今余杭市)人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 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等,另有译著等数十种。 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代表作:《雨巷》, 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 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从 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戴望舒的诗歌主要 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作 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 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 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 雕琢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原名戴梦鸥。 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 今余杭市)人。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 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等,另有译著等数十种。 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代表作:《雨巷》, 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 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从 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戴望舒的诗歌主要 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作 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 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 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 雕琢
写作背景 1942年,诗人因为在报纸上 编发宣传抗日的诗歌,被日 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 尽折磨并致残。但始终没有 屈服。这首诗就作于俋略者 的铁窗下
写作背景 1942年,诗人因为在报纸上 编发宣传抗日的诗歌,被日 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 尽折磨并致残,但始终没有 屈服。这首诗就作于侵略者 的铁窗下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2年。 1938年,诗人戴望舒从沦陷区的上海来到香港, 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 诗歌。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逮捕了 几乎全部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内。 戴望舒活跃的抗战姿态,很显然引起了日军的 注意。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 他口中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等资料,但他 始终没有屈服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2年。 1938年,诗人戴望舒从沦陷区的上海来到香港, 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 诗歌。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逮捕了 几乎全部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内。 戴望舒活跃的抗战姿态,很显然引起了日军的 注意。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 他口中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等资料,但他 始终没有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