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机能实验学》考试大纲(Experimentcourseofmedicinefunctionscience)(医学本科用)一、课程简介课程编号:1033190开课学期:机能实验(1):第三学期:机能实验(2):第四学期学时分配:机能实验(1):54学时(课内总学时);16学时(课外总学时)机能实验(2):54学时(课内总学时):4学时(课外总学时)学分:机能实验(1):3学分:机能实验(2):3学分教学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医学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年轻的实验科学,它以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相关基础医学知识为理论基础,以实验动物学、医学实验技术和医学科研方法为技术支撑,以智能化计算机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为技术平台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验科学。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和获得机能学的科学实验方法,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课程设计思想:1.熟悉机能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逐步提高动手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工作与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2.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数据采集、实验观察和结果的分析讨论。以“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的培养。3.通过开放实验室使大学生能够自主灵活进行实践学习,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二、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在优化的教学环境中,通过严格的实验训练和有效的科研实践,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方法学和科研思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医学机能实验学》考试大纲 (Experiment course of medicine function science) (医学本科用) 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1033190 开课学期:机能实验(1):第三学期; 机能实验(2):第四学期 学时分配:机能实验(1):54 学时(课内总学时);16 学时(课外总学时) 机能实验(2):54 学时(课内总学时);4 学时(课外总学时) 学分:机能实验(1):3 学分 ; 机能实验(2):3 学分 教学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医学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年轻的实验科学,它以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相关 基础医学知识为理论基础,以实验动物学、医学实验技术和医学科研方法为技术支撑,以智 能化计算机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为技术平台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验科学。其教学目标是: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 程中使学生掌握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和获得机能学的科学实验方法,巩固所学 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 课程设计思想: 1.熟悉机能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逐步提高动手能 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工作与 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 2.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数据采集、实验观察和结果的分析讨论。以“培养综合素质 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的培养。 3.通过开放实验室使大学生能够自主灵活进行实践学习,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 在优化的教学环境中,通过严格的实验训练和有效的科研实践,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激 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方法学和科研思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一)基本知识1.熟悉医学机能实验常用器械和仪器。2.熟悉医学机能实验常用的动物实验方法。3.掌握医学机能实验基本技术方法。4.了解医学机能实验新技术。5.掌握医学机能实验溶液的配制。6.初步掌握医学机能实验的设计、实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二)基本内容1.熟悉机能实验学的基本理论和设计原理。2.掌握经典验证性实验,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3.熟悉综合、设计性实验,掌握其原理。(三)基本素质1.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2.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本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以及观察实验结果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3体质进行科学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维护身体健康。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熟悉医学机能实验教学的特点。2.了解《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的学习目的。3.熟悉机能实验课的基本要求。4.熟悉实验结果的处理。5.掌握实验报告书写。6.熟悉实验室守则。教学内容第一节医学机能实验学的目的和要求第二节实验观察指标的选择第三节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与处理第四节实验报告书写要求第五节实验室守则教学方法:讲授
(一)基本知识 1.熟悉医学机能实验常用器械和仪器。 2.熟悉医学机能实验常用的动物实验方法。 3.掌握医学机能实验基本技术方法。 4.了解医学机能实验新技术。 5.掌握医学机能实验溶液的配制。 6.初步掌握医学机能实验的设计、实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二)基本内容 1.熟悉机能实验学的基本理论和设计原理。 2.掌握经典验证性实验,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 3.熟悉综合、设计性实验,掌握其原理。 (三)基本素质 1.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 道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本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以及观察实验结果的 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 3 体质 进行科学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维护身体健康。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标 1.熟悉医学机能实验教学的特点。 2.了解《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的学习目的。 3.熟悉机能实验课的基本要求。 4.熟悉实验结果的处理。 5.掌握实验报告书写。 6.熟悉实验室守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医学机能实验学的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 实验观察指标的选择 第三节 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与处理 第四节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第五节 实验室守则 教学方法:讲授
第二章医学机能实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熟悉医学机能常用手术器械,了解其常用仪器设备。掌握BL机能实验系统。2.了解常用实验动物的分类、选择及特点。3.掌握家免、小白鼠及蛙的捉拿、固定及给药方法。4.熟悉常用实验动物的实验观察指标和给药量。5.掌握家免、小白鼠及蛙的麻醉、常用手术方法及处死方法。6.了解动物疾病模型复制的方法。7.熟悉医学机能实验基本技术方法,了解新技术的发展。8.掌握医学机能实验常用溶液的配制。9.学会医学机能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方法及实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一、实验动物的分类二、实验动物的品种和品系三、实验动物的选择四、实验动物的编号第二节实验动物给药量的计算第三节常用实验动物一般生理常数第四节机能学实验常用生理溶液的配制第五节常用手术器械一、蛙用手术器械二、哺乳动物用手术器械第六节实验动物的麻醉教学方法讲授,实验。第三章计算机技术与医学信息处理教学目标1.掌握机能实验系统的原理、操作、实验数据分析。2.熟悉机能实验常用仪器设备原理、操作、应用。教学内容第一节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处理中的用途
第二章 医学机能实验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熟悉医学机能常用手术器械,了解其常用仪器设备。掌握 BL 机能实验系统。 2.了解常用实验动物的分类、选择及特点。 3.掌握家免、小白鼠及蛙的捉拿、固定及给药方法。 4.熟悉常用实验动物的实验观察指标和给药量。 5.掌握家免、小白鼠及蛙的麻醉、常用手术方法及处死方法。 6.了解动物疾病模型复制的方法。 7.熟悉医学机能实验基本技术方法,了解新技术的发展。 8.掌握医学机能实验常用溶液的配制。 9.学会医学机能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方法及实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 一、实验动物的分类 二、实验动物的品种和品系 三、实验动物的选择 四、实验动物的编号 第二节 实验动物给药量的计算 第三节 常用实验动物一般生理常数 第四节 机能学实验常用生理溶液的配制 第五节 常用手术器械 一、蛙用手术器械 二、哺乳动物用手术器械 第六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第三章 计算机技术与医学信息处理 教学目标 1.掌握机能实验系统的原理、操作、实验数据分析。 2.熟悉机能实验常用仪器设备原理、操作、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处理中的用途
第二节计算机技术在医学机能实验学中的应用第三节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第四节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第五节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第六节血气分析仪教学方法讲授,实验。第四章机能学实验的操作技术教学目标1.掌握哺乳动物实验与蛙类实验的操作技术。2.了解蛙类与哺乳动物各类手术操作方法。3.熟悉各种手术器械、量具正确操作技术。教学内容第一节哺乳动物实验的操作技术一、动物固定、剪毛二、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止血三、神经血管分离技术四、插管技术五、实验动物的取血技术六、哺乳动物头部手术七、实验动物意外的处理八、实验动物的处死第二节离体标本的制备一、蛙坐骨神经-排肠肌标本制备二、带神经的蛙缝匠肌标本制备蛙坐骨神经标本制备三、离体心脏灌流标本制备四、离体消化道平滑肌标本制备第三节生化实验基本技术第四节量具使用方法教学方法讲授,实验。第五章生物化学实验(略)机能学基础实验《上)第六章
第二节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机能实验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BL-420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第四节 BI-2000 医学图像分析系统 第五节 Powerlab 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 第六节 血气分析仪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第四章 机能学实验的操作技术 教学目标 1.掌握哺乳动物实验与蛙类实验的操作技术。 2.了解蛙类与哺乳动物各类手术操作方法。 3. 熟悉各种手术器械、量具正确操作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哺乳动物实验的操作技术 一、动物固定、剪毛 二、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止血 三、神经血管分离技术 四、插管技术 五、实验动物的取血技术 六、哺乳动物头部手术 七、实验动物意外的处理 八、实验动物的处死 第二节 离体标本的制备 一、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二、带神经的蛙缝匠肌标本制备蛙坐骨神经标本制备 三、离体心脏灌流标本制备 四、离体消化道平滑肌标本制备 第三节 生化实验基本技术 第四节 量具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第五章 生物化学实验(略) 第六章 机能学基础实验〈上〉
教学目标1.掌握各项实验相关理论知识及相关实验技术。2.了解机能实验学相关各类仪器原理、用途、测定方法。3.熟悉各项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结论教学内容实验一蛙坐骨神经-排肠肌标本制备实验二刺激强度和频率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实验三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实验四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实验五ABO血型测定实验六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实验七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八人体心音的听诊实验九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实验十离体兔心灌流实验十一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实验十二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十三胸内负压与气胸的观察实验十四消化道运动的观察实验十五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和药物的影响实验十六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十七家免大脑皮层运动区机能定位实验十八去大脑僵直实验十九脊髓半横切后效应的观察实验二十损毁小白鼠一侧小脑对驱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二十一反射弧的分析实验二十二疼痛反应与药物的镇痛效果实验二十三普鲁卡因对神经干的作用实验二十四死亡与复苏实验二十五新斯的明对维库铵肌肉松弛作用的影响实验二十六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影响因素实验二十七蛙肠系膜微循环的观察
教学目标 1.掌握各项实验相关理论知识及相关实验技术。 2. 了解机能实验学相关各类仪器原理、用途、测定方法。 3. 熟悉各项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教学内容 实验一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实验二 刺激强度和频率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 实验三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 实验四 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 实验五 ABO 血型测定 实验六 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七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实验八 人体心音的听诊 实验九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实验十 离体兔心灌流 实验十一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实验十二 呼吸运动的调节 实验十三 胸内负压与气胸的观察 实验十四 消化道运动的观察 实验十五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和药物的影响 实验十六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实验十七 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机能定位 实验十八 去大脑僵直 实验十九 脊髓半横切后效应的观察 实验二十 损毁小白鼠一侧小脑对躯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二十一 反射弧的分析 实验二十二 疼痛反应与药物的镇痛效果 实验二十三 普鲁卡因对神经干的作用 实验二十四 死亡与复苏 实验二十五 新斯的明对维库铵肌肉松弛作用的影响 实验二十六 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影响因素 实验二十七 蛙肠系膜微循环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