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八议论文 1.(2011·浙江省温州市) 科学家的另一只翅膀 游宇明 (1)与西方科学家在公共事务和社会热点中勇于亮出自己相比,某些中国科学家显得过 于冷静。在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特别 提到:以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报道,在政治性媒体上只占3.5%,在公共网络 论坛上只有3.2%,在新闻媒体上只有13.3%。全社会为之轰动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 在公共网络论坛上,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竟然为零 韩启德呼吁:我们科技工作者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不能选择沉默或逃避,要有不 惧流俗的勇气!科学家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精神,如果因为讲真话而挨骂,那恰恰是一个 科学工作者的光荣 (2)我一向非常佩服中国科学家的智慧。【A】我们国家当年想制造原子弹和氢弹,只花 了短短一段时间,罗布泊的上空就升起了蘑菇云;后来希望拥有人造卫星,科学家憋着劲狠 星一颗颗冲上了天窄;最近一些年,神州飞船进入太空,嫦娥卫星绕月飞行。这 切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光彩照人的专业才华 (3)然而,近年来,一些中国科学家似乎只对科研项目有热情,却少有兴趣参与公共事 务,关注社会热点。原因很简单,科研项目都是有经费支撑的,有了科研成果,还可以获得 各种奖励。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什么利益都没有。 (4)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与做科研项目风险程度也大不一样。做科研项目,取 得了成果,利益丰厚;没有取得成果,也不会损失什么。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呢 在事情真相未明之前,可能会挨网民的板砖:在真相大白之后,不挨网民骂了,却会遭到某 些受损利益团体的打击报复。换句话说,一个科学家没有公共精神,他的生活也许风平浪静 旦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他的日子就可能不再安定。然而,我们一些科学家恰 恰忽视了一点:社会需要理性精神,一个科学家为了公众利益站出来说话,会对其他人群产 生示范作用,一步步促成公民社会的成长 (5)科学家以自己在某个专业领域的杰出才华作为谋生的手段,没有这种才华,他就没 有资格享有科学家可以享受的一切;但科学家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有义务有责任参与公共事 务,关注社会热点,使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善良、更加正义、更加温暖。【B】
专题十八 议论文 1.(2011·浙江省温州市) 科学家的另一只翅膀 游宇明 (1)与西方科学家在公共事务和社会热点中勇于亮出自己相比,某些中国科学家显得过 于冷静。在第 12 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特别 提到:以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报道,在政治性媒体上只占 3.5%,在公共网络 论坛上只有 3.2%,在新闻媒体上只有 13.3%。全社会为之轰动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 在公共网络论坛上,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竟然为零! 韩启德呼吁:我们科技工作者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不能选择沉默或逃避,要有不 惧流俗的勇气!科学家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精神,如果因为讲真话而挨骂,那恰恰是一个 科学工作者的光荣。 (2)我一向非常佩服中国科学家的智慧。【A】我们国家当年想制造原子弹和氢弹,只花 了短短一段时间,罗布泊的上空就升起了蘑菇云;后来希望拥有人造卫星,科学家憋着劲狠 干几年,卫星一颗颗冲上了天空;最近一些年,神州飞船进入太空,嫦娥卫星绕月飞行。这 一切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光彩照人的专业才华。 (3)然而,近年来,一些中国科学家似乎只对科研项目有热情,却少有兴趣参与公共事 务,关注社会热点。原因很简单,科研项目都是有经费支撑的,有了科研成果,还可以获得 各种奖励。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什么利益都没有。 (4)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与做科研项目风险程度也大不一样。做科研项目,取 得了成果,利益丰厚;没有取得成果,也不会损失什么。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呢, 在事情真相未明之前,可能会挨网民的板砖;在真相大白之后,不挨网民骂了,却会遭到某 些受损利益团体的打击报复。换句话说,一个科学家没有公共精神,他的生活也许风平浪静; 一旦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他的_日子就可能不再安定。然而,我们一些科学家恰 恰忽视了一点:社会需要理性精神,一个科学家为了公众利益站出来说话,会对其他人群产 生示范作用,一步步促成公民社会的成长。 (5)科学家以自己在某个专业领域的杰出才华作为谋生的手段,没有这种才华,他就没 有资格享有科学家可以享受的一切;但科学家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有义务有责任参与公共事 务,关注社会热点,使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善良、更加正义、更加温暖。【B】
如果说,专业技能是科学家的一只翅膀的话,公共精神则是他们的另一只翅膀,缺少其中 只,就无法在岁月的深处翱翔。 (选自2010年11,月30日《联谊报》有删改) 7.为什么近年来一些中国科学家少有兴趣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请从两方面概括回 答。(4分)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1)段中加点词“竟然”蕴含着科协主席韩启德怎样的情感。(2分) 9.A处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B处画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简析其作用。(4分) 1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对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言行作出评价。(4分) 材料一:当“非典”肆虐之时,记者问病情的控制情况。有人说已经控制得很好,钟南 山说了实话:根本没有得到控制。在一次会议上,钟南山对两例“非典”死亡病例的公认结 论大胆质疑。会后,有朋友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 誉。”钟南山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材料二:2003年4月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1200位受访民众当中 有89%认为钟南山是一位英雄。 【答案】 7.(4分)(1)没有利益:(2)风险很大。 8.(2分)蕴含着科协主席韩启德对自然科学家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冷漠态度的不满(痛心、 失望)之情。 9.(4分) A处:具体论证了“中国科学家具有光彩照人的专业才华(中国科学家是有智慧的)”, 更有说服力。 B处: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科学家既需要专业技能又需要公共精神,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10.4分)①钟南山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不选择沉默或逃避,有不惧流俗的勇气:②他 坚持真理,凭着科学家的良心,为了公众利益站出来说话:③他的言行会对其他人群产生示 范作用,一步步促成公民社会的成长;④像他这样的科学家必然得到人们的尊敬。(答出其 中两点即可) 2.(2011·四川省泸州市) 读书易犯的几个傻 园洁
如果说,专业技能是科学家的一只翅膀的话,公共精神则是他们的另一只翅膀,缺少其中一 只,就无法在岁月的深处翱翔。 (选自 2010 年 11,月 30 日《联谊报》 有删改) 7.为什么近年来一些中国科学家少有兴趣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请从两方面概括回 ........ 答.。(4 分) 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1)段中加点词“竟然”蕴含着科协主席韩启德怎样的情感。(2 分) 9.A 处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B 处画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简析其作用。(4 分) 1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内容 ......,对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言行作出评价。(4 分) 材料一:当“非典”肆虐之时,记者问病情的控制情况。有人说已经控制得很好,钟南 山说了实话:根本没有得到控制。在一次会议上,钟南山对两例“非典”死亡病例的公认结 论大胆质疑。会后,有朋友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 誉。”钟南山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材料二:2003 年 4 月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 1200 位受访民众当中, 有 89%认为钟南山是一位英雄。 【答案】 7.(4 分)(1)没有利益;(2)风险很大。 8.(2 分)蕴含着科协主席韩启德对自然科学家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冷漠态度的不满(痛心、 失望)之情。 9.(4 分) A 处:具体论证了“中国科学家具有光彩照人的专业才华(中国科学家是有智慧的)”, 更有说服力。 B 处: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科学家既需要专业技能又需要公共精神,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10.(4 分)①钟南山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不选择沉默或逃避,有不惧流俗的勇气;②他 坚持真理,凭着科学家的良心,为了公众利益站出来说话;③他的言行会对其他人群产生示 范作用,一步步促成公民社会的成长;④像他这样的科学家必然得到人们的尊敬。(答出其 中两点即可) 2.(2011·四川省泸州市) 读书易犯的几个傻 园 洁
读书让人聪明,也让人犯傻 纯粹的读书人,不存在犯傻,因为傻也是修得的正果之一。大智大愚,正是读书最高境 界的两面。本文所说的“犯傻”,是专门针对我辈“读了点书的人”而言的。 读了点书的人”与“读书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世上有不少“读了点书的人 但真正算得上“读书人”的没几个。自称“读书人”,或弄得“像煞”读书人的十之八九或 无知、或狂妄。真正的读书人,很少自称读书人,更不会“像煞”怎样怎样。 读书,让人谦卑,让人知道世界很大、人生很丰富、个人很渺小 读书,易让人犯哪些傻呢? 前些天,有位书友推荐《侯卫东官场笔记1-3》。双休日,我随着侯卫东这厮,走进村 官、乡官、县官群体之中,随他去见识大干世界各式人等。短短几十小时,我不仅走进多面 的官场、多彩的世事,还走进各路角色的内心世界。半部小说,(这本书还没出完)便让人 阅历大增 一个人看上10部官场小说,对官场那一套也许比在官场里混了一辈孑的人见得还多、 悟得还深、看得还透。但官场小说,大多出自文人之手,字里行间的气息,难免让读者多有 鄙夷和不屑。 见多识广,可以自娱娱人;鄙夷不屑,却是情绪的毒药。你鄙夷,可有什么样的官场就 有什么样的社会,你还得在这社会里生活;你不屑官场,官场会在乎你?读了点书的人,最 易犯的第一个傻,便是把什么都看清了,也把自己看得牢骚满腹、“傲气″冲冲了。牢骚是 负面情绪,“牢骚太盛防肠断"。读书读出铮铮傲骨是好事,但读得傲气冲冲却是犯傻 既然“世事洞明″了,何不就势学学“人情练达″?比“白眼看鸡虫″更有用的是慧眼 识人生 读书,是人对书的占有,也是书对人的占有。人生就那么点精力,就这么几十年。读书
读书让人聪明,也让人犯傻。 纯粹的读书人,不存在犯傻,因为傻也是修得的正果之一。大智大愚,正是读书最高境 界的两面。本文所说的“犯傻”,是专门针对我辈“读了点书的人”而言的。 “读了点书的人”与“读书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世上有不少“读了点书的人”, 但真正算得上“读书人”的没几个。自称“读书人”,或弄得“像煞”读书人的,十之八九或 无知、或狂妄。真正的读书人,很少自称读书人,更不会“像煞”怎样怎样。 读书,让人谦卑,让人知道世界很大、人生很丰富、个人很渺小…… 读书,易让人犯哪些傻呢? 前些天,有位书友推荐《侯卫东官场笔记 1-3》。双休日,我随着侯卫东这厮,走进村 官、乡官、县官群体之中,随他去见识大千世界各式人等。短短几十小时,我不仅走进多面 的官场、多彩的世事,还走进各路角色的内心世界。半部小说,(这本书还没出完)便让人 阅历大增。 一个人看上 10 部官场小说,对官场那一套也许比在官场里混了一辈子的人见得还多、 悟得还深、看得还透。但官场小说,大多出自文人之手,字里行间的气息,难免让读者多有 鄙夷和不屑。 见多识广,可以自娱娱人;鄙夷不屑,却是情绪的毒药。你鄙夷,可有什么样的官场就 有什么样的社会,你还得在这社会里生活;你不屑官场,官场会在乎你?读了点书的人,最 易犯的第一个傻,便是把什么都看清了,也把自己看得牢骚满腹、“傲气”冲冲了。牢骚是 负面情绪,“牢骚太盛防肠断”。读书读出铮铮傲骨是好事,但读得傲气冲冲却是犯傻。 既然“世事洞明”了,何不就势学学“人情练达”?比“白眼看鸡虫”更有用的是慧眼 识人生。 读书,是人对书的占有,也是书对人的占有。人生就那么点精力,就这么几十年。读书
多了,打牌搓麻将,与朋友一起聊天喝酒的时间便少;纸上得来多了,现实中得来就少;想 得多说得多了,行为的能力就相对差。读书人第二个最易犯的傻可能是“思想的巨人,行动 的矮子"。我劝读了点书的朋友,一定不要太高看了自己!说小的,换个灯泡爬个梯,书生 不如工人;说大的,能成一番大事业的大多不是书生。 读书,要入得去,更要出得来。书呆书杲,呆就呆在钻进牛角尖里,读而不化,成了书 奴书蠹、两脚书橱。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有点残酷,但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 要躬行"、“镜花水月终虚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要让读书真正有用,还得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读书,让人思维缜密,对语词的理解和表述会相对“精准”。这种精准有双刃的意义。 读了点书的人,第三个易犯的傻,便是过敏、小气 读了点书,胸中气象、眼中世界不会比一般人小,但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人们常常觉得读 书人小气、纠结呢?这与读书人对词语的感觉敏锐、表述精准有一定关系。一般人听不出的 语音毛病、词语毛病,你听岀来了;一般人听不岀的潜台词、弦外音,你听出来了,听出来 就听出来了呗,干万别较真!读书写文章应追求细腻精准,过日子嘛,该模糊的地方就一定 要模糊。读书要读岀大气大度、读出潇洒豁达,而非越读越小样。 书读到一定份上,什么没见过?什么没想通?既然已达此境,还不通达圆融,还不云淡 风轻,那真是枉读诗书了! 8.作者认为读书有何作用?请阅读全文简要回答。(2分) 答 9.阅读文章,简要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读了点书的人”容易出现哪些问题?请简要回答。(3分 答
多了,打牌搓麻将,与朋友一起聊天喝酒的时间便少;纸上得来多了,现实中得来就少;想 得多说得多了,行为的能力就相对差。读书人第二个最易犯的傻可能是“思想的巨人,行动 的矮子”。 我劝读了点书的朋友,一定不要太高看了自己!说小的,换个灯泡爬个梯,书生 不如工人;说大的,能成一番大事业的大多不是书生。 读书,要入得去,更要出得来。书呆书呆,呆就呆在钻进牛角尖里,读而不化,成了书 奴书蠧、两脚书橱。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有点残酷,但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 要躬行”、“镜花水月终虚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要让读书真正有用,还得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读书,让人思维缜密,对语词的理解和表述会相对“精准”。这种精准有双刃的意义。 读了点书的人,第三个易犯的傻,便是过敏、小气。 读了点书,胸中气象、眼中世界不会比一般人小,但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人们常常觉得读 书人小气、纠结呢?这与读书人对词语的感觉敏锐、表述精准有一定关系。一般人听不出的 语音毛病、词语毛病,你听出来了;一般人听不出的潜台词、弦外音,你听出来了,听出来 就听出来了呗,千万别较真!读书写文章应追求细腻精准,过日子嘛,该模糊的地方就一定 要模糊。读书要读出大气大度、读出潇洒豁达,而非越读越小样。 书读到一定份上,什么没见过?什么没想通?既然已达此境,还不通达圆融,还不云淡 风轻,那真是枉读诗书了! 8. 作者认为读书有何作用?请阅读全文简要回答。(2 分) 答: 9. 阅读文章,简要回答下列问题。(6 分) (1)“读了点书的人”容易出现哪些问题?请简要回答。(3 分) 答:
(2)简要回答,作者在文中对怎样读书提出了哪些好的建议?(3分) 【答案】8(共2分)读书让人聪明,也让人犯傻:读书,让人谦卑:读书,让人思维 缜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9.(共6分)(1)“读了点书的人”容易变得“傲气”冲冲、牢骚满腹;可能是“思想 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变得过敏、小气。(3分,每点1分,不简要扣1分。) (2)读书要读出铮铮傲骨,不可读得傲气冲冲;读书,要入得去出得来,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读书要读出大气度,读出潇洒豁达。(3分,每点1分,不简要 扣1分。) 3.(2011·浙江省绍兴市)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 民间的声音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 9i.dFv>)[NA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 还会M5ex-0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 学和他也差不多。\fU{$L 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u/yM]17上 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 普通话,甚+VDI"Hx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 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借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 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 亡的
(2)简要回答,作者在文中对怎样读书提出了哪些好的建议?(3 分) 答: 【答案】8.(共 2 分)读书让人聪明,也让人犯傻;读书,让人谦卑;读书,让人思维 缜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9.(共 6 分)(1)“读了点书的人”容易变得“傲气”冲冲、牢骚满腹;可能是“思想 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变得过敏、小气。(3 分,每点 1 分,不简要扣 1 分。) (2)读书要读出铮铮傲骨,不可读得傲气冲冲;读书,要入得去出得来,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读书要读出大气度,读出潇洒豁达。(3 分,每点 1 分,不简要 扣 1 分。) 3.(2011·浙江省绍兴市)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 一、民间的声音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 楼:昨天跟 5 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 \ 9 i.d F v>)[NA 再看看 16 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 还会 M5ex-o 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 学和他也差不多。\ fU {$Lvv` _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 u/ y`M] 17 上 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 普通话,甚 +VDl"Hx 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 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 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 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 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 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 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 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 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 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