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心微生物在环境中存在的基本状况与活动规律心微生物对污染物的转化与分解作用?有害微生物的控制理论必环境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必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微生物学问题
11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代谢、生 长/繁殖、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在环境中存在的基本状况与活动规律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转化与分解作用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理论 ❖环境微生物的检测技术 ❖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微生物学问题 一、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一、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环境微生物工程(A)(B)的比较与工业微生物工程目的10在大量消耗养分的同时使中间代谢产物和菌体尽量少。A:B:代谢产品的生产和菌体。目标:投入少,产出多。2)分解对象量和质随时间变化大,组成不明确。(对微生物活性A:影响大)明确,量质方面的变动小。B:分解对象(培养基组成)环境条件31?A:环境条件变化大发酵B:条件一定,被保持在一定水平上
12 环境微生物工程(A)与工业微生物工程(B)的比较 1) 目的 A:在大量消耗养分的同时使中间代谢产物和菌体尽量少。 B:代谢产品的生产和菌体。目标:投入少,产出多。 2) 分解对象 A:量和质随时间变化大,组成不明确。(对微生物活性 影响大)。 3) 环境条件 B:分解对象(培养基组成)明确,量质方面的变动小。 A:环境条件变化大。 B:条件一定,被保持在一定水平上,发酵 一、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
一、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4)利用的微生物(微生物利用水平)复合微生物系统“接多种微生物共存,通过不同微生物的生态系力”,最终把污染物分解为CO2统水平有机物→B →C →D-CO,11i.抗变能力强最大限度减少污泥产量l形成食物链,直bacteriaprotozoametozoa化适应性强iV.微生物种群水群体构造复杂,可控制性差平(population)B:纯培养(封闭/半封闭)(purecultures
13 4) 利用的微生物 (微生物利用水平) 微生物种群水 平(population) A:复合微生物系统 i. 多种微生物共存,通过不同微生物的“接 力”,最终把污染物分解为CO2 . 有机物 B C D CO2 ii. 抗变能力强 iii. 形成食物链,最大限度减少污泥产量 bacteria protozoa metozoa iv. 适应性强 驯化 v. 群体构造复杂,可控制性差 B:纯培养(pure cultures) (封闭/半封闭) 生态系 统水平 一、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一、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5)生成物?A:复合菌体+CO、CH等。B:一类菌体+各种代谢产物稳态运行的实现操作方式(开放系)连续操作多、间歇操作少。A:(密闭系)间歇操作、半连续。B:非规模7)A:大,数千立方米~数十万立方米7B:小,数立方米~数十立方米水平
14 5) 生成物 A:复合菌体+CO2、CH4等。 B:一类菌体+各种代谢产物 6) 操作方式 A:连续操作多、间歇操作少。(开放系) B:间歇操作、半连续。(密闭系) 非稳态系统的 控制 稳态运行的 实现 7) 规模 A:大,数千立方米~数十万立方米 B:小,数立方米~数十立方米水平 一、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