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 Beijing Bullet in of Soil Erosion 2005年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 北京市水务局
2005 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 Beijing Bulletin of Soil Erosion 2005 年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 北京市水务局
2005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 Beijing Bullet in of Soil Eros ion 序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 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 网络管理办法》、《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和《北京市 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规定, 我们在全市开展水土流失监测,发布了2000年和2001 年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简报;从2002年开始每年发布 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反映水土流失情况以及水土 保持综合防治效益,记载重要水土保持事件,为北京市 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首都水土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2005 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 Beijing Bulletin of Soil Erosion 序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 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 网络管理办法》、《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和《北京市 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规定, 我们在全市开展水土流失监测,发布了 2000 年和 2001 年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简报;从 2002 年开始每年发布 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反映水土流失情况以及水土 保持综合防治效益,记载重要水土保持事件,为北京市 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首都水土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2005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 Beijing Bullet in of Soil Erosion 目录 综述 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及网点 1.土壤侵蚀遥感调查… 2.降水观测 3.降雨侵蚀力………… 4.水土流失量及污染物流失量观测 5.现场调查… 二、水土流失……… 1.降水及降雨侵蚀力…… 2.土壤侵蚀面积…… 3.山区水土流失及污染物流失…… 三、山洪泥石流灾害…… 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 五、水士流失治理及水土保持效益 ………15 1.水土流失治理… 2.蓄水保土效益 19 3.减少污染物流失效益…… 六、重要水土保持事件 …21
2005 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 Beijing Bulletin of Soil Erosion 目 录 综 述 一、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及网点………………………………………………1 1.土壤侵蚀遥感调查……………………………………………………1 2.降水观测………………………………………………………………1 3.降雨侵蚀力 …………………………………………………………1 4.水土流失量及污染物流失量观测……………………………………1 5.现场调查………………………………………………………………1 二、水土流失…………………………………………………………………5 1.降水及降雨侵蚀力……………………………………………………5 2.土壤侵蚀面积…………………………………………………………7 3.山区水土流失及污染物流失…………………………………………7 三、山洪泥石流灾害 ………………………………………………………12 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 …………………………………………13 五、水土流失治理及水土保持效益 ………………………………………15 1.水土流失治理 ………………………………………………………15 2.蓄水保土效益 ………………………………………………………19 3.减少污染物流失效益 ………………………………………………20 六、重要水土保持事件 ……………………………………………………21
2005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 Beijing Bullet in of Soil Eros ion 综述 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市11个坡地径流场 127个坡地径流小区和14个小流域沟道控制站的观测资料、山区区 (县)的88个降雨观测点全年降雨资料、全市土壤侵蚀遥感调查 现场实地调查和统计报表数据 200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468毫米,比去年降水量539毫米少13 %,比多年平均降水量585毫米少20%,山区平均降水量498毫米 本市山区坡地汛期共产生地表径流26,547.5万立方米,流失土 壤248.3万吨,流失总磷65.9吨,流失总氮294.3吨,流失COD1594.5 吨。由于汛期部分山区受强降雨的影响,2005年水土流失量及污染 物流失量相比2004年有所增加。 发生1次较大的山洪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 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64个,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可 减少土壤流失29.4万吨 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按照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 保护”三道防线的思路,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0平方公里,涉 及17条小流域 全市各项坡地水土保持措施共滞蓄水量2,185.5万立方米,减 少土壤流失49.6万吨,减少流失总磷18.3吨,减少流失总氮72.3 吨,减少流失C0D‰327.7吨。 年末,密云水库蓄水量10.36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1.84 亿立方米;官厅水库蓄水量1.63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0.65 亿立方米。密云水库保持国家二类水质标准,官厅水库三家店段全 年达到三类水质标准
2005 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 Beijing Bulletin of Soil Erosion 综 述 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市 11个坡地径流场 127 个坡地径流小区和 14 个小流域沟道控制站的观测资料、山区区 (县)的 88 个降雨观测点全年降雨资料、全市土壤侵蚀遥感调查、 现场实地调查和统计报表数据。 2005 年全市平均降水量 468 毫米,比去年降水量 539 毫米少 13 %,比多年平均降水量 585 毫米少 20%,山区平均降水量 498 毫米。 本市山区坡地汛期共产生地表径流 26,547.5 万立方米,流失土 壤 248.3万吨,流失总磷 65.9吨,流失总氮 294.3吨,流失CODMn1594.5 吨。由于汛期部分山区受强降雨的影响,2005 年水土流失量及污染 物流失量相比 2004 年有所增加。 发生 1 次较大的山洪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 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64 个,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可 减少土壤流失 29.4 万吨。 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按照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 保护”三道防线的思路,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20 平方公里,涉 及 17 条小流域。 全市各项坡地水土保持措施共滞蓄水量 2,185.5 万立方米,减 少土壤流失 49.6 万吨,减少流失总磷 18.3 吨,减少流失总氮 72.3 吨,减少流失CODMn 327.7 吨。 年末,密云水库蓄水量 10.36 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 1.84 亿立方米;官厅水库蓄水量 1.63 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 0.65 亿立方米。密云水库保持国家二类水质标准,官厅水库三家店段全 年达到三类水质标准
2005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 Beijing Bullet in of Soil Erosion 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及网点 1、土壤侵蚀遥感调查 通过遥感信息及其他信息,在全市范围内监测土壤侵蚀的类型 强度、空间分布以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与效果。 2、降水观测 利用全市山区区(县)88个雨量观测站点,观测降雨量,并计 算山区年降雨侵蚀力 3、降雨侵蚀力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一般将降雨总 动能E和最大30分钟雨强Ia的乘积EIs作为降雨侵蚀力指标。利用雨 量观测点降雨量数据和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计算全市年降雨侵蚀 力,绘制降雨侵蚀力等值线图 4、水土流失量及污染物流失量观测 (1)坡地观测 在不同类型区的代表性地段设置坡地径流场11个,径流场内布 设各种土壤侵蚀级别和坡地治理措施的径流小区127个,用以观测 各类型的坡地水土流失及污染物流失状况(表1-1)。 (2)小流域观测 在14个典型小流域出口处设置观测断面及观测设施,用以观测 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及污染物流失状况(表1-2) 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网点分布见图1-1 5、现场调查 通过野外勘察、调査访问以及室内分析等方法和手段,确定山 区山洪泥石流灾害情况
2005 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 Beijing Bulletin of Soil Erosion 一、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及网点 1、土壤侵蚀遥感调查 通过遥感信息及其他信息,在全市范围内监测土壤侵蚀的类型、 强度、空间分布以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与效果。 2、降水观测 利用全市山区区(县)88 个雨量观测站点,观测降雨量,并计 算山区年降雨侵蚀力。 3、降雨侵蚀力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一般将降雨总 动能E和最大 30 分钟雨强I30的乘积EI30作为降雨侵蚀力指标。利用雨 量观测点降雨量数据和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计算全市年降雨侵蚀 力,绘制降雨侵蚀力等值线图。 4、水土流失量及污染物流失量观测 (1)坡地观测 在不同类型区的代表性地段设置坡地径流场 11 个,径流场内布 设各种土壤侵蚀级别和坡地治理措施的径流小区 127 个,用以观测 各类型的坡地水土流失及污染物流失状况(表 1-1)。 (2)小流域观测 在 14 个典型小流域出口处设置观测断面及观测设施,用以观测 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及污染物流失状况(表 1-2)。 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网点分布见图 1-1。 5、现场调查 通过野外勘察、调查访问以及室内分析等方法和手段,确定山 区山洪泥石流灾害情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