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用革金手段消灭奴隶制的呼声。在南方,奴隶的斗争席卷了各州.许彩 地方发生奴隶放火烧毁种植场仓库的事件 奴隶起义也是彼伏此起,层出不 穷。1860年11月的总统选举就是在革命危机中举行的。 在章洗当中,共和党推洗阿伯拉军·林肯为总统候选人,并目提出了 个反奴隶制纲领。共和党在纲领中要求限制奴隶制的扩展,要求实行保护关 税及实现《字地法》 。共和党把《宅地法》列入自己的纲领要求中,是为了 争取西北地区的农民的拥护。它在奴隶制问题上的温和的态度,完全反映了 右翼共和党人的立场。 选举的结果,共和党获胜,林肯当选为总统。林肯的当选,固然是由于 资产阶级的支持,也是广大劳动人民拥护的结果。人民之所以拥护他,首先 是因为希望他在当选后能实行关于《宅地法》的诺言:其次是因为他出身于 劳动人民。 林肯于1809年出生在西部边疆的农民家庭 他的青少年时代便是 在边疆森林的艰苦贫困的环境中度过的。他自幼就参加体力劳动, 饱尝辛酸 年岁稍长时又当过雇农、船夫,也在小店铺里当过伙计,后来又担任过乡村 邮务员及土地侧量员的助手。是在参加政治活动后,他就成为资产阶级政 治家,他的言论和行动,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立场 他反对奴隶制度, 认为奴隶制度与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格格不入,并且 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他并不是废奴主义者,他反对马上 取消奴隶制度,反对干涉南方诸州现存的奴隶制度,他只是要求限制奴隶制 向西部扩张。他认为如果把奴隶制度固定在原来的地区内而不让它进一步扩 则它在一定的时期内会逐渐自行消灭 他尤其反对暴力革命 反对用 暴力手段去推翻南方奴隶制度。他在1856 年说过 不要弄错了 选票比子 弹更有力量。 林肯在奴隶制问题上所持的这种温和的态度,反映了美国资 产阶级对待奴隶制的妥协立场。北方资产阶级担心一旦用革命手段废除南方 奴隶制度,他们本身的私有财产也将偶威助。也正是由千林背在奴隶制问 题上的温和态度, 北方咨 产阶级才拥戴他为共和党候选人 但是 林肯的当选对于南方奴隶制度是 个直接的威胁。 林肯及共和党 固然信誓旦旦地一再表示决不干涉南方奴隶制度,但是共和党在竞选纲领中 明确地反对奴隶制的扩张,而且这也是林肯的一贯主张。根据美国宪法,总 统享有很大的权力。因此,林肯在选举中的胜利,意味着反奴求制扩张的纲 领势在必行。 换言之 林肯当选的结果,奴隶主把奴隶制扩 大到西部去的肴 望完全破灭了。这样 ·来,南方奴隶制度及奴隶主的统治就面临崩溃的危险 奴隶主头子们也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路易斯安那的参议员朱达·本杰明曾 很形象地说过:“你们(指共和党)说你们不打算进入我们州内, 那末我们 有什么可以埋怨的呢?你们不要求进入我们州内来用武力杀死或毁灭我们的 制度 不的 大米斯塔斯 产罗田所出之 的教义,你们拥抱我们只不过是为了闷死我们。你们不打算把树砍掉你们 答应不这样做。你们只是打算剥去一圈树皮,千是树便死了。 很明是,共和党候选人林省在大选中的胜利,使得奴隶主的统治岌岌乎 危殆万分。奴隶主是不愿坐以待亡的,他们决定作最后的挣扎, 离联邦 举行叛乱。1861年2月4日, 南方有 H的代表 云 亚拉巴马州的蒙哥 马利,宣布成立另外一个国家 美利坚州联盟” 1861年4月,亦目 林肯就任总统后不久,南方奴隶主叛乱集团悍然发动武装进攻,于是酝酿多 年的内战终于爆发了。内战爆发后,南方又有四个州也参加了叛乱
一片用革命手段消灭奴隶制的呼声。在南方,奴隶的斗争席卷了各州,许多 地方发生奴隶放火烧毁种植场仓库的事件。奴隶起义也是彼伏此起,层出不 穷。1860 年 11 月的总统选举就是在革命危机中举行的。 在竞选当中,共和党推选阿伯拉罕·林肯为总统候选人,并且提出了一 个反奴隶制纲领。共和党在纲领中要求限制奴隶制的扩展,要求实行保护关 税及实现《宅地法》。共和党把《宅地法》列入自己的纲领要求中,是为了 争取西北地区的农民的拥护。它在奴隶制问题上的温和的态度,完全反映了 右翼共和党人的立场。 选举的结果,共和党获胜,林肯当选为总统。林肯的当选,固然是由于 资产阶级的支持,也是广大劳动人民拥护的结果。人民之所以拥护他,首先 是因为希望他在当选后能实行关于《宅地法》的诺言;其次是因为他出身于 劳动人民。林肯于 1809 年出生在西部边疆的农民家庭。他的青少年时代便是 在边疆森林的艰苦贫困的环境中度过的。他自幼就参加体力劳动,饱尝辛酸, 年岁稍长时又当过雇农、船夫,也在小店铺里当过伙计,后来又担任过乡村 邮务员及土地测量员的助手。但是在参加政治活动后,他就成为资产阶级政 治家,他的言论和行动,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立场。 他反对奴隶制度,认为奴隶制度与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格格不入,并且 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他并不是废奴主义者,他反对马上 取消奴隶制度,反对干涉南方诸州现存的奴隶制度,他只是要求限制奴隶制 向西部扩张。他认为如果把奴隶制度固定在原来的地区内而不让它进一步扩 展,则它在一定的时期内会逐渐自行消灭的。他尤其反对暴力革命,反对用 暴力手段去推翻南方奴隶制度。他在 1856 年说过:“不要弄错了,选票比子 弹更有力量。”林肯在奴隶制问题上所持的这种温和的态度,反映了美国资 产阶级对待奴隶制的妥协立场。北方资产阶级担心一旦用革命手段废除南方 奴隶制度,他们本身的私有财产也将遇到威胁。也正是由于林肯在奴隶制问 题上的温和态度,北方资产阶级才拥戴他为共和党候选人。 但是,林肯的当选对于南方奴隶制度是一个直接的威胁。林肯及共和党 固然信誓旦旦地一再表示决不干涉南方奴隶制度,但是共和党在竞选纲领中 明确地反对奴隶制的扩张,而且这也是林肯的一贯主张。根据美国宪法,总 统享有很大的权力。因此,林肯在选举中的胜利,意味着反奴隶制扩张的纲 领势在必行。换言之,林肯当选的结果,奴隶主把奴隶制扩大到西部去的希 望完全破灭了。这样一来,南方奴隶制度及奴隶主的统治就面临崩溃的危险。 奴隶主头子们也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路易斯安那的参议员朱达·本杰明曾 很形象地说过:“你们(指共和党)说你们不打算进入我们州内,那末我们 有什么可以埋怨的呢?你们不要求进入我们州内来用武力杀死或毁灭我们的 制度,不是的。你们模仿拉达米斯塔斯(希腊神话中宙斯与尤罗巴所生之子) 的教义,你们拥抱我们只不过是为了闷死我们。你们不打算把树砍掉;你们 答应不这样做。你们只是打算剥去一圈树皮,于是树便死了。” 很明显,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在大选中的胜利,使得奴隶主的统治岌岌乎 危殆万分。奴隶主是不愿坐以待亡的,他们决定作最后的挣扎,脱离联邦, 举行叛乱。1861 年 2 月 4 日,南方有七个州的代表集会于亚拉巴马州的蒙哥 马利,宣布成立另外一个国家——“美利坚诸州联盟”。1861 年 4 月,亦即 林肯就任总统后不久,南方奴隶主叛乱集团悍然发动武装进攻,于是酝酿多 年的内战终于爆发了。内战爆发后,南方又有四个州也参加了叛乱
关于内战爆发的原因,马克思作了如下的科学分析:“当前南部与北部 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 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 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 和平相处。 ①马克思:《美国内战》,《码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第365页
关于内战爆发的原因,马克思作了如下的科学分析:“当前南部与北部 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 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 和平相处。”① ① 马克思:《美国内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5 卷,第 365 页
第二节内战与奴隶的解放 (一)内战的第一阶段 南方奴隶主之所以敢于发动这一场内战,是由于他们对于局势作了主观 片面的估计。首先他们认为北方缺乏军事人材,当时美国许多知名的将领都 是奴隶主出身,他们在林背当选总统以后, 都纷纷南下参加叛乱 而且他们 还以为北方对战争毫无准备,南方则早有充分的准备。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因为在1860年冬林肯在大选中获胜后,南方就通过其在北方的代理人布卡南 总统把大批武器运往南方,并且积极组织和训练军队,同时还从欧洲购入大 量武器弹药。其次,他们指望得到英国的援助。他们之仗恃外援,是因为他 们自以为手中握有一张王牌:棉花。他们看到:南方诸州是英法棉纺织工 的原料的主要供应者,一旦断绝这个供应,英法,首先是英国的棉花工业将 在俄顷之间陷于停顿,这就必然迫使两国走上武装干涉的道路。南方的一个 叛乱头目本杰明·希尔就得意忘形地吹嘘棉花的作用说:“我们所指的是那 根小小的、细弱的棉线,一个小孩子可以弄断它,但是它却能够把世界绞死。 但是,南方没有考虑到其他方面的不利因素(而且也是重要的因素) 第一,双方在物质力量上相差悬殊:北方有强大的工业,1860年,全国有107 座纺纱厂,其中南方只有6座。北方诸州工业企业的资本已达8.5亿美元, 而南方不过1.7亿美元。在北方,银行资本在1860年超过4亿美元,而南方 只有2200万美元。北方有众多的人口,1860年北方人口为2234万人, 南方 只有910万人,其中400万是黑人。 北方不论在人力或物力上,南方都是难 望其项背的。第二,北方在政治上也处于比南方更为有利的地位。正义是在 北方,北方人民同仇敌忾,充满了消灭叛乱者的决心。林肯政府可以指望得 到北方广大人民的有力支持。相反地,在南方,奴求主是失道寡助的,不仅 400万黑人奴隶反对他们 并且白人中间的广大下层人民也反对他们,因为 种植场奴隶主与南方小农之间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小农在政治上无权, 在经济上受大奴隶主的排挤。 北方虽然在人力、物力及政治方面比南方优越得多,但是在内战第一阶 段上,北方在军事上连遭失败。1861年7月在马纳萨斯一役,北军被打得“丢 盔弃甲” 溃不成军。1862年北军虽然在西线取得一系列辉煌胜利,从南 手中夺取了几个战略据点,但是在东线却连遭失利。1862年夏的“ 半岛战役 以严重的失败而告终。一个时候南军乘胜北上,甚至直接威胁了首都华盛顿。 北方在军事上迭次失败,第一是由于林肯政府迟迟不肯实行解放奴隶的 政策,林肯政府在内战的初期阶段进行战争的目的是恢复南北的统 使南 方重新回到联邦来 而 下是为了废除南 之 所以不肯触动奴隶 制度,原因主要有二:首先,北方资产阶级认为奴隶是南方奴隶主手中的财 产,如果废除奴隶制度解放奴隶,就等于破坏奴隶主的财产,这样一来,北 方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也将受到威胁。其次,边境诸州也是奴隶州,但战争 发生后右四个边培州仍留在联邦之内。以林背为代麦的资立阶级低估了边培 奴隶州人民 群 反对奴隶制的力量和决心, 而担 心宜布奴隶解放 动边域 奴隶州脱离联邦而投到南方叛乱者怀抱中去,这样一来就会失掉边境诸州这 个重要的战略地区。为了安抚边境州的奴隶主,林肯政府不敢在奴隶制问题 上采取大阳的步聚。由于北方改府不背宣布解放奴隶,“使得奴隶制度由南
第二节 内战与奴隶的解放 (一)内战的第一阶段 南方奴隶主之所以敢于发动这一场内战,是由于他们对于局势作了主观 片面的估计。首先他们认为北方缺乏军事人材,当时美国许多知名的将领都 是奴隶主出身,他们在林肯当选总统以后,都纷纷南下参加叛乱。而且他们 还以为北方对战争毫无准备,南方则早有充分的准备。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因为在 1860 年冬林肯在大选中获胜后,南方就通过其在北方的代理人布卡南 总统把大批武器运往南方,并且积极组织和训练军队,同时还从欧洲购入大 量武器弹药。其次,他们指望得到英国的援助。他们之仗恃外援,是因为他 们自以为手中握有一张王牌:棉花。他们看到:南方诸州是英法棉纺织工业 的原料的主要供应者,一旦断绝这个供应,英法,首先是英国的棉花工业将 在俄顷之间陷于停顿,这就必然迫使两国走上武装干涉的道路。南方的一个 叛乱头目本杰明·希尔就得意忘形地吹嘘棉花的作用说:“我们所指的是那 根小小的、细弱的棉线,一个小孩子可以弄断它,但是它却能够把世界绞死。” 但是,南方没有考虑到其他方面的不利因素(而且也是重要的因素): 第一,双方在物质力量上相差悬殊:北方有强大的工业,1860 年,全国有 107 座纺纱厂,其中南方只有 6 座。北方诸州工业企业的资本已达 8.5 亿美元, 而南方不过 1.7 亿美元。在北方,银行资本在 1860 年超过 4 亿美元,而南方 只有 2200 万美元。北方有众多的人口,1860 年北方人口为 2234 万人,南方 只有 910 万人,其中 400 万是黑人。北方不论在人力或物力上,南方都是难 望其项背的。第二,北方在政治上也处于比南方更为有利的地位。正义是在 北方,北方人民同仇敌忾,充满了消灭叛乱者的决心。林肯政府可以指望得 到北方广大人民的有力支持。相反地,在南方,奴隶主是失道寡助的,不仅 400 万黑人奴隶反对他们,并且白人中间的广大下层人民也反对他们,因为 种植场奴隶主与南方小农之间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小农在政治上无权, 在经济上受大奴隶主的排挤。 北方虽然在人力、物力及政治方面比南方优越得多,但是在内战第一阶 段上,北方在军事上连遭失败。1861 年 7 月在马纳萨斯一役,北军被打得“丢 盔弃甲”,溃不成军。1862 年北军虽然在西线取得一系列辉煌胜利,从南方 手中夺取了几个战略据点,但是在东线却连遭失利。1862 年夏的“半岛战役” 以严重的失败而告终。一个时候南军乘胜北上,甚至直接威胁了首都华盛顿。 北方在军事上迭次失败,第一是由于林肯政府迟迟不肯实行解放奴隶的 政策,林肯政府在内战的初期阶段进行战争的目的是恢复南北的统一,使南 方重新回到联邦来,而不是为了废除南方奴隶制度。它之所以不肯触动奴隶 制度,原因主要有二:首先,北方资产阶级认为奴隶是南方奴隶主手中的财 产,如果废除奴隶制度解放奴隶,就等于破坏奴隶主的财产,这样一来,北 方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也将受到威胁。其次,边境诸州也是奴隶州,但战争 发生后有四个边境州仍留在联邦之内。以林肯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低估了边境 奴隶州人民群众反对奴隶制的力量和决心,而担心宣布奴隶解放会推动边境 奴隶州脱离联邦而投到南方叛乱者怀抱中去,这样一来就会失掉边境诸州这 个重要的战略地区。为了安抚边境州的奴隶主,林肯政府不敢在奴隶制问题 上采取大胆的步骤。由于北方政府不肯宣布解放奴隶,“使得奴隶制度由南
部的致命弱点变成了它的坚不可破的甲胄。由于有奴隶负相若所有的生产劳 动,南部就可以把所有适于作战的人都投到战场了!”换言之,在客观上加 强了敌人的力量 第二,内我开始不久,北方自由黑人就热清洋溢地要求参军杀敌,要求 为解放自己的南方同胞而战。但是都被林肯政府拒绝了。这就使得内战失去 群众性质。林肯政府没有依靠黑人群众进行战争,也是北方军事失败的重要 原因之 第三 ,内战开始后,敌人的奸细在北方大肆活动,甚至北方政府及军队 中也潜伏着南方的代理人。内战初期担任北方军队总司令的麦克雷伦将军就 是暗藏的反革命分子,他消极怠工,长期按兵不动,甚至帮助南方种植场主 捕捉逃亡奴隶,镇压奴隶起义。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也很严重,他们到处 煽动群众反对战争 动摇军心 同时 北方大资产阶级在战争中进行猖狂的 投机活动,他们利用战争大发其不义之财。有的把劣等军火卖给政府,影响 了军队的作战力量。还有不少丧心病狂的商人用物资供给敌人,以图厚利。 但是北方政府对此熟视无睹,没有与这些不正当行为作坚决的斗争。这一切 都削弱了北方的战斗力量。 总而言之 林肯所领导的北方资产阶级政府没有用革命方法进行战争 所以才招致了军事上的挫折。 在北方屡次败溃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不满越来越甚,到1862年春夏之 际,在北方出现了人民革命的高翻。人民群众到处开大会,举行游行,向政 府请愿:要求政府早日宣布解放奴隶,武装黑人,清洗政府中的反革命分子 及异己 并且严厉打击反革命分 子的破坏活动。他们还 要求政府取缔安 商的非法牟利行为,对资本家征收重税,以充军费,要求军政当局采取更为 坚决的军事行动,撤换颟预无用的将领,以便扭转败局。 一句话,群众要求 用革命方法进行战争 在1862年7月到10月间,在匹兹堡、欧斯维哥、米得尔顿、普拉特堡 费城 米尔沃基, 伯尔根 辛辛那提 波士顿 芝加哥、纽约 希拉古斯心 及其他许多城市都召开了盛大的群众集会,与会者常常达到上万人。这些群 众大会在发言及决议中都表达出下面的要求:立即解放奴隶、征召黑人入伍, 用坚决的军事手段迅速地粉碎叛乱等等。 《纽约每日论坛报》发表了许许多多的人民来信, 都要求尽快 彻底地消灭奴隶制度。 在有八个 、署名的一封读者来信里写道 “2600万或 2700万北方和南方的自由劳动群众”迫切地主张用急进的手段解决奴隶制问 题。在另一封来信里有这样的话:“人民群众热切地希望总统用沉着的、坚 决的手段写出决定国家生存的语言:解放!”“全部重大声任是在你(指材 肯)的身上 群众的请愿书也纷至沓来。有8000名妇女联名向林肯请愿,要求林肯采 取坚决措施去尽快地打败叛乱者,以便使她们的当兵的亲人重返家园。 反映广大人民要求的急进派和废奴派也展开了积极活动。他们有的在公 开讲演中批评政府,有的直接面见总统,敦促他接受人民的要求, 实行解放 奴隶及武装黑人的政策。 1862年7月4日,急进派领袖萨姆纳在会见林肯时 告诉他说:他不但在北方需要更多的人帮助他,而且“在南方,在叛乱者的 后方”也需要人们,亦即奴求的帮助。萨姆纳认为,如果林肯决定宜布奴求 的解放,就会得到南方奴隶的帮助。另一位急进派领袖史蒂文斯在一次讲演
部的致命弱点变成了它的坚不可破的甲胄。由于有奴隶负担着所有的生产劳 动,南部就可以把所有适于作战的人都投到战场了!”换言之,在客观上加 强了敌人的力量。 第二,内战开始不久,北方自由黑人就热情洋溢地要求参军杀敌,要求 为解放自己的南方同胞而战。但是都被林肯政府拒绝了。这就使得内战失去 群众性质。林肯政府没有依靠黑人群众进行战争,也是北方军事失败的重要 原因之一。 第三,内战开始后,敌人的奸细在北方大肆活动,甚至北方政府及军队 中也潜伏着南方的代理人。内战初期担任北方军队总司令的麦克雷伦将军就 是暗藏的反革命分子,他消极怠工,长期按兵不动,甚至帮助南方种植场主 捕捉逃亡奴隶,镇压奴隶起义。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也很严重,他们到处 煽动群众反对战争,动摇军心,同时,北方大资产阶级在战争中进行猖狂的 投机活动,他们利用战争大发其不义之财。有的把劣等军火卖给政府,影响 了军队的作战力量。还有不少丧心病狂的商人用物资供给敌人,以图厚利。 但是北方政府对此熟视无睹,没有与这些不正当行为作坚决的斗争。这一切 都削弱了北方的战斗力量。 总而言之,林肯所领导的北方资产阶级政府没有用革命方法进行战争, 所以才招致了军事上的挫折。 在北方屡次败溃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不满越来越甚,到 1862 年春夏之 际,在北方出现了人民革命的高潮。人民群众到处开大会,举行游行,向政 府请愿;要求政府早日宣布解放奴隶,武装黑人,清洗政府中的反革命分子 及异己分子,并且严厉打击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他们还要求政府取缔奸 商的非法牟利行为,对资本家征收重税,以充军费,要求军政当局采取更为 坚决的军事行动,撤换颟顸无用的将领,以便扭转败局。一句话,群众要求 用革命方法进行战争。 在 1862 年 7 月到 10 月间,在匹兹堡、欧斯维哥、米得尔顿、普拉特堡、 费城、米尔沃基、伯尔根、辛辛那提、波士顿、芝加哥、纽约、希拉古斯以 及其他许多城市都召开了盛大的群众集会,与会者常常达到上万人。这些群 众大会在发言及决议中都表达出下面的要求:立即解放奴隶、征召黑人入伍, 用坚决的军事手段迅速地粉碎叛乱等等。 《纽约每日论坛报》发表了许许多多的人民来信,都要求尽快地、干净 彻底地消灭奴隶制度。在有八个人署名的一封读者来信里写道:“2600 万或 2700 万北方和南方的自由劳动群众”迫切地主张用急进的手段解决奴隶制问 题。在另一封来信里有这样的话:“人民群众热切地希望总统用沉着的、坚 决的手段写出决定国家生存的语言:解放!”“全部重大责任是在你(指林 肯)的身上。” 群众的请愿书也纷至沓来。有 8000 名妇女联名向林肯请愿,要求林肯采 取坚决措施去尽快地打败叛乱者,以便使她们的当兵的亲人重返家园。 反映广大人民要求的急进派和废奴派也展开了积极活动。他们有的在公 开讲演中批评政府,有的直接面见总统,敦促他接受人民的要求,实行解放 奴隶及武装黑人的政策。1862 年 7 月 4 日,急进派领袖萨姆纳在会见林肯时 告诉他说:他不但在北方需要更多的人帮助他,而且“在南方,在叛乱者的 后方”也需要人们,亦即奴隶的帮助。萨姆纳认为,如果林肯决定宣布奴隶 的解放,就会得到南方奴隶的帮助。另一位急进派领袖史蒂文斯在一次讲演
中提议把来复拾放到南方每一个里人手中,以便让他们参加战斗。他说林背 太软弱,假如安得 杰克逊(19世纪上期的美! 一位总统)在世的话, 会解放奴求和武装黑人 他会向奴求制心脏进军,不是为了摘棉花,而 是为了把武器放到每一个被解放者手中.我认为这个办法是我们武器库中 最可怕的武器” 这样,到1862年夏秋两季,北方已出现了这样的形势: “加里林背不 步(但是他会让步的),就会来 个革命。 林肯本人也意识到这一点。当时他说:如果他“拒绝发表〔解放)宜言 的话,在北方会发生吴动。”因出他决定发表《解放宣言》。 同时,国际形势也逼使林肯迈出这一重大步骤。1862年夏,英国政府己 准备武装干涉美国内战了。林肯理解到:为了粉碎英国的干涉计划,实行解 放奴隶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正如美国驻马德里大使舒尔茨在给本国政 府的一封电报中所提出的,如果美国政府发表一项解放奴隶的宣言, “欧洲 舆论马上会强烈地、一面倒地同情我们,以致.没有一个欧洲政府会敢于 借言言或行动置身于一个受举界错责的制度那一方面的”。林背更认识到: 南方是靠奴隶劳动来维持生产的,而且由于有奴隶在后方从事生产劳动, 方叛乱当局才有可能把白人调到战场上作战,如果北方宜布解放南方奴隶的 话,南方奴隶会成批成批地逃到北方来,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瓦解南方的经济, 而且可以利用逃亡黑人这支强大的战斗力量。一言以蔽之,林肯已痛切地感 到:为了赢得战争,解放奴隶的行动,再也不能拖延下去了。 (二)过渡到革命战争阶段 1862年9月24日清晨,林肯终于发表了震动全世界的《解放宣言》 宣布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诸州的奴隶全部获得自由。这一伟大举动 标志了美国内战进入了“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 的阶段 从此以后,解放奴 隶成为北方作战的重要目标了。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这个《宣言》 ,称它是“在 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 并且指出:由于发布了这个《宣 言》, “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但是必须看到:这个《官言》也有很大的缺路:第 言言中关于解成 奴隶的规定没有应用到边境奴隶州 没有触动边境奴隶州的奴隶制 里的奴隶们照旧处在奴隶主的淫威之下。后来只是通过奴隶逃亡 这些州的 奴隶制才走向瓦解。第二,《官言》概没有把洗举权关给被解放的奴隶,也 没有把土地分配给他们。因此,南方黑人奴隶虽然从奴隶制的枷锁下解放出 来,但是在政治上仍受压迫,在经济上穷得一文莫名。无怪乎黑人领袖道格 “在历史上还没有过这样的例子, 即解放的条件是那样不利于被解 放的阶级。 然而,不管这个宜言有这样那样缺陷,它的伟大的进步的历史意义是无 法抹煞的。而且,它一发表,马上产生了巨大的效果。消息传到南方后,穷 年累月处在暗无天日的压迫下的南方黑人奴隶,突然看到了一线光明。因之 马克思:《致恩格斯(1862年8月7日)》 《马克思恩格斯论美国内战》, 第233页,人民出版相 1955. ①马克思:《北关事件》,《马克思思格断全集》,第15卷,第586页
中提议把来复枪放到南方每一个黑人手中,以便让他们参加战斗。他说林肯 太软弱,假如安得鲁·杰克逊(19 世纪上期的美国一位总统)在世的话,他 会解放奴隶和武装黑人的。“他会向奴隶制心脏进军,不是为了摘棉花,而 是为了把武器放到每一个被解放者手中.我认为这个办法是我们武器库中 最可怕的武器”。 这样,到 1862 年夏秋两季,北方已出现了这样的形势:“如果林肯不让 步(但是他会让步的),就会来一个革命。”① 林肯本人也意识到这一点。当时他说:如果他“拒绝发表〔解放〕宣言 的话,在北方会发生暴动。”因此他决定发表《解放宣言》。 同时,国际形势也逼使林肯迈出这一重大步骤。1862 年夏,英国政府已 准备武装干涉美国内战了。林肯理解到:为了粉碎英国的干涉计划,实行解 放奴隶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正如美国驻马德里大使舒尔茨在给本国政 府的一封电报中所提出的,如果美国政府发表一项解放奴隶的宣言,“欧洲 舆论马上会强烈地、一面倒地同情我们,以致.没有一个欧洲政府会敢于 借宣言或行动置身于一个受举界谴责的制度那一方面的”。林肯更认识到: 南方是靠奴隶劳动来维持生产的,而且由于有奴隶在后方从事生产劳动,南 方叛乱当局才有可能把白人调到战场上作战,如果北方宣布解放南方奴隶的 话,南方奴隶会成批成批地逃到北方来,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瓦解南方的经济, 而且可以利用逃亡黑人这支强大的战斗力量。一言以蔽之,林肯已痛切地感 到:为了赢得战争,解放奴隶的行动,再也不能拖延下去了。 (二)过渡到革命战争阶段 1862 年 9 月 24 日清晨,林肯终于发表了震动全世界的《解放宣言》, 宣布从 1863 年 1 月 1 日起,叛乱诸州的奴隶全部获得自由。这一伟大举动, 标志了美国内战进入了“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的阶段。从此以后,解放奴 隶成为北方作战的重要目标了。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这个《宣言》,称它是“在 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并且指出:由于发布了这个《宣 言》,“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① 但是必须看到:这个《宣言》也有很大的缺陷:第一,宣言中关于解放 奴隶的规定没有应用到边境奴隶州,它没有触动边境奴隶州的奴隶制度,这 里的奴隶们照旧处在奴隶主的淫威之下。后来只是通过奴隶逃亡,这些州的 奴隶制才走向瓦解。第二,《宣言》既没有把选举权送给被解放的奴隶,也 没有把土地分配给他们。因此,南方黑人奴隶虽然从奴隶制的枷锁下解放出 来,但是在政治上仍受压迫,在经济上穷得一文莫名。无怪乎黑人领袖道格 拉斯说:“在历史上还没有过这样的例子,即解放的条件是那样不利于被解 放的阶级。” 然而,不管这个宣言有这样那样缺陷,它的伟大的进步的历史意义是无 法抹煞的。而且,它一发表,马上产生了巨大的效果。消息传到南方后,穷 年累月处在暗无天日的压迫下的南方黑人奴隶,突然看到了一线光明。因之 ① 马克思:《致恩格斯(1862 年 8 月 7 日)》,《马克思恩格斯论美国内战》,第 233 页,人民出版社, 1955。 ① 马克思:《北美事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5 卷,第 58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