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明质变需要量变的积累。 试题答案:对 17.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试题答案:对 18.当客体能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而在实践中,人 们往往会由于特定条件下的特殊需要而实现它的某一种或几种价值,同时却要放 弃它的其他价值。这体现了价值的多维性。 试题答案:对 19.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试题答案:对 20.习近平指出:“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 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这 段话说明真理是在对谬误的不断纠正中实现的。 试题答案:对 21.物质生产实践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 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试题答案:对 22.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以及方式都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 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试题答案:对 23.“从物到感觉和思想”是关于认识本质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认识路线。 试题答案:对 24.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 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 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段话的意思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 准。 试题答案:对 25.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客体之间的桥梁。 试题答案:对
话说明质变需要量变的积累。 试题答案:对 17.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试题答案:对 18.当客体能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而在实践中,人 们往往会由于特定条件下的特殊需要而实现它的某一种或几种价值,同时却要放 弃它的其他价值。这体现了价值的多维性。 试题答案:对 19.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试题答案:对 20.习近平指出:“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 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这 段话说明真理是在对谬误的不断纠正中实现的。 试题答案:对 21.物质生产实践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 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试题答案:对 22.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以及方式都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 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试题答案:对 23.“从物到感觉和思想”是关于认识本质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认识路线。 试题答案:对 24.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 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 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段话的意思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 准。 试题答案:对 25.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客体之间的桥梁。 试题答案:对
26.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试题答案:对 2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创造。 试题答案:错 28.价值评价是对客观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 试题答案:对 29.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 的关系。 试题答案:对 30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 试题答案:错 31.休谟和康德是著名的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试题答案:对 32.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 据。 试题答案:错 33.人口因素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重要方面,它是指人口的数量、素质和 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试题答案:对 3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试题答案:对 35政党、法庭、国家政权机构都属于上层建筑。 试题答案:对 36.生产关系必须完全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存在。 试题答案:错 37.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 试题答案:错 38.生产力是指人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题答案:错
26.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试题答案:对 2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创造。 试题答案:错 28.价值评价是对客观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 试题答案:对 29.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 的关系。 试题答案:对 30.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 试题答案:错 31.休谟和康德是著名的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试题答案:对 32.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 据。 试题答案:错 33.人口因素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重要方面,它是指人口的数量、素质和 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试题答案:对 3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试题答案:对 35.政党、法庭、国家政权机构都属于上层建筑。 试题答案:对 36.生产关系必须完全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存在。 试题答案:错 37.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 试题答案:错 38.生产力是指人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题答案:错
39.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试题答案:对 40.政治法律思想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试题答案:对 41.英雄史观片面夸大了英雄人物的意识和意志的作用。 试题答案:对 4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试题答案:对 43.凡是阶级斗争都能对阶级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试题答案:错 44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 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 治阶级。 试题答案:对 45商品经济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 式。 试题答案:对 46.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价格高低决定的。 试题答案:错 47.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 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试题答案:对 4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是政治方向出了问题:放弃了社会主义 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试题答案:对 49.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 试题答案:对 50.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一次以人的劳动而不 是特权或资本作为分配的标准,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它仍有其历史的局限
39.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试题答案:对 40.政治法律思想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试题答案:对 41.英雄史观片面夸大了英雄人物的意识和意志的作用。 试题答案:对 4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试题答案:对 43.凡是阶级斗争都能对阶级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试题答案:错 44.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 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 治阶级。 试题答案:对 45.商品经济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 式。 试题答案:对 46.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价格高低决定的。 试题答案:错 47.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 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试题答案:对 4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是政治方向出了问题:放弃了社会主义 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试题答案:对 49.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 试题答案:对 50.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一次以人的劳动而不 是特权或资本作为分配的标准,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它仍有其历史的局限
性。 试题答案:对 得分 阅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 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共有30题,合计30.0分。) 5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 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化为自在阶级 参考答案:A 5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A 53.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性。 试题答案:对 得分 阅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 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共有 30 题,合计 30.0 分。) 5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 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化为自在阶级 参考答案: A 5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 A 53.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变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参考答案:C 54.“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参考答案:B 55.“挟泰山以超北海,与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与人曰吾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 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参考答案:C 5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物质实践活动理解现实世界 参考答案:D 57.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 环轨道上作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 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 A.客观性 B.有限性 C相对性 D.一维性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C 54.“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参考答案: B 55.“挟泰山以超北海,与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与人曰吾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 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参考答案: C 5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物质实践活动理解现实世界 参考答案: D 57.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 环轨道上作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 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 ) A.客观性 B.有限性 C.相对性 D.一维性 参考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