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 CHENGDU UNIVERSITY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0一九年三月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 O 一九年三月
目录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9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6 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3 五、《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31 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课程教学大纲……35 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课程教学大纲…39
目 录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9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6 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3 五、《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31 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课程教学大纲…………………………35 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课程教学大纲…………………………3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67410030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学分:3(其中理论教学:25;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0.5) 课程学时:40(理论学时:36;实践学时:4)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开课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理工科第1学期、文科第2学期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专业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 论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全过 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中国精神,确立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 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治素养。 本门课程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和法治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 大的中国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 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 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绪论部分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时代 教学目标2.深刻理解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1.准确理解人生观的基本内涵以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2深刻认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1.科学认识理想信念、共同理想的含义和特征 y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67410030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学分:3(其中理论教学:2.5;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0.5) 课程学时:40(理论学时:36;实践学时:4)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开课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理工科第 1 学期、文科第 2 学期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专业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 论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全过 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中国精神,确立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 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治素养。 本门课程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和法治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 大的中国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 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 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绪论部分 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时代 教学目标 2.深刻理解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 1.准确理解人生观的基本内涵以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2.深刻认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 1.科学认识理想信念、共同理想的含义和特征
教学目标2深刻理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教学目标2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 的民族禀赋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标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道义力量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1.全面了解道德的演变、功能、作用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革命道德 教学目标2深刻理解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的内容;正确 的择业观、职业观、恋爱观、婚姻观及公德意识的养成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1.全面把握法律的概念与历史发展,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律部门和 程序法律部门,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与法律的至上地位,法律权利与义务以及二者的关系; 教学目标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社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 特征,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二)本谋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通过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相关理论内容的学习,逐 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阅读并理解政治类教材、参考书和学术文献,不断地扩展知识面, 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 2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一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通过观察、 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等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对所涉问题有一定深度 的理解,判断研究结果的合理性。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根据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 观教育问题的特征、性质以及实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研 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与半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教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课程学分:3.0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2
2 教学目标 2.深刻理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教学目标 2.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 的民族禀赋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标 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道义力量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 1.全面了解道德的演变、功能、作用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革命道德 教学目标 2.深刻理解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的内容;正确 的择业观、职业观、恋爱观、婚姻观及公德意识的养成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 1.全面把握法律的概念与历史发展,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律部门和 程序法律部门,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与法律的至上地位,法律权利与义务以及二者的关系; 教学目标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社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 特征,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相关理论内容的学习,逐 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阅读并理解政治类教材、参考书和学术文献,不断地扩展知识面, 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 2.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通过观察、 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等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对所涉问题有一定深度 的理解,判断研究结果的合理性。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 观教育问题的特征、性质以及实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研 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任课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教师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课程学分:3.0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加准确把握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青年学生的期待和希望: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更加深刻认识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 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坚定马 主义共同理想的联系;更加透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 法治建设和历程: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 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社 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成长 达成途径:通过课堂讲述、社会实践、课堂讨论、阅读 成才,自觉学法、用法,增强运 资料、撰写小论文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认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识和分析如何肩负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 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提高理论思维水平,提升分析和 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理论思维 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增强问题意识,在科学理 评价依据:课堂提问、自评互评、作业和考试情况。 解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的基础上,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 量。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绪论 自学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 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 伟大意义。 时代 课堂作业: 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1.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知识点: 2.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的新方 国人的? 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3.如何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价值 人? 和世界意义。 课外作业: 3.把握本课程的特点,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学习 1.完成本章小结。 方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自己 2.如何提升自我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 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养?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自学内容: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 1.1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论述摘编 1.2正确的人生观 课堂作业: 1.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知识点: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1.人生观的基本内涵以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 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心?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 3.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 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 价值的人生,做到和谐发展。 系?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小结。 2.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
3 毕业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坚定马 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成长 成才,自觉学法、用法,增强运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理论思维 能力,增强问题意识,在科学理 解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的基础上,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 量。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加准确把握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青年学生的期待和希望; 更加深刻认识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共同理想的联系;更加透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建设和历程;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 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成途径:通过课堂讲述、社会实践、课堂讨论、阅读 资料、撰写小论文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认 识和分析如何肩负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提高理论思维水平,提升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依据:课堂提问、自评互评、作业和考试情况。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绪论 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 时代 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知识点: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的新方 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价值 和世界意义。 3.把握本课程的特点,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学习 方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自己 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自学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 伟大意义。 课堂作业: 1.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2.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 国人的? 3.如何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 人?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小结。 2.如何提升自我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 养?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1.1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1.2 正确的人生观 1.3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知识点: 1.人生观的基本内涵以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3.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 价值的人生,做到和谐发展。 自学内容: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 论述摘编 课堂作业: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 心?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 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 系?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小结。 2.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