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例题
第三章 例题
例1:指出下列单体聚合反应热(一△H)的大小顺序:乙烯、丙烯、异丁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氯乙烯、四氟乙烯,并解释原因。解烯类单体中取代基的位阻效应、共轭效应、基团的电负性以及氢键对聚合热有较大的影响。①取代基的共轭效应使聚合热降低;②取代基的位阻效应使聚合热降低;③与乙烯相比,强电负性的取代基(一F、一CI)使聚合热升高。从③以及F的电负性大于CI的电负性,得到四氟乙烯、氯乙烯、乙烯聚合反应热(一△H)的大小顺序:四氟乙烯>氯乙烯乙烯。苯环具有共轭效应,甲基具有超共轭效应,苯环的位阻大于甲基,结合①、②得到聚合反应热(一△H)的大小顺序为:乙烯丙烯>异丁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综合得到聚合反应热(一△H)的大小顺序为:四氟乙烯>氯乙烯>乙烯>丙烯异丁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
例1:
例2:以BPO为引发剂,四氮化碳为溶剂,苯乙烯单体聚合生成聚苯乙烯的基本反应以及可能的副反应。解引发:CgH,C-O-O-CC.Hs-+2C.H.CO000HC.H,CO.+H,C-CHCHs-CH.COCHC0oCHs增长:HHCH2C.+HCCHCH,CH,CHCHCCHsCHsCoHs终止:HHHHCHC.+CH.CCH2C-CCH2CgHsCHlsCH,CHs
例2:
可能出现的其他副反应如下。(1)引发阶段由于笼蔽效应,引发剂可能发生二次分解:CHsC-O-O-CC.Hs--2C.HsCO+C.H,COO.+C.Hs·+CO2→2CH+2COOoC.H,co0C,H,+cO2CgH,—CgHs+2CO2如单体浓度小,溶剂量小,则过氧化二苯甲酰的损失加大。(2)链增长阶段的竞争反应对于苯乙烯,在60℃下,C=0.048~0.055,Cs=9×10-3,CM=0.85,所以活性链对引发剂、四氯化碳和单体的链转移反应均会出现。其中活性链对四氯化碳溶剂的转移占优势,这是因为C虽大,但引发剂浓度很小。各反应式如下。诱导分解:HH0~CH,C.+C.H,COOCC.HsCH,CoCC,H,+C.H,Co0CHs0CgHs链转移:HH-CH.C.+CCL4CHCCI+-CCICHsCgHsHHH-CHC+HC-CH-CHC.Hs+·CCHCHsCHsCHs
例3:苯乙烯在60℃以苯为溶剂、AIBN为引发剂进行聚合。已知:k=145L·mol-1·s-1,k=0.20×107L·mol-1.s~1,在只有双基偶合终止和无链转移情况下,当单体浓度【M]=6.0mol·L-1、X,=2000时,试求:(1)稳态的R值;(2)若溶液中同时有CCl4,其浓度为[S]=0.1mol·L-1,对四氯化碳的链转移常数Cs=90×10-4,求在同样单体浓度时的数均聚合度(忽略向单体转移)。解(1)稳态的R值:偶合终止时,×,=2v=2000,v=1000kpY[M](2kt)1/2R//2,MJ?145×145×6×6Ri=1.89×10-72ktv22×0.2×107×1000X1000(2)链转移存在下的数均聚合度:[S]1支一年+0+0+90×10-4×0.1=6.5×10-4[M]2X10006X,=1538.5
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