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阶段,1936年1960年代 ●现代宏观经济学建立和初步发展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书出版—宏观经济学体系建立的标志
⚫ ⑶第三阶段,1936年—1960年代, ⚫ 现代宏观经济学建立和初步发展 ⚫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 书出版——宏观经济学体系建立的标志
●新古典经济学通常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厂商和居 民的决策上, ●而凯恩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诸如投资、消费 总需求等等宏观变量的相互关系上 ●马歇尔、费雪等强调货币和物价水平的货币数 量论, ●凯恩斯把重点转移到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就 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等关系分析上 所以凯恩斯的分析又被称为“收入分析”), 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基础上,宏观经济 分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 新古典经济学通常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厂商和居 民的决策上, ⚫ 而凯恩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诸如投资、消费、 总需求 等等宏观变量的相互关系上; ⚫ 马歇尔、费雪等强调货币和物价水平的货币数 量论, ⚫ 凯恩斯把重点转移到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就 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等关系分析上 (所以凯恩斯的分析又被称为“收入分析”), ⚫ 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基础上,宏观经济 分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附:国民收入如何决定一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 图1储蓄与投资决定收入水平 E M 图1
附: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 图1——储蓄与投资决定收入水平
以Y轴表示储蓄或投资,以X轴表示国民收入, 以S储蓄曲线表示所有家庭所愿进行的储蓄 以投资曲线表示所有企业所愿进行的投资。 S与Y相交于E点。在E点上,投资等于储蓄,即 I=S,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水平OM 如果国民收入水平处于M的右方,则家庭储蓄 势必大于企业所愿进行的投资,即S>I,商品将 滞销和积压企业势必缩小生产导致国民收入 水平下降;反之,若国民收入水平处于M的左方 则储蓄将小于投资即S<I,消费掉的物品多于 同期中生产出来的物品,企业势必扩大生
⚫ 以Y轴表示储蓄或投资,以X轴表示国民收入, 以S储蓄曲线表示所有家庭所愿进行的储蓄, 以I投资曲线表示所有企业所愿进行的投资。 ⚫ S与Y相交于E点。在E点上,投资等于储蓄,即 I=S,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水平OM。 ⚫ 如果国民收入水平处于М的右方,则家庭储蓄 势必大于企业所愿进行的投资,即S>I,商品将 滞销和积压,企业势必缩小生产,导致国民收入 水平下降;反之,若国民收入水平处于М的左方, 则储蓄将小于投资,即S<I,消费掉的物品多于 同期中生产出来的物品,企业势必扩大生产
图2—消费和投资决定收入水平 45
图2——消费和投资决定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