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火学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学专北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预算会计学》 讲授人:黄淑芬
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学专业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预算会计学》 讲授人:黄淑芬
2005年2月修订 《预算会计学》程教素的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预算会计学 学肘学分:周3学射,3学分 三、先修课程: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税法、财政学等 四、使用教材:蕊丽主编:《预算会计学》(第4版),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4年2月 教学参考书:贺蕊丽主编:《预算会计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年11月 、王来山主编:《新编预算会计学》,中国警官出版社,2003年5 月 2、财政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 业单位会计制度》; 3、《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提问、当堂 测试、课堂讨论等方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启发、鼓励学生的独立思 考能力,通过讨论和测试等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七、教学手段: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八、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闭卷考试。 九、其他要求:为保证学生攣握80%以上的课程内容,应严格考勤制度
2005 年 2 月修订 《预算会计学》课程教案的基本信息 一、 课程名称:预算会计学 二、 学时学分:周 3 学时,3 学分 三、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税法、财政学等 四、 使用教材:蕊丽主编:《预算会计学》(第 4 版),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4 年 2 月 五、 教学参考书:贺蕊丽主编:《预算会计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年 11 月 1、 王来山主编:《新编预算会计学》,中国警官出版社,2003 年 5 月; 2、 财政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 业单位会计制度》; 3、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年 5 月 六、 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提问、当堂 测试、课堂讨论等方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启发、鼓励学生的独立思 考能力,通过讨论和测试等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七、 教学手段: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八、 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闭卷考试。 九、 其他要求:为保证学生掌握 80%以上的课程内容,应严格考勤制度
平肘不上课次数占考勤次数20%或以上者,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 第一篤财政总预算会计 第一章预算会计概述 教学时间: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预算会计的定义、预算会计的构成 体系、预算会计三大部分之间的关系、预算会计的改革与发展趋势、预算 会计核算原则与会计假设、预算会计的作用与地位 教学重点:预算会计的概念、预算会计的构成体系、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 政单位、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关系 教学难点: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预算会计的改革出路、政府与非 营利组织会计与我国现行预算会计的区别、预算会计的核算原则与企业会 计的核算原则的区别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平时不上课次数占考勤次数 20%或以上者,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 第一篇 财政总预算会计 第一章 预算会计概述 教学时间:6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预算会计的定义、预算会计的构成 体系、预算会计三大部分之间的关系、预算会计的改革与发展趋势、预算 会计核算原则与会计假设、预算会计的作用与地位。 教学重点:预算会计的概念、预算会计的构成体系、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 政单位、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关系 教学难点: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预算会计的改革出路、政府与非 营利组织会计与我国现行预算会计的区别、预算会计的核算原则与企业会 计的核算原则的区别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第一节预算会计及其特点 预算会计的定义 )社会经济组织系统及类型 我国的传统的划分方法: 1、企业:存在的目的是营利,为社会创造财富。分为农、林、渔等以自然资 料为主的第一产业、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及以商品流通企业为主 的第三产业 2、事业单位:不创造物质财富,不具备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也不从事实现物 质财富的使用价值(经营)的业务,但却是社会所必需的精神财富的创造 者和社会服务者。主要包括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广播等行业。 3、行政单位:进行社会政治与经济生活的管理者,主要包括政府、党派等。 市场经济国家的划分方法 1、营利组织:实体,包括三个产业。 2、非营利组织:不以营业为目的存在 3、政府系统:社会经济的管理与协调者 (二)社会会计系统及类型 按我国对社会经济组织类型的划分: 1、企业会计系统 2、预算会计系统:接受国家预算资金的单位的会计系统 按西方国家对社会经济组织划分的标准 1、政府会计: 2、非营利组织会计; 3、企业会计。 预算会计属于非盈利组织会计系统,是政府、使用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 位,核算监督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以及经营收支情况的专业会计。预算会计主体是 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 、我国预算会计的构成体系 (一)从预算会计主体的内容看,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财政总预算会计:会计主体是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活动以及财政资金使用结 果,分为五级政府,五级财政预算会计体系 2、行政单位会计:行政单位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 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由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构、检 查机构和各级党政机构、人民团体组成 3、事业单位会计:以事业单位为会计主体,核算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及其 结果的专业会计 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 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是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及其结余,预算资金在不同的预算 单位有不同的来源和用途:对于财政总预算会计而言,预算资金是同级政府的财政
第一节 预算会计及其特点 一、 预算会计的定义 (一)社会经济组织系统及类型 我国的传统的划分方法: 1、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营利,为社会创造财富。分为农、林、渔等以自然资 料为主的第一产业、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及以商品流通企业为主 的第三产业。 2、 事业单位:不创造物质财富,不具备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也不从事实现物 质财富的使用价值(经营)的业务,但却是社会所必需的精神财富的创造 者和社会服务者。主要包括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广播等行业。 3、 行政单位:进行社会政治与经济生活的管理者,主要包括政府、党派等。 市场经济国家的划分方法 1、 营利组织:实体,包括三个产业。 2、 非营利组织:不以营业为目的存在。 3、 政府系统:社会经济的管理与协调者。 (二) 社会会计系统及类型 按我国对社会经济组织类型的划分: 1、 企业会计系统 2、 预算会计系统:接受国家预算资金的单位的会计系统。 按西方国家对社会经济组织划分的标准: 1、 政府会计; 2、 非营利组织会计; 3、 企业会计。 预算会计属于非盈利组织会计系统,是政府、使用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 位,核算监督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以及经营收支情况的专业会计。预算会计主体是 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 二、 我国预算会计的构成体系 (一)从预算会计主体的内容看,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 财政总预算会计:会计主体是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活动以及财政资金使用结 果,分为五级政府,五级财政预算会计体系。 2、 行政单位会计:行政单位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 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由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构、检 查机构和各级党政机构、人民团体组成。 3、 事业单位会计:以事业单位为会计主体,核算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及其 结果的专业会计。 三、 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 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是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及其结余,预算资金在不同的预算 单位有不同的来源和用途:对于财政总预算会计而言,预算资金是同级政府的财政
收入与对财政收入的分配过程;对于行政单位来说,预算资金是该单位根据业务和 行政管理需要而从国家财政取得的经费收入以及通过其他途径取得的资金、这些不 同渠道取得的资金如何根据需要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形成何种支出、收入与支出的 关系如何等: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资金运用过程及结果主要指在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下,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而取得成本最小、数量最适合的资金,如何将这些资金应用 到效益最好的地方,如何使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最能满足需求者的需要。因 此,预算会计必须根据不同的构成确定其会计核算对象,并根据不同的核算对象确 定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核算方法以及会计政策。 可将预算会计对象作如何粗略表述: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财政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财政收入、财 政支出) (二)行政单位会计对象:行政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及结果:从财政和上级领取行政 经费并依法收取预算外收入;合理安排经费开支,正确计算结余。 (三)事业单位会计对象: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及结果:正确计算、组织各种收 入、合理安排各种支出,正确计算结余和各项基金 思考题 1、什么是预算会计?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有什么不同? 2、预算会计由哪些部分构成?不同的构成部分有什么特点? 3、预算会计遵循哪些会计核算原则?与企业会计相比,这些核算原则的特点 是什么? 4、为什么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核算原则会有不同? 5、预算会计三个构成部分的会计核算对象有什么不同? 6、社会经济组织的划分方法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什么不同?在不同的社会 经济组织划分方法下,社会会计系统的划分方法有哪些不同?你认为是否 存在在国际范围内对社会经济组织和会计核算系统在认识上归于统一的可 能性?为什么? 7、我国的预算会计与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会计或非营利组织会计有什么不 同?你认为我国的预算会计应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改革与 发展的需要?
收入与对财政收入的分配过程;对于行政单位来说,预算资金是该单位根据业务和 行政管理需要而从国家财政取得的经费收入以及通过其他途径取得的资金、这些不 同渠道取得的资金如何根据需要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形成何种支出、收入与支出的 关系如何等;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资金运用过程及结果主要指在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下,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而取得成本最小、数量最适合的资金,如何将这些资金应用 到效益最好的地方,如何使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最能满足需求者的需要。因 此,预算会计必须根据不同的构成确定其会计核算对象,并根据不同的核算对象确 定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核算方法以及会计政策。 可将预算会计对象作如何粗略表述: (一)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财政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财政收入、财 政支出) (二) 行政单位会计对象:行政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及结果:从财政和上级领取行政 经费并依法收取预算外收入;合理安排经费开支,正确计算结余。 (三) 事业单位会计对象: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及结果:正确计算、组织各种收 入、合理安排各种支出,正确计算结余和各项基金。 思考题 1、 什么是预算会计?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有什么不同? 2、 预算会计由哪些部分构成?不同的构成部分有什么特点? 3、 预算会计遵循哪些会计核算原则?与企业会计相比,这些核算原则的特点 是什么? 4、 为什么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核算原则会有不同? 5、 预算会计三个构成部分的会计核算对象有什么不同? 6、 社会经济组织的划分方法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什么不同?在不同的社会 经济组织划分方法下,社会会计系统的划分方法有哪些不同?你认为是否 存在在国际范围内对社会经济组织和会计核算系统在认识上归于统一的可 能性?为什么? 7、 我国的预算会计与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会计或非营利组织会计有什么不 同?你认为我国的预算会计应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改革与 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