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正常值 晶体渗透压298.7m0sm 血浆渗透压 300mmol/L 胶体渗透压 1.3 mOsm 3.血浆渗透压的作用 1晶体渗透压(80%来自Na+和C) 保持红细胞内外水的分布,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 2胶体渗透压(主要是白蛋白)维 持血管内外水的分布
300mmol/L 3. 血浆渗透压的作用 1 晶体渗透压(80%来自Na+和Cl-) 保持红细胞内外水的分布,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 2胶体渗透压(主要是白蛋白) 维 持血管内外水的分布。 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正常值 晶体渗透压 298.7 mOsm 血浆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1.3 mOsm
红细胞 高渗溶液 H20=Q 皱缩 等渗溶液 H20 不变 低渗溶液 H20 膨胀、破裂 Hb (溶血)
红细胞 高渗溶液 H 2 O H 2 O 等渗溶液 不变 皱缩 低渗溶液 膨胀 、破裂 (溶血 ) H 2 O Hb
第二节 血细胞 Hemooytobiast (stem cell)
第二节 血细胞
一、红细胞 (一)RBC的数量和功能 1.正常值RBC男(4.0-5.5)×1012/八 女 (3.5-5.0)×1012/0 Hb男 120-160g/八 女 110-150g/八 新生儿数值偏高 ★贫血诊断标准 2.形态 3.功能:运输O2、C0
一、红细胞 (一)RBC的数量和功能 1.正常值 RBC 男 (4.0-5.5)×1012/L 女 (3.5-5.0) ×1012/L Hb 男 120-160g/L 女 110-150g/L 新生儿 数值偏高 ★贫血诊断标准 2.形态 3.功能: 运输O2、CO2
(二)RBC的生理特性 1.RBC的可塑变形性 在循环中,RBC可挤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
(二)RBC的生理特性 1.RBC的可塑变形性 在循环中,RBC可挤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