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关系与边疆问题》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中国对外关系与边疆问题 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and Border Issues 课程号:405020632 课程属性:通识选修课 开课学期:秋 总学时:30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0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 学分:2 先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 而向对象:攻治学类专业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研究所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木课程是政治学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历史上中国同周边国家和世界的关系,中国在东亚和世 界上的地位, 了解中国同西方交往后对外观名 的 化和近代外交的特点 中国外交思想 演变、发展和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内外因素:3、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和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 略,通过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和中国近代疆域的形成,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维护国 家独立和主权的斗角。 开设本课程,片在通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堂提中国对外关系和边疆问题 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察和分析相关问题 为中国政治、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和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理论教学:30学时 知识单元1:学习中国对外关系和边叠问题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了解中国在历史上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理解学习中国对外关系和边疆问题课程对学习中国外交和中外关系的意义。 4.学习用舞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中国对外关系和边疆问题的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学习中国对外关系和边疆问题课程的意义。 2,堂握学习中国对外关系和边疆问颗课程的方法 作业 1、如何理解学习中国对外关系史与学习当代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史的关系? 2、你认为中国对外关系史学科有哪些需要研究的问题? 知识单元2:古代中国同世界的交往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中国对外关系与边疆问题》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中国对外关系与边疆问题 课程英文名称: History of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and Border Issues 课程号:405020632 课程属性:通识选修课 开课学期:秋 总学时:30 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0 学时;实验学时:0 学时) 学分:2 先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 面向对象:政治学类专业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研究所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政治学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历史上中国同周边国家和世界的关系,中国在东亚和世 界上的地位;2、了解中国同西方交往后对外观念的变化和近代外交的特点,中国外交思想 演变、发展和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内外因素;3、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和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 略,通过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和中国近代疆域的形成,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维护国 家独立和主权的斗争。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中国对外关系和边疆问题 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察和分析相关问题, 为中国政治、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和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 理论教学:30 学时 知识单元 1:学习中国对外关系和边疆问题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了解中国在历史上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2.了解中国对世界的认识。 3.理解学习中国对外关系和边疆问题课程对学习中国外交和中外关系的意义。 4. 学习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中国对外关系和边疆问题的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学习中国对外关系和边疆问题课程的意义。 2.掌握学习中国对外关系和边疆问题课程的方法。 作业: 1、如何理解学习中国对外关系史与学习当代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史的关系? 2、你认为中国对外关系史学科有哪些需要研究的问题? 知识单元 2:古代中国同世界的交往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古代中国同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 2.古代中国的外交思想和外交体制。 3宗 制度与古代东亚国际关系体系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中国同周边国家交往历史的基本脉络和特点、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基本思 想和原则,了解古代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宗蒂制度的相关原测和概念 作业 古代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2、古代中国在亚洲和世界占有怎样的地位 3、古代中国的外交思想有哪些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 4、古代中国外交体制演变的基本脉络是什么? 5、什么是宗制府、华秩序、胡青制度? 6 华裔秩序的原则和基本理念是什? 7、 华裔秩序崩溃的原因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知识单元3:西力东渐与早期中西关系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资本主义兴起与早期殖民扩张」 2.西方殖民势力入侵与明 受府的 度 3.清朝的闭关政策与限制贸易政第 4.沙俄向远东扩张与尼布楚条约签订 5,布连斯奇条约、恰克图条约和早期中俄关系 6,马息尔尼使华和早期中英关系 学习日标 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后向外扩张的情祝、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对西方的 认识、中国与沙俄和英国的早期接触:了解处于传统社会阶段的中国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接 触后产生的震动和文化冲突。 2,堂提中西文化接触后中国的反应和中俄早期疆界的划定 作业 西方资本主义是怎样向东方扩张的? 2 中国是如何对待西方贸易和西方文化的 3、如何评价早期中俄关系? 4、加何平价早期中茧关系? 知识单元4:第一次鸡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外关系 参考学时: 2学时 学习内容: 1,中英围绕鸦片贸易的斗争。 2,林到徐禁烟与英国发动购片战争 3.南京条约签订与战后中外关系的变化 4.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俄乘机割占中国领土(中俄瑷珲条约〉 6.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与北京条约 学习目标:
1.古代中国同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 2.古代中国的外交思想和外交体制。 3. 宗藩制度与古代东亚国际关系体系。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中国同周边国家交往历史的基本脉络和特点、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基本思 想和原则,了解古代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宗藩制度的相关原则和概念。 作业: 1、 古代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2、 古代中国在亚洲和世界占有怎样的地位? 3、 古代中国的外交思想有哪些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 4、 古代中国外交体制演变的基本脉络是什么? 5、 什么是宗藩制度、华夷秩序、朝贡制度? 6、 华裔秩序的原则和基本理念是什? 7、 华裔秩序崩溃的原因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知识单元 3: 西力东渐与早期中西关系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资本主义兴起与早期殖民扩张。 2.西方殖民势力入侵与明政府的态度。 3. 清朝的闭关政策与限制贸易政策。 4.沙俄向远东扩张与尼布楚条约签订 5.布连斯奇条约、恰克图条约和早期中俄关系 6.马戛尔尼使华和早期中英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后向外扩张的情况、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对西方的 认识、中国与沙俄和英国的早期接触;了解处于传统社会阶段的中国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接 触后产生的震动和文化冲突。 2.掌握中西文化接触后中国的反应和中俄早期疆界的划定。 作业: 1、 西方资本主义是怎样向东方扩张的? 2、 中国是如何对待西方贸易和西方文化的? 3、 如何评价早期中俄关系? 4、 如何评价早期中英关系? 知识单元 4: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外关系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中英围绕鸦片贸易的斗争。 2.林则徐禁烟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3. 南京条约签订与战后中外关系的变化。 4.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俄乘机割占中国领土(中俄瑷珲条约) 6.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与北京条约 学习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侵略本质、清朝统治者昧于世界形势招 致战争失败的惨痛经历,以及战后中国被强行编入世界市场,中外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 掌握西方资本主义对华侵略的本质和对中国领土的侵占。 作业 1、鸦片战争前英国实行怎样的远东政策? 2、中英围绕鸦片贸易的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3、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英南京条约》和以后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5 鸦片战 争后 中国思想界发生 变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燥发的原因是什么 7、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采取怎样的对策? 8、沙俄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领土的侵占。 9、《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知识单元5: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外交的开端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洋条运动与弹各派外交思想】 2,清政府的“抚夷”政策。 3.中国近代外交机构的建立 4遣使出洋的尝 5.西方列强的对华 “合作政策” 6,中国民间的反洋教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洋务运动中外交思想的变化和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形成,以及西方对华侵略继 续深入和中西文化 宗教冲突 2.掌握洋务运动中中国外交思想的变化和中国近代外交机构的建立。 作业: 1、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你对洋务运动如何评价? 2、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的外交思相有哪些变化?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试述中国 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和作用 5、 美国倡导“合作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对西方列强的对华政策有何影响? 6、对蒲安臣使团和蒲安臣条约如何评价? 7、西方扩大对华宗教侵略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分析反洋教运动的性质? 知识单元 中国边疆普遍危机的开始与左宗莱收复新疆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苹佛御解用北力摄 2.英法期鲤西南协疆 3 海防 塞防之争与左宗棠收复新疆。 崇厚使俄与《里瓦机亚条约》 5.曾纪泽使俄与《伊犁条约》
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侵略本质、清朝统治者昧于世界形势招 致战争失败的惨痛经历,以及战后中国被强行编入世界市场,中外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 2.掌握西方资本主义对华侵略的本质和对中国领土的侵占。 作业: 1、 鸦片战争前英国实行怎样的远东政策? 2、 中英围绕鸦片贸易的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3、 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4、 《中英南京条约》和以后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5、 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6、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7、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采取怎样的对策? 8、沙俄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领土的侵占。 9、《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知识单元 5: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外交的开端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洋务运动与洋务派外交思想。 2. 清政府的“抚夷”政策。 3. 中国近代外交机构的建立。 4.遣使出洋的尝试。 5.西方列强的对华“合作政策”。 6.中国民间的反洋教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洋务运动中外交思想的变化和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形成,以及西方对华侵略继 续深入和中西文化、宗教冲突。 2.掌握洋务运动中中国外交思想的变化和中国近代外交机构的建立。 作业: 1、 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你对洋务运动如何评价? 2、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的外交思想有哪些变化? 3、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4、 试述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和作用。 5、 美国倡导“合作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对西方列强的对华政策有何影响? 6、 对蒲安臣使团和蒲安臣条约如何评价? 7、 西方扩大对华宗教侵略的原因是什么? 8、 如何分析反洋教运动的性质? 知识单元 6:中国边疆普遍危机的开始与左宗棠收复新疆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英俄觊觎西北边疆。 2.英法觊觎西南边疆。 3. 海防、塞防之争与左宗棠收复新疆。 4.崇厚使俄与《里瓦机亚条约》。 5.曾纪泽使俄与《伊犁条约》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方列强侵占中国领土的原因、经过和中国应对边疆危机的政策及经验教训。 2 常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国际形势变化对中国边疆形势的影响。 作业: 1、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2、中英《烟台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海防、塞防之争反映了怎样的对外思想 4、中俄伊犁交涉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知识单元7:日本侵略台湾、琉球和朝鲜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日本侵略台湾与《北京专条》。 2,日本吞并琉球与中日交涉。 3.日本侵略朝鲜与清政府的对策 学习目标 1.了解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早期对外扩张的历程。 2.掌握日本早期对外扩张的动因。 作业: 清政府关于日本侵略台湾、朝鲜和吞并琉球与日本交涉的教训是什么? 知识单元8:中法战争与中法《越南条款》签订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法国侵路越南与中法交涉。 2.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与法国发动侵华战争。 3。清玫府妥协求和政箭与中法《越南条款》签订 学习目标 了解法国对印度支那半岛的殖民侵略和中法战争的经过 2,掌握法国发动殖民侵略战争的动因。 作业: 1、中法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以及反映了清政府怎样的对外思想? 2、中法《越南条款》对中国的危害是什么? 知识单元9:中国边骚危机的加深和与列强的交涉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中法关于商务界务问题的交涉。 2,英国吞并上缅甸和中英《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 3.葡萄牙扩大在澳门的特权。 4.英国窥伺西藏及第 一次侵藏战争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边疆危机进一步加深和西方列强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的经过。 2.掌握中国边疆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原因。 作业: 1、 英、法侵略中国西南边疆出于何种目的?经过如何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方列强侵占中国领土的原因、经过和中国应对边疆危机的政策及经验教训。 2.掌握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国际形势变化对中国边疆形势的影响。 作业: 1、 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2、 中英《烟台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海防、塞防之争反映了怎样的对外思想? 4、 中俄伊犁交涉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知识单元 7:日本侵略台湾、琉球和朝鲜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日本侵略台湾与《北京专条》。 2.日本吞并琉球与中日交涉。 3. 日本侵略朝鲜与清政府的对策。 学习目标: 1.了解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早期对外扩张的历程。 2.掌握日本早期对外扩张的动因。 作业: 1、 清政府关于日本侵略台湾、朝鲜和吞并琉球与日本交涉的教训是什么? 知识单元 8:中法战争与中法《越南条款》签订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法国侵略越南与中法交涉。 2.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与法国发动侵华战争。 3. 清政府妥协求和政策与中法《越南条款》签订。 学习目标: 1.了解法国对印度支那半岛的殖民侵略和中法战争的经过。 2.掌握法国发动殖民侵略战争的动因。 作业: 1、 中法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以及反映了清政府怎样的对外思想? 2、 中法《越南条款》对中国的危害是什么? 知识单元 9:中国边疆危机的加深和与列强的交涉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中法关于商务界务问题的交涉。 2.英国吞并上缅甸和中英《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 3. 葡萄牙扩大在澳门的特权。 4. 英国窥伺西藏及第一次侵藏战争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边疆危机进一步加深和西方列强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的经过。 2.掌握中国边疆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原因。 作业: 1、 英、法侵略中国西南边疆出于何种目的?经过如何?
2、葡萄牙是怎样扩大在澳门权益的? 3、英国是怎样策划对西藏的侵路的? 知识单元10:日本扩大对朝鲜的侵略与中日甲午战争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中日《天津条约》与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活动。 2,清政府加强与朝鲜的宗藩关系及影响 3.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战争淮备。 4.日本的军事外交阴谋与清政府 子求列强干预 5.日本挑起战争与清政府消极应战 6.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7.三国干涉还辽。 学习目标: .. 解日本大陆政策和吞并朝鲜、侵略中国的图谋和甲午战争的经过 掌握日本大陆政策的侵略实质和中日甲午战争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 作业: 1、日本是怎样策划对朝鲜的侵略的? 2、清政府对朝鲜政策有哪些错误“ 甲午战争前中日围绕朝鲜半岛的斗争焦点是什么?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是 《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6、三国干涉还辽反映了列强在华利益存在那些矛盾? 知识单元11: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 甲午战争后的世界形势和中国形势 。清政府的联俄政策与中俄密约。 3.列强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清政府的妥协外交。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签订。 5.清政府要求沙俄归还东三省的交涉 学习目标 1 了解清政府的联俄政策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角逐、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抢占租 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情况、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危害。 2,掌握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野心更加膨胀,要求在华划分势力范围,使中国面临被 瓜分的危机:帝国主义联手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把中国彻底 推向半殖民地深渊。 作业: 1、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和世界形势发生怎样变化 2、如何评价清政府的联俄政策? 3、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进行争夺的? 4、 如何评价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你是怎样认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如何评价 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相互勾结镇压义和团的? 7、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2、 葡萄牙是怎样扩大在澳门权益的? 3、 英国是怎样策划对西藏的侵略的? 知识单元 10:日本扩大对朝鲜的侵略与中日甲午战争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中日《天津条约》与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活动。 2. 清政府加强与朝鲜的宗藩关系及影响。 3. 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战争准备。 4. 日本的军事外交阴谋与清政府寻求列强干预 5. 日本挑起战争与清政府消极应战 6.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7. 三国干涉还辽。 学习目标: 1.了解日本大陆政策和吞并朝鲜、侵略中国的图谋和甲午战争的经过。 2.掌握日本大陆政策的侵略实质和中日甲午战争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 作业: 1、 日本是怎样策划对朝鲜的侵略的? 2、 清政府对朝鲜政策有哪些错误“ 3、 甲午战争前中日围绕朝鲜半岛的斗争焦点是什么? 4、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5、 《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6、 三国干涉还辽反映了列强在华利益存在哪些矛盾? 知识单元 11: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甲午战争后的世界形势和中国形势。 2.清政府的联俄政策与中俄密约。 3. 列强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清政府的妥协外交。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签订。 5. 清政府要求沙俄归还东三省的交涉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政府的联俄政策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角逐、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抢占租 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情况、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危害。 2.掌握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野心更加膨胀,要求在华划分势力范围,使中国面临被 瓜分的危机;帝国主义联手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把中国彻底 推向半殖民地深渊。 作业: 1、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和世界形势发生怎样变化? 2、 如何评价清政府的联俄政策? 3、 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进行争夺的? 4、 如何评价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5、 你是怎样认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如何评价? 6、 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相互勾结镇压义和团的? 7、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