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修订内容介(1/5) 1、适用范围提高为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 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民用建筑; 2、按标准编写要求,增加术语与符号一章; 3、风荷载基本值的重现期由30年改为50年一遇, 重要的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采用 10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值; 4、地震作用增加了长周期反应谱、不同阻尼比 的调整、双向地震作用计算以及楼层地震剪力 系数(剪重比)最小值的规定;底部剪力法移 入附录;增加了结构在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 考虑偶然偏心的规定;
三、主要修订内容简介(1/5) 1、适用范围提高为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 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民用建筑; 2、按标准编写要求,增加术语与符号一章; 3、风荷载基本值的重现期由30年改为50年一遇, 重要的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采用 10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值; 4、地震作用增加了长周期反应谱、不同阻尼比 的调整、双向地震作用计算以及楼层地震剪力 系数(剪重比)最小值的规定;底部剪力法移 入附录;增加了结构在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 考虑偶然偏心的规定;
三,主要修订内容介(2/5) 5、调整了A级高度最大适用高度,高宽比,增加 了B级高度最大适用高度和高宽比限值。对B级 高度高层建筑结构的规则性、作用效应计算及 构造措施提出了比A级高度更严的规定; 、补充了结构平面和竖向布置的规则性界限, 以及扭转为主的第一振型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 期比值的限定,强调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7、修改了结构层间位移角的限制条件,取消了 结构顶点位移的限制条件;增加了150m以上高 层民用建筑的舒适度要求
三、主要修订内容简介(2/5) 5、调整了A级高度最大适用高度,高宽比,增加 了B级高度最大适用高度和高宽比限值。对B级 高度高层建筑结构的规则性、作用效应计算及 构造措施提出了比A级高度更严的规定; 6、补充了结构平面和竖向布置的规则性界限,, 以及扭转为主的第一振型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 期比值的限定,强调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7、修改了结构层间位移角的限制条件,取消了 结构顶点位移的限制条件;增加了150m以上高 层民用建筑的舒适度要求 ;
三,主要修订内容介(3/5) 8、调整了构件抗震等级划分标准;适应B级高度的 需要,增加了特一级抗震等级的计算和构造措施; 9、补充、修改了结构计算分析的有关规定,包括: 计算模型简化、参数取值、计算方法、计算软件 选用、计算结果应用、重力二阶效应计算等规定, 改进了结构整体稳定计算和倾覆验算 0、补充和修改了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及筒 体结构体系中结构布置的有关规定; 11、抗震设计时,调整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剪 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框支柱等内力增大系数,以 及梁、柱、节点、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验算公式;
三、主要修订内容简介(3/5) 8、调整了构件抗震等级划分标准;适应B级高度的 需要,增加了特一级抗震等级的计算和构造措施; 9、补充、修改了结构计算分析的有关规定,包括: 计算模型简化、参数取值、计算方法、计算软件 选用、计算结果应用、重力二阶效应计算等规定, 改进了结构整体稳定计算和倾覆验算; 10、补充和修改了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及筒 体结构体系中结构布置的有关规定; 11、抗震设计时,调整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剪 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框支柱等内力增大系数,以 及梁、柱、节点、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验算公式;
三,主要修订内容介(4/5) 12、调整了柱轴压比限制条件及加密区构造措施; 13、调整了构件最小配筋率等构造措施, 增大了柱、剪力墙箍筋配箍特征值要求 14、调整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钢筋锚固 和连接的有关规定; 15、增加了剪力墙轴压比限制条件及约束 边缘构件的规定;调整了构造边缘构件的 有关要求;删去了部分有关剪力墙结构手 算方法的规定;增加了具有较多短肢剪力 墙的将力墙结构的有关要求;
三、主要修订内容简介(4/5) 12、调整了柱轴压比限制条件及加密区构造措施; 13、调整了构件最小配筋率等构造措施, 增大了柱、剪力墙箍筋配箍特征值要求; 14、调整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钢筋锚固 和连接的有关规定; 15、增加了剪力墙轴压比限制条件及约束 边缘构件的规定;调整了构造边缘构件的 有关要求;删去了部分有关剪力墙结构手 算方法的规定;增加了具有较多短肢剪力 墙的将力墙结构的有关要求;
三,主要修订内容介(55) 16、修改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柱地震 剪力的调整方法;增加了板柱-剪力墙结 构的有关规定 17、增加了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有关设计规定, 包括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 结构、连体结构、多塔楼结构等; 18、增加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有关设计规定; 19、补充、修改了基础设计、结构施工的有关规 定 20、制定了规程的强制性条文
三、主要修订内容简介(5/5) 16、修改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柱地震 剪力的调整方法;增加了板柱-剪力墙结 构的有关规定 17、增加了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有关设计规定, 包括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 结构、连体结构、多塔楼结构等; 18、增加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有关设计规定; 19、补充、修改了基础设计、结构施工的有关规 定; 20、制定了规程的强制性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