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意基本正确2分.“上下”“社稷”各1分,“独……乎”句式译正确1 (四川省成都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登泰山记 薛福成 必置身高明之域然后心与目不蔽于迩有以发吾胸中闳廓俊迈之趣所居弥峻所涵 弥远昔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非谓人之目力能穷夫天下之大盖以天下瑰夐①之境莫逾泰 山,至此而襟怀超旷,与天无穷,虽极天下之大,不足以撄②吾虑也 同治四年福成参督师侯相曾公幕府事于徐州。其望海内之所宗仰也明年移驻济 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 出郡北门三里入山。盘曲上登将四十里,经名迹尤著者十数,皆纵览徘徊始去。越南天 门,折而东行,有碧霞宫、东岳庙。又北上为岱顶,即天柱峰也。山之大势,桐城姚姬传先 生尝记之。凡今登山,皆姚先生所循道也,僻不当道者俱不往。所历未逮兹山百一,然其 景之淑气之灵,各擅胜概,意象迥殊,则状之不可胜状也,余故弗著。方余未至南天门时, 级道陡耸巍矗天半。仰睎岩隙,白云孤翱。历阶可升不知所极。俯视则线危磴,窈深 莫测,目眩神骇,趑趄却顾。屏息释虑,鼓勇复前。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 表系 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乃趋岱项,极目四眺诸峰起伏环列,相背相依,若拱若蹲 来,蜿蜓似带。徂徕杰峙其上,高出群岫,其巅仿佛可及山半,而郡城踞原野,殆如 方鄞。遥睇穹碧,渺若无外。俯视云烟,瞬息变灭。然后知不登泰山之巅,不知众山之非 高也。人之自立,何独不然?岀埃坷之表,扫拘墟之见,斯万物不能为吾蔽。而物之殊形诡 趣,莫遁于吾之所瞩。盖有形之高,不能常居,无形之高,不可斯须去也 是夕宿碧霞宫。四更后趋岱顶东之日观峰,候日出。风雨骤至,寒甚,良久雨止极东红 光缕,横亘凝云之下。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岀。体不甚圆,色正赤可逼 视。其上明霞五色,如数百匹锦。顾视女墙,日景甚微,忽又不见。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 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 越三日,驰还济宁,遂为之记 (文章有删改) :①复,ⅹiong,远。②撄yng扰乱,干扰。③鄞guai,围棋上的方格子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纡道泰安,观形势形势:地势 B.所历未逮兹山亠逮:达到 C.则状之不可胜状也状:景色 而物之殊形诡趣诡:奇异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是作者登山感悟的一组是 ①虽极天下之大,不足以撄吾虑也②其景之淑气之灵,各擅胜概,意象迥殊 ③异境顿辟,睹所未见④不登泰山之巅,不知众山之非高也⑤有形之高,不能 常居,无形之高,不可斯须去也⑥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出 A.①③④8.②⑤⑥C.②③⑥D.①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笔下的泰山,雄奇壮丽,气象万千。山势险峻,道路崎岖,诸峰环抱,形 态各异,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沉醉 B.作者认为,登高可以望远,可以使人心胸宽广,超越世俗。登上像泰山这样的 地方,站在尘俗之外看清万物,可以使人不受蒙蔽。 C.文章首先以抒发登高望远的感慨开头,然后记叙了作者登山的缘由,描绘了奇 异美丽的山景,最后集中抒写了作者登山的感悟。 D.文章的描写议论精当。形象生动的描写使我们如临其境,深感泰山的博大与壮 美;深刻精辟的议论又使文章意蕴深厚,给人以丰富的启迪 第6页共20页
第 6 页 共 20 页 (语意基本正确 2 分.“上下” “社稷”各 1 分,“独……乎”句式译正确 1 (四川省成都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登泰山记 薛福成 必置身高明之域,然后心与目不蔽于迩,有以发吾胸中闳廓俊迈之趣。所居弥峻,所涵 弥远。昔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非谓人之目力能穷夫天下之大,盖以天下瑰敻①之境莫逾泰 山,至此而襟怀超旷,与天无穷,虽极天下之大,不足以撄②吾虑也。 同治四年,福成参督师侯相曾公幕府事于徐州。其望则海内之所宗仰也。明年移驻济 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 出郡北门三里入山。盘曲上登,将四十里,经名迹尤著者十数,皆纵览徘徊始去。越南天 门,折而东行,有碧霞宫、东岳庙。又北上为岱顶,即天柱峰也。山之大势,桐城姚姬传先 生尝记之。凡今登山,皆姚先生所循道也,僻不当道者俱不往。所历未逮兹山百一,然其 景之淑气之灵,各擅胜概,意象迥殊,则状之不可胜状也,余故弗著。方余未至南天门时, 级道陡耸,巍矗天半。仰睎岩隙,白云孤翱。历阶可升,不知所极。俯视则一线危磴,窈深 莫测,目眩神骇,趑趄却顾。屏息释虑,鼓勇复前。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 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乃趋岱项,极目四眺。诸峰起伏环列,相背相依,若拱若蹲。 汶水东来,蜿蜒似带。徂徕杰峙其上,高出群岫,其巅仿佛可及山半,而郡城踞原野,殆如 方罫。遥睇穹碧,渺若无外。俯视云烟,瞬息变灭。然后知不登泰山之巅,不知众山之非 高也。人之自立,何独不然?出埃坷之表,扫拘墟之见,斯万物不能为吾蔽。而物之殊形诡 趣,莫遁于吾之所瞩。盖有形之高,不能常居,无形之高,不可斯须去也。 是夕宿碧霞宫。四更后趋岱顶东之日观峰,候日出。风雨骤至,寒甚,良久雨止。极东红 光一缕,横亘凝云之下。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出。体不甚圆,色正赤,可逼 视。其上明霞五色,如数百匹锦。顾视女墙,日景甚微,忽又不见。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 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 越三日,驰还济宁,遂为之记。 ( 文 章 有 删 改 ) 注:①敻,xiòng,远。②撄yīng扰乱,干扰。③罫guǎi,围棋上的方格子。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纡道泰安,观形势.. 形势:地势 B.所历未逮.兹山百一 逮:达到 C.则状之不可胜状.也 状:景色 D.而物之殊形诡.趣 诡:奇异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是作者登山感悟的一组是 ①虽极天下之大,不足以撄吾虑也②其景之淑气之灵,各擅胜概,意象迥殊 ③异境顿辟,睹所未见④不登泰山之巅,不知众山之非高也 ⑤有形之高,不能 常居,无形之高,不可斯须去也 ⑥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出 A.①③④ 8.②⑤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笔下的泰山,雄奇壮丽,气象万千。山势险峻,道路崎岖,诸峰环抱,形 态各异,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沉醉。 B.作者认为,登高可以望远,可以使人心胸宽广,超越世俗。登上像泰山这样的 地方,站在尘俗之外看清万物,可以使人不受蒙蔽。 C.文章首先以抒发登高望远的感慨开头,然后记叙了作者登山的缘由,描绘了奇 异美丽的山景,最后集中抒写了作者登山的感悟。 D.文章的描写议论精当。形象生动的描写使我们如临其境,深感泰山的博大与壮 美;深刻精辟的议论又使文章意蕴深厚,给人以丰富的启迪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l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5分) 译文: (2)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5分) 译文 三.(9分,每小题3分) 8.C(状:描绘) 9.D(②③为景观感受,⑥为景物描写) 10.C(“最后集中抒写了作者登山的感悟”不当) 四.(23分) (10分) (1)(5分)不久就登上了天门,道路忽然变得平坦了,一种不同的景象顿时展开,我看到 了从未见过的景象,才庆幸自己先前没有立即停下来。(译对大意计3分,落实“辟”“向” 的含义各计1分。 (2)(5分)你们各位记住(这个道理):没有经历过的天下事,不可以主观猜测,稍稍艰 难的事,不能够中途停止啊。(译对大意计3分,落实“识”“臆”的含义各计1分) (四川省自贡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 明,遂往鲁阳。太祖临兗州,辟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迂移, 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 虽士民众强虽,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 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 典选太祖为司空丞相,玠尝为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於 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 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太祖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文帝为 五官将,亲自诣玠,属所亲眷。玠答曰:“老臣以能守职,幸徧免戾,今所说人非迁次, 是以不敢奉命。”大军还鄴,议所并省。玠请谒不行,时人惮之,咸欲省东曹。乃共臼 第7页共20页
第 7 页 共 20 页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l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5分) 译文: (2)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5分) 译文: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8.C (状:描绘) 9.D(②③为景观感受,⑥为景物描写) 10.C (“最后集中抒写了作者登山的感悟”不当) 四.(23 分) 11.(10 分) (1)(5 分)不久就登上了天门,道路忽然变得平坦了,一种不同的景象顿时展开,我看到 了从未见过的景象,才庆幸自己先前没有立即停下来。(译对大意计 3 分,落实“辟”“向” 的含义各计 1 分。 (2)(5 分)你们各位记住(这个道理):没有经历过的天下事,不可以主观猜测,稍稍艰 难的事,不能够中途停止啊。(译对大意计 3 分,落实“识”“臆”的含义各计 1 分) (四川省自贡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 明,遂往鲁阳。太祖临兗州,辟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 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 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 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 典选太祖为司空丞相,玠尝为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於 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 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太祖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文帝为 五官将,亲自诣玠,属所亲眷。玠答曰:“老臣以能守职,幸得免戾,今所说人非迁次, 是以不敢奉命。”大军还鄴,议所并省。玠请谒不行,时人惮之,咸欲省东曹。乃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