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7.猴王出世 课题 猴王出世 课型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课时 1.认识“芝、迸”等16个生字。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造化、喜不自胜、天 造地设、抓耳挠腮”等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猜测大 教学 目标/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4.感受石猴集猴、人、神于一体的形象 5.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 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 重点其形象,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 难点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出示课件2】课件播放大型连续剧《西游记》第一 以多媒体播放学 片段。(学生欣赏) 生感兴趣的大型连续 2学生交流自己对电视剧或剧中人物的了解,教师评议。剧《西游记》第一集 3教师小结:大家对《西游记》故事都不陌生,里面塑避段,创设轻松的学习 了许许多多不同人物的形象。那么在《西游记》中,你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导入喜欢谁?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趣 (8)吗?(学生自由发言。) 分钟 4小结导题:很多同学都喜欢神通广大、能力非凡的孙 空,那他最初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节选自 《西游记》第一回的一篇课文《猴王出世》。(板书:猴 出世)学生齐读课题。 5.了解《西游记》。【出示课件4】 简介《西游记》, 《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唐僧在同时了解作者,有助于 三个徒弟的帮助下,去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 学生理解课文。 晨鸟出品
2020 春部编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晨鸟出品 7.猴王出世 课题 猴王出世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芝、迸”等 16 个生字。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造化、喜不自胜、天 造地设、抓耳挠腮”等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猜测大体 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4.感受石猴集猴、人、神于一体的形象。 5.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 重点 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 其形象,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 难点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 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8 ) 分钟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出示课件 2】课件播放大型连续剧《西游记》第一集 片段。(学生欣赏) 2.学生交流自己对电视剧或剧中人物的了解,教师评议。 3.教师小结:大家对《西游记》故事都不陌生,里面塑造 了许许多多不同人物的形象。那么在《西游记》中,你最 喜欢谁?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吗?(学生自由发言。) 4.小结导题:很多同学都喜欢神通广大、能力非凡的孙悟 空,那他最初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节选自 《西游记》第一回的一篇课文《猴王出世》。(板书:猴王 出世)学生齐读课题。 5.了解《西游记》。【出示课件 4】 《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唐僧在 三个徒弟的帮助下,去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 以多媒体播放学 生感兴趣的大型连续 剧《西游记》第一集片 段,创设轻松的学习情 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简介《西游记》, 同时了解作者,有助于 学生理解课文
2020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它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座丰碑,被尊为中国古典四 大名著之 6.简介作者。【出示课件5】 吴承恩(约1500年-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淮安 府山阳县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 字词障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词语 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或结合字面意思 猜 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二)再读,理清层次 以问题方式来引 新课|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是导学生通过读文理 教学 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层次,整体把握课文内 )分深刻的印象? 钟|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出示课件7】: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 叙述的,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2、3自然段)讲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 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τ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 为王 再读课文,读懂文意 (一)学习“猴王出世”。(板书:猴王出世) 晨鸟出品
2020 春部编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晨鸟出品 它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座丰碑,被尊为中国古典四 大名著之一。 6.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5】 吴承恩(约 1500 年-1583 年),字汝忠,号射阳。淮安 府山阳县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新课 教学 ( 29 )分 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 字词障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词语。 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或结合字面意思猜 一猜。 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二)再读,理清层次。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是 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出示课件 7】: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 叙述的,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讲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2、3 自然段)讲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 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 洞。 第三部分(第 4 自然段)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 为王。 三、再读课文,读懂文意 (一)学习“猴王出世”。(板书:猴王出世) 以问题方式来引 导学生通过读文理清 层次,整体把握课文内 容
2020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 为什么喜欢。 预设一:【出示课件8】 那座山正当顶上,……化作一个石猴。 (1)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这一段以极其精练的语言 写出了石猴的出生环境及经过。) (2)仙石的形状是怎样的?(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 有二丈四尺围圆。)仙石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那座山正 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3)石头变猴的原因是什么?(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 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4)石猴是怎样出生的?(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 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5)【出示课件8】出示“仙石进裂”的图片,学生体 学生读文了解了 石猴出世的神奇。 石猴是怎样出世的, (6)结合视频,你从这段话感受到什么?(石猴与其仙通过图片,让学生充分 众猴不一样,是一块饱受日月精华的顽石瞬间进裂而生了解了石猴出世的过 程,课件生动的演示, (7)指导朗读,读出神奇的语气。 帮助学生建立了直观 预设二:【出示课件9】那猴在山中, 朝游峰洞印象 (1)石猴的日常生活情形是怎样的?(食草木,饮 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 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2)教师小结:文章起笔就显得他神异出众,为后文甚 至全书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妖伏魔埋下了伏笔。由」 也掀开了一部旷世名著的第一页 (3)读了这段话,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石猴?(自由自 在、快活逍遥、和善友爱、顽皮可爱……) (4)指名读,互相交流,指导学生读出猴的快乐和自由 教师小结:作者写的是一只欢快跳跃的猴子,用的语 言也非常短促、跳跃、有节奏。或者说,从这样的语言, 晨鸟出品
2020 春部编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晨鸟出品 1.指名读课文第 1 自然段,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 为什么喜欢。 预设一:【出示课件 8】 那座山正当顶上,……化作一个石猴。 (1)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这一段以极其精练的语言 写出了石猴的出生环境及经过。) (2)仙石的形状是怎样的?(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 有二丈四尺围圆。)仙石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那座山正 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3)石头变猴的原因是什么?(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 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4)石猴是怎样出生的?(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 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5)【出示课件 8】 出示“仙石迸裂”的图片,学生体会 石猴出世的神奇。 (6)结合视频,你从这段话感受到什么?(石猴与其他 众猴不一样,是一块饱受日月精华的顽石瞬间迸裂而生 的。) (7)指导朗读,读出神奇的语气。 预设二:【出示课件 9】那猴在山中,……朝游峰洞之 中。 (1)石猴的日常生活情形是怎样的?(食草木,饮 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 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2)教师小结:文章起笔就显得他神异出众,为后文甚 至全书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妖伏魔埋下了伏笔。由此 也掀开了一部旷世名著的第一页。 (3)读了这段话,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石猴?(自由自 在、快活逍遥、和善友爱、顽皮可爱……) (4)指名读,互相交流,指导学生读出猴的快乐和自由。 教师小结:作者写的是一只欢快跳跃的猴子,用的语 言也非常短促、跳跃、有节奏。或者说,从这样的语言, 学生读文了解了 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再 通过图片,让学生充分 了解了石猴出世的过 程,课件生动的演示, 帮助学生建立了直观 印象
2020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我们读到了一个活泼可爱、顽皮跳跃的猴子。像这样内容 与语言高度统一,这就是经典。 2谈话过渡:课文还有哪些这样经典的句子呢?让我们再 次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学习“发现水帘洞”。(板书:发现水帘洞) 1.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画出石猴的动作。 (1)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从石猴的这些动作中感受到什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出 示课件10】 ①“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从“瞑 “蹲”“纵”“跳”这些动作,感受到石猴机智勇敢、敏 灵巧、本领高强的特点和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 ②【出示课件11】从四“看”,感受到石猴动作的敏捷 观察的细致,感受到他艺高胆大、聪明心细的性格特点。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说 石猴发现水帘洞的经过。 (三)学习“石猴成王”。(板书:石猴成王) 1.鼓励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4自然段,画出众猴和石猴的 语言动作。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相机引导学生品悟讠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12】聪明、机敏、爽朗、坦率 (1)从众猴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众猴的什么特点?作者为 什么能把众猴的特点表现的这么传神?(从众猴的动作 够了解到猴性顽劣。因为作者对猴子观察细致,了解全面, 所以文中描写猴子特点的语言,十分传神。) (2)从石猴的语言中可以看出石猴的什么特点?(从 说的话中可以看出石猴的聪明、机敏、爽朗、坦率;看 他做事有心计,是天生做首领、头目的材料。)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人而对 晨鸟出品
2020 春部编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晨鸟出品 我们读到了一个活泼可爱、顽皮跳跃的猴子。像这样内容 与语言高度统一,这就是经典。 2.谈话过渡:课文还有哪些这样经典的句子呢?让我们再 次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学习“发现水帘洞”。(板书:发现水帘洞) 1.默读课文第 2、3 自然段,画出石猴的动作。 (1)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从石猴的这些动作中感受到什 么。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出 示课件 10】 ①“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从“瞑” “蹲”“纵”“跳”这些动作,感受到石猴机智勇敢、敏捷 灵巧、本领高强的特点和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 ②【出示课件 11】从四“看”,感受到石猴动作的敏捷, 观察的细致,感受到他艺高胆大、聪明心细的性格特点。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 2、3 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 石猴发现水帘洞的经过。 (三)学习“石猴成王”。(板书:石猴成王) 1.鼓励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 4 自然段,画出众猴和石猴的 语言动作。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相机引导学生品悟语 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 12】聪明、机敏、爽朗、坦率 (1)从众猴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众猴的什么特点?作者为 什么能把众猴的特点表现的这么传神?(从众猴的动作能 够了解到猴性顽劣。因为作者对猴子观察细致,了解全面, 所以文中描写猴子特点的语言,十分传神。) (2)从石猴的语言中可以看出石猴的什么特点?(从他 说的话中可以看出石猴的聪明、机敏、爽朗、坦率;看出 他做事有心计,是天生做首领、头目的材料。)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人而无
2020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信,不知其可”的意思。(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 他怎么去做人。)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多媒体向学 说读这句话的体会。(连群猴都懂得这个做人的起码道理,生提供丰富的视觉材 如果作为一个大写的人,反而不讲诚信,这不是说连群猴料,不仅使学生的思缉 都不如了吗?所以作为一个人,就应该讲究诚信。) 变得活跃,思路变得开 (5)这石猴因穿越水帘洞的壮举赢得群猴的敬仰、崇拜,阔,而且有助于学生理 最终被拥戴为王。发挥想象说说当时的情景。(我们似乎解“拱伏无违”“序齿 能想象当时的石猴阔步登场,威风、气派地端坐在一个石排班”“朝上礼拜”等 凳上,众猴子一个个伏首称臣的情景。)【出示课件13】感受石猴阔步登场,威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石猴因带众猴进水风、气派地端坐在一个 帘洞,被封美猴王。) 石凳上,众猴子一个个 4.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猴性顽劣,在朗读中表现出伏首称臣的情景 石猴的聪明、机敏、爽朗、坦率,在朗读中表现出石猴 步登场的威风和气派。 四、总结交流,交流写法 给学生以充分的 1.出示问题:通过学习课文,同学们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表现机会,使学生调动 王形象,在我们有滋有味的品读中,猴王的形象呼之欲出,全身感官参与语文实 这就是名著语言的魅力。作者是怎样塑造出这样的猴王形践活动,将书面的语言 象的呢? 文字内化为感官体验。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相机指导: 通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把石 写得非常生动。 4.教师小结:正是因为作者妙笔生花,才塑造出孙悟空这 样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学们在写作文的 候,也应该得当运用这样的方法,是自己的作文语言更加 生动,更有感染力。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课堂小 结及拓1.课堂总结:【出示课件14】 展延伸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 (3 )分钟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 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板书 晨鸟出品
2020 春部编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晨鸟出品 信,不知其可”的意思。(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 他怎么去做人。)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 说读这句话的体会。(连群猴都懂得这个做人的起码道理, 如果作为一个大写的人,反而不讲诚信,这不是说连群猴 都不如了吗?所以作为一个人,就应该讲究诚信。) (5)这石猴因穿越水帘洞的壮举赢得群猴的敬仰、崇拜, 最终被拥戴为王。发挥想象说说当时的情景。(我们似乎 能想象当时的石猴阔步登场,威风、气派地端坐在一个石 凳上,众猴子一个个伏首称臣的情景。)【出示课件 13】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石猴因带众猴进水 帘洞,被封美猴王。) 4.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猴性顽劣,在朗读中表现出 石猴的聪明、机敏、爽朗、坦率,在朗读中表现出石猴阔 步登场的威风和气派。 四、总结交流,交流写法 1.出示问题:通过学习课文,同学们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 王形象,在我们有滋有味的品读中,猴王的形象呼之欲出, 这就是名著语言的魅力。作者是怎样塑造出这样的猴王形 象的呢?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相机指导: 通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把石猴 写得非常生动。 4.教师小结:正是因为作者妙笔生花,才塑造出孙悟空这 样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 候,也应该得当运用这样的方法,是自己的作文语言更加 生动,更有感染力。 通过多媒体向学 生提供丰富的视觉材 料,不仅使学生的思维 变得活跃,思路变得开 阔,而且有助于学生理 解“拱伏无违”“序齿 排班”“朝上礼拜”等, 感受石猴阔步登场,威 风、气派地端坐在一个 石凳上,众猴子一个个 伏首称臣的情景。 给学生以充分的 表现机会,使学生调动 全身感官参与语文实 践活动,将书面的语言 文字内化为感官体验。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3 )分钟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课堂总结:【出示课件 14】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 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 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