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活习性 我虫 成虫幼虫皆为杂食性,喜食麸皮、黄豆粉、菜叶、瓜皮、果皮等。 成虫羽化的最适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50%-70%。湿度过大蛹 背裂线不易开口,成虫会死在蛹壳内。空气太干燥,也会造成成虫蜕壳 困难、畸形或死亡。初羽化的成虫为乳白色,2d后逐渐变硬,为褐红。 ■一般成虫羽化后3-5天开始交配、产卵。产卵量平均为260粒/头。卵散 产于饲料、麦麸、米糠中或粘附于饲料下的饲养器板面上。雌虫排卵时应 以纱网隔离卵,以防成虫取食卵粒。 成虫后翅退化,不能飞行,爬行速度快。喜黑暗,怕光,夜间活动较多。 有自相伤残习性
(二)生活习性 成虫: ◼成虫幼虫皆为杂食性,喜食麸皮、黄豆粉、菜叶、瓜皮、果皮等。 ◼成虫羽化的最适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50%-70%。湿度过大蛹 背裂线不易开口,成虫会死在蛹壳内 。空气太干燥,也会造成成虫蜕壳 困难、畸形或死亡。初羽化的成虫为乳白色,2d后逐渐变硬,为褐红。 ◼一般成虫羽化后3-5天开始交配、产卵。产卵量平均为260粒/头。卵散 产于饲料、麦麸、米糠中或粘附于饲料下的饲养器板面上。雌虫排卵时应 以纱网隔离卵,以防成虫取食卵粒。 ◼成虫后翅退化,不能飞行,爬行速度快。喜黑暗,怕光,夜间活动较多。 有自相伤残习性
卵: ■卵壳表面带有粘液,常10余粒粘成一团,或因表面沾满食料碎屑而难以发现。 卵壳薄而软,易受机械损伤。 虫: 幼虫12-15龄,平均生长期为120d。 ■喜黑暗,喜群集,有时会自相残杀。 ■幼虫蜕皮时常爬于食物表面,刚蜕皮时为乳白色,十分脆弱,易受伤害,约 20h后逐渐变为黄褐色,体壁随之变硬。 ■老熟幼虫在食物表面化蛹。 蛹: ■初化蛹时为乳白色,体壁较软,隔日后逐渐变为淡黄色。 ■在密集混养情况下,蛹期较易受幼虫的危害,成虫和幼虫随时都可能将其作 为饲料。只要蛹的体壁被咬伤极小一个伤口,就会死亡或羽化出畸型成虫
卵: ◼卵壳表面带有粘液,常10余粒粘成一团,或因表面沾满食料碎屑而难以发现。 卵壳薄而软,易受机械损伤。 幼虫: ◼幼虫12-15龄,平均生长期为120d。 ◼喜黑暗,喜群集,有时会自相残杀。 ◼幼虫蜕皮时常爬于食物表面,刚蜕皮时为乳白色,十分脆弱,易受伤害,约 20h后逐渐变为黄褐色,体壁随之变硬。 ◼老熟幼虫在食物表面化蛹。 蛹: ◼初化蛹时为乳白色,体壁较软,隔日后逐渐变为淡黄色。 ◼在密集混养情况下,蛹期较易受幼虫的危害,成虫和幼虫随时都可能将其作 为饲料。只要蛹的体壁被咬伤极小一个伤口,就会死亡或羽化出畸型成虫
黄粉虫的营养价值: 黄粉虫干粉蛋白质含量在48%-54%之间,脂肪含 量在28%-41%之间。维生素E和B1、B2、各种无机盐 含量均较高,但其各种元素的含量可随饲料中所含元素的 含量变化而变化。如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亚硒酸钠,虫体 吸收转化为生物态硒,因而可定量生产富硒食品。锌、铜、 铁等有益元素比常规肉类食品含量都高得多
三、黄粉虫的营养价值: 黄粉虫干粉蛋白质含量在48%-54%之间,脂肪含 量在28%- 41%之间。维生素E和B1、B2、各种无机盐 含量均较高,但其各种元素的含量可随饲料中所含元素的 含量变化而变化。如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亚硒酸钠,虫体 吸收转化为生物态硒,因而可定量生产富硒食品。锌、铜、 铁等有益元素比常规肉类食品含量都高得多
四、黄粉虫的开发与利用 一)黄粉虫作为食品新资源的开发 1.全形黄粉虫食品 全形黄粉虫食品是指基本上保持其外形的加工食品,它是黄粉虫食用最 普遍的方法,其一般加工流程为:虫体、预检、清洗、配料、加工。黄粉虫 食品可以进一步加工制成罐头、半干制品、冷冻制品等。全形黄粉虫食品 可以油炸、烧烤等。 山衣 青粉电进习 时蔬炸以虾
四、黄粉虫的开发与利用 (一)黄粉虫作为食品新资源的开发 1. 全形黄粉虫食品 全形黄粉虫食品是指基本上保持其外形的加工食品, 它是黄粉虫食用最 普遍的方法, 其一般加工流程为: 虫体、预检、清洗、配料、加工。 黄粉虫 食品可以进一步加工制成罐头、半干制品、冷冻制品等。 全形黄粉虫食品 可以油炸、烧烤等
2.黄粉虫蛋白质的提取和加工 由于黄粉虫直接作为食物还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提取其 蛋白质或制成其氨基酸用于食品、药品或化妆品将是一条有效的利 用途径。提取蛋白质的工艺流程基本上包括以下步骤:幼虫、杀灭、 烘干、脱色、脱臭、洗涤、破碎、提取、烘干。 三年老我 又虾月饼
2. 黄粉虫蛋白质的提取和加工 由于黄粉虫直接作为食物还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因此, 提取其 蛋白质或制成其氨基酸用于食品、 药品或化妆品将是一条有效的利 用途径。 提取蛋白质的工艺流程基本上包括以下步骤: 幼虫、杀灭、 烘干、脱色、 脱臭、洗涤、破碎、提取、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