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地下害虫 (GROUND PEST INSECT) 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土 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如种子、根、 茎等)和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亦称土壤害虫(sol insect)
第七章 地下害虫 (GROUND PEST INSECT) 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土 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如种子、根、 茎等)和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亦称土壤害虫(soil insect)
种类与分布: 我国已知320余种,分属于昆虫纲8目38科。 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根蛆、拟地甲、根蚜、根 蝽、根象甲、根叶甲、根天牛、根蚧、白蚁、蟋蟀、弹尾虫、根 螨等近20类,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其中北方重于南方,旱地重于 水地,尤以黄淮流域冲下游地区发生危害最为严重。 以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等的为害最为重,面积广, 具有常发性、灾害性
一、种类与分布: 我国已知320余种,分属于昆虫纲8目38科。 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根蛆、拟地甲、根蚜、根 蝽、根象甲、根叶甲、根天牛、根蚧、白蚁、蟋蟀、弹尾虫、根 螨等近20类,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其中北方重于南方,旱地重于 水地,尤以黄淮流域中下游地区发生危害最为严重。 以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等的为害最为重,面积广, 具有常发性、灾害性
二、发生危害特点: 1、种类多,优势种群因地而异。 2、寄主范围广。地下活动性差,遇什么吃什么,具多食性。 3、生活周期长。一般少则1年1代,多数种类23年发生1代。 4、与土壤关系密切。土壤是地下害虫的隐蔽场所,其质地、团 粒结构、温湿度都可影响害虫发生,一般旱地易于发生,北方及 南方旱地严重。 5、为害时间长,防治比较困难。春秋两季危害严重,从早春到晚 秋一直为害,遇暖冬更严重,春秋高峰期,以春季最重,可使返 青麦苗大片死亡,种子缺苗断垄
二、发生危害特点: 1、种类多,优势种群因地而异。 2、寄主范围广。地下活动性差,遇什么吃什么,具多食性。 3、 生活周期长。一般少则1年l代,多数种类2~3年发生1代。 4、与土壤关系密切。土壤是地下害虫的隐蔽场所,其质地、团 粒结构、温湿度都可影响害虫发生,一般旱地易于发生,北方及 南方旱地严重。 5、为害时间长,防治比较困难。春秋两季危害严重, 从早春到晚 秋一直为害,遇暖冬更严重,春秋高峰期,以春季最重,可使返 青麦苗大片死亡,种子缺苗断垄
三、生活方式 ■1、各虫态基本上在土中,仅成虫出土; ■2、幼虫白天生活于土中,夜间出土为害,地老虎; ■3、成、若虫均在地下活动,蝼蛄
三、生活方式 ◼ 1、各虫态基本上在土中,仅成虫出土; ◼ 2、幼虫白天生活于土中,夜间出土为害,地老虎; ◼ 3、成、若虫均在地下活动,蝼蛄
本章主要内容 了解地下害虫的主要类群、种类和调查方法;掌握地下害虫危害的特 点、形态鉴定特征和综合防治方法。 第一节蛴螬(掌握) 第二节金针虫(掌握) 第三节蝼蛄(掌握) 第四节地老虎(掌握) 第五节其它常见地下害虫(自学了解) 第六节地下害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自学了解) 第七节地下害虫调查与测报(自学了解) 第八节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掌握)
本章主要内容 了解地下害虫的主要类群、种类和调查方法;掌握地下害虫危害的特 点、形态鉴定特征和综合防治方法。 第一节 蛴螬(掌握) 第二节 金针虫(掌握) 第三节 蝼蛄(掌握) 第四节 地老虎(掌握) 第五节 其它常见地下害虫(自学了解) 第六节 地下害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自学了解) 第七节 地下害虫调查与测报(自学了解) 第八节 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