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标要求】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及其个人具备的态度和 责任。 【课标解读】 1.结合实例,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理解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途径。 教材活动 、教材P10活动 点拔:收集有关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人口数据、中国资源与世 界主要国家的资源储量数据、中国环境问题的例子,说明中国必须走 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教材Pu活动 点拨:公众参与,贵在坚持,“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厉行 节约为主要目标。 课后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B)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标要求】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及其个人具备的态度和 责任。 【课标解读】 1.结合实例,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理解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途径。 一、教材 P100活动 点拨:收集有关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人口数据、中国资源与世 界主要国家的资源储量数据、中国环境问题的例子,说明中国必须走 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二、教材 P104活动 点拨:公众参与,贵在坚持,“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厉行 节约为主要目标。 一、选择题 1.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B)
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C.很多城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D.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解析: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的资源短缺和深刻的环境危机,使 我国发展面临巨大压力,这是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 因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 耕地变化图”,回答2~3题。 “环境负担”公式:EB=P+A-T P人口( Population) A一消费程度( Affluence) T一创造财富的技术( TEchnologies EB—环境负担( Environmental Burden)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C.很多城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D.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解析: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的资源短缺和深刻的环境危机,使 我国发展面临巨大压力,这是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 因。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 耕地变化图”,回答 2~3 题。 “环境负担”公式:EB=P+A-T P—人口(Population) A—消费程度(Afiluence) T—创造财富的技术(Technologies) EB—环境负担(Environmental Burden)
(汉团)里挑 0.96 0.88 个人口数边9 6.64 耕地 0.085 (公顷 1957 19902000年 2.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 的是(C) 耕地面积在减少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解析: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两者的相对关系即人均耕地在减少,而不是某一要素耕地或者总人口 数的变化。 3.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 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C 4.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解析:通过技术的提高实现环境负担的减轻,推广良种,是符合 这个要求的。A是通过工程措施减轻负担,B项农业生产结构不是属 于技术措施,D项不能减轻人类社会的负担
2.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 50 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 的是(C) 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解析:最能反映我国近 50 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两者的相对关系即人均耕地在减少,而不是某一要素耕地或者总人口 数的变化。 3.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 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C)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解析:通过技术的提高实现环境负担的减轻,推广良种,是符合 这个要求的。A 是通过工程措施减轻负担,B 项农业生产结构不是属 于技术措施,D 项不能减轻人类社会的负担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 道远。据此回答4~6题。 4.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C) 城市环境恶化B.酸雨 C.水士流失D.温室效应增强和荒漠化 解析:城市环境恶化、酸雨、温室效应增强主要是环境污染问题。 5.下列关于我国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叙述正确的是(A) A.粮食需求增加,粮食增产问题严峻 B.人口继续膨胀与迅速年轻化 C.农业资源日益紧张 D.环境污染停止蔓延,但自然生态还在恶化 解析:我国人口将面临老龄化的压力,农业发展中耕地资源日益 紧张,粮食增产问题严峻,同时环境污染正由城市向农村蔓延。 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A) 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 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解析: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 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 下图是我国区域产业CO2减排效果比较示意图,回答7~8题
《中国 21 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 道远。据此回答 4~6 题。 4.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C) A.城市环境恶化 B.酸雨 C.水土流失 D.温室效应增强和荒漠化 解析:城市环境恶化、酸雨、温室效应增强主要是环境污染问题。 5.下列关于我国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叙述正确的是(A) A.粮食需求增加,粮食增产问题严峻 B.人口继续膨胀与迅速年轻化 C.农业资源日益紧张 D.环境污染停止蔓延,但自然生态还在恶化 解析:我国人口将面临老龄化的压力,农业发展中耕地资源日益 紧张,粮食增产问题严峻,同时环境污染正由城市向农村蔓延。 6.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A) 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 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解析: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 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 下图是我国区域产业 CO2减排效果比较示意图,回答 7~8 题
3.0- 西北地区25◆东北地区 2.0 京津地区西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 ◆中部地区 001.02.03040506.07.080 ◆1.0|◆东部沿CO排放总量化t 南部沿海地区 海地区 0.5 0 减排效率/(CO2(万元%)) 7.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是(A) 中部地区 B.南部沿海地区 C.京津地区 D.北部沿海地区 解析:中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较大,而且是四个地区减排 效率最高的,因此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地区。 8.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这是因为(B) 经济发达 B.工业结构轻型为主 C.气候变化不明显 D.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解析:南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二氧化碳排放量小,减排压 力较小。 9.生态农业的特点及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取消大棚,充分利用自然的日光能 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7.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是(A) A.中部地区 B.南部沿海地区 C.京津地区 D.北部沿海地区 解析:中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较大,而且是四个地区减排 效率最高的,因此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地区。 8.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这是因为(B) A.经济发达 B.工业结构轻型为主 C.气候变化不明显 D.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解析:南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二氧化碳排放量小,减排压 力较小。 9.生态农业的特点及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取消大棚,充分利用自然的日光能 B.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