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环.境生物图谱马放杨基先魏利等著HUANJINGWEISHENGWUTUPU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环境微生物图谱》编委会主编马放杨基先魏利杜大仲贾学斌副主编王立任南琪主审福香PDG
序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责资源,也是人类生存、生活不可替代的生命源泉。自古以来,人类文明的兴衰无不与水息息相关,各大名城古都无不伤水而居。因为水,地球才有了生命,城市才有了灵气。我国的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亿m,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2200m,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列世界第121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货水国。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用水量也急剧增加,污水排放量也相应增加,用后的污水未经处理或未达到足够深度的处理便排放,污染了纯净的自然水体,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导孜了淡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污染。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力争用两年时间在36个大城市率先实现污水的全部收集和处理。据中国水网《全国污水处理行业分析》的报告序中指出,截至2008年5月,全国36个大城市污水厂运营总数为327座,占全国污水i厂的25%,这些污水厂平均日处理能力为191.57万m,实际投资规模为719.36亿元,平均负荷率为71.1%。报告指出,36个大城市中,污水处理率最高的为合肥市达到了94.4%,还有11个城市污水处理率在60%以下,而重庆和西安污水处理率还不到40%。预计到“十一五”期末,我国污水厂数量将达到3000座,如何保证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成为垂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饮用水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一2006)预布实施,水质检测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加至106项,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从饮用水水源保护、常规处理的强化、深度处理、安全输配,到全流程的应急预警,目的就是要保障饮用水的安全。近年来,随着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在水源的综合保护、人工水体的生态改善饮用水的深度净化、污水的生态处理与货源化利用、水环境的生物监测、自然水体的修复,绿色净水剂的开发等方面,微生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我国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是以生物处理方法为核心,但从微生物角度,如何实现水处理厂的快速启动,以及高效、稳定的运行,是发挥污水处理厂最大绩效的关键所在。我国水厂运行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水平相对较低,主要原国是缺少相关的培训和资料,尤其是水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即容易实现感观的认识及快速查询的实用性微生物图谱这类书籍质乏。针对广大从事生物处理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管
目录第一部分环境微生物图谱第1章细菌221.1球菌1.2杆菌51.3螺旋菌121.4产乙醇杆菌属(Ethanoligenensgen.nov.)13第2章放线菌14真菌第3章183.1霉菌183.2酵母菌23第4章蓝藻27最录第5章藻类375.1金藻门37V5.2黄藻门435.3硅藻门44555.4甲藻门5.5隐藻门635.6裸藻门65715.7绿藻门第6章88原生动物896.1鞭毛虫纲976.2肉足虫纲1186.3纤毛虫纲151第7章轮虫164第8章甲壳动物8.1枝角类1641708.2桡足类172第9章其他微型后生动物1729.1线虫1729.2腹毛虫1739.3水栖豪毛类动物
177第二部分环境微生物图谱在工程中的应用178第10章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17810.1污水生化处理中主要微生物类群18210.2微型动物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18310.3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指示性生物19010.4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生物监测与系统运行管理200第11章给水处理中的微生物20011.1水中的细菌及病原微生物20611.2水源病原污染指示微生物20811.3饮用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20911.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测定214第12章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微生物21412.1概述21412.2循环冷却水系统及其水质特点21612.3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微生物及其危害环境微生物图谱22312.4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的控制22812.5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的控制实例235天然水体中的微生物及其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第13章23513.1污染水体的生物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方法vi23813.2河流水体的污染带划分及典型指示生物24213.3湖泊富营养化的藻类生物学评价及污染指示种24913.4水库,湖泊中藻类的监测和控制252第14章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类图谱25214.1细菌26214.2放线菌26414.3真菌268第15章生物破乳剂产生菌类图谱26815.1细菌27315.2真菌275第16章好氧反硝化菌27516.1氮素污染的危害27616.2常用的水体脱氮方法概述27616.3传统生物脱氮原理27616.4异养硝化与好氧反硝化285同步硝化反硝化(SND)16.5新型生物脱氨工艺PDC287油田回注水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和厌氧反硝化细菌特性第17章28717.1硫酸盐还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及形态特征29317.2DesulfovibriodesulfuricansstrainF8特征描述及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