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实现产值2109.9亿元、1928.3 亿元和62.1亿元,增长18.9%、13.8%和12.6%。 企业群体不断壮大,产值过亿元企业298家,完成 产值101771亿元、增长16.2%;401家年初以来 新纳入企业实现产值469亿元、增长143%。全年 累计工业用电319.6亿千瓦时、增长10.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10577.9亿元、增长10.1%,利润553.4亿元、增长 17.3%,利税865.1亿元、增长16.6%。有2262家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1801家企业利税过千 万元。 全市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 业44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72.4亿元,同比增 长16.6%。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841.5万平方 米,房屋竣工面积2785.9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稳定。全市5152个在建项 目完成投资3765.7亿元,增长8%。分产业看,第 产业完成投资71.7亿元,增长26.8%;第二产业 完成投资1982.9亿元,增长0.7%;第三产业完成 投资1711.1亿元,增长17.1%。全市完成工业投 资1957.5亿元、增长0.9%,占全部投资的52% 下降3.6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11248亿元、增 长2.4%,占工业投资的575%;高新技术产业投 3
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实现产值 2109. 9 亿元、1928. 3 亿元和 622. 1 亿元,增长 18. 9% 、13. 8% 和12. 6% 。 企业群体不断壮大,产值过亿元企业 2298 家,完成 产值 10177. 1 亿元、增长 16. 2% ;401 家年初以来 新纳入企业实现产值 469 亿元、增长 143% 。 全年 累计工业用电 319. 6 亿千瓦时、增长 10. 3%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10577. 9 亿元、增长 10. 1% ,利润 553. 4 亿元、增长 17. 3% ,利税 865. 1 亿元、增长 16. 6% 。 有 2262 家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 1801 家企业利税过千 万元。 全市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 业 448 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872. 4 亿元,同比增 长 16. 6% 。 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8841. 5 万平方 米,房屋竣工面积 2785. 9 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稳定。 全市 5152 个在建项 目完成投资 3765. 7 亿元,增长 8% 。 分产业看,第 一产业完成投资 71. 7 亿元,增长 26. 8% ;第二产业 完成投资 1982. 9 亿元,增长 0. 7% ;第三产业完成 投资 1711. 1 亿元,增长 17. 1% 。 全市完成工业投 资 1957. 5 亿元、增长 0. 9% ,占全部投资的 52% , 下降 3. 6 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 1124. 8 亿元、增 长 2. 4% ,占工业投资的 57. 5% ;高新技术产业投 — 3 —
资581亿元、增长5.3%。全市民间投资3187亿 元、增长8.6%。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080个 同比减少2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32个 同比减少37个,完成投资1403.3亿元、增长 10.3%。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07.6亿元、增长 8.8%;新开工面积128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51.5%。商品房销售面积1159.4万平方米、增长 14.5%;商品房销售额552.7亿元、增长26.9%。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引建招商引资项目 1464个,到位市外资金1465亿元、增长7.7%。其 中,产业招商项目到位资金1120亿元,占总量的 76.5%;融资、向上争取无偿资金和政策性资金 45亿元,占总量的23.5%。 四、国内市场、物价和外经外贸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721.6亿元、增长9.4%。从行业看,批发业完成 零售额292.5亿元、增长9.2%,零售业完成零售额 2244亿元、增长94%;住宿业完成零售额16.8亿 元、增长10.4%,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68.3亿元、增 长10.1%。从区域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 额2026.7亿元、增长9.5%,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 零售额664.9亿元、增长9.4%。从类别看,限额以 上企业27大类商品类值中有23类商品保持增长
资 581 亿元、增长 5. 3% 。 全市民间投资 3187 亿 元、增长 8. 6% 。 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 1080 个、 同比减少 2 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632 个、 同比 减 少 37 个, 完 成 投 资 1403. 3 亿 元、 增 长 10. 3% 。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407. 6 亿元、增长 8. 8% ;新开工面积 1280. 5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51. 5% 。 商品房销售面积 1159. 4 万平方米、增长 14. 5% ;商品房销售额 552. 7 亿元、增长 26. 9% 。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全市引建招商引资项目 1464 个,到位市外资金 1465 亿元、增长 7. 7% 。 其 中,产业招商项目到位资金 1120 亿元,占总量的 76. 5% ;融资、向上争取无偿资金和政策性资金 345 亿元,占总量的 23. 5% 。 四、国内市场、物价和外经外贸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721. 6 亿元、增长 9. 4% 。 从行业看,批发业完成 零售额 292. 5 亿元、增长 9. 2% ,零售业完成零售额 2244 亿元、增长 9. 4% ;住宿业完成零售额 16. 8 亿 元、增长 10. 4% ,餐饮业完成零售额 168. 3 亿元、增 长 10. 1% 。 从区域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 额 2026. 7 亿元、增长 9. 5% ,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 零售额 664. 9 亿元、增长 9. 4% 。 从类别看,限额以 上企业 27 大类商品类值中有 23 类商品保持增长、 — 4 —
增长面达85.2%,其中,服装类、金银珠宝类、通讯 器材类、汽车类和中西药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8.8%、15.4%、11.6%、6.5%和12.6%。 年末市场主体56.5万户,注册资本(金) 8701.3亿元,分别增长18%和32%;其中新增市场 主体11.6万户、注册资本(金)18406亿元,分别 增长13.8%和22.2%。 临沂商城交易活跃。临沂商城实现市场交易 额4550.8亿元、增长20.3%。临沂商城发展景气 总指数收于1126.32点、同比下跌0.3点,商城价 格总指数收于98.74点、同比上涨5.69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工业生产者出 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分别上涨6%和5.9%。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77.1亿元、增长 16.6%,其中出口502.7亿元、增长25.1%;备案外 资项目36个、增长38.5%,合同利用外资34.5亿 元,实际利用外资12.3亿元;对外投资3.9亿元 增长9.2%。 全市实现网络交易额3029.3亿元、增长 39.5%,其中网络零售额319.5亿元、增长59.2% 成功举办资本交易大会、中国临沂商贸物流博览 会、中国兰陵(苍山)国际蔬菜产业博览会、中国国 际会展文化节、临沂书圣文化节、秋季全国五金商 品交易会等各类展会170个,展出总面积176.2万 5
增长面达 85. 2% ,其中,服装类、金银珠宝类、通讯 器材类、汽车类和中西药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8. 8% 、15. 4% 、11. 6% 、6. 5% 和 12. 6% 。 年末 市 场 主 体 56. 5 万 户, 注 册 资 本 ( 金) 8701. 3亿元,分别增长 18% 和 32% ;其中新增市场 主体 11. 6 万户、注册资本(金)1840. 6 亿元,分别 增长 13. 8% 和 22. 2% 。 临沂商城交易活跃。 临沂商城实现市场交易 额 4550. 8 亿元、增长 20. 3% 。 临沂商城发展景气 总指数收于 1126. 32 点、同比下跌 0. 3 点,商城价 格总指数收于 98. 74 点、同比上涨 5. 69 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1. 4% ,工业生产者出 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分别上涨 6% 和 5. 9% 。 全市 实 现 进 出 口 总 额 677. 1 亿 元、 增 长 16. 6% ,其中出口 502. 7 亿元、增长 25. 1% ;备案外 资项目 36 个、增长 38. 5% ,合同利用外资 34. 5 亿 元,实际利用外资 12. 3 亿元;对外投资 3. 9 亿元、 增长 9. 2% 。 全市 实 现 网 络 交 易 额 3029. 3 亿 元、 增 长 39. 5% ,其中网络零售额 319. 5 亿元、增长 59. 2% 。 成功举办资本交易大会、中国临沂商贸物流博览 会、中国兰陵(苍山)国际蔬菜产业博览会、中国国 际会展文化节、临沂书圣文化节、秋季全国五金商 品交易会等各类展会 170 个,展出总面积 176. 2 万 — 5 —
平方米。 五、财税、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人 285.3亿元、增长3.9%。其中,地方级税收收人 227.6亿元、增长3.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19.8%。15个发展主体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58.6亿元、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9.6 亿元、增长2.1%。其中,民生支出486亿元、增长 4.1%,占全市财政支出的82.4%。 国地税收入完成448.5亿元、增长23.2%。其 中,国税收入297亿元、增长34%,地税收入151.5 亿元、增长6.4%。 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39.4亿元,增长 23.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6.8亿元,增长 15.6%;人身险保费收人162.6亿元,增长27.8%。 支付各项赔款66.2亿元,增长4.1%,其中,财产险 业务赔付41.4亿元,增长14.5%;人身险业务赔付 249亿元,下降9.7%。 金融业形势良好。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 余额5846.4亿元、比年初增加541.1亿元,其中 住户存款3603.6亿元、比年初增加290.9元。金 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472.1亿元、比年初增加 53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2008.4亿元、比年初增 加42.5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463.6
平方米。 五、财税、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85. 3 亿元、增长 3. 9% 。 其中,地方级税收收入 227. 6 亿元、增长 3. 9% ,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79. 8% 。 15 个发展主体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58. 6 亿元、增长 4. 8%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89. 6 亿元、增长 2. 1% 。 其中,民生支出 486 亿元、增长 4. 1% ,占全市财政支出的 82. 4% 。 国地税收入完成 448. 5 亿元、增长 23. 2% 。 其 中,国税收入 297 亿元、增长 34% ,地税收入 151. 5 亿元、增长 6. 4% 。 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 239. 4 亿元,增长 23. 6% 。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76. 8 亿元,增长 15. 6% ;人身险保费收入 162. 6 亿元,增长 27. 8% 。 支付各项赔款 66. 2 亿元,增长 4. 1% ,其中,财产险 业务赔付 41. 4 亿元,增长 14. 5% ;人身险业务赔付 24. 9 亿元,下降 9. 7% 。 金融业形势良好。 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 余额 5846. 4 亿元、比年初增加 541. 1 亿元,其中, 住户存款 3603. 6 亿元、比年初增加 290. 9 元。 金 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4472. 1 亿元、比年初增加 533. 7 亿元,其中,住户贷款 2008. 4 亿元、比年初增 加 422. 5 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2463. 6 — 6 —
亿元、比年初增加1112亿元 六、文化、教育、体育和卫生 文化艺术繁荣。市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43.3 万余册,电子图书376万余册,中外报纸期刊1000 余种,办理读者卡6.5万余张,被评为国家一级馆; 市博物馆馆藏文物3.7万余件(套),被评为国家 级馆;市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建筑面积2 万平方米的市美术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县县 有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 准,全市156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 已建有农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3332个 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新 建、改扩建幼儿园234所,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 到87.6%。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招收小学新 生18.2万人,初中新生14.3万人,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8%。职业教 育发展成效显著,全市中职学校招生26089人(不 含技工学校),在校生75652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市共派出490人次参 加山东省锦标赛,共获得单项金牌14块;举办第六 届中国沂河体育节、第三届中国蒙山体育节等重点 赛事活动,打造了蒙山沂水体育品牌。城乡健身设 施更加完善,各县区均建立2个以上全民健身工程 示范点,建成乡镇健身中心10多处,新增行政村及
亿元、比年初增加 111. 2 亿元。 六、文化、教育、体育和卫生 文化艺术繁荣。 市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 43. 3 万余册,电子图书 37. 6 万余册,中外报纸期刊 1000 余种,办理读者卡 6. 5 万余张,被评为国家一级馆; 市博物馆馆藏文物 3. 7 万余件(套),被评为国家二 级馆;市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 建筑面积 2. 1 万平方米的市美术馆建成并投入使用。 实现“县县 有图书馆、文化馆冶,全部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 准,全市 156 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 已建有农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 3332 个。 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新 建、改扩建幼儿园 234 所,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 到 87. 6%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招收小学新 生 18. 2 万人,初中新生 14. 3 万人,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入学率达到 100% ,巩固率达到 98% 。 职业教 育发展成效显著,全市中职学校招生 26089 人(不 含技工学校),在校生 75652 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我市共派出 490 人次参 加山东省锦标赛,共获得单项金牌 14 块;举办第六 届中国沂河体育节、第三届中国蒙山体育节等重点 赛事活动,打造了蒙山沂水体育品牌。 城乡健身设 施更加完善,各县区均建立 2 个以上全民健身工程 示范点,建成乡镇健身中心 10 多处,新增行政村及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