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险情况 人身险情况· 价格指数 全体居民生活……… 城镇居民生活 农村居民生活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 教育事业基本情况… 全市专利基本情况 律师、公证、调解工作基本情况 劳动争议处理情况 离、退人员养老金发放和失业、养老保险情况…52 社会福利救济主要情况…… 二、全市各县区主要指标 全市各县区所属乡镇 行政区划 61 地区生产总值 生产总值构成 农业主要指标 农林牧渔业 规模以上工业 工业用电量
财产险情况 ……………………………………… 37 人身险情况 ……………………………………… 39 价格指数 ………………………………………… 41 全体居民生活 …………………………………… 43 城镇居民生活 …………………………………… 44 农村居民生活 …………………………………… 45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 ……………………… 46 教育事业基本情况 ……………………………… 47 全市专利基本情况 ……………………………… 49 律师、公证、调解工作基本情况 ………………… 50 劳动争议处理情况 ……………………………… 51 离、退人员养老金发放和失业、养老保险情况 … 52 社会福利救济主要情况 ………………………… 53 二、全市各县区主要指标 全市各县区所属乡镇 …………………………… 56 行政区划 ………………………………………… 61 地区生产总值 …………………………………… 63 生产总值构成 …………………………………… 65 农业主要指标 …………………………………… 66 农林牧渔业 ……………………………………… 69 规模以上工业 …………………………………… 71 工业用电量 ……………………………………… 74 — 2 —
固定资产投资 建筑业生产情况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外经外贸 7778 公共财政收支 国、地税收入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常住人口 84 三、2017年全省各市主要指标 年末总人口…………… 86 土地面积 人口密度 地区生产总值 三次产业比重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主要农产品产量 999 规模以上工业 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进出口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 …………………………………… 75 建筑业生产情况 ………………………………… 7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77 外经外贸 ………………………………………… 78 公共财政收支 …………………………………… 81 国、地税收入 …………………………………… 82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8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8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83 常住人口 ………………………………………… 84 三、2017 年全省各市主要指标 年末总人口 ……………………………………… 86 土地面积 ………………………………………… 86 人口密度 ………………………………………… 86 地区生产总值 …………………………………… 87 三次产业比重 …………………………………… 89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 90 主要农产品产量 ………………………………… 91 规模以上工业 …………………………………… 92 固定资产投资 …………………………………… 96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97 进出口总额 ……………………………………… 98 — 3 —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公共财政收支 国、地税税收收入…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 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平均浓度… 重污染天数空气综合指数 108 四、淮海经济区、革命老区、中部六市主要经济指标 2017年淮海经济区主要经济指标 2017年革命老区主要经济指标 2017年中部六市主要经济指标 118 五、2017年全省主要经济社会指标 六、2017年全国主要经济社会指标 129 附录一、2017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公报 133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统计公报 157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 99 公共财政收支 ………………………………… 100 国、地税税收收入 ……………………………… 101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 ……………………… 102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03 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 10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04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 10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05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 105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 ………………… 106 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平均浓度 …………… 107 重污染天数空气综合指数 …………………… 108 四、淮海经济区、革命老区、中部六市主要经济指标 2017 年淮海经济区主要经济指标 …………… 110 2017 年革命老区主要经济指标 ……………… 114 2017 年中部六市主要经济指标 ……………… 118 五、2017 年全省主要经济社会指标 ………… 123 六、2017 年全国主要经济社会指标 ………… 129 附录一、2017 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公报 …………………………………… 133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统计公报………………………… 157 — 4 —
2017年临沂市经济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临沂市统计局 2018年1月23日 2017年,全市各级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 下,遵循五大发展理念,适应引领新常态,按照“走 在前列”的目标定位,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 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提质增效、稳中向好的 基本态势。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审核,全市实现 生产总值4345.39亿元,增长7.9%。其中,第一产 业增加值362.7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 值1884.25亿元,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 2098.43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 为8.3:43.4:483,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09 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市粮食总产量405.35 万吨,同比下降1.7%;亩产421公斤,同比上升 0.1%。全市农、林、牧、渔业分别实现增加值 270.24亿元、1761亿元、62.48亿元和12.38亿 元,分别增长3.5%、7.2%、4.2%和4.8%
2017 年临沂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 年临沂市经济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临沂市统计局 2018 年 1 月 23 日 2017 年,全市各级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 下,遵循五大发展理念,适应引领新常态,按照“走 在前列冶的目标定位,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 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提质增效、稳中向好的 基本态势。 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审核,全市实现 生产总值 4345. 39 亿元,增长 7. 9% 。 其中,第一产 业增加值 362. 71 亿元,增长 3. 8% ;第二产业增加 值 1884. 25 亿 元, 增 长 6% ; 第 三 产 业 增 加 值 2098. 43亿元,增长 10. 5% 。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 为 8. 3:43. 4:48. 3,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0. 9 个百分点。 一、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全市粮食总产量 405. 35 万吨,同比下降 1. 7% ;亩产 421 公斤,同比上升 0. 1% 。 全 市 农、 林、 牧、 渔 业 分 别 实 现 增 加 值 270. 24亿元、17. 61 亿元、62. 48 亿元和 12. 38 亿 元,分别增长 3. 5% 、7. 2% 、4. 2% 和 4. 8% 。 — 1 —
现代农业进一步得到发展提升。全市市级以 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比新增93家,达到700 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64家,市级632家。全 市共有“三品一标”有效用标企业177家,产品317 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达36个。全市省级农业标准 化基地达32处,市级现代农业标准园64个,生态 循环农业示范园区10个。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 展,全市农业专业合作社新注册1600家,家庭农场 新注册1700家。 二、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发展至4074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 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5个产值同比实现增长, 增长面为92.1%。列入统计的195种工业产品中 有106种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为54%。主导产业 支撑作用突出,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完成产值8780.2 亿元、增长9.9%。其中,机械产业产值1537.5亿 元、增长16.8%,木业产业产值1238亿元、增长 2.3%,食品产业产值1993亿元、增长5%,冶金产 业产值1286.4亿元、增长6.4%,化工产业产值 1015.7亿元、增长8.5%,医药产业产值459.5亿 元、增长15.3%,纺织产业产值360.8亿元、增长 12.6%,建材产业产值889.2亿元、增长26.5%。 新兴及高端产业较快增长,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
现代农业进一步得到发展提升。 全市市级以 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比新增 93 家,达到 700 家,其中国家级 4 家,省级 64 家,市级 632 家。 全 市共有“三品一标冶有效用标企业 177 家,产品 317 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达 36 个。 全市省级农业标准 化基地达 32 处,市级现代农业标准园 64 个,生态 循环农业示范园区 10 个。 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 展,全市农业专业合作社新注册 1600 家,家庭农场 新注册 1700 家。 二、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发展至 4074 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 2% 。 38 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 35 个产值同比实现增长, 增长面为 92. 1% 。 列入统计的 195 种工业产品中 有 106 种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为 54% 。 主导产业 支撑作用突出,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完成产值8780. 2 亿元、增长 9. 9% 。 其中,机械产业产值 1537. 5 亿 元、增长 16. 8% ,木业产业产值 1238 亿元、增长 2. 3% ,食品产业产值 1993 亿元、增长 5% ,冶金产 业产值 1286. 4 亿元、增长 6. 4% ,化工产业产值 1015. 7 亿元、增长 8. 5% ,医药产业产值 459. 5 亿 元、增长 15. 3% ,纺织产业产值 360. 8 亿元、增长 12. 6% ,建材产业产值 889. 2 亿元、增长 26. 5% 。 新兴及高端产业较快增长,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