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094 座位号■■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法理学 试题 2016年7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 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关于法的起源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始习惯和禁忌即是最早的法 B.有社会就有法,无法不成社会 C.法律与国家是相伴随而产生的 D.法律先于社会阶级的形成而产生 2.杜会法是新兴的法律部门群。下列诸项中,不属于社会法特点的是()。 A.对杜会弱者倾斜保护 B.社会权的兴起 C.综合运用自治性调整和强制性调整方法 D.注重运用意思自治和过错责任原则 3.我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 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这一规范属于()。 A.授权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逻辑性规范 4.下列有关判例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判例法就是法院所作的规范性司法解释 B.判例法奉行“遵循先例”原则 C,判例法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基本法律渊源 D.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是一种判例法制度 183
试卷代号 :2094 座位号仁口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6 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法理学试题 2016 E 四|五|总分| l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冥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 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肉。每小题 分,共 20 分} 1.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关于法的起源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始习惯和禁忌即是最早的法 B. 有社会就有法,无法不成社会 C. 法律与国家是相伴随而产生的 D. 法律先于社会阶级的形成而产生 2. 社会法是新兴的法律部门群。下列诸项中,不属于社会法特点的是( )。 A. 对社会弱者倾斜保护 B. 社会权的兴起 C. 综合运用自治性调整和强制性调整方法 D. 注重运用意思自治和过错责任原则 3. 我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 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这一规范属于( )。 A. 授权性规范 B. 任意性规范 C. 义务性规范 D. 逻辑性规范 4. 下列有关判例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判例法就是法院所作的规范性司法解释 B. 判例法奉行"遵循先例"原则 C. 判例法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基本法律渊源 D. 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是一种判例法制度 183
5.李某在大街上寻衅滋事,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公安机关予以 拘留15日的处分。李某所受到的制裁属于()。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民事制裁 D.司法制裁 6.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中规定:“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某地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涉嫌组织同性恋卖淫案时,将法律 规定的“他人”理解为既指女性,也包括男性。这一解释属于()。 A.扩大解释 B.限制解释 C.字面解释 D.自由解释 7.有关科技发展与法律之间关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技作为生产力,其发展变化能够直接改变法律 B.法律的发展和变化能够直接改变科技的发展方向 C.科技立法具有国际性和普适性,必须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 D.法律既能促进科技进步,也能抑制科技所导致的负面影响 8.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下,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是()。 A.本行政区内各级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 B.本行政区内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私人财产征收制度 9.有关法的实施的如下陈述,错误的是()。 A.法的实施只能依靠有力的国家强制 B.法可以不通过具体的法律关系而得以实施 C.守法和执法都是法的实施方式 D.立法质量直接影响法的实施状况 10.关于“三个至上”中“宪法法律至上”的如下理解,正确的是()。 A.“宪法法律至上”是指宪法和法律具有相同的至高效力 B.“宪法法律至上”重在强调普通公民要懂法守法 C.肯定“宪法法律至上”是执政党在治国理念上的重大突破 D.“宪法法律至上”重在强调法律与政策的一致性 184
5. 李某在大街上寻衅滋事,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被公安机关予以 拘留 15 日的处分。李某所受到的制裁属于( A. 刑事制裁 B. 行政制裁 c. 民事制裁 D. 司法制裁 6. 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中规定"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某地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涉嫌组织同性恋卖淫案时,将法律 规定的"他人"理解为既指女性,也包括男性。这一解释属于( )。 A. 扩大解释 B. 限制解释 c. 字面解释 D. 自由解释 7. 有关科技发展与法律之间关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科技作为生产力,其发展变化能够直接改变法律 B. 法律的发展和变化能够直接改变科技的发展方向 c. 科技立法具有国际性和普适性,必须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 D.法律既能促进科技进步,也能抑制科技所导致的负面影响 8. 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下,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是( )。 A. 本行政区内各级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 B. 本行政区内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私人财产征收制度 9. 有关法的实施的如下陈述,错误的是( )。 A. 法的实施只能依靠有力的国家强制 B. 法可以不通过具体的法律关系而得以实施 c. 守法和执法都是法的实施方式 D. 立法质量直接影响法的实施状况 10. 关于"三个至上寸中"宪法法律至上"的如下理解,正确的是( )。 184 A." 宪法法律至上"是指宪法和法律具有相同的至高效力 B." 宪法法律至上"重在强调普通公民要懂法守法 c. 肯定"宪法法律至上"是执政党在治国理念上的重大突破 D." 宪法法律至上"重在强调法律与政策的一致性
得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 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有关法的历史发展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古代社会的法在表现形式上往往是“诸法合体” B.法律发展进程大致可以看作是从契约到身份的运动 C.资本主义时代的“法学世界观”具有历史进步性 D.法律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12.在我国,“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体现为( )。 A.“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 B.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C.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D.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 13.有关新中国法制创建的如下陈述,错误的是( A.新中国法制彻底废除国民党伪法统 B.新中国法制从一开始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C.民主革命根据地法制是新中国法制的雏形 D.新中国法制从创建之初便奉行民主和法治原则 14.张法官审理一起农村土地纠纷案件,保护了村民老李的土地承包权。张法官的依法 办案行为( )。 A.从社会调整的角度看,是正式的社会调整 B.从社会调整的角度看,是一种个别性调整 C.从法律实施的角度看,是对法的解释和适用 D.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产生了新法律关系 15.关于现代法律与社会习惯之间关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与社会习惯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B.法律与社会习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 C.当法律与社会习惯发生冲突时,法律应处于优先地位 D.法律是现代杜会最重要的社会调整方式,但习惯依然重要 185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 分。每小题 分,共 20 分) 1.有关法的历史发展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古代社会的法在表现形式上往往是"诸法合体" B. 法律发展进程大致可以看作是从契约到身份的运动 C. 资本主义时代的"法学世界观"具有历史进步性 D. 法律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12. 在我国"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体现为( )。 A."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 B.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c.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D. 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 13. 有关新中国法制创建的如下陈述,错误的是( )。 A. 新中国法制彻底废除国民党伪法统 B. 新中国法制从一开始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c.民主革命根据地法制是新中国法制的雏形 D. 新中国法制从创建之初便奉行民主和法治原则 14. 张法官审理一起农村土地纠纷案件,保护了村民老李的土地承包权。张法官的依法 办案行为( )。 A. 从社会调整的角度看,是正式的社会调整 B. 从社会调整的角度看,是一种个别性调整 C. 从法律实施的角度看,是对法的解释和适用 D. 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产生了新法律关系 15. 关于现代法律与社会习惯之间关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与社会习惯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B. 法律与社会习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 C. 当法律与社会习惯发生冲突时,法律应处于优先地位 D. 法律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调整方式,但习惯依然重要 185
16.民主立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立法原则。该原则要求( )。 A.立法应当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B.立法应当保障多种途径的立法参与 C.立法应当符合国情,从实际出发 D.立法应当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17.在我国,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为法律的事项包括( )。 A.民族区域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D.民事基本制度 18.在我国,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国家机关包括( )。 A.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9.有关自由的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A.自由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 B.自由总是和责任连在一起的 C.自由可以被划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D.自由总是和法律相联系,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20.关于中国古代法家法治观的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家主张以法为本,垂法而治 B.法家主张以刑去刑,严刑峻法 C.“一刑”主张即现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法家赞同“德主刑辅”论 得 分 评卷人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21.法的确认、分配、衡量、保护和认识性价值,被统称为法的 22.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包括惩罚和 23.按照是否适用法律制裁,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 24,在法律调整的四个阶段中,被称为机动性阶段的是 阶段。 25.按照法律监督的主体划分,我国法律监督主要包括 和社会监督。 186
16. 民主立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立法原则。该原则要求( )。 A.立法应当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B. 立法应当保障多种途径的立法参与 c. 立法应当符合国情,从实际出发 D. 立法应当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17. 在我国,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为法律的事项包括( )。 A. 民族区域制度 B.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 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D. 民事基本制度 18. 在我国,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国家机关包括( )。 A.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 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 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9. 有关自由的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A.自由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 B. 自由总是和责任连在一起的 c. 自由可以被划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D. 自由总是和法律相联系,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20. 关于中国古代法家法治观的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法家主张以法为本,垂法而治 B. 法家主张以刑去刑,严刑峻法 c. "一刑"主张即现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 法家赞同"德主刑辅"论 |得分|评卷人| | 三、填空题{每空 分,共 10 分} 1.法的确认、分配、衡量、保护和认识性价值,被统称为法的 22. 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包括惩罚和 23. 按照是否适用法律制裁,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 24. 在法律调整的四个阶段中,被称为机动性阶段的是 25. 按照法律监督的主体划分,我国法律监督主要包括 186 阶段。 和社会监督
得分 评卷人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26.法律体系 27.法律原则 28.法律制裁 29.规章 30.司法适用 得分 评卷人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影响法的实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2.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3.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87
|得分|评卷人| | 26. 法律体系 27. 法律原则 28. 法律制裁 29. 规章 30. 司法适用 |得分|评卷人|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分,共 20 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影响法的实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2.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3. 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