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020 座位■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国际私法 试题 2016年7月 题 号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 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19世纪前,国际私法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冲突仅有的方法是()。 A.冲突法调整 B.实体法调整 C.国际公约调整 D.程序法调整 2.国际私法对反致问题进行研究并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始于()。 A.鲍富莱蒙离婚案 B.贝科克诉杰克逊侵权案 C.福果继承案 D.特鲁弗特继承案 3.当事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籍,其中一个是内国国籍,这种情况下国籍的确定方 法是()。 A.以当事人最后取得的国籍为其国籍B.以当事人住所地国家的国籍为其国籍 C.由法院确定当事人的国籍 D.以内国国籍为其国籍 4.美国甲公司、日本乙公司、中国丙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合资设立一家中外合 资经营企业,该企业()。 A.具有美国国籍 B.具有日本国籍 C.具有中国国籍 D.不具有国籍 5,日本女子穗子为美国在菲律宾某公司职员,与中国西安市男子张军在东京结婚。婚后 感情失和,张军遂在西安市起诉离婚。该案适用( )。 A.中国法律 B.日本法律 C.美国法律 D.菲律宾法律 127
试卷代号: 1020 座位号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6 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国际私法试题 2016 六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20 分,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 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 19 世纪前,国际私法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冲突仅有的方法是( A. 冲突法调整 B. 实体法调整 c. 国际公约调整 D.程序法调整 2. 国际私法对反致问题进行研究并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始于( )。 A. 鲍富莱蒙离婚案 B. 贝科克诉杰克逊侵权案 c. 福果继承案 D.特鲁弗特继承案 3. 当事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籍,其中一个是内国国籍,这种情况下国籍的确定方 法是( )。 A. 以当事人最后取得的国籍为其国籍 B. 以当事人住所地国家的国籍为其国籍 c. 由法院确定当事人的国籍 D. 以内国国籍为其国籍 4. 美国甲公司、日本乙公司、中国丙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合资设立一家中外合 资经营企业,该企业( )。 A. 具有美国国籍 B. 具有日本国籍 c. 具有中国国籍 D.不具有国籍 5. 日本女子穗子为美国在菲律宾某公司职员,与中国西安市男子张军在东京结婚。婚后 感情失和,张军遂在西安市起诉离婚。该案适用( )。 A. 中国法律 B. 日本法律 c. 美国法律 D.菲律宾法律 127
6.把遗产视为一个整体,不区分动产和不动产,在涉外继承关系中统一适用单一的被继 承人属人法的原则是()。 A.遗产所在地法 B.同一制 C.合并制 D.分割制 7.我国海商法规定的关于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变更和消灭应适用的准据法是 ()。 A.船旗国法 B.船舶所在地法 C.船舶的原所有人的住所地法 D.所有权转移合同签订时的船舶的所在地法 8.北京某高校学生甲与美国一高校联系到该校就读,获准。与学生甲住同一宿舍的学生 乙产生嫉妒,盗用学生甲的名义给美国的学校发一函件,称不愿到该校就读。学校遂取消学生 甲的入学资格。学生甲得知此事后,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本案应适用的法律是()。 A.美国法律 B.中国法律 C.当事人在中国法律或美国法律之间作出选择 D.法院在中国法律或美国法律之间作出选择 9.《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规定对各成员国对作者的最低保护期限为()。 A.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如作者难以确定,不少于作品发表之日起50年 B.作者有生之年;如作者难以确定,不少于作品的发表之日起50年 C.作者有生之年或作品发表之日起50年,以期间较长者为准 D.作者有生之年,不论作品何时发表 10.中国公司与新加坡公司协议将其货物买卖纠纷提交设在中国某直辖市的仲裁委员会 仲裁。经审理,仲裁庭裁决中国公司败诉。中国公司试图通过法院撤销该仲裁裁决。据此,下 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中国公司可以向该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 B。人民法院可依“裁决所根据的证据不充分”这一理由撤销该裁决 C.如有权受理该撤销仲裁裁决请求的法院做出了驳回该请求的裁定,中国公司可以 对该裁定提起上诉 D.受理该请求的法院在裁定撤销该仲裁裁决前须报上一级人民法院审查 128
6. 把遗产视为一个整体,不区分动产和不动产,在涉外继承关系中统一适用单一的被继 承人属人法的原则是( )。 A. 遗产所在地法 B. 同一制 c.合并制 D. 分割制 7. 我国海商法规定的关于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变更和消灭应适用的准据法是 ( )。 A. 船旗国法 B. 船舶所在地法 c. 船舶的原所有人的住所地法 D. 所有权转移合同签订时的船舶的所在地法 8. 北京某高校学生甲与美国一高校联系到该校就读,获准。与学生甲住同一宿舍的学生 乙产生嫉妒,盗用学生甲的名义给美国的学校发一函件,称不愿到该校就读。学校遂取消学生 甲的入学资格。学生甲得知此事后,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本案应适用的法律是( )。 A.美国法律 B. 中国法律 c.当事人在中国法律或美国法律之间作出选择 D. 法院在中国法律或美国法律之间作出选择 9.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规定对各成员国对作者的最低保护期限为( )。 A. 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 50 年;如作者难以确定,不少于作品发表之日起 50 B. 作者有生之年;如作者难以确定,不少于作品的发表之日起 50 c.作者有生之年或作品发表之日起 50 年,以期间较长者为准 D.作者有生之年,不论作品何时发表 10. 中国公司与新加坡公司协议将其货物买卖纠纷提交设在中国某直辖市的仲裁委员会 仲裁。经审理,仲裁庭裁决中国公司败诉。中国公司试图通过法院撤销该仲裁裁决。据此,下 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 128 A. 中国公司可以向该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 B. 人民法院可依"裁决所根据的证据不充分"这一理由撤销该裁决 c.如有权受理该撤销仲裁裁决请求的法院做出了驳回该请求的裁定,中国公司可以 对该裁定提起上诉 D. 受理该请求的法院在裁定撤销该仲裁裁决前须报上一级人民法院审查
得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多选 或少选均不得分) 11.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 A.涉外性 B.国际性 C,地域性 D.广泛性 12.19世纪以前,动产物权适用所有人的住所地法,学者们从哪些的观点对这一法律适 用现象予以解释?( ) A.动产随人 B.动产附骨 C.动产无场所 D.动产有场所 13.各国法律中关于结婚实质要件中的必备条件主要涉及哪些内容的法律冲突? ( A,男女双方自愿 B.男女两性结合 C.符合一定形式 D.符合法定婚龄 1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些必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A,在伊朗履行的中国油王石油公司与伊朗哈斯石油公司共同开发伊朗某地石油 的合同 B.在上海履行的美国好利来公司与中国方氏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经营企业合同 C.在内蒙古履行的某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 D.在青岛覆行的某涉外工程承包合同 15.对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各国作了不同的规定。知识产权法律冲突可以 )。 A.适用知识产权原始国法律 B.适用被请求保护国法律 C.适用行为地法律 D.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适用上述A、B、C 129
|得分|评卷人| |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15 分,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多选 或少选均不得分} 1.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 A.涉外性 B. 国际性 c. 地域性 D. 广泛性 12. 19 世纪以前,动产物权适用所有人的住所地法,学者们从哪些的观点对这一法律适 用现象予以解释? ( A. 动产随人 c. 动产无场所 B. 动产附骨 D. 动产有场所 13. 各国法律中关于结婚实质要件中的必备条件主要涉及哪些内容的法律冲突? A. 男女双方自愿 B. 男女两性结合 c.符合一定形式 D. 符合法定婚龄 14.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些必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A. 在伊朗履行的中国油王石油公司与伊朗哈斯石油公司共同开发伊朗某地石油 的合同 B. 在上海履行的美国好利来公司与中国方民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经营企业合同 c. 在内蒙古履行的某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 D. 在青岛履行的某涉外工程承包合同 15. 对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各国作了不同的规定。知识产权法律冲突可以 A. 适用知识产权原始国法律 B.适用被请求保护国法律 c. 适用行为地法律 巳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适用上述 129
得分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6.法律冲突 17.外国法人的认许 18.平行管辖 得分 评卷人 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9.简述法律规避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20.简述美国的“合同要素分析”法。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共15分) 21.论《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得 分 评卷人 六、案例题(共15分) 22.中国公民于某,1990年与妻子离婚,所生两个子女由前妻抚养,1995年,于某到西 班牙经商。2001年与一西班牙女子结婚,按照天主教仪式举行了婚礼,按照西班牙婚姻法 规定,天主教徒到天主教堂举行结婚仪式为双方缔结婚姻的形式要件。2002年,于某结束 在西班牙的生意,回北京投资办厂,并购有楼房一栋,另有一些古董及银行存款。2005年2 月,于某在上海因车祸去世,未留遗嘱。关于遗产继承问题,于某与前妻所生的子女同他在 西班牙的妻子之间发生争执,于的子女认为于某在西班牙结婚他们一无所知,于某的在西 班牙的婚烟未进行民事登记,不符合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因此于某的西班牙妻子不是于某 的继承人。 问:(1)于某在西班牙的婚姻是否有效?请说明理由。 (2)本案应如何适用法律?说明理由。 130
16. 法律冲突 17. 外国法人的认许 18. 平行管辖 三、名词解释{每题 分,共 15 分} 四、简述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9. 简述法律规避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20. 简述美国的"合同要素分析"法。 |得分|评卷人| | 五、论述题{共 15 分} 1.论《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六、案例题{共 15 分} 22. 中国公民于某, 1990 年与妻子离婚,所生两个子女由前妻抚养, 1995 年,于某到西 班牙经商。 2001 年与一西班牙女子结婚,按照天主教仪式举行了婚礼,按照西班牙婚姻法 规定,天主教徒到天主教堂举行结婚仪式为双方缔结婚姻的形式要件。 2002 年,于某结束 在西班牙的生意,回北京投资办厂,并购有楼房一栋,另有一些古董及银行存款。 2005 月,于某在上海因车祸去世,未留遗嘱。关于遗产继承问题,于某与前妻所生的子女同他在 西班牙的妻子之间发生争执,于的子女认为于某在西班牙结婚他们一无所知,于某的在西 班牙的婚姻未进行民事登记,不符合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因此于某的西班牙妻子不是于某 的继承人。 问: (1)于某在西班牙的婚姻是否有效?请说明理由。 (2) 本案应如何适用法律?说明理由。 130
试卷代号:1020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国际私法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6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C 3.D 4.C 5.A 6.B 7.A 8.B 9.A 10.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1.ABD 12.ABC 13.ABD 14.BC 15.ABC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6.法律冲突:是指对同一涉外民事关系,因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关的国家的法律对该 民事关系规定的不同,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法律都要求适用或都可以适用于该民事关系 而造成的法律冲突现象。 17.外国法人的认许:是指对外国法人以法律人格者在内国从事民事活动的认可,它是 外国法人进入内国从事民事活动的前提。 18.平行管辖:是指对同一涉外民事案件,与案件有联系的国家都享有管辖权,法院基 于原告的选择或者起诉享有管辖权,同时也承认其他国家法院对此案件有管辖权。 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9.简述法律规避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答:法律规避:又称欺诈规避,是指涉外民事关系的当事人为了规避原本应该适用的某 一国法律,故意制造一些条件,利用冲突规范,使对其有利的另一国法律得以适用;或者取 消了各国法律中规定的连接点,使涉外民事关系没有适当的法律进行调整,以实现法律规 避的目的。(2分)法律规避的构成要件包括: (1)当事人规避某国法律是出于故意,即当事人的行为是以规避法律为目的的。(2分) (2)规避的法律是本应对当事人适用的强制性法律,而不是任意性法律。(2分) 131
试卷代号 :1020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6 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国际私法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20 分} 1. A 6. B 2. C 7. 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15 分} 11. ABD 12. ABC 三、名词解释{每题 分,共 15 分} (供参考) 3. D 8. B 13. ABD 4. C 9. A 14. BC 2016 5.A 10. D 15. ABCD 16. 法律冲突 是指对同一涉外民事关系,因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关的国家的法律对该 民事关系规定的不同,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法律都要求适用或都可以适用于该民事关系 而造成的法律冲突现象。 17. 外国法人的认许 是指对外国法人以法律人格者在内国从事民事活动的认可,它是 外国法人进入内国从事民事活动的前提。 18. 平行管辖 是指对同一涉外民事案件,与案件有联系的国家都享有管辖权,法院基 于原告的选择或者起诉享有管辖权,同时也承认其他国家法院对此案件有管辖权。 四、简述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9. 简述法律规避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答:法律规避 又称欺诈规避,是指涉外民事关系的当事人为了规避原本应该适用的某 一国法律,故意制造一些条件,利用冲突规范,使对其有利的另一国法律得以适用 或者取 消了各国法律中规定的连接点,使涉外民事关系没有适当的法律进行调整,以实现法律规 避的目的。 (2 分〉法律规避的构成要件包括: (1)当事人规避某国法律是出于故意,即当事人的行为是以规避法律为目的的。 (2 分〉 (2) 规避的法律是本应对当事人适用的强制性法律,而不是任意性法律。 (2 分〉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