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门头沟区初三一模考试 语文试卷 2017.5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 4.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知 基础·运用(共18分) 近年来,门头沟区初中校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效果 显著。如: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游学经历为学生开阔了视野…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6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两题。(3分) (1)请用规范的正楷字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1分) 差毫星,谬以平里 (2)“差”字有四个读音,分别是①cha②cha③chai④ci,下面语段中加点字读音 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胡适先生曾写过一篇题为《差不多先生传》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一天, 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 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 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 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 不肯等他两分钟。”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礼记·经解》中说的:“君子慎始。差之毫 厘,谬以千里。”现实生活中,虽然人们的能力有强弱之分,参差不齐,但是,如果都 采取像差不多先生的做法,要紧的事情就会出现差强人意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做事情 的时候,一定要养成认真严谨的好习惯 A.①①④② B.①③④②
2017 年门头沟区初三一模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7.5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12 页,共五道大题,25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 18 分) 近年来,门头沟区初中校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效果 显著。如: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游学经历为学生开阔了视野……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 1—6 题。(共 18 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两题。(3 分) (1)请用规范的正楷字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1 分) (2)“差”字有四个读音,分别是① chà ②chā ③chāi ④cī,下面语段中加点字读音 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胡适先生曾写过一篇题为《差.不多先生传》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一天, 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 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 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 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 不肯等他两分钟。”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礼记·经解》中说的:“君子慎始。差.之毫 厘,谬以千里。”现实生活中,虽然人们的能力有强弱之分,参差.不齐,但是,如果都 采取像差不多先生的做法,要紧的事情就会出现差.强人意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做事情 的时候,一定要养成认真严谨的好习惯。 A.① ① ④ ② B.① ③ ④ ②
C.①②④③ D 2.下列四组词语语序颠倒后,意思相近的一组是(2分) A.和平平和B.式样样式C.心虚虚心D.歌唱唱歌 3.在2017年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晨光二中的设计者收集了以下四幅对联,适合挂在读书 廊廊柱上的一项是(2分) A.上联:虚心竹有低头叶下联:傲骨梅无仰面花 B.上联:水清石出鱼无数下联:竹密花深鸟自啼 C.上联:墨香盈雅室 下联:书声溢芳园 D.上联:有山皆图画 下联:无水不文章 4.2017年4月的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陈红和妈妈来到郊野公园,看到这里好不热闹:天 上风筝千姿百态,地上孩子嬉笑奔跑,田间杨柳婀娜多姿,山间野花儿竞相开放……陈 红一时兴起,脱口而出 下列四个选项中,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A.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B.残春花尽黄莺语,远客愁多白发生。 C.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请你摘取李明在孔庙了解到的内容,帮他完成下面这张寄给妈妈的明信片。(要求:①用 “不仅……而且……还……”这一句式。②30-50字。(3分) 希望中学组织学生到山东孔庙游学,在此次活动中,李明了解到了以下内容: ①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 ②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③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响史,《四书五经》成了科举考试内容 ④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⑤孔子把“仁”和“义”视为道德的准则,规范人的行为。 中国邮政明信片 妈妈,我来到孔庙收获很大。在这里 我不仅…而且.还 孔庙 邮政编 6.默写(共6分) (1)在初三(2)班开展的古诗词诵读活动中,有一个板块是“走近唐宋八大家”。请你以
C.① ② ④ ③ D.① ② ④ ② 2.下列四组词语语序颠倒后,意思相近的一组是(2 分) A.和平 平和 B.式样 样式 C.心虚 虚心 D. 歌唱 唱歌 3.在 2017 年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晨光二中的设计者收集了以下四幅对联,适合挂在读书 廊廊柱上的一项是(2 分) A.上联:虚心竹有低头叶 下联:傲骨梅无仰面花 B.上联:水清石出鱼无数 下联:竹密花深鸟自啼 C.上联:墨香盈雅室 下联:书声溢芳园 D.上联:有山皆图画 下联:无水不文章 4.2017 年 4 月的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陈红和妈妈来到郊野公园,看到这里好不热闹:天 上风筝千姿百态,地上孩子嬉笑奔跑,田间杨柳婀娜多姿,山间野花儿竞相开放……陈 红一时兴起,脱口而出 。下列四个选项中,不符合 ...语境的一项是(2 分) A.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B.残春花尽黄莺语,远客愁多白发生。 C.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请你摘取李明在孔庙了解到的内容,帮他完成下面这张寄给妈妈的明信片。(要求:①用 “不仅……而且……还……”这一句式。②30—50 字。(3 分) 6.默写(共 6 分) (1)在初三(2)班开展的古诗词诵读活动中,有一个板块是“走近唐宋八大家”。请你以 希望中学组织学生到山东孔庙游学,在此次活动中,李明了解到了以下内容: ①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 ②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③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响史,《四书五经》成了科举考试内容。 ④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⑤孔子把“仁”和“义”视为道德的准则,规范人的行为
班级学生的身份,任选其中一位诗人,按照题目、作者、诗句(任选其中两句)这 要求进行默写。(4分) (2)春风学校4月份组织学生外出到杭州西湖去踏青,当一名学生看到烂漫春花次第开放, 如荫绿草刚没马蹄的春景时,想起了白居易的 。”(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7-10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緣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威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欲穷其林 (2)才通人 穷才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咸来问讯 翻译: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翻译: 9.依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桃花源记》以①为线索。从选文一二段中“缘溪行→(②) c⑧其林c_③_) 从口入”等词句可以看出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 的过程。 10.《桃花源记》和【链接材料】中的《饮酒》都表现了作者陶渊明的人生追求,请你分别 结合诗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你的理解。(3分) 【链接材料】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班级学生的身份,任选其中一位诗人,按照题目、作者、诗句(任选其中两句)这一 要求进行默写。(4 分) (2)春风学校 4 月份组织学生外出到杭州西湖去踏青,当一名学生看到烂漫春花次第开放, 如荫绿草刚没马蹄的春景时,想起了白居易的“ , 。”(2 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 7 - 10 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欲穷.其林 穷: (2)才.通人 才: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咸来问讯 翻译: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翻译: 9.依据课文内容填空。(3 分) 《桃花源记》以 ① 为线索。从选文一二段中“缘溪行 ( ② ) 穷其林 ( ③ ) 从口入”等词句可以看出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 的过程。 10.《桃花源记》和【链接材料】中的《饮酒》都表现了作者陶渊明的人生追求,请你分别 结合诗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你的理解。(3 分) 【链接材料】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三、名著阅读(共11分) 11.下面是《论语》的九则语录,其中有论述“孝”的,有论述“礼”的,也有论述其他内 容的。请仔细阅读,完成(1)一(3)题。(1)(2)题只填序号。(共3分) ①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②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 “是礼也。” ④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⑤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⑥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⑦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⑧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⑨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论述“孝”的语录是 (2)论述“礼”的语录是: (3)从《论语》的九则语录中任选一则,写出你得到的启示 2.阅读两则材料,完成(1)(2)题。(共3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三、名著阅读(共 11 分) 11.下面是《论语》的九则语录,其中有论述“孝”的,有论述“礼”的,也有论述其他内 容的。请仔细阅读,完成(1)—(3)题。(1)(2)题只填序号。(共 3 分) ①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②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 “是礼也。” ④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⑤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⑥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⑦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⑧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⑨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论述“孝”的语录是: 、 和 。 (2)论述“礼”的语录是: 、 和 。 (3)从《论语》的九则语录中任选一则,写出你得到的启示。 12.阅读两则材料,完成(1)(2)题。(共 3 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
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 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 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 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 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 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但只是多了 那《紧箍儿咒》。”唐僧道:“我再不念了。”行者道:“这个难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脱 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 也是疼的;假如再来见你,不如不作此意。” (1)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写的志怪小说《西游记》,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及沙和尚保护唐 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的故事。途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修成正果。回顾《西游记》所写内容,可以判断【材料一】这四幅连环画所描述的 正是小说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之一 2)孙悟空因【材料一】中的情节,遭师傅驱逐,止不住“伤情凄惨”,叫苦不迭,甚至有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感慨。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孙悟空感到如此伤感委屈 的原因是_②,选文体现出孙悟空的性格特征是_③ 13.根据提示,填空。(共5分) 在《西游记》中,从蟠桃会、大闹天宫等情节可以看出孙悟空是一个具有反叛精 神的形象;在《红岩》中,从绣红旗、慷慨就义等情节可以看出江姐对理想信念的执 着追求;在《_①》(书名)中,从_②、③等情节可以看出_④_(人 物)的⑤(特点) 四、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7题。(共11分) 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曲艺 【材料一】 曲艺,是由我国古代民间的口头文字和说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 艺术形式。它的艺术特征是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表演故事,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 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现在流行于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曲种约三百多个,包括大鼓、相声、 快板、二人转、双簧及山东快书、河南坠子等等。这些曲艺形式,深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段好曲艺,可以引发人的联想。人们在欣赏的同时,所感受到的不只是作品主题所要 表达的内容,并且能联想到更为广泛的、观赏者所经历过的东西,有时这联想甚至是非常浪 漫的。这联想的深浅是与作品的厚度深度成正比例的。好艺术品是有意境可寻的。要想使作 品(表演〕有意境的深度,就必须以少胜多,要用以一当十的艺术手段来处理,使欣赏者从 你外在表现出的“一”立刻想到你外在暗示给观众的“十”来。这“十”是在创造过程中全
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 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 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 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 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 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但只是多了 那《紧箍儿咒》。”唐僧道:“我再不念了。”行者道:“这个难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脱 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 也是疼的;假如再来见你,不如不作此意。” (1)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写的志怪小说《西游记》,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及沙和尚保护唐 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的故事。途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修成正果。回顾《西游记》所写内容,可以判断【材料一】这四幅连环画所描述的, 正是小说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之一 ① 。 (2)孙悟空因【材料一】中的情节,遭师傅驱逐,止不住“伤情凄惨”,叫苦不迭,甚至有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感慨。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孙悟空感到如此伤感委屈 的原因是 ② ,选文体现出孙悟空的性格特征是 ③ 。 13.根据提示,填空。(共 5 分) 在《西游记》中,从蟠桃会、大闹天宫等情节可以看出孙悟空是一个具有反叛精 神的形象;在《红岩》中,从绣红旗、慷慨就义等情节可以看出江姐对理想信念的执 着追求;在《 ① 》(书名)中,从 ② 、 ③ 等情节可以看出 ④ (人 物)的 ⑤ (特点)。 四、现代文阅读(共 31 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4 - 17 题。(共 11 分) 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曲艺 【材料一】 曲艺,是由我国古代民间的口头文字和说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 艺术形式。它的艺术特征是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表演故事,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 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现在流行于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曲种约三百多个,包括大鼓、相声、 快板、二人转、双簧及山东快书、河南坠子等等。这些曲艺形式,深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一段好曲艺,可以引发人的联想。人们在欣赏的同时,所感受到的不只是作品主题所要 表达的内容,并且能联想到更为广泛的、观赏者所经历过的东西,有时这联想甚至是非常浪 漫的。这联想的深浅是与作品的厚度深度成正比例的。好艺术品是有意境可寻的。要想使作 品(表演)有意境的深度,就必须以少胜多,要用以一当十的艺术手段来处理,使欣赏者从 你外在表现出的“一”立刻想到你外在暗示给观众的“十”来。这“十”是在创造过程中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