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侵填体B.补充组织C韧皮部D木质部 18树皮剥去后,树就会死亡,是因树皮不仅包括周皮还有() A栓内层B木栓形成层C韧皮部D木质部 19茎的维管形成层可以细分为束中形成层与束间形成层,从它们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以 及来源性质上看,二者() A.均为侧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B均为侧生分生组织,但束東中形成层属次生分生组织,束间形成层属初生分生组织 C并非侧生分生组织而是次生分生组织 D均为侧生分生组织,束中形成层具有初生组织的性质,·束间形成层却是典型的 次生分生组织 20.双子叶植物茎内的次生木质部由()分裂、生长和分化而成 A.束中形成层细胞B.束间形成层细胞C纺锤状原始细胞D射线原始细胞 21产生根或茎的次生结构是靠()。 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居间分生组织D额外形成层 22禾本科植物茎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发生()。 A.角质化B.栓质化C.矿化D角化或栓化或矿化 23禾本科植物茎维管束中的维管束鞘为()。 A.薄壁组织B厚壁组织C厚角组织D.基本组织 24禾本科植物茎中央为()。 A髓B髓腔C髓或髓腔D木质部 25玉米、高粱的茎增粗的原因除初生组织细胞长大外,还由于()活动的结果 A形成层B木拴形成层C初生增粗分生组织D.束间形成层 (五)问答题: 1.茎尖分几区?其组织分化过程怎样? 2.试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3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是怎样产生的? 4试述禾本科植物茎的构造 5禾本科植物茎为什么可以增粗、长高?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芽: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即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的雏体。芽有各 种类型。如按其着生位置分为定芽(包括顶芽和腋芽)和不定芽:按芽鳞的有无分为鳞芽和 裸芽;按其性质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按其生理状态分为活动芽与休眼芽。 2.芽鳞痕:鳞芽开展时,外围的芽鳞片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称为芽鳞痕。芽鳞痕的形 状和数目因植物种类而异,是识别植物和进行植物分类的依据之 3.分蘖和蘖位:禾本科植物地面上或近地面的分蘖节(根状茎节)上产生腋芽,以后腋芽形 成具不定根的分枝,这种方式的分枝称分蘖。分蘖上又可继续形成分蘖,依次形成一级分蘖 二级分蘖,依此类推,分蘖有高蘖位和低蘖位之分。所谓蘖位,就是分蘖生在第几节上, 这个节位即蘖位。蘖位越低,分蘖发生越早,生长期较长,抽穗结实的可能性就越大 4外始式和内始式:某结构成熟的过程是向心顺序,即从外方向内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 式称为外始式。如根的初生木质部和根、茎的初生韧皮部的发育顺序是外始式。反之,成熟 过程是离心顺序,即由内方向外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式是内始式,如茎的初生木质部的 发育顺序是内始式
A.侵填体 B.补充组织 C.韧皮部 D.木质部 18.树皮剥去后,树就会死亡,是因树皮不仅包括周皮还有( )。 A.栓内层 B.木栓形成层 C.韧皮部 D.木质部 19.茎的维管形成层可以细分为束中形成层与束间形成层,从它们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以 及来源性质上看,二者( )。 A.均为侧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B.均为侧生分生组织,但束中形成层属次生分生组织,束间形成层属初生分生组织 C.并非侧生分生组织,而是次生分生组织 D.均为侧生分生组织,束中形成层具有初生组织的性质,• 束间形成层却是典型的 次生分生组织 20.双子叶植物茎内的次生木质部由( )分裂、生长和分化而成。 A.束中形成层细胞 B.束间形成层细胞 C.纺锤状原始细胞 D.射线原始细胞 21.产生根或茎的次生结构是靠( )。 A.顶端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 C.居间分生组织 D.额外形成层 22.禾本科植物茎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发生( )。 A.角质化 B.栓质化 C.矿化 D.角化或栓化或矿化 23.禾本科植物茎维管束中的维管束鞘为( )。 A.薄壁组织 B.厚壁组织 C.厚角组织 D.基本组织 24.禾本科植物茎中央为( )。 A.髓 B.髓腔 C.髓或髓腔 D.木质部 25.玉米、高粱的茎增粗的原因除初生组织细胞长大外,还由于( )活动的结果 A.形成层 B.木拴形成层 C.初生增粗分生组织 D.束间形成层 (五)问答题: 1.茎尖分几区?其组织分化过程怎样? 2.试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3.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是怎样产生的? 4.试述禾本科植物茎的构造 5.禾本科植物茎为什么可以增粗、长高? 参 考 答 案 (一)名词解释: 1.芽: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即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的雏体。芽有各 种类型。如按其着生位置分为定芽(包括顶芽和腋芽)和不定芽;按芽鳞的有无分为鳞芽和 裸芽;按其性质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按其生理状态分为活动芽与休眼芽。 2.芽鳞痕:鳞芽开展时,外围的芽鳞片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称为芽鳞痕。芽鳞痕的形 状和数目因植物种类而异,是识别植物和进行植物分类的依据之一。 3.分蘖和蘖位:禾本科植物地面上或近地面的分蘖节(根状茎节)上产生腋芽,以后腋芽形 成具不定根的分枝,这种方式的分枝称分蘖。分蘖上又可继续形成分蘖,依次形成一级分蘖、 二级分蘖,依此类推,分蘖有高蘖位和低蘖位之分。 所谓蘖位,就是分蘖生在第几节上, 这个节位即蘖位。蘖位越低,分蘖发生越早,生长期较长,抽穗结实的可能性就越大。 4.外始式和内始式:某结构成熟的过程是向心顺序,即从外方向内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 式称为外始式。如根的初生木质部和根、茎的初生韧皮部的发育顺序是外始式。反之,成熟 过程是离心顺序,即由内方向外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式是内始式,如茎的初生木质部的 发育顺序是内始式
5髓射线:髓射线是茎中维管束间的薄壁组织,也称初生射线,由基本分生组织产生。在次 生生长中,其长度加长,形成部分次生结构。髓射线位于皮层和髓之间,有横向运输的作用 也是茎内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 6束中形成层:在茎的维管束中,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有一层具潜在分生能力的 组织,称为束中形成层,束中形成层与位于维管束之间的束间形成层一起连成环形的形成层。 7年轮和假年轮:年轮也称生长轮或生长层。在木材的横切面上,次生木质部呈若干同心环 层,每一环层代表一年中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在有显著季节性气候的地区,不少植物的次生 木质部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形成一轮,因此习惯上称为年轮。每一年轮包括早材和晩材两部 分。由于外界气候异常或虫害的影响,出现多次寒暖或叶落的交替,造成树木内形成层活动 盛衰起伏,使树木的生长时而受阻,时而复苏,因此在一个生长季节中,不只产生一个生长 轮,这即假年轮 8树皮:树皮是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在较老的木质茎上,树皮包括木栓层及其 外方的死组织(统称外树皮)和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如果存在)及韧皮部(统称内树皮)。 9补充组织:树木的枝干上,皮孔一般产生于原来气孔的位置,气孔内方的木栓形成层不形 成木栓细胞,而形成一些排列疏松、具有发达的胞间隙,近似球形的薄壁组织细胞,它们以 后栓化或非栓化,称为补充组织。随着补充组织的逐步增多,向外突出,形成裂口,即皮孔 10侵填体:木本植物多年生老茎中,早期的次生木质部(即心材)导管和管胞失去输导作 用。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它们附近的薄壁组织细胞从纹孔处侵入导管或管胞腔内,膨大和沉 积树脂、丹宁、油类等物质,形成部分地或完全地阻塞导管或管胞腔的突起结构,这种突起 物即侵填体 11.环髓带:有些植物(如椴树属)的髓,它的外方有小型壁厚的细胞,围绕着内部大型的细 胞,二者界线分明,这外围区,称环髓带,又称髓鞘。 12淀粉鞘:有些植物如旱金莲、南瓜等茎的皮层最内层,即相当于内皮层处的细胞,富含淀 粉粒,因此称为淀粉鞘。淀粉鞘包着维管柱的外围,可做为皮层与维管柱的"分界线 13.顶端优势:植物枝条上的顶芽有抑制腋芽生长的作用,因此许多植物只有茎顶芽发育得 好,主干长得快,而腋芽却受到抑制,发育较慢或处于休眼状态。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19.+20.-21.-22.-23.+24+25.-26.-27.-28+29- 改错:3.本句可改为”一株植物主干和每一侧枝顶端通常各有一顶芽,部分或全部叶腋内各 有一个或几个腋芽。"4"叶芽将发育成叶"可改为"叶芽(更合适的名称为枝芽)发育成枝条。 花"改为"花或花序"。6本句可改为"植物学上把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茎是枝上除 去叶和芽所留下的轴状部分。"9本句可改为:"淀粉鞘只见于部分植物如旱金莲、南瓜等的 茎中"。11.本句可改为"植物的表皮细胞是由一层活细胞组成,一般不具叶绿体"。13."有 限维管束"改为”无限维管束","无限维管束改为有限维管束"。15句中次生”均改为”初生 。16.本句改为"环髓带是椴树等植物茎中位于髓外方的小型壁厚的细胞"。20."节"改为 节间"。21.本句可改为"树皮是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外部分"。22.本句可改为"根的木栓 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而茎第一次形成的木栓形成层,在各种植物中有不同起源,有些 起源于皮层的第一细胞层,有些起源于皮层的第二、三细胞层,有些起源于表皮或近韧皮部 的薄壁组织"。27删去句中或心材”和”或边材"。26.本句可改为”边材是木本茎次生木质部 外部色泽较淡的部分,心材是边材以内的色泽较深的次生木质部部分。"27."切向"改为"径 向”。29."树皮"改为"周皮"。 (三)填空 1.输导、支持、储臧、繁殖2.茎有节和节间,节上着生叶,在叶腋和茎顶具芽。3.单轴分
5.髓射线:髓射线是茎中维管束间的薄壁组织,也称初生射线,由基本分生组织产生。在次 生生长中,其长度加长,形成部分次生结构。髓射线位于皮层和髓之间,有横向运输的作用, 也是茎内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 6.束中形成层:在茎的维管束中,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有一层具潜在分生能力的 组织,称为束中形成层,束中形成层与位于维管束之间的束间形成层一起连成环形的形成层。 7.年轮和假年轮:年轮也称生长轮或生长层。在木材的横切面上,次生木质部呈若干同心环 层,每一环层代表一年中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在有显著季节性气候的地区,不少植物的次生 木质部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形成一轮,因此习惯上称为年轮。每一年轮包括早材和晚材两部 分。由于外界气候异常或虫害的影响,出现多次寒暖或叶落的交替,造成树木内形成层活动 盛衰起伏,使树木的生长时而受阻,时而复苏,因此在一个生长季节中,不只产生一个生长 轮,这即假年轮。 8.树皮:树皮是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在较老的木质茎上,树皮包括木栓层及其 外方的死组织(统称外树皮)和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如果存在)及韧皮部(统称内树皮)。 9.补充组织:树木的枝干上,皮孔一般产生于原来气孔的位置,气孔内方的木栓形成层不形 成木栓细胞,而形成一些排列疏松、具有发达的胞间隙,近似球形的薄壁组织细胞,它们以 后栓化或非栓化,称为补充组织。随着补充组织的逐步增多,向外突出,形成裂口,即皮孔。 10.侵填体:木本植物多年生老茎中,早期的次生木质部(即心材)导管和管胞失去输导作 用。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它们附近的薄壁组织细胞从纹孔处侵入导管或管胞腔内,膨大和沉 积树脂、丹宁、油类等物质,形成部分地或完全地阻塞导管或管胞腔的突起结构,这种突起 物即侵填体。 11.环髓带: 有些植物(如椴树属)的髓,它的外方有小型壁厚的细胞,围绕着内部大型的细 胞,二者界线分明,这外围区,称环髓带,又称髓鞘。 12.淀粉鞘: 有些植物如旱金莲、南瓜等茎的皮层最内层,即相当于内皮层处的细胞,富含淀 粉粒,因此称为淀粉鞘。淀粉鞘包着维管柱的外围,可做为皮层与维管柱的"分界线"。 13.顶端优势: 植物枝条上的顶芽有抑制腋芽生长的作用,因此许多植物只有茎顶芽发育得 好,主干长得快,而腋芽却受到抑制,发育较慢或处于休眼状态。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改错:3.本句可改为"一株植物主干和每一侧枝顶端通常各有一顶芽,部分或全部叶腋内各 有一个或几个腋芽。" 4."叶芽将发育成叶"可改为"叶芽(更合适的名称为枝芽)发育成枝条。 "花"改为"花或花序"。 6.本句可改为"植物学上把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茎是枝上除 去叶和芽所留下的轴状部分。"9.本句可改为:"淀粉鞘只见于部分植物如旱金莲、南瓜等的 茎中"。 11.本句可改为"植物的表皮细胞是由一层活细胞组成,一般不具叶绿体"。 13."有 限维管束"改为"无限维管束","无限维管束"改为"有限维管束"。 15.句中"次生"均改为"初生 "。 16.本句改为"环髓带是椴树等植物茎中位于髓外方的小型壁厚的细胞"。 20."节"改为" 节间"。 21.本句可改为"树皮是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外部分"。 22.本句可改为"根的木栓 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而茎第一次形成的木栓形成层,在各种植物中有不同起源,有些 起源于皮层的第一细胞层,有些起源于皮层的第二、三细胞层,有些起源于表皮或近韧皮部 的薄壁组织"。 27.删去句中"或心材"和"或边材"。26.本句可改为"边材是木本茎次生木质部 外部色泽较淡的部分,心材是边材以内的色泽较深的次生木质部部分。" 27."切向"改为"径 向"。 29."树皮"改为"周皮"。 (三)填空: 1.输导、支持、储藏、繁殖 2.茎有节和节间,节上着生叶,在叶腋和茎顶具芽。 3.单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