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 、名词解释 质体2.胞间连丝3.细胞周期4.组织 胚6.凯氏带 7.主根8.外始式 9.内起源 10.芽 11.单叶 12.复叶 花14.总状花序15.核果16.假果17.真果 18.荚果 19.二体雄蕊 20.四强雄蕊 问答题 .简述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 2.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3.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 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5.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6.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 7.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的萌发过程有何区别? 8.从种子的结构和功能考虑,被虫子咬了的种子是否都不能萌发?为什么? 9.简述根尖的分区及其各部分功能 10.详述双子叶植物的根的次生生长过程。 11.旱生植物的叶在其构造上是如何适应旱生条件的。 12.叶的表皮细胞一般透明,细胞液无色,这对叶的生理功能有何意义? 13.一般植物叶下表面气孔多于上表面,这有何优点?沉水植物的叶为什么往往不存在气 孔? 14.松针的结构有何特点? 15.被子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同时它们也有较大的叶,两者间是否存在着联系? 16.胡萝卜和萝卜的根在次生结构上各有何特点? 17.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有何不同 18.什么是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适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有哪几种?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 的特殊意义是什么 19.简述嫁接的生物学原理 20.已知十字花科植物的花程式为*K22C22A2+AG2:n,请用文字表述此花程式中包含的信息。 21.什么是自花传粉?什么是异花传粉?植物如何在花部的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避免自花传粉 发 22.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自花传粉在自然 界被保留下来的原因又是什么? 23.各种不同传粉方式的花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 24.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
1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质体 2.胞间连丝 3.细胞周期 4.组织 5.胚 6.凯氏带 7.主根 8.外始式 9.内起源 10.芽 11.单叶 12.复叶 13.花 14.总状花序 15.核果 16.假果 17.真果 18.荚果 19.二体雄蕊 20.四强雄蕊 二、问答题 1.简述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 2.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3.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 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5.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6.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 7.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的萌发过程有何区别? 8.从种子的结构和功能考虑,被虫子咬了的种子是否都不能萌发?为什么? 9.简述根尖的分区及其各部分功能。 10.详述双子叶植物的根的次生生长过程。 11.旱生植物的叶在其构造上是如何适应旱生条件的。 12.叶的表皮细胞一般透明,细胞液无色,这对叶的生理功能有何意义? 13.一般植物叶下表面气孔多于上表面,这有何优点?沉水植物的叶为什么往往不存在气 孔? 14.松针的结构有何特点? 15.被子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同时它们也有较大的叶,两者间是否存在着联系? 16.胡萝卜和萝卜的根在次生结构上各有何特点? 17.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有何不同? 18.什么是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适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有哪几种?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 的特殊意义是什么? 19.简述嫁接的生物学原理。 20.已知十字花科植物的花程式为*K2+2C2+2A2+4G(2∶1),请用文字表述此花程式中包含的信息。 21.什么是自花传粉?什么是异花传粉?植物如何在花部的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避免自花传粉 发生? 22.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自花传粉在自然 界被保留下来的原因又是什么? 23.各种不同传粉方式的花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 24.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
25.简述花药的形成发育过程 26.试述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及其优点 27.试述徒手切片的过程和操作要点。 28.采得完整的蚕豆幼根一条,怎样观察它的初生结构?并叙述你所看到的全部结构。 9.如果给你两个未标记的切片,在显微镜下,如何区别哪个是双子叶草本植物茎的构造 哪个是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30.木材有哪三种切面,识别的依据是什么? 31.一张未贴标签的幼期木本植物的横切制片,如何在显微镜下判定它是由根是由茎组成 部分制成的? 32.你怎样鉴别总叶柄和小枝,从而断定单叶和复叶呢? 33.现采得小麦,玉米幼苗上各一片叶,怎样在显微镜下区分C3和C4植物? 34.在观察叶的横切面时,为什么能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 35.如何从形态特征上来辨别根状茎是茎而不是根? 36.分生组织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可分为哪几类?在植物生长中各有什么作用? 37.什么是次生分生组织?有几种次生分生组织?简述其发生和活动。 8.简述种子和果实的结构及其作用。 39.试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40.试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41.试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42.简述水分从土壤经植物体最后通过叶散发到大气中所走的路程 43.简述根、茎、叶主要功能的异同。 44.侧根、叶、腋芽、不定根、不定芽的起源方式各是什么? 45.试述根内皮层和中柱鞘的结构和功能。 什么是髓射线?什么是维管射线?二者有哪些不同? 47.区别如下名词: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柱、中柱和维管系统 48.区别如下概念:年轮、生长轮、假年轮、早材、晚材、春材、秋材、心材、边材 49.试述旱生植物叶和沉水植物叶在形态结构上有何不同? 50.概述被子植物花的演化 51.列表比较虫媒花和风媒花的差异。 52.什么是减数分裂?什么是双受精?各有何生物学意义? 3.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 54.简述被子植物的有性世代。 55.双受精后一朵花有哪些变化?简述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56.试述单孢型胚囊的发育过程 57.为什么竹材可作建筑材料 58.观察一块木板,怎样才能说明它是由树干中央部分锯下来的
2 25.简述花药的形成发育过程 26.试述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及其优点。 27.试述徒手切片的过程和操作要点。 28.采得完整的蚕豆幼根一条,怎样观察它的初生结构?并叙述你所看到的全部结构。 29.如果给你两个未标记的切片,在显微镜下,如何区别哪个是双子叶草本植物茎的构造, 哪个是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30.木材有哪三种切面,识别的依据是什么? 31.一张未贴标签的幼期木本植物的横切制片,如何在显微镜下判定它是由根是由茎组成 部分制成的? 32.你怎样鉴别总叶柄和小枝,从而断定单叶和复叶呢? 33.现采得小麦,玉米幼苗上各一片叶,怎样在显微镜下区分 C3 和 C4 植物? 34.在观察叶的横切面时,为什么能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 35.如何从形态特征上来辨别根状茎是茎而不是根? 36.分生组织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可分为哪几类?在植物生长中各有什么作用? 37.什么是次生分生组织?有几种次生分生组织?简述其发生和活动。 38.简述种子和果实的结构及其作用。 39.试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40.试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41.试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42.简述水分从土壤经植物体最后通过叶散发到大气中所走的路程。 43.简述根、茎、叶主要功能的异同。 44.侧根、叶、腋芽、不定根、不定芽的起源方式各是什么? 45.试述根内皮层和中柱鞘的结构和功能。 46.什么是髓射线?什么是维管射线?二者有哪些不同? 47.区别如下名词: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柱、中柱和维管系统。 48.区别如下概念:年轮、生长轮、假年轮、早材、晚材、春材、秋材、心材、边材 49.试述旱生植物叶和沉水植物叶在形态结构上有何不同? 50.概述被子植物花的演化。 51.列表比较虫媒花和风媒花的差异。 52.什么是减数分裂?什么是双受精?各有何生物学意义? 53.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 54.简述被子植物的有性世代。 55.双受精后一朵花有哪些变化?简述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56.试述单孢型胚囊的发育过程。 57.为什么竹材可作建筑材料 58.观察一块木板,怎样才能说明它是由树干中央部分锯下来的?
59.一棵“空心”树,为什么仍能活着和生长 60.从树木茎干上作较宽且深的环剥,为什么会导致多数树木的死亡? 61.什么是“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如何利用?举例说明 62.对不同类型的幼苗,播种时应注意什么? 63.较大的苗木,为什么移栽时要剪去一部分枝叶?水稻大田移栽后,为什么常有生长暂 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 64.豆科植物为什么能够肥田? 65.棉花整枝打杈时,怎样区分果枝和营养枝? 66.什么是根瘤、菌根?它在植物引种和育苗工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67.根据已学过的植物形态解剖学的知识,说明植物体是一统一的整体 简述胚囊的发育过程 69.试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在初生结构上的主要异同。 70.简述果实和种子的各部分结构是由什么发育来的? 71.简述虫媒花适应昆虫传粉的一般特征 72.以团藻目植物的形态、结构为例,简要说明绿藻门植物的演化趋势。 73.为什么说苔藓植物是由水生植物到陆生植物之间的过渡类群 74.为什么说蓝藻是藻类的原始类群? 75.藻类植物有性生殖有几种方式,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如何? 6.简述孢子植物生殖器官的演化过程。 77.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78.简述孢子植物中,世代交替、胚和维管组织的出现在植物演化过程中的意义。 79.分别简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具世代交替类型中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关系 80.为什么说买麻藤纲是裸子植物中最进化的类型? 81.鼠尾草属花在构造上如何适应虫媒传粉? 82.菊科植物在虫媒传粉方面有哪些特殊的适应构造? 83.为什么说菊科是木兰纲中较为进化的类群? 84.写出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并举出5种该科常见植物。 85.写出豆科的主要特征,并举出5种该科常见植物。 86.详述菊科植物的特征,并写出6种该科常见植物 87.概述禾本科的主要特征和经济价值。 88.禾本科植物在风媒传粉方面有哪些适应性特征?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质体: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与储藏密切有关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
3 59.一棵“空心”树,为什么仍能活着和生长? 60.从树木茎干上作较宽且深的环剥,为什么会导致多数树木的死亡? 61.什么是“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如何利用?举例说明。 62.对不同类型的幼苗,播种时应注意什么? 63.较大的苗木,为什么移栽时要剪去一部分枝叶?水稻大田移栽后,为什么常有生长暂 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 64.豆科植物为什么能够肥田? 65.棉花整枝打杈时,怎样区分果枝和营养枝? 66.什么是根瘤、菌根?它在植物引种和育苗工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67.根据已学过的植物形态解剖学的知识,说明植物体是一统一的整体。 68.简述胚囊的发育过程 69.试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在初生结构上的主要异同。 70.简述果实和种子的各部分结构是由什么发育来的? 71.简述虫媒花适应昆虫传粉的一般特征。 72.以团藻目植物的形态、结构为例,简要说明绿藻门植物的演化趋势。 73.为什么说苔藓植物是由水生植物到陆生植物之间的过渡类群? 74.为什么说蓝藻是藻类的原始类群? 75.藻类植物有性生殖有几种方式,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如何? 76.简述孢子植物生殖器官的演化过程。 77.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78.简述孢子植物中,世代交替、胚和维管组织的出现在植物演化过程中的意义。 79.分别简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具世代交替类型中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关系。 80.为什么说买麻藤纲是裸子植物中最进化的类型? 81. 鼠尾草属花在构造上如何适应虫媒传粉? 82. 菊科植物在虫媒传粉方面有哪些特殊的适应构造? 83. 为什么说菊科是木兰纲中较为进化的类群? 84.写出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并举出5种该科常见植物。 85.写出豆科的主要特征,并举出5种该科常见植物。 86.详述菊科植物的特征,并写出6种该科常见植物。 87. 概述禾本科的主要特征和经济价值。 88. 禾本科植物在风媒传粉方面有哪些适应性特征?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质体: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与储藏密切有关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
2.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使相邻细胞乃至整个植物体的 原生质体连成一个整体。 3.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细胞所经历的 全部过程。 4.组织: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具有相同生理功能的细胞群。 5.胚:种子内幼小植物体的雏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 6.凯氏带:植物根的内皮层细胞壁在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具有一条木化拴质的的带状增厚 的结构称为凯氏带。 7.主根:由胚根直接发育而成的根。 8.外始式:植物根的初生木质部导管由外向内渐次成熟的发育方式 9.内起源:植物的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即起源于根的内部组织,这种起源方式称 为内起源 10.芽:未发育的枝或花和花序的原始体。 11.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片叶 12.复叶:在一个总叶柄上生有两个以上小叶的叶叫复叶 13.花: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是形成雌雄生殖细胞和进行有性生殖的场所 14.总状花序:在一较长且不分枝的花序轴上,着生许多花柄等长的两性花 15.核果:由一至数心皮组成的雌蕊发育而来,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内果皮坚硬,如 桃、李等 16.假果:除子房外,还有花托、花萼、甚至整个花序轴都参与形成果实,这类果实称为 假果。 17.真果:完全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 18.荚果:由单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成熟时仅沿一个缝线开,为豆科植物所特有。 19.二体雄蕊:一朵花中10枚雄蕊分成两束,9各花丝联合,1个单生,如蚕豆 20.四强雄蕊:花中有六枚雄蕊,其中四枚花丝较长,而另两枚花丝较短称四强雄蕊。 问答题 细胞膜 基质 原生质体〈细胞 双层膜:质体、线粒体 胞器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核糖体、微管和微丝等 细胞核:核膜、核仁、核质 细胞壁: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后含物:贮藏性营养物质、生理活性物质、其它物质
4 2.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使相邻细胞乃至整个植物体的 原生质体连成一个整体。 3.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细胞所经历的 全部过程。 4.组织: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具有相同生理功能的细胞群。 5.胚:种子内幼小植物体的雏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 6.凯氏带:植物根的内皮层细胞壁在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具有一条木化拴质的的带状增厚 的结构称为凯氏带。 7.主根:由胚根直接发育而成的根。 8.外始式:植物根的初生木质部导管由外向内渐次成熟的发育方式。 9.内起源:植物的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即起源于根的内部组织,这种起源方式称 为内起源。 10.芽:未发育的枝或花和花序的原始体。 11.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片叶。 12.复叶:在一个总叶柄上生有两个以上小叶的叶叫复叶。 13.花: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是形成雌雄生殖细胞和进行有性生殖的场所。 14.总状花序:在一较长且不分枝的花序轴上,着生许多花柄等长的两性花。 15.核果:由一至数心皮组成的雌蕊发育而来,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内果皮坚硬,如 桃、李等。 16.假果:除子房外,还有花托、花萼、甚至整个花序轴都参与形成果实,这类果实称为 假果。 17.真果:完全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 18.荚果:由单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成熟时仅沿一个缝线开,为豆科植物所特有。 19.二体雄蕊:一朵花中 10 枚雄蕊分成两束,9各花丝联合,1个单生,如蚕豆。 20.四强雄蕊:花中有六枚雄蕊,其中四枚花丝较长,而另两枚花丝较短称四强雄蕊。 二、问答题 1.答: 细胞膜 胞基质 原生质体 细胞质 双层膜:质体、线粒体 细胞器 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核糖体、微管和微丝等 细胞核:核膜、核仁、核质 细胞壁: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后含物:贮藏性营养物质、生理活性物质、其它物质
2.答: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外 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 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除了这些以外的 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 3.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 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 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 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 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 4.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 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 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 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 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 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 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 个方面。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 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5.答: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 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 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 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 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 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 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一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 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 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6.答:只有具备了合适的内外界条件,种子成熟后才能正常萌发 (1)内因:胚是种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因此种子要正常萌 发,必须要有发育健全的胚。 (2)外因: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合适的温度。 7.答:主要区别在于:子叶出土幼苗的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伸长,将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 而子叶留土幼苗的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不伸长,子叶留在土中,上胚轴或中胚轴和胚芽伸出 土面。 8.答:种子要正常萌发,必须要具备完整的、健全的结构和合适的外部条件。因此,如
5 2.答: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外 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 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除了这些以外的 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 3.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 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 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 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 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 4.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 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 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 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 4 个子细胞的染色体 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 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 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 一个方面。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 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5.答: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 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 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 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 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 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 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 P—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 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 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6.答:只有具备了合适的内外界条件,种子成熟后才能正常萌发。 (1) 内因:胚是种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因此种子要正常萌 发,必须要有发育健全的胚。 (2) 外因: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合适的温度。 7.答:主要区别在于:子叶出土幼苗的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伸长,将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 而子叶留土幼苗的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不伸长,子叶留在土中,上胚轴或中胚轴和胚芽伸出 土面。 8.答:种子要正常萌发,必须要具备完整的、健全的结构和合适的外部条件。因此,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