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试述侧根发生的规律 6小苗为什么要带土移栽?果树带土移栽为什么要剪去次要枝叶?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定根和不定根:凡有一定生长部位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两种。在主根和主根 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因其着生位置不固定,故称 不定根。 2.直根系和须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称直根系,如松、棉、油菜等植物的根 系。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分的根系,或根系全部由不定根和它的分枝组成,粗细相近,无 主次之分,而呈须状的根系,称须根系,如禾木科植物稻、麦的根系。 3.初生生长、初生组织和初生结构:项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三个阶段产生各种 成熟组织。这整个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初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属于初生组 织,由初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即初生结构,如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组 成 4凯氏带: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 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凯氏带在根内是 个对水分和溶质运输有着重要意义的结构。 5通道细胞单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大多五面增厚,只有少数正对原生木质部的内皮层细 胞,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这些细胞称为通道细胞。通 道细胞起着皮层与中柱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6内起源:发生于器官内部组织的方式称为内起源或内生源。如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 7根瘤与菌根:根瘤和菌根是种子植物与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现象。根瘤是豆科(或豆目) 植物以及其它一些植物(如桤木属、木麻黄属等)根部的瘤状突起。它是由于土壤中根瘤细 菌侵入根的皮层中,引起细胞分裂和生长而形成的。根瘤细菌具有固氮作用,与具根瘤植物 有着共生关系。菌根是某些土壤中的真菌与种子植物根形成的共生结合体。由于菌丝侵入的 情况不同分为外生菌根(菌丝分布于根细胞的间隙,并在根表面形成套状结构)和内生菌根 (菌丝侵入根细胞内)。菌根和种子植物的共生关系是:真菌将所吸收的水分、无机盐类和 转化的有机物质,供给种子植物,而种子植物把它所制造和储藏的有机养料供给真菌。 8不活动中心:根的顶端分生组织的最前端的一细胞分裂活动较弱的区域,称不活动中心。 不活动中心的细胞中,合成核酸、蛋白质的速率很低,细胞核、核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 较小,线粒体也少。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2+3+4-5+6+7.-8.-9-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24+25.-26. 改错:4本句改为"不定根是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不定根的起源可以是外起 源,也可以是内起源。"7.本句改为:"植物学上又把主根叫初生根,主根上生出的侧根叫次 生根。"8删去"伸长区和"9.本句可改为:"成熟区具根毛部分吸收力很强,失去根毛的成熟 区部分主要是进行输导和支持的功能"。10.可将"逐渐长长"改为"保持一定长度”。11.将 六原型改为”三原型"。12将"中柱鞘"改为"内皮层”。13.本句改为:"根中初生木质部和初 生韧皮部发育成熟的方式均为外始式”。15.本句可改为:"根毛是根表皮细胞向外的突起, 侧根是中柱鞘细胞分裂产生的”。16将"即总是发生于原生木质部与原生韧皮部之间的地方 "改为如在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的根上侧根发生在正对着初生韧皮部或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 质部之间:在三原型的根上,侧根是正对着初生木质部发生的。"18将内皮层改为中柱
5.试述侧根发生的规律。 6.小苗为什么要带土移栽?果树带土移栽为什么要剪去次要枝叶? 参 考 答 案 (一) 名词解释: 1.定根和不定根:凡有一定生长部位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两种。在主根和主根 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因其着生位置不固定,故称 不定根。 2.直根系和须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称直根系,如松、棉、油菜等植物的根 系。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分的根系,或根系全部由不定根和它的分枝组成,粗细相近,无 主次之分,而呈须状的根系,称须根系,如禾木科植物稻、麦的根系。 3.初生生长、初生组织和初生结构:项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三个阶段产生各种 成熟组织。这整个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初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属于初生组 织,由初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即初生结构,如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组 成。 4.凯氏带: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 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凯氏带在根内是一 个对水分和溶质运输有着重要意义的结构。 5.通道细胞: 单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大多五面增厚,只有少数正对原生木质部的内皮层细 胞,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这些细胞称为通道细胞。通 道细胞起着皮层与中柱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6.内起源:发生于器官内部组织的方式称为内起源或内生源。如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 7.根瘤与菌根:根瘤和菌根是种子植物与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现象。根瘤是豆科(或豆目) 植物以及其它一些植物(如桤木属、木麻黄属等)根部的瘤状突起。它是由于土壤中根瘤细 菌侵入根的皮层中,引起细胞分裂和生长而形成的。根瘤细菌具有固氮作用,与具根瘤植物 有着共生关系。菌根是某些土壤中的真菌与种子植物根形成的共生结合体。由于菌丝侵入的 情况不同分为外生菌根(菌丝分布于根细胞的间隙,并在根表面形成套状结构)和内生菌根 (菌丝侵入根细胞内)。菌根和种子植物的共生关系是:真菌将所吸收的水分、无机盐类和 转化的有机物质,供给种子植物,而种子植物把它所制造和储藏的有机养料供给真菌。 8.不活动中心:根的顶端分生组织的最前端的一细胞分裂活动较弱的区域,称不活动中心。 不活动中心的细胞中,合成核酸、蛋白质的速率很低,细胞核、核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 较小,线粒体也少。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改错:4.本句改为"不定根是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不定根的起源可以是外起 源,也可以是内起源。" 7.本句改为:"植物学上又把主根叫初生根,主根上生出的侧根叫次 生根。" 8.删去"伸长区和" 9.本句可改为:"成熟区具根毛部分吸收力很强,失去根毛的成熟 区部分主要是进行输导和支持的功能"。 10.可将"逐渐长长"改为"保持一定长度"。 11.将" 六原型"改为"三原型"。 12.将"中柱鞘"改为"内皮层"。 13.本句改为:"根中初生木质部和初 生韧皮部发育成熟的方式均为外始式"。 15.本句可改为:"根毛是根表皮细胞向外的突起, 侧根是中柱鞘细胞分裂产生的"。 16.将"即总是发生于原生木质部与原生韧皮部之间的地方 "改为如在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的根上侧根发生在正对着初生韧皮部或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 质部之间;在三原型的根上,侧根是正对着初生木质部发生的。" 18.将"内皮层"改为"中柱
鞘"。21.本句可改为"木栓形成层最早产生于中柱鞘部分,以后新木拴形成层逐渐内移,可 深达次生韧皮部的外方。"23.可将"寄生改为”与植物共生"。25本句可改为根瘤主要见于 豆科植物的根上,桤木、杨梅、苏铁、罗汉松等非豆科植物的根上也具有根瘤。”26.将"细 菌"改为"真菌"。 (三)填空: 1.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2.胚根、中柱鞘3.吸收作用,固着、输导、合成、储 藏、繁殖4主根、侧根5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毛区)6原表皮、基本分生 组织、原形成层、表皮、皮层、中柱。7分生区细胞分裂、伸长区细胞显著地沿根的长轴 方向延伸8成熟区、初生结构、表皮、皮层、中柱9植物根、根瘤菌10.外皮层11.五、马 蹄12.外始、原生韧皮部、后行韧皮部13.轴向、径向14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 部15中柱鞘、内、初生木质部16维管射线、木射线、韧皮射线、横向运输17形成层、 次生维管组织、木栓形成层、周皮 (四)选择填空: 1.B2C3.B4.D5C6D7B8D9C10C11.C12D13.D14Al5.D16.B17C18C19D20.A 21.A22.D23.A24.A (五)问答题: 1.答:每条根的顶端根毛生长处及其以下一段,叫根尖。根尖从顶端起,可依次分为根冠 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等四区 根冠:外层细胞排列疏松,外壁有粘液(果胶)易于根尖在土壤中推进、促进离子交换与物 质溶解。根冠细胞中有淀粉体,多集中于细胞下侧,被认为与根的向地性生长有关。根冠外 层细胞与土壤颗粒磨擦而脱落,可由顶端分生组织产生新细胞,从内侧给予补充。 分生区:(又叫生长点)具有分生组织一般特征。分生区先端为原分生组织,常分三层。分 别形成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根冠原和原表皮等初生分生组织,进一步发育成初生组织。 伸长区:分生区向上,细胞分裂活动渐弱,细胞伸长生长,原生韧皮部和原生木质部相继分 化出来,形成伸长区,并不断得到分生区初生分生组织分裂出来的细胞的补充。伸长区细胞 伸长是根尖深入土壤的推动力 根毛区(也叫成熟区):伸长区之上,根的表面密生根毛,内部细胞分裂停止,分化为各种 成熟组织。根毛不断老化死亡,根毛区下部又产生新的根毛,从而不断得到伸长区的补充, 并使根毛区向土层深处移动。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地方。 2.答: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常以根毛区的横切面为例来阐述,从外向内分别为表皮 皮层、中柱三部分 表皮:为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能吸收水分和溶在水中的无机 盐等。 皮层:最外层为外皮层,最内一层为内皮层,其间为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细胞多具凯氏带 加厚。皮层是水分和无机盐由根毛向中柱横向输导的途径,并有贮藏功能 中柱: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薄壁细胞四部分构成 1)中柱鞘为一层或凡层薄壁细胞构成,有潜在分生能力,侧根、不定根、乳汁管起源于此, 也是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发生之处 2)初生木质部:由原生木质部(辐射角)和后生木质部构成。成熟方式为外始式。 3)初生韧皮部由原生韧皮部和后生韧皮部构成。成熟方式亦为外始式。 4)薄壁组织:是维管形成层发生处。分布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 3.答:在根毛区内,次生生长开始时,位于各初生韧皮部内侧的薄壁细胞开始分裂活动,成 为维管形成层片段。之后,各维管形成层片段向左右两侧扩展,直至与中柱鞘相接,此时, 正对原生木质部外面的中柱鞘细胞进行分裂,成为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至此,维管形成层
鞘"。 21.本句可改为"木栓形成层最早产生于中柱鞘部分,以后新木拴形成层逐渐内移,可 深达次生韧皮部的外方。" 23.可将"寄生"改为"与植物共生"。 25.本句可改为"根瘤主要见于 豆科植物的根上,桤木、杨梅、苏铁、罗汉松等非豆科植物的根上也具有根瘤。" 26.将"细 菌"改为"真菌"。 (三)填空: 1.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 2.胚根、中柱鞘 3.吸收作用,固着、输导、合成、储 藏、繁殖 4.主根、侧根 5.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毛区) 6.原表皮、基本分生 组织、原形成层、表皮、皮层、中柱。 7.分生区细胞分裂、伸长区细胞显著地沿根的长轴 方向延伸 8.成熟区、初生结构、表皮、皮层、中柱 9.植物根、根瘤菌 10.外皮层 11.五、马 蹄 12.外始、原生韧皮部、后行韧皮部 13.轴向、径向 14.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 部 15.中柱鞘、内、初生木质部 16.维管射线、木射线、韧皮射线、横向运输 17.形成层、 次生维管组织、木栓形成层、周皮 (四)选择填空: 1.B 2.C 3.B 4.D 5.C 6.D 7.B 8.D 9.C 10.C 11.C 12.D 13.D 14.A 15.D 16.B 17.C 18.C 19.D 20.A 21.A 22.D 23.A 24.A (五)问答题: 1.答:每条根的顶端根毛生长处及其以下一段,叫根尖。根尖从顶端起,可依次分为根冠、 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等四区。 根冠:外层细胞排列疏松,外壁有粘液(果胶)易于根尖在土壤中推进、促进离子交换与物 质溶解。根冠细胞中有淀粉体,多集中于细胞下侧,被认为与根的向地性生长有关。根冠外 层细胞与土壤颗粒磨擦而脱落,可由顶端分生组织产生新细胞,从内侧给予补充。 分生区:(又叫生长点)具有分生组织一般特征。分生区先端为原分生组织,常分三层。分 别形成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根冠原和原表皮等初生分生组织,进一步发育成初生组织。 伸长区:分生区向上,细胞分裂活动渐弱,细胞伸长生长,原生韧皮部和原生木质部相继分 化出来,形成伸长区,并不断得到分生区初生分生组织分裂出来的细胞的补充。伸长区细胞 伸长是根尖深入土壤的推动力。 根毛区(也叫成熟区):伸长区之上,根的表面密生根毛,内部细胞分裂停止,分化为各种 成熟组织。根毛不断老化死亡,根毛区下部又产生新的根毛,从而不断得到伸长区的补充, 并使根毛区向土层深处移动。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地方。 2.答: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常以根毛区的横切面为例来阐述,从外向内分别为表皮、 皮层、中柱三部分。 表皮:为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能吸收水分和溶在水中的无机 盐等。 皮层:最外层为外皮层,最内一层为内皮层,其间为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细胞多具凯氏带 加厚。皮层是水分和无机盐由根毛向中柱横向输导的途径,并有贮藏功能。 中柱: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薄壁细胞四部分构成。 1)中柱鞘为一层或凡层薄壁细胞构成,有潜在分生能力,侧根、不定根、乳汁管起源于此, 也是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发生之处。 2)初生木质部:由原生木质部(辐射角)和后生木质部构成。成熟方式为外始式。 3)初生韧皮部由原生韧皮部和后生韧皮部构成。成熟方式亦为外始式。 4)薄壁组织:是维管形成层发生处。分布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 3.答:在根毛区内,次生生长开始时,位于各初生韧皮部内侧的薄壁细胞开始分裂活动,成 为维管形成层片段。之后,各维管形成层片段向左右两侧扩展,直至与中柱鞘相接,此时, 正对原生木质部外面的中柱鞘细胞进行分裂,成为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至此,维管形成层
连成整个的环。维管形成层行平周分裂,向内、向外分裂的细胞,分别形成次生木质部和次 生韧皮部(即次生维管组织),与此同时,维管形成层也行垂周分裂,扩大其周径。 在表皮和皮层脱落之前,中柱鞘细胞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向内形成栓内层,向外形成木 栓层,共同构成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4答:相同点:均由表皮、皮层、中柱三部分构成。不同点列表如下 项目种类内皮层初生木质部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次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根多凯氏带加厚多少于六原型有有 禾本科植物根多五面加厚,有通道细胞多为六原型以上无无 5答:根的初生生长过程中,侧根不断产生。它起源于根毛区中柱鞘一定部位。侧根发生时 中柱鞘相应部位的几个细胞,先行切向分裂增加细胞层数。继而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产生 团新细胞,形成侧根原基,其顶端逐渐分化为生长点和根冠。最后侧根原基的生长点进 步分裂、生长、分化,穿过皮层,伸出表皮,成为侧根 侧根发生的部位,常是二原型根中,发生于原生木质部和原生韧皮部之间或正对原生木质部 的地方;三原型、四原型的根中,多正对原生木质部:多原型的根中,则多正对原生韧皮部 6答:根毛的生长和更新对吸收水、肥非常重要。故小苗带土移栽,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损伤, 以利成活。果树等带土移栽时,幼根、根毛也有受损,剪去部分枝叶,利于保持植物体内水 分平衡,便于成活。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芽2芽鳞痕3分蘖和蘖位4外始式和内始式5髓射线6.東中形成层⑦年轮和假年轮8 树皮9补充组织10侵填体11.环髓带12.淀粉鞘13.顶端优势 (二)判断与改错 1.产生簇生叶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茎节间缩短的缘故。 2.茎二叉分枝比假二叉分枝原始 3.一株植物只有一个顶芽,但可有多个腋芽。 4叶芽将来发育成叶,花芽将来发育成花。 5腋芽原基进一步发展同样会产生与顶芽相同叶原基 6枝是植物茎中主干以外的部分。 7原套、原体的细胞数目不会因为其具强烈分裂而无限增加 8侧根与侧枝的起源方式不同,前者为内起源,后者为外起源 9淀粉鞘是植物茎中普遍存在的结构 10根的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1l.植物的表皮细胞是一层不含质体的死细胞构成 12茎中无凯氏带 13维管束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的叫有限维管束,无形成层的叫无限维 管束。 14.双韧维管束中,内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不存在形成层 15.玉米茎的维管束主要由维管束鞘和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构成 16.茎的环髓带也叫中柱鞘 17维管射线包括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18纺锤原始细胞经平周分裂后可形成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
连成整个的环。维管形成层行平周分裂,向内、向外分裂的细胞,分别形成次生木质部和次 生韧皮部(即次生维管组织),与此同时,维管形成层也行垂周分裂,扩大其周径。 在表皮和皮层脱落之前,中柱鞘细胞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向内形成栓内层,向外形成木 栓层,共同构成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4.答:相同点:均由表皮、皮层、中柱三部分构成。不同点列表如下: 项 目种 类 内皮层 初生木质部 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 次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根 多凯氏带加厚 多少于六原型 有 有 禾本科植物根 多五面加厚,有通道细胞 多为六原型以上 无 无 5.答:根的初生生长过程中,侧根不断产生。它起源于根毛区中柱鞘一定部位。侧根发生时, 中柱鞘相应部位的几个细胞,先行切向分裂增加细胞层数。继而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产生 一团新细胞,形成侧根原基,其顶端逐渐分化为生长点和根冠。最后侧根原基的生长点进一 步分裂、生长、分化,穿过皮层,伸出表皮,成为侧根。 侧根发生的部位,常是二原型根中,发生于原生木质部和原生韧皮部之间或正对原生木质部 的地方;三原型、四原型的根中,多正对原生木质部;多原型的根中,则多正对原生韧皮部。 6.答:根毛的生长和更新对吸收水、肥非常重要。故小苗带土移栽,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损伤, 以利成活。果树等带土移栽时,幼根、根毛也有受损,剪去部分枝叶,利于保持植物体内水 分平衡,便于成活。 思考与练习 : (一)名词解释: 1.芽 2.芽鳞痕 3.分蘖和蘖位 4.外始式和内始式 5.髓射线 6.束中形成层 7.年轮和假年轮 8. 树皮 9.补充组织 10.侵填体 11.环髓带 12.淀粉鞘 13.顶端优势 (二)判断与改错: 1.产生簇生叶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茎节间缩短的缘故。 2.茎二叉分枝比假二叉分枝原始。 3.一株植物只有一个顶芽,但可有多个腋芽。 4.叶芽将来发育成叶,花芽将来发育成花。 5.腋芽原基进一步发展同样会产生与顶芽相同叶原基。 6.枝是植物茎中主干以外的部分。 7.原套、原体的细胞数目不会因为其具强烈分裂而无限增加。 8.侧根与侧枝的起源方式不同,前者为内起源,后者为外起源。 9.淀粉鞘是植物茎中普遍存在的结构。 10.根的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11.植物的表皮细胞是一层不含质体的死细胞构成。 12.茎中无凯氏带。 13.维管束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的叫有限维管束,• 无形成层的叫无限维 管束。 14.双韧维管束中,内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不存在形成层。 15.玉米茎的维管束主要由维管束鞘和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构成。 16.茎的环髓带也叫中柱鞘。 17.维管射线包括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18.纺锤原始细胞经平周分裂后可形成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
19植物的次生生长就是产生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的过程。 20观察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都是从节处取横切面 21所谓树皮就是指木栓组织 22根与茎的木栓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 23心材主要是次生木质部,但无输导能力,无活细胞 24茎次生生长中,心材直径逐渐加大,边材则相对地保持一定的宽度。 25早材又称春材或心材,晚材又称秋材或边材。 26.边材属次生木质部,心材属初生木质部 27某次生木质部的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之,所见的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 和维管射线,都是其纵切面的形态,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这块切片所显示的是茎的次生木质部 切向切面的构造 28判断枝条的生长龄,可看芽鳞痕,而计算大树的生长龄,则可看年轮数 29树皮是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种不同的组织构成 (三)填空: 1茎的主要作用是 ,此外还有 作用 2茎和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 3.种子植物茎的分枝方式有 种类型 4水稻茎的分枝方式叫--。 5依茎的生长方式,茎可分为---、-和-四个类型。 6苹果、梨等果树的短枝是能-的枝条,故又称-或- 7根据芽在枝上的位置,芽可分为--(包括和)和--,根据芽鳞的有无,芽可分为--和 按芽将形成的器官性质,芽可分为、·--和-,按芽的生活动状态,芽可分为 8木本植物的叶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疤痕叫 9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和-三部分,玉米等单子叶植物茎 的初生结构包括--、--和-三部分。 10.在茎的初生结构中,初生韧皮部的分化方式称为--,先分化出来的是 韧皮部,后分化出来的是--韧皮部,初生木质部的分化方式为-。 11.禾本科植物茎的维管束属-限维束,由-、--和-三部分 组成。 12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 故又称为--。 13木本双子叶植物茎中,束中形成层位于--和--之间,它们共同构成 其向外分裂出的细胞通常分化为-,向内分裂出来的细胞通常分化 为--,使茎进行--生长 14组成维管形成层的细胞有两种,即--和-- 15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主要由 和-组 成 16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韧皮部主要由--- 等组成。 17棉花茎的增粗生长,主要是由于维管形成层进行了--分裂和-分裂 的结果 18.木本双子叶植物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细胞转变为木栓形成层时,·该茎的结构由外向内 分别是
19.植物的次生生长就是产生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的过程。 20.观察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都是从节处取横切面。 21.所谓树皮就是指木栓组织。 22.根与茎的木栓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 23.心材主要是次生木质部,但无输导能力,无活细胞。 24.茎次生生长中,心材直径逐渐加大,边材则相对地保持一定的宽度。 25.早材又称春材或心材,晚材又称秋材或边材。 26.边材属次生木质部,心材属初生木质部。 27.某次生木质部的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之,所见的导管、管胞、• 木薄壁细胞、木纤维 和维管射线,都是其纵切面的形态,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这块切片所显示的是茎的次生木质部 切向切面的构造。 28.判断枝条的生长龄,可看芽鳞痕,而计算大树的生长龄,则可看年轮数。 29.树皮是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种不同的组织构成。 (三)填空: 1.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和________ ,此外还有________ 和________作用。 2.茎和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 3.种子植物茎的分枝方式有------ 、------ 和------ 三种类型。 4.水稻茎的分枝方式叫----。 。 5.依茎的生长方式,茎可分为----、----、----和---- 四个类型。 6.苹果、梨等果树的短枝是能-----的枝条,故又称----或---- 。 7.根据芽在枝上的位置,芽可分为----(包括 和 )和----,根据芽鳞的有无,芽可分为---- 和 ---- ,按芽将形成的器官性质,芽可分为 、• ---- 和---- ,按芽的生活动状态,芽可分为---- 和---- 。 8.木本植物的叶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疤痕叫---- `。 9.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 和----三部分,玉米等单子叶植物茎 的初生结构包括---- 、---- 和---- 三部分。 10.在茎的初生结构中,初生韧皮部的分化方式称为---- ,先分化出来的是-- • 韧皮部,后分化出来的是----韧皮部,初生木质部的分化方式为-- 。 11.禾本科植物茎的维管束属--限维束,由----、---- 和---- 三部分 组成。 12.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 ,• 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 故又称为----。 13.木本双子叶植物茎中,束中形成层位于----和---- 之间,它们共同构成一 ---,其向外分裂出的细胞通常分化为----,向内分裂出来的细胞通常分化 为----,使茎进行----生长。 14.组成维管形成层的细胞有两种,即----和----。 15.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主要由----、---- 、---- 和---- 组 成。 16.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韧皮部主要由 ----、----、----、----和 --- 等组成。 17.棉花茎的增粗生长,主要是由于维管形成层进行了---- 分裂和---- 分裂 的结果。 18.木本双子叶植物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细胞转变为木栓形成层时,• 该茎的结构由外向内 分别是----、----、----、----、----、----
19髓射线是-间的薄壁组织,也称--,由-产生,·后来形成部 分次生结构,具-和--作用 20.具有年轮的树木通常生长在--地区,每一年轮包括---和 21在显微镜下鉴别木材的三切面,主要依据是射线的形态。其中-面中是呈"砖 墙"形,在-面上呈--锤形 四)选择填空: 1.叶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为()。 A.叶痕B叶迹C.束痕D叶隙 2.蒲公英叶子呈莲座状,是因为()。 A.无茎B.茎仅具一个节C节间极短D具地下茎 3松、杨的分枝方式归为() A.单轴分枝B合轴分枝C二叉分枝D二叉分枝 4无效分蘖() A.属高蘖位,不能生长B.属低蘖位,不能抽穗结实 C.属高蘖位,不能抽穗结实D.属低蘖位,不能生长 5叶柄处芽属()。 A鳞芽B.腋芽C不定芽D顶芽 6茎上的叶和芽的发生属于()。 A.内起源B外起源C内始式D外始式 7根据(),茎端由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组成。 A.组织原学说B原套—原体学说C细胞学分区学说 8根据原套—原体学说,组成原套的细胞( A.只进行垂周分裂B.只进行切向分裂 C.只进行横向分裂D既进行垂周分裂又进行切向分裂 9茎表皮细胞的外壁常() A.木质化B栓质化C角质化D矿质化 10.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特点主要是() A.具周皮B具凯氏点C.具通道细胞D维管束排成不连续的一轮 11.南瓜的维管束为()。 A外韧维管束B双韧维管束C周韧维管束D.周木维管束 12.在方形(如蚕豆)或棱形(如芹菜)的茎中,棱角部分常分布有()。 A.厚角组织B厚壁组织C薄壁组织D石细胞 13.茎的维管束发育方式有() A.初生韧皮部为外始式,初生木质部为内始式 B初生韧皮部为内始式,初生木质部为外始式 C.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均为外始式 D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均为内始式 14.茎中初生射线是指() A.髓射线B维管射线C木射线D.韧皮纤维 15茎中次生射线是指() A.木射线B韧皮射线C髓射线D维管射线 16植物的一个年轮包括()。 A心材与边材B早材与晚材C硬材与软材 17.气孔下由木栓形成层向外产生的排列疏松的细胞称为()
19.髓射线是----间的薄壁组织,也称----,由---- 产生,• 后来形成部 分次生结构,具---- 和----作用。 20.具有年轮的树木通常生长在----地区,每一年轮包括----和----。 21.在显微镜下鉴别木材的三切面,主要依据是射线的形态。其中---- 面中是呈"砖 墙"形,在----面上呈----纺锤形。 (四)选择填空: 1.叶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为( )。 A.叶痕 B.叶迹 C.束痕 D.叶隙。 2.蒲公英叶子呈莲座状,是因为( )。 A.无茎 B.茎仅具一个节 C.节间极短 D.具地下茎 3.松、杨的分枝方式归为( ) A.单轴分枝 B.合轴分枝 C.二叉分枝 D.二叉分枝 4.无效分蘖( ) A. 属高蘖位,不能生长 B.属低蘖位,不能抽穗结实 C.属高蘖位,不能抽穗结实 D.属低蘖位, 不能生长 5.叶柄处芽属( )。 A.鳞芽 B.腋芽 C.不定芽 D.顶芽 6.茎上的叶和芽的发生属于( )。 A.内起源 B.外起源 C.内始式 D.外始式 7.根据( ),茎端由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组成。 A.组织原学说 B.原套──原体学说 C.细胞学分区学说 8.根据原套──原体学说,组成原套的细胞( )。 A.只进行垂周分裂 B.只进行切向分裂 C.只进行横向分裂 D.既进行垂周分裂又进行切向分裂 9.茎表皮细胞的外壁常( )。 A.木质化 B.栓质化 C.角质化 D.矿质化 10.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特点主要是( )。 A.具周皮 B.具凯氏点 C.具通道细胞 D.维管束排成不连续的一轮 11.南瓜的维管束为( )。 A.外韧维管束 B.双韧维管束 C.周韧维管束 D.周木维管束 12.在方形(如蚕豆)或棱形(如芹菜)的茎中,棱角部分常分布有( )。 A.厚角组织 B.厚壁组织 C.薄壁组织 D.石细胞 13.茎的维管束发育方式有( )。 A.初生韧皮部为外始式,初生木质部为内始式 B.初生韧皮部为内始式,初生木质部为外始式 C.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均为外始式 D.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均为内始式 14.茎中初生射线是指( )。 A.髓射线 B.维管射线 C.木射线 D.韧皮纤维 15.茎中次生射线是指( )。 A.木射线 B.韧皮射线 C.髓射线 D.维管射线 16.植物的一个年轮包括( )。 A.心材与边材 B.早材与晚材 C.硬材与软材 17.气孔下由木栓形成层向外产生的排列疏松的细胞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