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解剖学习题 、名词解释: 1细胞器 2组织 3.芽 4纹孔 5.根瘤 6心皮 7须根系 8异面叶 9真果 10.世代交替 问答题 1.植物细胞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功能? 2.植物细胞细胞器有哪几类?它们各自的结构、功能如何? 3.植物细胞壁由哪几层构成?各有何特点? 4.植物细胞后含物有哪些?试述它们的产生和分布 5.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分裂期有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细胞形态上有何特点? 6.什么是分生组织?它来源于什么细胞?分生组织有何特点? 7.根据来源和性质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哪几类?各由什么细胞或组织发育而来? 8.根据位置的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哪几类?这几类分生组织若按来源和性质分各 属于哪一类? 9.成熟组织有何特点?成熟组织共有几类? 10.薄壁组织有何特点?可分为哪几类? 11.表皮由哪几类组织或细胞构成?周皮由哪几类组织构成? 12.从细胞形态和在植物体内分布部位分析,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有何异同点? 13.导管和管胞在结构、功能、在植物中的分布方面有何不同? 14.筛管和筛胞在结构及分布上有何不同? 15.说明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的组织构成 16.什么是组织系统,植物体内的组织系统有哪几类? 17.种子的基本构成包括哪几部分?举例说明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区 18.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并简述各个条件的作用。 19.试述根尖的分区及各区的细胞特点和功能 20.试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 21.试述棉花老根由外向内包括哪些部分?各有何功能? 22,双子叶植物与禾本科植物茎中维管束的类型与排列有何不同? 23.如何利用射线来判断木材三切面? 24.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树怕剥皮”及”老树中空仍能生存"的道理
植物形态解剖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器 2.组织 3.芽 4.纹孔 5. 根瘤 6.心皮 7.须根系 8.异面叶 9. 真果 10.世代交替 二、问答题: 1.植物细胞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功能? 2.植物细胞细胞器有哪几类?它们各自的结构、功能如何? 3.植物细胞壁由哪几层构成?各有何特点? 4.植物细胞后含物有哪些?试述它们的产生和分布。 5.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分裂期有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细胞形态上有何特点? 6.什么是分生组织?它来源于什么细胞?分生组织有何特点? 7.根据来源和性质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哪几类?各由什么细胞或组织发育而来? 8.根据位置的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哪几类?这几类分生组织若按来源和性质分各 属于哪一类? 9.成熟组织有何特点?成熟组织共有几类? 10.薄壁组织有何特点?可分为哪几类? 11.表皮由哪几类组织或细胞构成?周皮由哪几类组织构成? 12.从细胞形态和在植物体内分布部位分析,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有何异同点? 13.导管和管胞在结构、功能、在植物中的分布方面有何不同? 14.筛管和筛胞在结构及分布上有何不同? 15.说明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的组织构成。 16.什么是组织系统,植物体内的组织系统有哪几类? 17.种子的基本构成包括哪几部分?举例说明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区 别。 18.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并简述各个条件的作用。 19.试述根尖的分区及各区的细胞特点和功能。 20.试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 21.试述棉花老根由外向内包括哪些部分?各有何功能? 22,双子叶植物与禾本科植物茎中维管束的类型与排列有何不同? 23.如何利用射线来判断木材三切面? 24.用所学的知识解释 "树怕剥皮"及"老树中空仍能生存"的道理
25.为什么向日葵和玉米不能像树木那样长高和长粗,并形成周皮? 26.试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27.比较维管射线与髓射线的异同点 28.简述裸子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29.年轮是如何形成的?何谓假年轮? 30.比较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与禾本科植物小麦茎的结构特征 31.试述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32.试述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的异同点。 33.试述木材三切面。 34.简述裸子植物松针叶的结构,并指出哪些特征体现了其抗旱性? 35.比较玉米叶与棉花叶在解剖构造上的异同点。 36.何谓传粉?植物对异花传粉有何适应性特征? 37.虫媒花和风媒花各有何特点? 38.试述双受精的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39.说明花药的发育及花粉粒的形成过程。 40.说明胚珠的发育及胚囊的形成过程 习趣答案 名词解释 1.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小“器官 2.由来源相同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所组成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3.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 4.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 5.根瘤细菌在豆科植物的根上共生所形成的各种突起。 6.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是适应于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7.主根不发达,早期停止生长或生长缓慢,由许多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8.叶肉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叶。 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 10.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和单倍体的配子体阶段,在生活史中有规律地交替 出现的现象 二、问答题: 1.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1)细胞壁具有多种功能:细胞壁维持了细胞的形态;保护了原生质,减少蒸 腾,防止病虫侵害;细胞壁还参与植物体吸收、分泌、运输活动;另外,细胞壁在 细胞生长调控、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2)细胞膜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的功能;细胞膜能向内 形成凹陷,吞噬外围的液体(胞饮作用)和固体小颗粒(吞噬作用);细胞膜还能使 细胞内的物质排出细胞外(胞吐作用);细胞膜还有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和相互识 别的功能。 3)细胞质含有胞基质和细胞器。植物细胞的多种功能在此完成,如光合作用 (叶绿体)、呼吸作用(线粒体)、蛋白质合成(核糖体)、糖、脂、蛋白质、核酸的 代谢(胞基质、液泡)等
25.为什么向日葵和玉米不能像树木那样长高和长粗,并形成周皮? 26.试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27.比较维管射线与髓射线的异同点。 28.简述裸子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29.年轮是如何形成的?何谓假年轮? 30.比较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与禾本科植物小麦茎的结构特征。 31.试述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32.试述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的异同点。 33.试述木材三切面。 34.简述裸子植物松针叶的结构,并指出哪些特征体现了其抗旱性? 35.比较玉米叶与棉花叶在解剖构造上的异同点。 36.何谓传粉?植物对异花传粉有何适应性特征? 37.虫媒花和风媒花各有何特点? 38.试述双受精的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39.说明花药的发育及花粉粒的形成过程。 40.说明胚珠的发育及胚囊的形成过程。 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小“器官”。 2.由来源相同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所组成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3.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 4.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 5.根瘤细菌在豆科植物的根上共生所形成的各种突起。 6.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是适应于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7.主根不发达,早期停止生长或生长缓慢,由许多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8.叶肉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叶。 9.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 10.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和单倍体的配子体阶段,在生活史中有规律地交替 出现的现象。 二、问答题: 1.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1)细胞壁具有多种功能:细胞壁维持了细胞的形态;保护了原生质,减少蒸 腾,防止病虫侵害;细胞壁还参与植物体吸收、分泌、运输活动;另外,细胞壁在 细胞生长调控、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2)细胞膜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的功能;细胞膜能向内 形成凹陷,吞噬外围的液体 (胞饮作用)和固体小颗粒(吞噬作用);细胞膜还能使 细胞内的物质排出细胞外 (胞吐作用);细胞膜还有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和相互识 别的功能。 3)细胞质含有胞基质和细胞器。植物细胞的多种功能在此完成,如光合作用 (叶绿体)、呼吸作用 (线粒体)、蛋白质合成(核糖体)、糖、脂、蛋白质、核酸的 代谢(胞基质、液泡)等
4)细胞核具有携带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基因)于染色体上;在核仁中合成核 糖体亚单位;控制植物体的遗传性状的功能 2.植物细胞器有三大类:双层膜的细胞器(质体、线粒体);单层膜的细胞器(内 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微体);非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 1)质体:由双层单位膜构成的球状结构。内含有各种色素,如叶绿素、叶黄 素、类胡萝卜素等,一般呈现不同的颜色。质体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叶绿体(含 叶绿素,具有光合功能)、白色体(不含色素,具有储藏功能。储藏淀粉的称为造 粉体;储藏蛋白质的叫造蛋白体;储藏油脂的称为造油体)、有色体(含有大量的类 胡萝卜素而呈现黄色或橙黄色,分布于花瓣、果实中)。 2)线粒体:由双层单位膜构成,具有呼吸作用,是细胞的"动力站 3)内质网:单层单位膜构成,呈囊状,里面充满基质。分为粗糙型内质网和 光滑型内质网两类,主要具有合成、运输、储藏等功能。 4)高尔基体:由一层单位膜构成的扁囊状构造。由内质网产生的小泡形成。 具有多种功能,如参与分泌作用;合成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并输送至细胞壁; 参与溶酶体和液泡的形成等 5)液泡:由单层单位膜构成,一般较大,内含很多酶类。具有调节渗透压 参与细胞内物质积累和移动、参与大分子降解的功能。 6)溶酶体:由单层单位膜构成的小球体,内含溶酶体酶。溶酶体的主要功能 是水解掉衰老的细胞器,大分子以至细胞自身。 7)微体:由单层单位膜构成的球体,含有过氧化物酶系和乙醛酸酶系,可分 为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参与光呼吸的有关反应,乙醛酸酶 体与脂肪代谢紧密相关。 8)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 所 3.植物细胞壁由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层构成。胞间层位于相邻两个细胞之 间,主要化学组成为果胶质,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随着植物细胞增大,胞间层 也被拉大。初生壁位于胞间层和次生壁之间,是细胞体积增大时产生的壁层,初 生壁一般较薄,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构成,具有延展性和韧性,细胞增 大时可以増大。次生壁是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纤维、石细胞、导管、管胞等) 才具有的壁层,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一般较厚,不具有延展性和韧性。 4.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有淀粉粒、蛋白质、脂类、晶体、单宁、色素等。 1)淀粉粒,淀粉粒是质体中的白色体的造粉体积累淀粉而形成的,一个造粉 体可以形成一个或几个淀粉粒,淀粉粒分布于细胞质中。 2)蛋白质,植物后含物中的蛋白质常呈颗粒状,被称为糊粉粒。糊粉粒是由 质体中的造蛋白体或小液泡积累蛋白质形成的。糊粉粒分布于细胞质中。有些植 物的某些部位富含蛋白质,被称为糊粉层,如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胚乳的外层就有 几层糊粉层细胞。 3)脂类,脂类是由质体中的造油体形成,常常以小滴或小球的形态出现在细 胞质中 4)晶体,晶体一般是在液泡中沉积形成的,常为无机质,如草酸钙,二氧化 硅等
4)细胞核具有携带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基因)于染色体上;在核仁中合成核 糖体亚单位;控制植物体的遗传性状的功能。 2.植物细胞器有三大类:双层膜的细胞器 (质体、线粒体);单层膜的细胞器 (内 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微体);非膜结构的细胞器 (核糖体)。 1)质体:由双层单位膜构成的球状结构。内含有各种色素,如叶绿素、叶黄 素、类胡萝卜素等,一般呈现不同的颜色。质体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叶绿体 (含 叶绿素,具有光合功能)、白色体 (不含色素,具有储藏功能。储藏淀粉的称为造 粉体;储藏蛋白质的叫造蛋白体;储藏油脂的称为造油体)、有色体 (含有大量的类 胡萝卜素而呈现黄色或橙黄色,分布于花瓣、果实中)。 2)线粒体:由双层单位膜构成,具有呼吸作用,是细胞的"动力站"。 3)内质网:单层单位膜构成,呈囊状,里面充满基质。分为粗糙型内质网和 光滑型内质网两类,主要具有合成、运输、储藏等功能。 4)高尔基体:由一层单位膜构成的扁囊状构造。由内质网产生的小泡形成。 具有多种功能,如参与分泌作用;合成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并输送至细胞壁; 参与溶酶体和液泡的形成等。 5)液泡:由单层单位膜构成,一般较大,内含很多酶类。具有调节渗透压、 参与细胞内物质积累和移动、参与大分子降解的功能。 6)溶酶体:由单层单位膜构成的小球体,内含溶酶体酶。溶酶体的主要功能 是水解掉衰老的细胞器,大分子以至细胞自身。 7)微体:由单层单位膜构成的球体,含有过氧化物酶系和乙醛酸酶系,可分 为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参与光呼吸的有关反应,乙醛酸酶 体与脂肪代谢紧密相关。 8)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 所。 3.植物细胞壁由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层构成。胞间层位于相邻两个细胞之 间,主要化学组成为果胶质,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随着植物细胞增大,胞间层 也被拉大。初生壁位于胞间层和次生壁之间,是细胞体积增大时产生的壁层,初 生壁一般较薄,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构成,具有延展性和韧性,细胞增 大时可以增大。次生壁是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纤维、石细胞、导管、管胞等) 才具有的壁层,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一般较厚,不具有延展性和韧性。 4.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有淀粉粒、蛋白质、脂类、晶体、单宁、色素等。 1)淀粉粒,淀粉粒是质体中的白色体的造粉体积累淀粉而形成的,一个造粉 体可以形成一个或几个淀粉粒,淀粉粒分布于细胞质中。 2)蛋白质,植物后含物中的蛋白质常呈颗粒状,被称为糊粉粒。糊粉粒是由 质体中的造蛋白体或小液泡积累蛋白质形成的。糊粉粒分布于细胞质中。有些植 物的某些部位富含蛋白质,被称为糊粉层,如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胚乳的外层就有 几层糊粉层细胞。 3)脂类,脂类是由质体中的造油体形成,常常以小滴或小球的形态出现在细 胞质中。 4)晶体,晶体一般是在液泡中沉积形成的,常为无机质,如草酸钙,二氧化 硅等
5)单宁,单宁是多元酚类化合物,产生于细胞质、液泡等部位,单宁具有保 护细胞防止病虫侵害的作用。 6)色素,色素包括存在于质体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存在于液泡中的类 黄酮色素。除了是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条件外,还是植物细胞呈现各种颜色的原 因 5.植物有丝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各时期细胞形态各异 1)前期,核内的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破裂,细胞质中纺锤 丝开始形成。 2)中期,核膜,核仁消失,细胞膜以内可以看到形态明显的染色体,染色体 排列在赤道面上,纺锤丝完全形成 3)后期,各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被分开,沿着纺锤丝向两极移动 4)末期,染色大体移到两极,染色体开始解螺旋而变成染色质,新的核膜开 始形成,最后形成两个新的子核。赤道面开始形成赤道板,再赤道板为依托, 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将两个子核分开,将细胞质分开(胞质分离)。两 个新细胞形成。 6.(1)分生组织指位于植物体特定部位,具有周期性和持续性进行细胞分裂能力 的组织 分生组织来源于受精卵及由它衍生的胚性细胞,以至成熟组织。来源于胚性细胞 的分生组织称为原生分生组织,来源于原生分生组织的称为初生分生组织,来源 于成熟组织的称为次生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核大,细胞质丰富,缺乏后含物和液泡。 7.根据来源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原生分生组织来源于胚性细胞和由它衍生的细胞;初生分生组织来源于原生分生 组织;次生分生组织来源于成熟组织细胞。 8.根据位置不同,分生组织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若按来源和性质看,顶端分生组织由原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构成,侧生分 生组织由次生分生组织构成;居间分生组织由顶端分生组织衍生并且遗留在某些 器官的局部区域中的分生组织,它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9.成熟组织的细胞排列较疏松;细胞形状多样,除了近圆形外,还有长条形、管 状等;有些细胞有次生壁加厚;细胞核相对较小;细胞质丰富,含有多种细胞器,质 体、线粒体、液泡发 达;细胞后含物丰富 成熟组织分为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五类。 10.薄壁组织细胞多为多面体,细胞壁薄;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而明显;细胞质因 种类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同化的薄壁组织富含叶绿体,储藏组织富含后含物等 细胞核相对较小 薄壁组织根据担负的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吸收组织、同化组织、储藏组织、 通气组织、传递细胞五类 11.表皮是一种复合组织,它由多类细胞构成,一般由表皮细胞、气孔器、表皮 毛构成,有些植物表皮上还有一些异细胞,如禾本科植物叶的上表皮上有泡状细 胞(运动细胞),茎干表皮上有栓细胞和硅细胞等。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
5)单宁,单宁是多元酚类化合物,产生于细胞质、液泡等部位,单宁具有保 护细胞防止病虫侵害的作用。 6)色素,色素包括存在于质体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存在于液泡中的类 黄酮色素。除了是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条件外,还是植物细胞呈现各种颜色的原 因。 5.植物有丝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各时期细胞形态各异。 1)前期,核内的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破裂,细胞质中纺锤 丝开始形成。 2)中期,核膜,核仁消失,细胞膜以内可以看到形态明显的染色体,染色体 排列在赤道面上,纺锤丝完全形成。 3)后期,各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被分开,沿着纺锤丝向两极移动。 4)末期,染色大体移到两极,染色体开始解螺旋而变成染色质,新的核膜开 始形成,最后形成两个新的子核。赤道面开始形成赤道板,再赤道板为依托, 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将两个子核分开,将细胞质分开 (胞质分离)。两 个新细胞形成。 6.(1)分生组织指位于植物体特定部位,具有周期性和持续性进行细胞分裂能力 的组织。 分生组织来源于受精卵及由它衍生的胚性细胞,以至成熟组织。来源于胚性细胞 的分生组织称为原生分生组织,来源于原生分生组织的称为初生分生组织,来源 于成熟组织的称为次生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核大,细胞质丰富,缺乏后含物和液泡。 7.根据来源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原生分生组织来源于胚性细胞和由它衍生的细胞;初生分生组织来源于原生分生 组织;次生分生组织来源于成熟组织细胞。 8.根据位置不同,分生组织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若按来源和性质看,顶端分生组织由原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构成,侧生分 生组织由次生分生组织构成;居间分生组织由顶端分生组织衍生并且遗留在某些 器官的局部区域中的分生组织,它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9.成熟组织的细胞排列较疏松;细胞形状多样,除了近圆形外,还有长条形、管 状等;有些细胞有次生壁加厚;细胞核相对较小;细胞质丰富,含有多种细胞器,质 体、线粒体、液泡发 达;细胞后含物丰富。 成熟组织分为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五类。 10.薄壁组织细胞多为多面体,细胞壁薄;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而明显;细胞质因 种类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同化的薄壁组织富含叶绿体,储藏组织富含后含物等; 细胞核相对较小。 薄壁组织根据担负的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吸收组织、同化组织、储藏组织、 通气组织、传递细胞五类。 11.表皮是一种复合组织,它由多类细胞构成,一般由表皮细胞、气孔器、表皮 毛构成,有些植物表皮上还有一些异细胞,如禾本科植物叶的上表皮上有泡状细 胞 (运动细胞),茎干表皮上有栓细胞和硅细胞等。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
栓内层构成,木栓层属于保护组织,木栓形成层属于分生组织,栓内层属于薄壁 组织。所以,周皮由保护组织、分生组织和薄壁组织构成。 12.厚角组织细胞成熟后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有活的原生质体,细胞具有潜 在的分生能力。厚角组织一般分布于正在生长的茎和经常摆动的叶柄等部位,具 有巩固和支持的作用 厚壁组织细胞成熟后,细胞壁一般有次生壁加厚,没有活的原生质体,成熟 后的厚壁组织是只有细胞壁的死细胞,没有分生潜力。厚壁组织包括石细胞 和纤维,石细胞分布于植物的各种器官,纤维分布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和韧皮 部中。 13.导管与管胞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结构:导管为管状结构,由侧壁和端壁构成,端壁与侧壁以较大的角度结合, 端壁上有穿孔,导管成熟后无活的原生质体,被称为导管分子。管胞也是管 状结构,但管胞没有端壁,管胞的两端呈尖斜状,尖斜状的两端侧壁上有纹 孔来运输水分、矿质。成熟后的管胞也没有活的原生质体。 2)功能:两者都具有输导水分和矿质的功能,导管比管胞输导能力强。 3分布,导管分布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管胞分布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的木质部中 14.1)结构:筛管为管状结构,由侧壁和端壁构成,端壁与侧壁以较大的角度结合, 端壁上有筛板、筛域、筛孔,筛管是特化的细胞,成熟后无细胞核,但有活的原 生质体,被称为筛管分子;筛胞也是管状结构,但筛胞没有端壁,筛胞的两端呈尖 斜状,尖斜状的两端侧壁上分布有筛域、筛孔,筛胞运输同化产物是通过侧壁上 的筛域、筛孔来完成。 2)分布:筛管分布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中,筛胞分布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韧 皮部中。 15.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由木质部、维管形成层和韧皮部构成。木质部由机械组织 薄壁组织和输导组织组成;维管形成层是分生组织;韧皮部由输导组织、薄壁组织 和机械组织构成。所以,构成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的组织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薄壁组织和分生组织等。 16.植物体内,承担一定生理功能的不同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在植物体内贯穿在 一起构成了组织系统。如由贯穿于植物各个器官的维管束构成了植物体的维管系 统;覆盖于植物体表的表皮和周皮构成了植物体的皮系统;皮系统与维管系统之间 的部分构成了植物体的基本组织系统 17.虽然植物种子的形态各异,但其基本结构是一样的,都由种皮、胚和胚乳三 部分组成。种皮是种子外面的保护层,成熟的种子在种皮上常有种脐和种孔;胚是 构成种子的最重要部分,它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等四部分组成;种子萌发时, 胚根、胚芽和胚轴分别形成植物体的根、茎、叶及其过渡区,因此,也可以说胚 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胚乳是种子内储藏营养物质的组织,种子萌发时,其营养 物质被胚消化、吸收和利用。 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种子都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但两者胚的 组成有差异,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绝大多数 双子叶植物具有两片子叶;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芽鞘、胚根、胚根
栓内层构成,木栓层属于保护组织,木栓形成层属于分生组织,栓内层属于薄壁 组织。所以,周皮由保护组织、分生组织和薄壁组织构成。 12.厚角组织细胞成熟后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有活的原生质体,细胞具有潜 在的分生能力。厚角组织一般分布于正在生长的茎和经常摆动的叶柄等部位,具 有巩固和支持的作用。 厚壁组织细胞成熟后,细胞壁一般有次生壁加厚,没有活的原生质体,成熟 后的厚壁组织是只有细胞壁的死细胞,没有分生潜力。厚壁组织包括石细胞 和纤维,石细胞分布于植物的各种器官,纤维分布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和韧皮 部中。 13.导管与管胞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结构:导管为管状结构,由侧壁和端壁构成,端壁与侧壁以较大的角度结合, 端壁上有穿孔,导管成熟后无活的原生质体,被称为导管分子。管胞也是管 状结构,但管胞没有端壁,管胞的两端呈尖斜状,尖斜状的两端侧壁上有纹 孔来运输水分、矿质。成熟后的管胞也没有活的原生质体。 2)功能:两者都具有输导水分和矿质的功能,导管比管胞输导能力强。 3)分布,导管分布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管胞分布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的木质部中。 14.1)结构:筛管为管状结构,由侧壁和端壁构成,端壁与侧壁以较大的角度结合, 端壁上有筛板、筛域、筛孔,筛管是特化的细胞,成熟后无细胞核,但有活的原 生质体,被称为筛管分子;筛胞也是管状结构,但筛胞没有端壁,筛胞的两端呈尖 斜状,尖斜状的两端侧壁上分布有筛域、筛孔,筛胞运输同化产物是通过侧壁上 的筛域、筛孔来完成。 2)分布:筛管分布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中,筛胞分布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韧 皮部中。 15.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由木质部、维管形成层和韧皮部构成。木质部由机械组织、 薄壁组织和输导组织组成;维管形成层是分生组织;韧皮部由输导组织、薄壁组织 和机械组织构成。所以,构成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的组织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薄壁组织和分生组织等。 16.植物体内,承担一定生理功能的不同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在植物体内贯穿在 一起构成了组织系统。如由贯穿于植物各个器官的维管束构成了植物体的维管系 统;覆盖于植物体表的表皮和周皮构成了植物体的皮系统;皮系统与维管系统之间 的部分构成了植物体的基本组织系统。 17.虽然植物种子的形态各异,但其基本结构是一样的,都由种皮、胚和胚乳三 部分组成。种皮是种子外面的保护层,成熟的种子在种皮上常有种脐和种孔;胚是 构成种子的最重要部分,它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等四部分组成;种子萌发时, 胚根、胚芽和胚轴分别形成植物体的根、茎、叶及其过渡区,因此,也可以说胚 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胚乳是种子内储藏营养物质的组织,种子萌发时,其营养 物质被胚消化、吸收和利用。 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种子都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但两者胚的 组成有差异,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绝大多数 双子叶植物具有两片子叶;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芽鞘、胚根、胚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