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查找表 、名词解释 1.查找表2.集合3.查找长度4.有序表5.平衡化6.平衡二叉排序树7.平衡因子8.散列表 9.散列函数10.散列地址11.同义词12.冲突13.开散列表14.拉链法15.堆积 填空题 1.对任何集合A而言,A的每一个成员a称为A的一个 记为 2.空集是的集合,记为 3.在集合这种逻辑结构中,任何结点之间都不存在 关系,这是集合这种逻辑结构的 基本特点 4.集合中没有相同的 。作为一个数学概念,集合的元素没有 5.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反映的是 6.对于集合这逻辑结构来说,其中的数据元素之间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非逻辑关系,但任何 一对数据元素之间没有 关系,即没有关系。 7.查找表按其所包括的运算的不同分为 查找表和 找 8.查找表中主关键字指的是 ,次关键字指的是 9.静态查找表包括 三种基本运算。 10.动态查找表包括 五种基本运算 11.假定key为主关键字,若顺序表中第n个元素的键值为K,则顺序查找算法的查找长度为 1:若第1个元素的键值为K,则查找长度为 若表中无键值等于K的元素,则查找 长度为 12.以下算法在有序表R中用二分査找法查找键值等于K的元素,请分析程序,并在 上填充合适的语句。 int binsearch (stable R, keytype k) {low=l;hig=R.n;/*置査找区间初值。low,hig分别标记查找区间的下、上界*/ hile(low<=hig Imid=(lowthig)/2 switch case K==R.item[mid].key: return(mid);/*找到,返回位置mid*/ case K<R item[mid]. key: break;/缩小区间*/ case K>R item[mid].ki break;/*缩小区间*/ return(0);/*若区间长度已为0但仍不成功,则返回0,表示查找不成功* 13.二分查找在查找成功时的查找长度不超过 其平均查找长度为 较大时约等于 4一个 表由一个顺序表和一个索引表两部分组成。其中的顺序表在组织形式与普通 表完全相同:而索引表本身在组织形式上也是一个 15.索引顺序表的特点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a.顺序表中的数据元素 ":b.索引表反 映了这些 的有关特性 16.在索引顺序表上,对于顺序表中的每一块,索引表中有相应的一个”索引项"。每个索引项 有两个域:块内最大 _值和块_位置 17.索引顺序表上的查找分两个阶段: 。该查找方法称为 查找
1 第九章 查找表 一、名词解释 1.查找表 2.集合 3.查找长度 4.有序表 5.平衡化 6.平衡二叉排序树 7.平衡因子 8.散列表 9.散列函数 10.散列地址 11.同义词 12.冲突 13.开散列表 14.拉链法 15.堆积 二、填空题 1.对任何集合 A 而言,A 的每一个成员 a 称为 A 的一个________,记为________。 2.空集是________的集合,记为________。 3.在集合这种逻辑结构中,任何结点之间都不存在________关系,这是集合这种逻辑结构的 基本特点。 4.集合中没有相同的________。作为一个数学概念,集合的元素没有________。 5.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反映的是________。 6.对于集合这逻辑结构来说,其中的数据元素之间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非逻辑关系,但任何 一对数据元素之间没有________关系,即没有________关系。 7.查找表按其所包括的运算的不同分为________查找表和________查找表。 8.查找表中主关键字指的是________,次关键字指的是________。 9.静态查找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运算。 10.动态查找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基本运算。 11.假定 key 为主关键字,若顺序表中第 n 个元素的键值为 K,则顺序查找算法的查找长度为 1;若第 1 个元素的键值为 K,则查找长度为________;若表中无键值等于 K 的元素,则查找 长度为________。 12.以下算法在有序表 R 中用二分查找法查找键值等于 K 的元素,请分析程序,并在________ 上填充合适的语句。 int binsearch(sqtable R,keytype K) {low=1;hig=R.n;/*置查找区间初值。low,hig 分别标记查找区间的下、上界*/ while(low<=hig) {mid=(low+hig)/2; switch {case K==R.item[mid].key:return(mid);/*找到,返回位置 mid*/ case K<R.item[mid].key:________;break;/*缩小区间*/ case K>R.item[mid].kiy:________;break;/*缩小区间*/ } } return(0);/*若区间长度已为 0 但仍不成功,则返回 0,表示查找不成功*/ } 13.二分查找在查找成功时的查找长度不超过________,其平均查找长度为________,当 n 较大时约等于________。 14.一个________表由一个顺序表和一个索引表两部分组成。其中的顺序表在组织形式与普通 的________表完全相同;而索引表本身在组织形式上也是一个________表。 15.索引顺序表的特点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a.顺序表中的数据元素"________";b.索引表反 映了这些"________"的有关特性。 16.在索引顺序表上,对于顺序表中的每一块,索引表中有相应的一个"索引项"。每个索引项 有两个域:块内最大________值和块________位置。 17.索引顺序表上的查找分两个阶段:一、________;二、________。该查找方法称为________ 查找
18.静态查找表的三种不同实现各有优缺点。其中, 查找效率最低但限制最少。 查找效率最高但限制最强。而 查找则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19.二叉排序树是一种特殊的、增加了限制条件的二叉树,其限制条件是任一结点的键值 于其左孩子(及其子孙)的键值且 于其右孩子(及其子孙)的键值 0.在表示一棵二叉排序树的二叉链表上,要找键值比某结点X的键值 的结点,只需 通过结点X的左指针到它的左子树中去找。 1.中根遍历一棵二叉排序树所得的结点访问序列是键值的序列 22.对于一个无序序列,可以通过构造一棵 而使其成为一个有序序列 23.以下算法在指针T所指的二叉排序树上查找键值等于K的结点。成功时回送指向该结点的 指针;否则回送空指针。请分析程序,并在 填充合适的语句。 bitreptr search bst(bitreptr t, keytype K) lif(t==NULL)return (NULL else swith Icase T->key==K: case rerun(search bst(T->lchild, K)) rerun(search bst(T->rchild, K)) 24.二叉排序树上的查找长度不仅与 有关,也与二叉排序树的 有关。 5.在随机情况下,含有n个结点的二叉排序树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其时间效率很高。 26.二叉排序的查找效率与树的形态有关。当二叉排序树退化为一条单支时,查找算法退化为 查找,平均查找长度上升为 27.有n个结点的AⅥL树的深度与 是同数量级的,因而在它上面进行查找的平均查找 长度也与 同数量级 28.平衡二叉排序树上任一结点的平衡因子只可能是 29..用散列技术时需要考虑的两个主要问题是 30.按组织形式的不同,通常有 与 两类散列表 31.以下算法在开散列表田P中查找键值等于K的结点,成功时返回指向该结点的指针,不成 功时返回空指针。请分析程序,并在 上填充合适的语句。 pointer research openhash(keytype K, openhash HP i=H(K);/*计算K的散列地址*/ p=HP[i];/*i的同义词子表表头指针传给p*/ while()p=p->next;/未达表尾且未找到时,继续扫描* 32以下算法实现若开散列表田P中无键值为K结点,则插入一个这样的结点。请分析程序并 在 上填充合适的语句 void insert openhash (keytype K, openhash HP) lif (research openhash(K, HP)==NULL) Hi=H(K) g=malloc(size): g->key= /*生成新结点*/ =HPli]: HP[i]= /*前插法链入新结点*/
2 18.静态查找表的三种不同实现各有优缺点。其中,________查找效率最低但限制最少。 ________查找效率最高但限制最强。而________查找则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19.二叉排序树是一种特殊的、增加了限制条件的二叉树,其限制条件是任一结点的键值 ________于其左孩子(及其子孙)的键值且________于其右孩子(及其子孙)的键值。 20.在表示一棵二叉排序树的二叉链表上,要找键值比某结点 X 的键值________的结点,只需 通过结点 X 的左指针到它的左子树中去找。 21.中根遍历一棵二叉排序树所得的结点访问序列是键值的________序列。 22.对于一个无序序列,可以通过构造一棵________而使其成为一个有序序列。 23.以下算法在指针 T 所指的二叉排序树上查找键值等于 K 的结点。成功时回送指向该结点的 指针;否则回送空指针。请分析程序,并在________填充合适的语句。 bitreptr search_bst(bitreptr T,keytype K) {if(T==NULL)return(NULL); else swith {case T->key==K:________; case________: rerutn(search_bst(T->lchild,K)); case________: rerutn(search_bst(T->rchild,K)); } } 24.二叉排序树上的查找长度不仅与________有关,也与二叉排序树的________有关。 25.在随机情况下,含有 n 个结点的二叉排序树的平均查找长度为________,其时间效率很高。 26.二叉排序的查找效率与树的形态有关。当二叉排序树退化为一条单支时,查找算法退化为 ________查找,平均查找长度上升为________。 27.有 n 个结点的 AVL 树的深度与________是同数量级的,因而在它上面进行查找的平均查找 长度也与________同数量级。 28.平衡二叉排序树上任一结点的平衡因子只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 29.采用散列技术时需要考虑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一、________?二、________? 30.按组织形式的不同,通常有________与________两类散列表。 31.以下算法在开散列表 HP 中查找键值等于 K 的结点,成功时返回指向该结点的指针,不成 功时返回空指针。请分析程序,并在________上填充合适的语句。 pointer research_openhash(keytype K,openhash HP) {i=H(K); /*计算 K 的散列地址*/ p=HP[i]; /*i 的同义词子表表头指针传给 p*/ while(________)p=p->next;/*未达表尾且未找到时,继续扫描*/ ________; } 32 以下算法实现若开散列表 HP 中无键值为 K 结点,则插入一个这样的结点。请分析程序并 在________上填充合适的语句。 void insert_openhash(keytype K,openhash HP) {if(research_openhash(K,HP)==NULL) {i=H(K); q=malloc(size);q->key=________; /*生成新结点*/ ________=HP[i];HP[i]=________; /*前插法链入新结点*/ } }
33.以下算法实现若开散列表P中存在键值为K结点,则将其删除。请分析程序并在 上填充合适的语句 void delete openhash(keytype K, openhash HP li=H(K) if(HP[i]=NULL) return;/*空表则退出*/ p=HP[i] if(p->key==k) =p->next;free(p); return;}/*表首结为待点时的删除*/ while(p->next!=NULL /*其他情况下的删除* lg=p: p=p=->next if(p->key==K)(=p->next: delete(p): return: I 34.对闭散列表来说, 的方法就是处理冲突的方法 35.常见的构造后继散列地址序列的方法有 四种。 36.以下算法假定以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在闭散列表Ⅲ中查找键值为K的结点,成功时回 送该位置;不成功时回送标志-1。请分析程序,并在 上填充合适的语句。 int search cloxehash(keytype K, closehash HL d=H(K);/*计算散列地址*/ while(hl[i]. key! =K&&(i!=d-1)i= /*未成功且未查遍整个丑时继续扫描* )reurn(i) /*查找成功*/ else return (-1) /*查找失败*/ 查找法的平均查找长度与元个数n个数无关 38.在分块查找法中,首先查找 然后再查找找相应的 39.在具有24个元素的有序表上进行二分查找,则比较一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 比较二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 比较五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 。总的平均 查找长度为 40.在散列存储中,装填因子x的值越大,则 是散列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出散列表的装满程度 42.当所有结点的权值都相等时,用这些结点构造的二叉排序树上只有 43.在二叉排序树上插入新结点时,不必移动其它结点,仅需使某结点的指针域由 变为 即可 44.二分查找方法仅适用于这样的表:表中的记录必须 其存储结构必须是 45.设线性表(a,a2,…,as)元素的值由小到大排列。对一个给定的k值,用二分法检索查找 表中与k相等的元素,在检索不成功的情况下至多较次 46.设线性表L=(a,a,…,a)(mn>2),表中元素按值的递增顺序排列。对一个给定的值k,分 别用顺序检索和二分法检索查找与k相等的元素,比较次数分别为s和b,若检索不成功, 则s和b的数量关系是 47.设有两个散列函数H1(k)=kmod13和H2(k)=kmod11+1,散列表为T[0…12],用双重散 解决冲突。函数H1l用来计算散列地址,当发生冲突时,H2作为计算下一个探测地址的地址增 量,假定在某一时刻T的状态为 80|85 3
3 33.以下算法实现若开散列表 HP 中存在键值为 K 结点,则将其删除。请分析程序并在________ 上填充合适的语句。 void delete_openhash(keytype K,openhash HP) {i=H(K); if(HP[i]==NULL)return;/*空表则退出*/ p=HP[i]; if(p->key==K){_______=p->next;free(p);return;} /*表首结为待点时的删除*/ while(p->next!=NULL) /*其他情况下的删除*/ {q=p;p=p=->next; if(p->key==K){________=p->next;delete(p);return;} } } 34.对闭散列表来说,________的方法就是处理冲突的方法。 35.常见的构造后继散列地址序列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36.以下算法假定以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在闭散列表 HL 中查找键值为 K 的结点,成功时回 送该位置;不成功时回送标志-1。请分析程序,并在________上填充合适的语句。 int search_cloxehash(keytype K,closehash HL) {d=H(K); /*计算散列地址*/ i=d; while(HL[i].key!=K&&(i!=d-1)i=______;/*未成功且未查遍整个 HL 时继续扫描*/ if(________)reurn(i); /*查找成功*/ else return(-1); /*查找失败*/ } 37.________查找法的平均查找长度与元个数 n 个数无关。 38.在分块查找法中,首先查找________,然后再查找找相应的________。 39.在具有 24 个元素的有序表上进行二分查找,则比较一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________, 比较二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________,比较五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________。总的平均 查找长度为________。 40.在散列存储中,装填因子 x 的值越大,则________。 41.________是散列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出散列表的装满程度。 42.当所有结点的权值都相等时,用这些结点构造的二叉排序树上只有________。 43.在二叉排序树上插入新结点时,不必移动其它结点,仅需使某结点的指针域由________ 变为________即可。 44.二分查找方法仅适用于这样的表:表中的记录必须________,其存储结构必须是________。 45.设线性表(a1,a2,…,a500)元素的值由小到大排列。对一个给定的 k 值,用二分法检索查找 表中与 k 相等的元素,在检索不成功的情况下至多较________次。 46.设线性表 L=(a1,a2,…,an)(n>2),表中元素按值的递增顺序排列。对一个给定的值 k,分 别用顺序检索和二分法检索查找与 k 相等的元素,比较次数分别为 s 和 b ,若检索不成功, 则 s 和 b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 47.设有两个散列函数 H1(k)=k mod 13 和 H2(k)=k mod 11+1,散列表为 T[0…12],用双重散 解决冲突。函数 H1 用来计算散列地址,当发生冲突时,H2 作为计算下一个探测地址的地址增 量,假定在某一时刻 T 的状态为: T: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0 85 34
下一个被插入的关键码是42,其插入的位置是 48.设有一个已按各元素的值排好序的线性表,长度为125,对给定的k值,用二分法查找与 相等的元素,若查找成功,则至少需要比较 次,至多需比较 次 单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①数字分析法对健值的各位进行分析,选择分布较均匀的若干位组成散列地址 ②除余法选择一个适当的正整数p,以p除健值以所得的余数作为散列地址。 ③平方取中法以健值平方的中间几位作为散列地址。 ④基数转换法将健值看成另一种进制的数再转换成原来进制的数,然后选择其中几位作为散 列地址。 ⑤随机数法选择一个随机函数 random,以健值在该函数下的值作为散列地址 2.以下所法正确的是 ①数字分析法需事先知道所有可能出现的健值及所有健值的每一位上各数字的分布情况,并 且健值的位数比散列地址的位数多。 ②除余法要求事先知道全部健值。 ③平方取中法需要事先掌握健值的分布情况 ④随机数法适用于健值不相等的场合 3.除余法选择一正整数p,以健值除以p所得的余数作为散列地址。通常选p为() ①小于或等于散列表长的素数。 ②接近表长的且不与组成关键字的字符基数直接相关的质数。 ③大于或等于散列表长的素数 ④接近表长的质数 4.顺序查找法适合于()存储结构的查找表。 ①压缩②散列 ③索引 ④顺序或链式 5.对采用二分査找法进行查找运算的查找表,要求按()方式进行存储。 ①顺序存储 ②链式存储 ③顺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 ④链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 设顺序表的长为n,则其每个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是 ②(n-1)/2 ③n/2 ④(n+1)/2 7.设有序表的关键字序列为{1,4,6,10,18,35,42,53,67,71,78,84,92,99},当 用二分查找法查找健值为84的结点时,经()次比较后查找成功。 ①2② ③4 8.静态查找表与动态查找表两者的根本差别在于 ①逻辑结构不同 ②存储实现不同 ③施加的操作不同 ④数据元素的类型不同 9.长度为12的按关键字有序的查找表采用顺序组织方式。若采用二分查找方法,则在等概 率情况下,查找失败时的ASL值是 () ①37/12②62/1 ④49/13 0.在表长为n的顺序表中,实施顺序查找,在查找不成功时,与关键字比较的次数为() ①n ④n-1 11.二分查找法适用于存储结构为()的,且按关键字排序的线性表 ①顺序存储 ②链接存储 ③顺序存储或链接存储 ④索引存储 12.用顺序查找法对具有n个结点的线性表查找的时间复杂性量级为 ①0(n2)②0( nlog2n) ③0(n) ④0(10gn)
4 下一个被插入的关键码是 42,其插入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 48.设有一个已按各元素的值排好序的线性表,长度为 125,对给定的 k 值,用二分法查找与 k 相等的元素,若查找成功,则至少需要比较________次,至多需比较________次。 三、单项选择题 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①数字分析法对健值的各位进行分析,选择分布较均匀的若干位组成散列地址。 ②除余法选择一个适当的正整数 p,以 p 除健值以所得的余数作为散列地址。 ③平方取中法以健值平方的中间几位作为散列地址。 ④基数转换法将健值看成另一种进制的数再转换成原来进制的数,然后选择其中几位作为散 列地址。 ⑤随机数法选择一个随机函数 random,以健值在该函数下的值作为散列地址。 2. 以下所法正确的是 ( ) ①数字分析法需事先知道所有可能出现的健值及所有健值的每一位上各数字的分布情况,并 且健值的位数比散列地址的位数多。 ②除余法要求事先知道全部健值。 ③平方取中法需要事先掌握健值的分布情况。 ④随机数法适用于健值不相等的场合。 3. 除余法选择一正整数 p,以健值除以 p 所得的余数作为散列地址。通常选 p 为( ) ①小于或等于散列表长的素数。 ②接近表长的且不与组成关键字的字符基数直接相关的质数。 ③大于或等于散列表长的素数。 ④接近表长的质数。 4.顺序查找法适合于( )存储结构的查找表。 ①压缩 ② 散列 ③索引 ④顺序或链式 5.对采用二分查找法进行查找运算的查找表,要求按( )方式进行存储。 ①顺序存储 ② 链式存储 ③顺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 ④ 链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 6.设顺序表的长为 n,则其每个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是 ( ) ①n ② (n-1)/2 ③ n/2 ④ (n+1)/2 7.设有序表的关键字序列为{1,4,6,10,18,35,42,53,67,71,78,84,92,99},当 用二分查找法查找健值为 84 的结点时,经( )次比较后查找成功。 ①2 ② 3 ③ 4 ④ 12 8.静态查找表与动态查找表两者的根本差别在于 ( ) ①逻辑结构不同 ② 存储实现不同 ③施加的操作不同 ④ 数据元素的类型不同 9.长度为 12 的按关键字有序的查找表采用顺序组织方式。若采用二分查找方法,则在等概 率情况下,查找失败时的 ASL 值是 ( ) ①37/12 ② 62/13 ③ 39/12 ④49/13 10.在表长为 n 的顺序表中,实施顺序查找,在查找不成功时,与关键字比较的次数为( ) ①n ②1 ③ n+1 ④n-1 11.二分查找法适用于存储结构为( )的,且按关键字排序的线性表。 ( ) ①顺序存储 ② 链接存储 ③ 顺序存储或链接存储 ④索引存储 12.用顺序查找法对具有 n 个结点的线性表查找的时间复杂性量级为 ①O(n 2) ② O(nlog2n) ③ O(n) ④ O(log2n)
13.用二分查找法对具有n个结点的线性表查找的时间复杂性量级为 ①0(n2) ②0(nlog2n) ③0(n) ④0(logn) 4.二叉排序树的查找和折半查找的时间性能相同。这种说法 ①正确 ②错误 15.与其他查找方法相比,散列查找法的特点是 ①通过关键字比较进行查找 ②通过关键字计算记录存储地址进行查找 ③通过关键字计算记录存储地址,并进行一定的比较进行查找 16.在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所构成的闭散列表上进行查找,可能要探测多个位置,在查 找成功的情况下,所探测的这些位置上的健值 ①一定都是同义词 ②一定都不是同义词 ③都相同 ④健值不一定有序的顺序表 18.设散列函数为H(k)=kmod7,一组关键码为23,14,9,6,30,12和18,散列表T 的地址空间为0.6,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依次将这组关键码插入T中,得到的散列表为 ①0 18 012 ②01 48[239301216 0 1412|9 0186 ④01 234 56 62330|14|1812 19.设有一个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得到的散列表 散列函数为H(k)=kmod1l,若要查找元素14,探测的次数是 ③3④6 20.在散列函数H(k)= k MOD m中,一般来讲,m应取 ①奇数②偶数③素数④充分大的数 21,分块查找的时间性能 ①低于二分查找 ②高于顺序查找而低于二分查找 ③高于顺序查找 ④低于顺序查找而高二分查找 2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顺序査找效率最低但限制最强。 ②二分查找效率最高但限制最少。 ③分块查找效率介于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之间 2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查找表中数据元素的任何数据项都可以作为关键字 ②采用二分査找法对有序表进行査找总比采用顺序査找法对其进行查找要快。 ③二叉排序树的查找和二分查找时间的性能相同 ④最佳二叉排序树一定是平衡二叉树 ⑤“顺序查找法”是指在顺序表上进行查找的方法
5 13.用二分查找法对具有 n 个结点的线性表查找的时间复杂性量级为 ( ) ①O(n2 ) ② O(nlog2n) ③ O(n) ④O(log2n) 14.二叉排序树的查找和折半查找的时间性能相同。这种说法 ( ) ①正确 ② 错误 15.与其他查找方法相比,散列查找法的特点是 ( ) ①通过关键字比较进行查找 ②通过关键字计算记录存储地址进行查找 ③通过关键字计算记录存储地址,并进行一定的比较进行查找 16.在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所构成的闭散列表上进行查找,可能要探测多个位置,在查 找成功的情况下,所探测的这些位置上的健值 ( ) ①一定都是同义词 ② 一定都不是同义词 ③都相同 ④ 健值不一定有序的顺序表 18.设散列函数为 H(k)= k mod 7,一组关键码为 23,14,9,6,30,12 和 18,散列表 T 的地址空间为 0..6,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依次将这组关键码插入 T 中,得到的散列表为 ( ) ①0 1 2 3 4 5 6 14 6 23 9 18 30 12 ② 0 1 2 3 4 5 6 14 18 23 9 30 12 6 ③0 1 2 3 4 5 6 14 12 9 23 30 18 6 ④0 1 2 3 4 5 6 6 23 30 14 18 12 9 19.设有一个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得到的散列表: T:0 1 2 3 4 5 6 7 8 9 10 13 25 80 16 17 6 14 散列函数为 H(k)=k mod 11,若要查找元素 14,探测的次数是 ( ) ① 18 ② 9 ③3 ④6 20.在散列函数 H(k)=k MOD m 中,一般来讲,m 应取 ( ) ①奇数 ②偶数 ③ 素数 ④ 充分大的数 21,分块查找的时间性能 ( ) ①低于二分查找 ② 高于顺序查找而低于二分查找 ③高于顺序查找 ④ 低于顺序查找而高二分查找 2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①顺序查找效率最低但限制最强。 ②二分查找效率最高但限制最少。 ③分块查找效率介于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之间。 2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查找表中数据元素的任何数据项都可以作为关键字。 ②采用二分查找法对有序表进行查找总比采用顺序查找法对其进行查找要快。 ③二叉排序树的查找和二分查找时间的性能相同。 ④最佳二叉排序树一定是平衡二叉树 ⑤“顺序查找法”是指在顺序表上进行查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