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号 考号末两位) 绝密★启用前(2010年6月24日) 2010年宽甸市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得分评卷人 、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请将下面的名言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满招损 谦受益 2.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1)—(3)题。(4分) 人生中最难得的财富是保持一棵充满快乐的心。 挫折, 得失, 荣辱……把我们的快乐消磨殆尽。不要为外界物质世界所累,不断挖崛快乐,享受快乐 (1)给加点的字注音。(1分) 挫折( 消磨(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将改正后的字写在下面。(1分 (3)将下列选项正确地填入文段空白处。(只填序号)(2分) 计算B.看重C.追逐D.遭遇 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原句的下面。(2分) (1)为了有效地防控甲型HIN1流感,各级各类学校要督促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我们应该坚决制止那些乱扔垃圾、乱涂乱画 4.仿写句子。(2分) 人的潜能就如同含苞待放的花蕾,只要绽放,就会吐露芬芳:人的潜能就如同蕴藏丰富的矿山,只要开 采,就会收获宝藏 5.某校一位初三班主任老师,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复习备考,决定让全班同学利用体育活动课的时
绝密★启用前(2010 年 6 月 24 日) 2010 年宽甸市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 (满分 30 分) 1.请将下面的名言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2 分) 满 招 损 谦 受 益 2.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1)—(3)题。(4 分) 人生中最难得的财富是保持一棵充满快乐的心。 挫.折, 得失, 名 利, 荣辱……把我们的快乐消磨.殆尽。不要为外界物质世界所累,不断挖崛快乐,享受快乐。 (1)给加点的字注音。(1 分) 挫.折( ) 消磨.(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将改正后的字写在下面。(1 分) (3)将下列选项正确地填入文段空白处。(只填序号)(2 分) A.计算 B.看重 C.追逐 D.遭遇 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原句的下面。(2 分) (1)为了有效地防控甲型H1N1 流感,各级各类学校要督促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我们应该坚决制止那些乱扔垃圾、乱涂乱画。 4.仿写句子。(2 分) 人的潜能就如同含苞待放的花蕾,只要绽放,就会吐露芬芳;人的潜能就如同蕴藏丰富的矿山,只要开 采,就会收获宝藏; , 1 , 。 5.某校一位初三班主任老师,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复习备考,决定让全班同学利用体育活动课的时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座 位 号 (考号末两位)
间在教室里学习。如果你是这个班的班长,你将如何说服老师让同学正常上体育活动课?(50字左右)(2 分) 6.名著阅读与积累。(4分) (1)下列作家、作品、人物、情节连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施耐庵———《水浒传》一——鲁达一——风雪山神庙 B.笛福———《鲁滨孙漂流记》一—一鲁滨孙——一开导“星期五” C.罗曼·罗兰 《名人传》 托尔斯泰 创作《战争与和平》 D.老舍——《骆驼祥子》一—一祥子一一一烈日下拉车 (2)填空。(2分)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怎么啦,小强盜?”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 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①这个情节出自小说《 ②文中的“我”指的是 7.古诗文填空。(14分)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3) 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 (4)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6)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8)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9)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10)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间在教室里学习。如果你是这个班的班长,你将如何说服老师让同学正常上体育活动课?(50 字左右)(2 分) 6.名著阅读与积累。(4 分) (1)下列作家、作品、人物、情节连线不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 A.施耐庵———《水浒传》———鲁达——— 风雪山神庙 B.笛福———《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开导“星期五” C.罗曼·罗兰———《名人传》———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 D.老舍———《骆驼祥子》———祥子———烈日下拉车 (2)填空。(2分)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 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① 这个情节出自小说《 》。 ② 文中的“我”指的是( )。 7.古诗文填空。(14 分) (1) ,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3) ,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 秋思》) (4)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6)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7) ,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8)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9)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10)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1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通过神奇的想象为寒冷的边塞增添无限春意的千古名句 (12)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请你写出能劝勉人们珍惜时间的诗句 得分评卷人二、阅读(满分60分) (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8-10题。(10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 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 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 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作假山,召僚属③置酒众皆褒美坦@独俯首。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 血山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 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注]①王:指益王趔元杰。②帝∶宋太宗。③僚属:下属官吏。④坦∶指姚坦。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又何间焉?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众皆褒美,坦独俯首 (4)尝作假山。 9.翻译选文中画“ ”的句子。(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 10.从甲、乙两文可以看出,鲁庄公与宋太宗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有何相同之处?(2分) (二)阅读选文,回答11-17题。(19分) 母亲的手
(1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通过神奇的想象为寒冷的边塞增添无限春意的千古名句 是 , 。 (12)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请你写出能劝勉人们珍惜时间的诗句 , 。 二、阅读(满分 60 分) (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 8—10 题。(10 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 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 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 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王①,帝②第五子元杰也。尝作假山,召僚属③置酒,众皆褒美,坦④独俯首。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 血山,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 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②帝:宋太宗。③僚属:下属官吏。④坦:指姚坦。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1)又何间.焉?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众皆褒美,坦独俯首..。 (4)尝.作假山。 9.翻译选文中画“ ”的句子。(4 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 10.从甲、乙两文可以看出,鲁庄公与宋太宗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有何相同之处? (2 分) (二)阅读选文,回答 11—17 题。(19 分) 母亲的手 得分 评卷人
生命亘古的法则, 阻挡不住时光的小舟, 老了母亲 于是, 忧郁与感动的泪水 流淌在记忆的土地, 无垠地回放着一一母亲的手。 ①母亲的手,在我有生以来的深刻记忆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 ②孩童挨大人骂、挨大人揍是难免的,但我却怎么也想不起任何挨母亲打的片段来,连最通常的打手心 打屁股都没有。虽如此,母亲的惩戒更甚于打,她有揪拧的独门绝招。我说绝招,是她揪拧同时进行揪 起而痛拧之。揪或拧,也许是中国母亲对男孩子惯用的惩戒法,慈母在望孑成龙的心理压力驱使下,总会情 急而出此招。 ③我的母亲也如天底下数十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 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 几样菜,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干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因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可是扒了两口,却说 什么也吃不下了。隔着桌子,我瑟缩地看着母亲。她看上去平静而肃然,对我说:“吃完,不许剩下。“我 摇头示意,母亲立刻变得失望懊恼,但仍只淡淡地说:“那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摆好。″在大人终席前, 我不时偷望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好,也不言笑。 ④到了夜里,客人辞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一把拽我过去,没头没脸地按我在床上,反剪了 两臂,上下全身揪拧,而且不住地说:"为什么明明吃不下了还盛?能吃饱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 孩子吗?”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再没有剩过饭。 ⑤当然,母亲的手,在我的感情上也有其熨帖细腻的一面。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都由母亲来 洗。一个大木盆,倒进一壶热水后,再放入大约三洗脸盆的冷水,一块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块重碱黄皂
生命亘古的法则, 阻挡不住时光的小舟, 老了母亲。 于是, 忧郁与感动的泪水, 流淌在记忆的土地, 无垠地回放着——母亲的手。 ①母亲的手,在我有生以来的深刻记忆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 ②孩童挨大人骂、挨大人揍是难免的,但我却怎么也想不起任何挨母亲打的片段来,连最通常的打手心、 打屁股都没有。虽如此,母亲的惩戒更甚于打,她有揪拧的独门绝招。我说绝招,是她揪拧同时进行——揪 起而痛拧之。揪或拧,也许是中国母亲对男孩子惯用的惩戒法,慈母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驱使下,总会情 急而出此招。 ③我的母亲也如天底下数十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 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 几样菜,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因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可是扒了两口,却说 什么也吃不下了。隔着桌子,我瑟缩地看着母亲。她看上去平静而肃然,对我说:“吃完,不许剩下。”我 摇头示意,母亲立刻变得失望懊恼,但仍只淡淡地说:“那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摆好。”在大人终席前, 我不时偷望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好,也不言笑。 ④到了夜里,客人辞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 一把拽我过去,没头没脸地按我在床上,反剪了 两臂,上下全身揪拧,而且不住地说:“为什么明明吃不下了还盛?能吃饱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 孩子吗?”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再没有剩过饭。 ⑤当然,母亲的手,在我的感情上也有其熨帖细腻的一面。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都由母亲来 洗。一个大木盆,倒进一壶热水后,再放入大约三洗脸盆的冷水,一块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块重碱黄皂
衣衫便在她熟巧的十指下翻搓起来了。安顺当时尚无自来水,住家院中有井的自可汲取来用,无井的便需买 水。当时街上有担两木桶水,水面覆以荷叶的卖水人。我们就属于要买水的异乡客。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 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地-件件地洗。我常在有破洞的纸窗内窥望。毎洗之前,母亲总将 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小心取下,待把洗好的衣衫穿上竹竿挂妥在廊下时,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 ⑥同样是那双结满厚茧的手,在微弱昏黄的油灯下,亳不放松地督导着我们兄弟的课业。粗糙易破的草 纸书,一本本、一页页,在她指间如日历般翻过去。在小学三年级那年,我终因功课太差而留级了。记得把 成绩单交给母亲时,我没有勇气看她的脸,低下头看见她那只拿着“历史实录”的手,颤抖得比我自己的还 厉害。可是,出乎意料地,那双手却轻轻覆压在我头上。我听见母亲平和地说:“没关系,明年多用点功就 好了。”我记不得究竟站了多久,但我永远记得那双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⑦冬夜,炉火渐尽,屋内更加寒冷,待我们上床入睡后,母亲坐在火旁,借着黄的祕开骀为我们 (考号末两位) 缝补衣袜。有时她用锥子锥穿厚厚的布鞋底,再将麻绳穿过针孔,一针一针地勒紧,那蒲舌的 是待新鞋做好穿在我们脚上时,所换得的欣快的透支 吧 ⑧去年夏天回到家乡时,注意到母亲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纹,也有点颤抖,那枚结婚戒指竟显得稍许松大 了。有一天上午,家中只剩下母亲和我,我去厨房沏了茶,倒—杯奉给她。当我把杯子放在她手中时,第一 次看清了那双手,我却不敢轻易去触抚。霎时,那双手变得硕大无比,大得使我为三日后的远行找到了恒定 的力量 ⑨母亲的手,未经过任何化妆品的润饰。惟其如此,那才是一双至大完美的手。 (选文有改动) 11.选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2分) 12.阅读选文③⑥段,用简洁的语言把所叙述的三件事分别概括出来。(3分)
衣衫便在她熟巧的十指下翻搓起来了。安顺当时尚无自来水,住家院中有井的自可汲取来用,无井的便需买 水。当时街上有担两木桶水,水面覆以荷叶的卖水人。我们就属于要买水的异乡客。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 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地洗。我常在有破洞的纸窗内窥望。每洗之前,母亲总将 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小心取下,待把洗好的衣衫穿上竹竿挂妥在廊下时,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 ⑥同样是那双结满厚茧的手,在微弱昏黄的油灯下,毫不放松地督导着我们兄弟的课业。粗糙易破的草 纸书,一本本、一页页,在她指间如日历般翻过去。在小学三年级那年,我终因功课太差而留级了。记得把 成绩单交给母亲时,我没有勇气看她的脸,低下头看见她那只拿着“历史实录”的手,颤抖得比我自己的还 厉害。可是,出乎意料地,那双手却轻轻覆压在我头上。我听见母亲平和地说:“没关系,明年多用点功就 好了。” 我记不得究竟站了多久,但我永远记得那双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⑦冬夜,炉火渐尽,屋内更加寒冷,待我们上床入睡后,母亲坐在火旁,借着昏黄的灯光,开始为我们 缝补衣袜。有时她用锥子锥穿厚厚的布鞋底,再将麻绳穿过针孔,一针一针地勒紧,那痛苦的承受,大概就 是待新鞋做好穿在我们脚上时,所换得的欣快的透支 吧! ⑧去年夏天回到家乡时,注意到母亲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纹,也有点颤抖,那枚结婚戒指竟显得稍许松大 了。有一天上午,家中只剩下母亲和我,我去厨房沏了茶,倒一杯奉给她。当我把杯子放在她手中时,第一 次看清了那双手,我却不敢轻易去触抚。霎时,那双手变得硕大无比,大得使我为三日后的远行找到了恒定 的力量。 ⑨母亲的手,未经过任何化妆品的润饰。惟其如此,那才是一双至大完美的手。 (选文有改动) 11.选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2 分) 12.阅读选文③—⑥段,用简洁的语言把所叙述的三件事分别概括出来。(3 分) 座 位 号 (考号末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