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徽省凤阳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李二庄中学命题人:陈书强 温馨提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基础知识90分,作文5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交回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漫步在文学艺术的长廊,品读古代优美诗文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引领我们欣赏早春美景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我们呈现边塞 风光:“海内存知己 ”是王勃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真诚劝慰,“但愿人长 久 ”是苏轼对相隔两地亲人的深情祝愿;杜甫《望岳》抒写 览众山小”之豪情,王安石《登飞来峰》悟出“不畏浮云遮望 眼 的哲理:当“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孟子主张 在国家受侮、生灵涂炭之际,文天祥悲壮地喊出“人生自古谁无 死, 2、阅读王家新《预感》片段,完成后面问题。(13分) 预感 王家新 夜风吹/风①(A、B、哐哐)地扑打门窗/风从远方而来,转瞬把②(A、一座座B、一幢幢)城市 /gu进宇宙的大气流里/这时房子在漂流,你的灵魂/开始漂流/你干脆熄了灯,不再写诗/回到黑暗中/让诗来写 你/让风把你随便带到一个什么地方/你听到无数声音,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世纪/最后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在自 己的肋骨深处,听到/风在ba着树木的根/一下,又一下/你躲不开了/秋天终于找到了你/第二天,醒来/推门见 满地⑤(A、哗哗B、簌簌)的落叶/你已形同老人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guo 进干脆()肋(
1 2010 年安徽省凤阳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李二庄中学 命题人:陈书强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 5 分,基础知识 90 分,作文 55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 分) 漫步在文学艺术的长廊,品读古代优美诗文:“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引领我们欣赏早春美景; “ , 长 河 落 日 圆 ” ( 王 维 《 使 至 塞 上 》 ) , “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我们呈现边塞 风光;“海内存知己, ”是王勃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真诚劝慰,“但愿人长 久, ”是苏轼对相隔两地亲人的深情祝愿;杜甫《望岳》抒写 “ ,一览众山小”之豪情,王安石《登飞来峰》悟出“不畏浮云遮望 眼, ”的哲理;当 “生”与“ 义”不可得 兼时,孟子 主张 “ ”,在国家受侮、生灵涂炭之际,文天祥悲壮地喊出“人生自古谁无 死, ”。 2、阅读王家新《预感》片段,完成后面问题。(13 分) 预 感 王家新 一夜风吹/风○1 (A、口当 口当 B、哐哐)地扑打门窗/风从远方而来,转瞬.把○2 (A、一座座 B、一幢幢)城市 /guǒ进宇宙的大气流里/这时房子在漂流,你的灵魂/开始漂流/你干脆.熄了灯,不再写诗/回到黑暗中/让诗来写 你/让风把你随便带到一个什么地方/你听到无数声音,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世纪/最后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在自 己的肋.骨深处,听到/风在 bá着树木的根/一下,又一下/你躲不开了/秋天终于找到了你/第二天,醒来/推门见 满地○3 (A、哗哗 B、簌簌)的落叶/你已形同老人。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guǒ( )进 干脆.( ) 肋.( )骨 bá( )着
(2)加“、”的“瞬”字,查字典应查部首,“转瞬”在诗中的含义是 (2分) (3)根据诗意,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依次填在横线上。(3分)(只填字母) (4)请从内容和形式上谈谈这首诗的特点。(4分) 3、语文综合活动。(14分) 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杋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増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 校园”的主题活动。 (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2分) (2)按下面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2分) 活动目的(紧扣班级活动主题):(3分) 活动方式 (3分) (3)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画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的话对他作介绍。(不能 只引用名人的原话) 孔子屈原李白苏轼曹雪芹安徒生高尔基 人物: (1分) 介绍: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40分) (一)(19分) 《春风》老舍 d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 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
2 (2)加“ ”的“瞬”字,查字典应查 部首,“转瞬”在诗中的含义是 (2 分) (3)根据诗意,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依次填在横线上。(3 分)(只填字母) ○1 ○2 ○3 (4)请从内容..和形式..上谈谈这首诗的特点。(4 分) 3、语文综合活动。(14 分) 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 校园”的主题活动。 (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2 分) (2)按下面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2 分) 活动目的(紧扣班级活动主题):(3 分) 活动方式: (3 分) (3)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画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的话对他作介绍。(不能 只引用名人的原话) 孔子 屈原 李白 苏轼 曹雪芹 安徒生 高尔基 人物: (1 分) 介绍: (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40 分) (一)(19 分) 《春风》老舍 ○1 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 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
冷。但是,两地的舂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睛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 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就是那没树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颜色一日影 草色、石层,三者能配合出种种的条纹,种种的影色。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 上似睡非睡的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一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可是被清凉的 蓝空给开拓出老远,平日看不见的小岛清楚的点在帆外。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一种无 目的的思虑,要思虑而心中反倒空虚了些。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我不知应当爱 哪个。 ⑤两地的春可都被风给吹毁了。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的传送花香, 同情的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 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 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由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的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 使人不英雄的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 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妤, 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懒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 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 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干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 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的刮,我死 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 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 4、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试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分) 相同点 不同点: 5、本文写济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 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 是 写青岛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海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 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 (4分) 本文是写春风的,可是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济南、青岛秋天的美丽呢?试谈谈自己的认识
3 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2 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 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就是那没树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颜色--日影、 草色、石层,三者能配合出种种的条纹,种种的影色。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 上似睡非睡的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可是被清凉的 蓝空给开拓出老远,平日看不见的小岛清楚的点在帆外。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一种无 目的的思虑,要思虑而心中反倒空虚了些。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我不知应当爱 哪个。 ○3 两地的春可都被风给吹毁了。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的传送花香, 同情的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 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 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4 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的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 使人不英雄的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 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 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懒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 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 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干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 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的刮,我死 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 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 4、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试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 分) 相同点: 不同点: 5、本文写济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 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 是 ;写青岛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海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 来 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 (4 分) 6、本文是写春风的,可是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济南、青岛秋天的美丽呢?试谈谈自己的认识
(4分) 7、作者在第③段中说,济南、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那么,作者心中的春风应是 什么样的呢?请结合对本文的理解,发挥想象和联想,运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在本段画线处具体描写出作者心目 中的春风。(3分) 所谓春风,似乎应当 8、请认真阅读第⊕段文字,仔细揣摩和品味相关语句,谈谈济南、青岛两地舂风的肆虐给作者带来什么样 的感受。(4分) (二)(18分) 中国皮影戏 易树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 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 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 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 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 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 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 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 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 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
4 (4 分) 7、作者在第○3 段中说,济南、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那么,作者心中的春风应是 什么样的呢?请结合对本文的理解,发挥想象和联想,运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在本段画线处具体描写出作者心目 中的春风。(3 分) 所谓春风,似乎应当 8、请认真阅读第○4 段文字,仔细揣摩和品味相关语句,谈谈济南、青岛两地春风的肆虐给作者带来什么样 的感受。(4 分) (二)(18 分) 中国皮影戏 易 树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 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 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 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 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 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 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 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 影高的达 55 厘米,低的仅有 10 厘米左右。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 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
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 国传统艺术之 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 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 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 独特的贡献。 (选自《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7年第2期有删改) 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其说明顺序是 (3分) 10、文章在点明皮影戏的本质特征后,依次介绍了中国皮影戏的 皮影戏制作 广泛流传。(4分) 1、文章引用《汉书》记载的爱情故事,其作用有二:(4分) 一是: 12、阅读文中画线句,说说加点词“之一”不能删去的原因。(4分) 13、山西省孝义市的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结合上文内容,阅读下面链接材料,概括说明孝义皮影戏 的特点。(3分) 材料一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戏起源于战国 材料二1995年,孝义皮影戏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 材料三孝义皮影戏的剧目很多,现收藏有200余本 孝义皮影戏的特点 (三)古文(16分)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 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 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5
5 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 国传统艺术之一..。 公元 13 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 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 18 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 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 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 独特的贡献。 (选自《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07 年第 2 期 有删改) 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其说明顺序是: (3 分) 10、文章在点明皮影戏的本质特征后, 依次介绍了中国皮影戏的 ——皮影戏制作—— ——广泛流传。(4 分) 11、文章引用《汉书》记载的爱情故事,其作用有二:(4 分) 一是: 二是: 12、阅读文中画线句,说说加点词“之一”不能删去的原因。(4 分) 13、山西省孝义市的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结合上文内容,阅读下面链接材料,概括说明孝义皮影戏 的特点。(3 分) 材料一 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戏起源于战国。 材料二 1995 年,孝义皮影戏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 材料三 孝义皮影戏的剧目很多,现收藏有 200 余本。 孝义皮影戏的特点: (三)古文(16 分)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 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 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