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工作状态分析 、动态特性分析: ic、ug和uE的关系曲线,称动特性曲线 BE BB 即交流负载线 ur=Un+u im cos ot A UCC DucE CE CC cIm cos at B 三点法作图: EUBB clm ot=0,uBE=UBg+Uim;ucE= Ucc-Ucl得到C点 ot=/2,uBE=UBg;ucE=Ucc得到B点 直线BC与横轴交于A点 七=π,uBE=Ug-Ulm<0-ic=0;uc=Uc+Uclm得到D点 折线CAD即为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曲线
u U U t u U U t CE CC c m BE BB im cos cos 1 三点法作图: t=0,uBE=UBB+Uim; uCE=UCC-Uc1m 得到C点 t=/2,uBE=UBB; uCE=UCC 得到 B点 t= , uBE=UBB-Uim <0---iC=0; uCE=UCC+Uc1m得到D点 直线BC与横轴交于A点 C B D 一、动态特性分析: iC、uBE和uCE的关系曲线,称动特性曲线 ——即交流负载线 UBE=UBB+Uim UBE=UBB UCC 4.2.3 工作状态分析 uCE 0 ic Uc1m A 折线CAD即为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曲线
动态负载Rc:动态特性曲线斜率的倒数 C 将 C max Uan=l1n·R代入上式,得 COS R cIm Re(1-cos 0 =a1(6)·R2(1-c0s6) Cmax 表明:丙类功放的动态电阻由 R(等效负载电阻)和θ(导通角) 共同决定
动态负载RC:动态特性曲线斜率的倒数 M c m C I U R 1 共同决定。 (等效负载电阻)和 (导通角) 表明:丙类功放的动态电阻由 将 , 代入上式,得 e e C c m e c c m c m e C M R R i I R R U I R i I ( ) (1 cos ) (1 cos ) 1 cos 1 max 1 1 1 max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工作状态根据uE= u,ucE= u时,动特性上 瞬时工作点C的位置确定。 C点在输出特性放大区和饱和区的临界点-临界状态 C点在输出特性放大区-3压状态 C点在输出特性饱和区-过压状态
二、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工作状态根据uBE=uBEmax, uCE=uCEmin 时,动特性上 瞬时工作点C的位置确定。 C点在输出特性放大区----欠压状态 C点在输出特性放大区和饱和区的临界点----临界状态 C点在输出特性饱和区----过压状态
RLR BEmax R减小 R增 0 C1 欠压和临界状态:ic是相 同的余弦脉冲;但临界状 uce 态Uc1m大; 过压状态:ic中间凹陷;Ucm较临界略有增大
0 uce ic iC uBEmax 欠压和临界状态: iC是相 同的余弦脉冲;但临界状 态UC1m大; 过压状态:iC中间凹陷;UC1m较临界略有增大。 t uce UC1 0 RL=RLcr RL增大 RL减小 t
比较三种工作状态: (1)临界状态:P1最大;η较高;最佳工作状 态(对应最佳负载Rua);主要用于发射机末级。 (2)过压状态:m较高(弱过压状态n最高); 负载阻抗变化时,Uc1基本不变;用于发射机中 间级 (3)欠压状态:P1较小;η较低;Pc大;输 出电压不够稳定;很少采用,基极调幅电路工 作于此状态
比较三种工作状态: (1)临界状态:P1最大;较高;最佳工作状 态 (对应最佳负载RLcr);主要用于发射机末级。 (2)过压状态: 较高(弱过压状态最高); 负载阻抗变化时,UC1基本不变;用于发射机中 间级 (3)欠压状态: P1较小; 较低;PC大;输 出电压不够稳定;很少采用,基极调幅电路工 作于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