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货币均衡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写在题后的括弧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D2.B3.C4.D5.A6.A7.D8.C9.A10.D11.C12.B13.A 二、多项选释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写在题后的括弧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ABD 2.BE 3.ABCD 4.ABCDE 5.BDE 6.ABC7.AC 8.AC 三、简述题(回答要点并加以解释或说明)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求的总体上研究货币运行 状态变动的规律。 (2)货币均衡与信贷平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①联系: A.,在一定条件下,银行部门的信贷收支与非银行经济部门的货币收支可以互相转化。 B.货币均衡和信贷平衡最终都可以通过货币流通状况反映出来。 ②区别: A.,货币均衡反映的是货币运动的状况,受货币流通规律的制约:而信贷收支平衡反映 的是银行信贷资金的运动,受信贷资金运动规律的制约。 B.,信贷收支运动主要与生产讨程相联系,而货币收支运动主要与商品流通过程相联系 C,信贷平衡反映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对银行信贷资金需要量与银行信贷资金供给量的 协调平衡关系:而货币均衡反映的是是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需要量与银行体系提供给社会的 货币量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2(1)联系, 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货币供给在一定条件下改 变货币需求,而货币需求的变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货币的供给 ②联系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纽带就是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2)区别: ①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存量,而社会总需求量是一个流量。 ②货币供给量由现实流通的货币和潜在的货币两大部分构成:社会总需求由流通性货 币及其流通速度两部分决定。 ③两者的变动在时间上不一致。 3.(1)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 ①经济发展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规模扩大了,但货币供给量没有及时增加,从而 导致流汤中货币紧缺 ②在货币均衡的情况下,货币管理当局仍然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得本来 均衡的货币走向供给小于需求的失衡状态。 (2)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根本原因是国民收入的超分配,即从整个国民经济看,价值形态的
20 第九章 货币均衡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写在题后的括弧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D 2. B 3. C 4. D 5. A 6. A 7. D 8.C 9. A 10. D 11.C 12.B 13.A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写在题后的括弧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ABD 2. BE 3. ABCD 4. ABCDE 5. BDE 6. ABC7. AC 8.AC 三、简述题(回答要点并加以解释或说明) 1.(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求的总体上研究货币运行 状态变动的规律。 (2)货币均衡与信贷平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①联系: A.在一定条件下,银行部门的信贷收支与非银行经济部门的货币收支可以互相转化。 B.货币均衡和信贷平衡最终都可以通过货币流通状况反映出来。 ②区别: A.货币均衡反映的是货币运动的状况,受货币流通规律的制约;而信贷收支平衡反映 的是银行信贷资金的运动,受信贷资金运动规律的制约。 B.信贷收支运动主要与生产过程相联系,而货币收支运动主要与商品流通过程相联系。 C.信贷平衡反映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对银行信贷资金需要量与银行信贷资金供给量的 协调平衡关系;而货币均衡反映的是是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需要量与银行体系提供给社会的 货币量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2.(1)联系: 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货币供给在一定条件下改 变货币需求,而货币需求的变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货币的供给。 ②联系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纽带就是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2)区别: ① 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存量,而社会总需求量是一个流量。 ② 货币供给量由现实流通的货币和潜在的货币两大部分构成;社会总需求由流通性货 币及其流通速度两部分决定。 ③ 两者的变动在时间上不一致。 3.(1)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 ①经济发展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规模扩大了,但货币供给量没有及时增加,从而 导致流通中货币紧缺。 ②在货币均衡的情况下,货币管理当局仍然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得本来 均衡的货币走向供给小于需求的失衡状态。 (2)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根本原因是国民收入的超分配,即从整个国民经济看,价值形态的
分配超过了使用价值(实物)形态的分配 4(1)货币运动的相对独立性和物资运动存在着矛盾 (2)财政、信贷再分配杠杆的使用和配合失灵。 ①财政支大于收。 ②财政收支虚假。 ③财政应未古 ④信贷白身膨 (3)国际收支的影响。 5.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的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有自己独有的特征: (1)由于中国的信用制度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发有程度较低,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不 能随市场供求的变化而自然变动,所以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极为微弱,利率很难对货币供 求发挥调节作用: (2)中国现行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国有企业的投资饥渴和软顶算约束 的特征,由此导致社会经济经常处于投资扩张过度、货币供给偏多的失衡状况。 (1)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共分为4个步骤: 第一步:分清失衡的类型,是供大于求还是供小于求: 第二步:分析失衡的原因 选择相应的对策 第四步:采取行动。 (2)假设货币供大于求,那么有以下四种类型对策可供选择: ①供应型调节:指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 ②需求型调节:指从增加货币需要量入手,使之活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 ③混合型调节:既要采取供应型调节,也要采取需求型调节,以尽快做到货币均衡而又 不会给经济带来太大波动之》 ④逆向型调节:指中央银行采取火上浇油之法一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促成货币供需 在新的起点均衡。 之
21 分配超过了使用价值(实物)形态的分配。 4.(1)货币运动的相对独立性和物资运动存在着矛盾。 (2)财政、信贷再分配杠杆的使用和配合失灵。 ①财政支大于收。 ②财政收支虚假。 ③财政应支未支。 ④信贷自身膨胀。 (3)国际收支的影响。 5.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的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有自己独有的特征: (1)由于中国的信用制度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不 能随市场供求的变化而自然变动,所以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极为微弱,利率很难对货币供 求发挥调节作用; (2)中国现行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国有企业的投资饥渴和软预算约束 的特征,由此导致社会经济经常处于投资扩张过度、货币供给偏多的失衡状况。 四、论述题(阐述观点并加以论证,并举出必要的实例) 答题要点: (1)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共分为 4 个步骤: 第一步:分清失衡的类型,是供大于求还是供小于求; 第二步:分析失衡的原因; 第三步:选择相应的对策; 第四步:采取行动。 (2)假设货币供大于求,那么有以下四种类型对策可供选择: ①供应型调节:指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 ②需求型调节:指从增加货币需要量入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 ③混合型调节:既要采取供应型调节,也要采取需求型调节,以尽快做到货币均衡而又 不会给经济带来太大波动之效。 ④逆向型调节:指中央银行采取火上浇油之法──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促成货币供需 在新的起点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