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的利润。”14 对于这段话,马克思的评注是(手稿第256页):“总之,亚·斯 密在这里直截了当地把地租和资本的利润称为纯粹是工人产品中 的扣除部分,或者说,是与工人加到原料上的劳动量相等的产品价 值中的扣除部分。但是,正如亚·斯密自己在前面证明过的,这个 扣除部分只能由工人加到原料上的、超过只支付他的工资或只提 供他的工资等价物的劳动量的那部分劳动构成;因而这个扣除部 分是由剩余劳动,即工人劳动的无酬部分构成。”15 可见,亚·斯密已经知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 的”,以及土地所有者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马克思在1861 年已经坦率地承认了这一点,而洛贝尔图斯和他的那伙在国家社 会主义的温暖的夏雨中象蘑菇一样繁殖起来的崇拜者,看来已经 把这一点忘得一干二净。 马克思接着说:“然而,斯密并没有把剩余价值本身作为一个 专门范畴同它在利润和地租中所具有的特殊形式区别开来。斯密 尤其是李嘉图在研究中的许多错误和缺点,都是由此而产生 的。”16—— 这个论点可以一字不差地用在洛贝尔图斯身上。 他的 “租”只是地租+利润之和;关于地租,他提出了一种完全错误的理 论,关于利润,他盲目地接受了他的前辈的说法。—— 而马克思 的剩余价值,却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不付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 一般形式。这个价值额,按照马克思首先发现的一些十分独特的 规律,分割为利润和地租这样一些特殊的转化形式。 这些规律将 要在第三卷中加以阐述。在那里将第一次说明,从理解一般剩余 价值到理解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地租,从而理解剩余价值在资 本家阶级内部进行分配的规律,需要经过多少中间环节。 序 言 15
雇主的利润。”14 对于这段话,马克思的评注是(手稿第256页):“总之,亚·斯 密在这里直截了当地把地租和资本的利润称为纯粹是工人产品中 的扣除部分,或者说,是与工人加到原料上的劳动量相等的产品价 值中的扣除部分。但是,正如亚·斯密自己在前面证明过的,这个 扣除部分只能由工人加到原料上的、超过只支付他的工资或只提 供他的工资等价物的劳动量的那部分劳动构成;因而这个扣除部 分是由剩余劳动,即工人劳动的无酬部分构成。”15 可见,亚·斯密已经知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 的”,以及土地所有者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马克思在1861 年已经坦率地承认了这一点,而洛贝尔图斯和他的那伙在国家社 会主义的温暖的夏雨中象蘑菇一样繁殖起来的崇拜者,看来已经 把这一点忘得一干二净。 马克思接着说:“然而,斯密并没有把剩余价值本身作为一个 专门范畴同它在利润和地租中所具有的特殊形式区别开来。斯密 尤其是李嘉图在研究中的许多错误和缺点,都是由此而产生 的。”16—— 这个论点可以一字不差地用在洛贝尔图斯身上。 他的 “租”只是地租+利润之和;关于地租,他提出了一种完全错误的理 论,关于利润,他盲目地接受了他的前辈的说法。—— 而马克思 的剩余价值,却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不付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 一般形式。这个价值额,按照马克思首先发现的一些十分独特的 规律,分割为利润和地租这样一些特殊的转化形式。 这些规律将 要在第三卷中加以阐述。在那里将第一次说明,从理解一般剩余 价值到理解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地租,从而理解剩余价值在资 本家阶级内部进行分配的规律,需要经过多少中间环节。 序 言 15
李嘉图比亚·斯密已经前进了一大步。李嘉图关于剩余价值 的见解是建立在一种新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的,这种理论在亚·斯 密那里虽然已见萌芽,但在应用时又几乎总是被他忘记,这种价值 理论成了以后一切经济科学的出发点。李嘉图从商品价值由实现 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引伸出由劳动加到原料中去的价值量在 工人和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它分割为工资和利润(这里指 剩余价值)。他论证了:无论这两部分的比例怎样变动,商品的价值 总是不变,这个规律,他认为只有个别例外。他甚至确立了关于工 资和剩余价值(在利润形式上理解的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的一些 主要规律,尽管他的理解过于一般化(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 15章A17),他还指出,地租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超过利润的余 额。—— 在上述各点中,洛贝尔图斯没有任何一点超过李嘉图。 李嘉图理论的内在矛盾,—— 这些矛盾使李嘉图学派遭到破 产,—— 要末洛贝尔图斯毫无所知,要末只是导致他提出一些乌托 邦的要求(《认识》第130页),而不是寻求经济学上的解决。 然而李嘉图关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学说,用不着等到洛贝尔 图斯的《认识》出现,才用于社会主义的目的。在《资本论》第一卷 第609页(第2版)18上,从《国民困难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致约 翰·罗素勋爵的一封信》(1821年伦敦版)这一著作中引用了“剩 余产品或资本的占有者”这一说法。这一著作单凭“剩余产品或资 本”这个说法本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正是马克思使这本40页的 小册子没有被埋没。在这一著作中说: “无论资本家得到的份额有多大{从资本家的立场出发},他总是只能占 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因为工人必须生活。”(第23页) 但是,工人怎样生活,从而资本家占有的剩余劳动能有多大, 16 序 言
李嘉图比亚·斯密已经前进了一大步。李嘉图关于剩余价值 的见解是建立在一种新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的,这种理论在亚·斯 密那里虽然已见萌芽,但在应用时又几乎总是被他忘记,这种价值 理论成了以后一切经济科学的出发点。李嘉图从商品价值由实现 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引伸出由劳动加到原料中去的价值量在 工人和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它分割为工资和利润(这里指 剩余价值)。他论证了:无论这两部分的比例怎样变动,商品的价值 总是不变,这个规律,他认为只有个别例外。他甚至确立了关于工 资和剩余价值(在利润形式上理解的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的一些 主要规律,尽管他的理解过于一般化(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 15章A17),他还指出,地租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超过利润的余 额。—— 在上述各点中,洛贝尔图斯没有任何一点超过李嘉图。 李嘉图理论的内在矛盾,—— 这些矛盾使李嘉图学派遭到破 产,—— 要末洛贝尔图斯毫无所知,要末只是导致他提出一些乌托 邦的要求(《认识》第130页),而不是寻求经济学上的解决。 然而李嘉图关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学说,用不着等到洛贝尔 图斯的《认识》出现,才用于社会主义的目的。在《资本论》第一卷 第609页(第2版)18上,从《国民困难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致约 翰·罗素勋爵的一封信》(1821年伦敦版)这一著作中引用了“剩 余产品或资本的占有者”这一说法。这一著作单凭“剩余产品或资 本”这个说法本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正是马克思使这本40页的 小册子没有被埋没。在这一著作中说: “无论资本家得到的份额有多大{从资本家的立场出发},他总是只能占 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因为工人必须生活。”(第23页) 但是,工人怎样生活,从而资本家占有的剩余劳动能有多大, 16 序 言
那是一个极其相对的量。 “如果资本的价值不按照资本量增加的比例而减少,资本家就会超过工 人生活所需要的最低限度从工人那里榨取每一个劳动小时的产品……资本 家最后可以对工人说:你不应当吃面包,因为吃甜菜和马铃薯也可以过活;我 们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第23、24页)“如果工人能够做到用马铃薯代替面包 生活,那就毫无疑问,从他的劳动中可以榨取更多的东西。这就是说,如果靠 面包生活,他要维持自己和他的家庭,他必须为自己保留星期一和星期二的 劳动,如果靠马铃薯生活,他就只需要为自己保留星期一的一半。 星期一的 另一半和星期二的全部就可以游离出来,以使国家或资本家得利。”(第26 页)“谁都承认,支付给资本家的利息,无论是采取地租、货币利息的形式,还 是采取企业利润的形式,都是用别人的劳动来支付的。”(第23页) 可见,在这里所说的完全是洛贝尔图斯的“租”,只是用“利息” 代替“租”罢了。 马克思对这段话作了如下的评注(《批判》手稿第852页):“这 本几乎没有人知道的小册子,是在‘不可思议的修鞋匠’麦克库洛 赫19开始被人注意的时候出现的,它包含一个超过李嘉图的本质 上的进步。它直接把剩余价值,或李嘉图所说的‘利润’(常常也把 它叫做剩余产品),或这本小册子作者所说的利息,看作surplus labour,剩余劳动,即工人无偿地从事的劳动,也就是工人除了补 偿他的劳动力价值的劳动量,即生产他的工资的等价物的劳动量 以外而从事的劳动。把体现在剩余产品中的剩余价值归结为剩余 劳动,同把价值归结为劳动是一样重要的。这一点其实亚·斯密 已经说过,并且成为李嘉图的阐述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是,他们 从来没有以绝对的形式把它说出来并确定下来。”20往下在手稿第 859页上还说:“可是,这位作者为既有的经济范畴所束缚。就象李 嘉图由于把剩余价值同利润混淆起来而陷入令人不快的矛盾一 序 言 17
那是一个极其相对的量。 “如果资本的价值不按照资本量增加的比例而减少,资本家就会超过工 人生活所需要的最低限度从工人那里榨取每一个劳动小时的产品……资本 家最后可以对工人说:你不应当吃面包,因为吃甜菜和马铃薯也可以过活;我 们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第23、24页)“如果工人能够做到用马铃薯代替面包 生活,那就毫无疑问,从他的劳动中可以榨取更多的东西。这就是说,如果靠 面包生活,他要维持自己和他的家庭,他必须为自己保留星期一和星期二的 劳动,如果靠马铃薯生活,他就只需要为自己保留星期一的一半。 星期一的 另一半和星期二的全部就可以游离出来,以使国家或资本家得利。”(第26 页)“谁都承认,支付给资本家的利息,无论是采取地租、货币利息的形式,还 是采取企业利润的形式,都是用别人的劳动来支付的。”(第23页) 可见,在这里所说的完全是洛贝尔图斯的“租”,只是用“利息” 代替“租”罢了。 马克思对这段话作了如下的评注(《批判》手稿第852页):“这 本几乎没有人知道的小册子,是在‘不可思议的修鞋匠’麦克库洛 赫19开始被人注意的时候出现的,它包含一个超过李嘉图的本质 上的进步。它直接把剩余价值,或李嘉图所说的‘利润’(常常也把 它叫做剩余产品),或这本小册子作者所说的利息,看作surplus labour,剩余劳动,即工人无偿地从事的劳动,也就是工人除了补 偿他的劳动力价值的劳动量,即生产他的工资的等价物的劳动量 以外而从事的劳动。把体现在剩余产品中的剩余价值归结为剩余 劳动,同把价值归结为劳动是一样重要的。这一点其实亚·斯密 已经说过,并且成为李嘉图的阐述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是,他们 从来没有以绝对的形式把它说出来并确定下来。”20往下在手稿第 859页上还说:“可是,这位作者为既有的经济范畴所束缚。就象李 嘉图由于把剩余价值同利润混淆起来而陷入令人不快的矛盾一 序 言 17
样,他也由于把剩余价值命名为资本利息而陷入同样的矛盾。诚 然,他在以下方面超过了李嘉图:首先,他把一切剩余价值都归结 为剩余劳动,其次,他虽然把剩余价值叫做资本利息,同时又强调 指出,他把‘资本利息’理解为剩余劳动的一般形式,而与剩余劳动 的特殊形式,地租、货币利息和企业利润相区别。但是,他还是把 这些特殊形式之一的名称‘利息’,当作一般形式的名称。这就足 以使他重新陷入经济学的费解的行话(手稿中用的是《slang》) 中。”21 最后这一段话,用在我们的洛贝尔图斯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 他也为既有的经济范畴所束缚。他也用剩余价值转化成的一个派 生形式—— 租—— 来称呼剩余价值,并使这一名称成为一种极不 确定的东西。这两个错误的结果是:他再度陷入经济学的费解的 行话中,他比李嘉图前进了一步,但是他没有批判地把这种进步继 续下去,反而使他的未完成的理论,在孵化出壳以前,就成为一种 乌托邦的基础,可是,就乌托邦而论,他也象往常一样,来得太迟 了。上述小册子于1821年问世,已经远远走在1842年洛贝尔图斯 的“租”的前头了。 在二十年代,在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利用李嘉图的价值理论 和剩余价值理论来反对资本主义生产,以及用资产阶级自己的武 器来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全部文献中,我们说到的这本小册子, 不过是站在最前面的前哨。欧文的整个共产主义在进行经济学论 战时,是以李嘉图为依据的。但除了李嘉图还有许多著作家,马克 思1847年在反驳蒲鲁东时(《哲学的贫困》第49页22),只引用了其 中几个,如艾德门兹、汤普逊、霍吉斯金等等,而且“还可以写上四 页”。从这许许多多的著作中我只随便举出汤普逊的一本著作: 18 序 言
样,他也由于把剩余价值命名为资本利息而陷入同样的矛盾。诚 然,他在以下方面超过了李嘉图:首先,他把一切剩余价值都归结 为剩余劳动,其次,他虽然把剩余价值叫做资本利息,同时又强调 指出,他把‘资本利息’理解为剩余劳动的一般形式,而与剩余劳动 的特殊形式,地租、货币利息和企业利润相区别。但是,他还是把 这些特殊形式之一的名称‘利息’,当作一般形式的名称。这就足 以使他重新陷入经济学的费解的行话(手稿中用的是《slang》) 中。”21 最后这一段话,用在我们的洛贝尔图斯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 他也为既有的经济范畴所束缚。他也用剩余价值转化成的一个派 生形式—— 租—— 来称呼剩余价值,并使这一名称成为一种极不 确定的东西。这两个错误的结果是:他再度陷入经济学的费解的 行话中,他比李嘉图前进了一步,但是他没有批判地把这种进步继 续下去,反而使他的未完成的理论,在孵化出壳以前,就成为一种 乌托邦的基础,可是,就乌托邦而论,他也象往常一样,来得太迟 了。上述小册子于1821年问世,已经远远走在1842年洛贝尔图斯 的“租”的前头了。 在二十年代,在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利用李嘉图的价值理论 和剩余价值理论来反对资本主义生产,以及用资产阶级自己的武 器来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全部文献中,我们说到的这本小册子, 不过是站在最前面的前哨。欧文的整个共产主义在进行经济学论 战时,是以李嘉图为依据的。但除了李嘉图还有许多著作家,马克 思1847年在反驳蒲鲁东时(《哲学的贫困》第49页22),只引用了其 中几个,如艾德门兹、汤普逊、霍吉斯金等等,而且“还可以写上四 页”。从这许许多多的著作中我只随便举出汤普逊的一本著作: 18 序 言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1850年伦敦新版)。 该书写于1822年,1824年第一次出版。 在这本书里也到处都指 出,非生产阶级所占有的财富,是对工人产品的扣除,而且措辞相 当激烈。 “我们称之为社会的那种人总是力图通过欺骗或诱劝,通过威胁或强迫, 使生产工人从事劳动,但只使他得到自己劳动的产品中尽可能小的部分。” (第28页)“为什么工人不应该得到他的劳动的所有全部产品呢?”(第32页) “资本家以地租或利润的名义向生产工人索取的报酬,是以后者使用了土地 或其他物品为借口而要求取得的…… 既然除了自己的生产能力一无所有 的生产工人,他的生产能力在其上实现或借以实现的一切物质资料,全都归同 他的利益相对立的其他人所有,他要进行活动先要取得这些人的同意,所以, 他从自己的劳动果实中能够得到多大的部分作为这个劳动的报酬,不是取决 于、而且必须取决于资本家的恩典吗?”(第125页)“……和扣除的产品的量 成比例,而不管这个产品量叫做租税,利润,还是叫做贼赃”(第126页)等等。 我承认,我写这几行时,不免感到有些惭愧。 尽管马克思在 《哲学的贫困》中就已经直接提到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英国反资 本主义的文献,其中有些著作,如1821年出版的那本小册子、莱文 斯顿、霍吉斯金等人的著作,还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多次引用过, 可是在德国,人们对这些文献还是一无所知。这还可以容忍。但 是,不仅那位在绝望中揪住洛贝尔图斯的衣角而“确实不学无术 的”庸俗作家①,而且那位身居要职、“自炫博学”的教授②,也把自 己的古典经济学忘记到这种程度,竟把那些在亚·斯密和李嘉图 那里就可以读到的东西,煞有介事地硬说是马克思从洛贝尔图斯 那里窃取来的,—— 这个事实就证明,官方的经济学今天已经堕落 ① 指鲁·迈耶尔。—— 编者注 ② 指阿·瓦格纳。—— 编者注 序 言 19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1850年伦敦新版)。 该书写于1822年,1824年第一次出版。 在这本书里也到处都指 出,非生产阶级所占有的财富,是对工人产品的扣除,而且措辞相 当激烈。 “我们称之为社会的那种人总是力图通过欺骗或诱劝,通过威胁或强迫, 使生产工人从事劳动,但只使他得到自己劳动的产品中尽可能小的部分。” (第28页)“为什么工人不应该得到他的劳动的所有全部产品呢?”(第32页) “资本家以地租或利润的名义向生产工人索取的报酬,是以后者使用了土地 或其他物品为借口而要求取得的…… 既然除了自己的生产能力一无所有 的生产工人,他的生产能力在其上实现或借以实现的一切物质资料,全都归同 他的利益相对立的其他人所有,他要进行活动先要取得这些人的同意,所以, 他从自己的劳动果实中能够得到多大的部分作为这个劳动的报酬,不是取决 于、而且必须取决于资本家的恩典吗?”(第125页)“……和扣除的产品的量 成比例,而不管这个产品量叫做租税,利润,还是叫做贼赃”(第126页)等等。 我承认,我写这几行时,不免感到有些惭愧。 尽管马克思在 《哲学的贫困》中就已经直接提到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英国反资 本主义的文献,其中有些著作,如1821年出版的那本小册子、莱文 斯顿、霍吉斯金等人的著作,还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多次引用过, 可是在德国,人们对这些文献还是一无所知。这还可以容忍。但 是,不仅那位在绝望中揪住洛贝尔图斯的衣角而“确实不学无术 的”庸俗作家①,而且那位身居要职、“自炫博学”的教授②,也把自 己的古典经济学忘记到这种程度,竟把那些在亚·斯密和李嘉图 那里就可以读到的东西,煞有介事地硬说是马克思从洛贝尔图斯 那里窃取来的,—— 这个事实就证明,官方的经济学今天已经堕落 ① 指鲁·迈耶尔。—— 编者注 ② 指阿·瓦格纳。—— 编者注 序 言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