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元素在高空中的反应:高空中的氧气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从普通的氧气构型转变成了臭氧。高空平流层中的氧分字吸收波长为180一240nm的紫外线后解离:02+紫外线→>0+0·自由氧原子加入一分子氧气形成臭氧:0十02→>03因为大气中氧气浓度保持恒定(21%),似乎臭氧必须自然降解以维持臭氧和氧的平衡。少量臭氧在低空对流层分解,但更多的臭氧在波长为200~320nm的紫外辐射下进行光化学反应,解离为氧气:03+紫外线>02+0·单个氧原子结合臭氧分子的一个氧原子,从而形成了2分子氧气0+03->02+02
氧元素在高空中的反应 • 高空中的氧气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从普通的氧气构型转变成了臭氧。高 空平流层中的氧分子吸收波长为1 80一240 nm的紫外线后解离: 02+紫外线→O+0 • 自由氧原子加入一分子氧气形成臭氧: O十02→03 • 因为大气中氧气浓度保持恒定(21%),似乎臭氧必须自然降解以维持 臭氧和氧的平衡。少量臭氧在低空对流层分解,但更多的臭氧在波长 为200~320 nm的紫外辐射下进行光化学反应,解离为氧气: 03+紫外线→02+0 • 单个氧原子结合臭氧分子的一个氧原子,从而形成了2分子氧气: O+03→02+02
氯氟烃(cFc)与臭氧的反应臭氧层缺损来源于人类活动。含氯氟烃(cFc)作为超制冷剂(即氟利昂)、烟雾剂、杀虫剂而被广泛应用。研究表明含氯氟烃能上升到平流层降解臭氧。南极是地球上受到辐射最少的地方,冬关南极上空平流层中的水以冰晶形式存在。含氯氟烃和臭氧分子都吸附在冰晶表面。随着南极春天(9月和10月)的来临,云中的冰文形成水蒸气,含氯氟烃和臭氧分子被释放,这时cFc会很快地降解臭氧。虽然cFc最初具有稳定的结构,但是在紫外线照射下,分子键结合改变,使得一个氯原子只是很松地莲接在分字上。这种活化的cFc遇到一个臭氧分子,一个氯原子能脱离下来,从臭氧分子中夺取一个氧原子。cl03>cl0+02形成的氧化氯活性仍然很大,当它遇到另一个臭氧分子时,它会夺取臭氧分字中的一个氧原子:cI0+03>c02+02·二氧化氯在紫外线作用下裂解成一个自由氯原子和一个氧分子。cl02+紫外线→cl+02
氯氟烃(cFc)与臭氧的反应 • 臭氧层缺损来源于人类活动。含氯氟烃(cFc)作为超制冷剂(即氟利昂)、 烟雾剂、杀虫剂而被广泛应用。研究表明含氯氟烃能上升到平流层, 降解臭氧。南极是地球上受到辐射最少的地方,冬天南极上空平流层 中的水以冰晶形式存在。含氯氟烃和臭氧分子都吸附在冰晶表面。随 着南极春天(9月和10月)的来临,云中的冰又形成水蒸气,含氯氟烃和 臭氧分子被释放,这时cFc会很快地降解臭氧。虽然cFc最初具有稳定 的结构,但是在紫外线照射下,分子键结合改变,使得一个氯原子只 是很松地连接在分子上。这种活化的cFc遇到一个臭氧分子,一个氯原 子能脱离下来,从臭氧分子中夺取一个氧原子。 Cl十03→ClO+02 • 形成的氧化氯活性仍然很大,当它遇到另一个臭氧分子时,它会夺取臭氧分 子中的一个氧原子: clO+03→ClO2+02 • 二氧化氯在紫外线作用下裂解成一个自由氯原子和一个氧分子。 ClO2+紫外线→cl+O2
(三)酸雨问题煤和石油在燃烧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喷涌出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到大气中。当这些气体溶于雨滴中时转变为酸,导致酸雨酸雨的分布比较广泛。在工业化很高的地区,雨的pH可能下降到3到4之间,这相当于自然雨水酸度的100到1000倍。酸雨在某些地区的后果十分严重,例如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这些区域的河流湖泊是贫养的,因此没有溶解的盐来缓冲酸的输入,所以其pH可能降低到4.0,足以阻碍鱼类和其它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于死亡。我国降水酸度由北向南逐渐加重,华东、西南地区普遍发生酸雨,成了世界第三大酸雨区。1982年重庆地区入夏后连降酸雨,使2万亩水稻,叶子突然枯黄,状如火烤,几天后枯死。另外,酸雨因腐蚀性很强,会大大加速建筑物腐蚀速度,可成为摧残文物古迹的原凶
(三)酸雨问题 煤和石油在燃烧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喷涌出氧化氮和 二氧化硫到大气中。当这些气体溶于雨滴中时转变为酸,导致酸雨。 酸雨的分布比较广泛。在工业化很高的地区,雨的pH可能下降到3 到4 之间,这相当于自然雨水酸度的100 到1000倍。酸雨在某些地 区的后果十分严重,例如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北欧的斯堪的纳维 亚。这些区域的河流湖泊是贫养的,因此没有溶解的盐来缓冲酸的 输入,所以其pH可能降低到4.0,足以阻碍鱼类和其它生物的生长 发育,甚至于死亡。 我国降水酸度由北向南逐渐加重,华东、西南地区普遍发生酸 雨,成了世界第三大酸雨区。1982年重庆地区入夏后连降酸雨,使 2万亩水稻,叶子突然枯黄,状如火烤,几天后枯死。另外,酸雨 因腐蚀性很强,会大大加速建筑物腐蚀速度,可成为摧残文物古迹 的原凶
德国被酸雨损害的树林,这些树更易遭受干旱、疾病和昆虫的危害
德国被酸雨损害的树林, 这些树更易遭受干旱、疾病和昆虫的危害
(四)水资源问题现在世界有三分之一人口的淡水供应不足;30年后,经受淡水供应不足的人口将加倍H
(四)水资源问题 现在世界有三分之一人口的淡水供应不足; 30年后,经受淡水供应不足的人口将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