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收 涩 药 第二十五章
桡述 一、定义: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 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二、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 主入肺、脾、肾、大肠经
概 述 一、定义: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 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二、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 主入肺、脾、肾、大肠经
三、作用及适应证: 收敛固涩 正虚滑脱不禁 固表止汗; 自汗、盗汗; 敛肺止咳; 肺虚久咳; 涩肠止泻; 久泻久痢; 固精缩尿止带; 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
三、作用及适应证: 固表止汗; 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 固精缩尿止带; 收敛固涩 自汗、盗汗; 肺虚久咳; 久泻久痢; 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 正虚滑脱不禁
四、分类 固表止汗药 敛肺涩肠药 固精缩尿止带药
四、分类 固表止汗药 敛肺涩肠药 固精缩尿止带药
五、配伍规律: 收涩药治疗属于治病之标,临床应用本类药, 须与相应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 1.气虚自汗:补气固表药。 2.阴虚盗汗:补阴药。 3.脾肾阳虚之久泻、五更泄:温补脾肾药。 4.肾虚遗精、遗尿:补肾药。 5.崩漏:补肝肾固冲任药。 6.肺肾两虚之久咳虚喘:补肺肾纳气药
五、配伍规律: 收涩药治疗属于治病之标,临床应用本类药, 须与相应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 1.气虚自汗:补气固表药。 2.阴虚盗汗:补阴药。 3.脾肾阳虚之久泻、五更泄:温补脾肾药。 4.肾虚遗精、遗尿:补肾药。 5.崩漏:补肝肾固冲任药。 6.肺肾两虚之久咳虚喘:补肺肾纳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