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分析 本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距诗 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 家做客,三人登高饮宴 本诗可能就是三人饮酒言欢时李白所作的劝 酒词
背景分析 • 本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距诗 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 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 家做客,三人登高饮宴。 • 本诗可能就是三人饮酒言欢时李白所作的劝 酒词
赐金放还(1475年,4 同僚诋毁: 因深得玄宗赏识,故遭他人嫉妒诽谤。虽崔长 安,但也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2、朝政腐败: 宦官、外戚干政。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 笼罩着中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 3、不合时宜: 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流露 有意归山的迹象。 就在此时,被赐金放还。这次的归山,实际是 体面一点的放逐
赐金放还(744-755年,44-55岁) 1、同僚诋毁: 因深得玄宗赏识,故遭他人嫉妒诽谤。虽在长 安,但也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2、朝政腐败: 宦官、外戚干政。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 笼罩着中国, 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 3、不合时宜: 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流露 有意归山的迹象。 就在此时, 被赐金放还。这次的归山, 实际是 体面一点的放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 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 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 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 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 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 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 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 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昵图网nipic.com/newlin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奔流到海不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