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第十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0-)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别 ■施工测量是指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建(构) 筑物位置(包括平面和高程位置)在实地 标定出来的工作,即按设计的要求将建 (构)筑物各轴线的交点、道路中线、桥 墩等点位标定在相应的地面上 ■这项工作又称为测设或放样。这些待测设 的点位是根据控制点或已有建筑物特征点 与待测设点之间的角度、距离和高差等几 何关系,应用测绘仪器和工具标定出来的。 ■因此,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测设已知水平 角、测设已知高程是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0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 施工测量是指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建(构) 筑物位置(包括平面和高程位置)在实地 标定出来的工作,即按设计的要求将建 (构)筑物各轴线的交点、道路中线、桥 墩等点位标定在相应的地面上。 ◼ 这项工作又称为测设或放样。这些待测设 的点位是根据控制点或已有建筑物特征点 与待测设点之间的角度、距离和高差等几 何关系,应用测绘仪器和工具标定出来的。 ◼ 因此,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测设已知水平 角、测设已知高程是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S10.1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是从地面一已知点开始,沿已知 方向测设出给定的水平距离以定出第二个端点的工 作。根据测设的精度要求不同,可分为一般测设方 法和精确测设方法。 10.1.1用钢尺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1、一般方法 在地面上,由已知点A开始,沿给定方向,用钢尺 量出已知水平距离D定出B点。 为了校核与提高测设精度,在起点A处改变读数, 按同法量已知距离D定出B′点。由于量距有误差, B与B′两点一般不重合,其相对误差在允许范围 内时,则取两点的中点作为最终位置
§10.1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是从地面一已知点开始,沿已知 方向测设出给定的水平距离以定出第二个端点的工 作。根据测设的精度要求不同,可分为一般测设方 法和精确测设方法。 10.1.1 用钢尺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1、一般方法 ◼ 在地面上,由已知点A开始,沿给定方向,用钢尺 量出已知水平距离D定出B点。 ◼ 为了校核与提高测设精度,在起点A处改变读数, 按同法量已知距离D定出B′点。由于量距有误差, B与B′两点一般不重合,其相对误差在允许范围 内时,则取两点的中点作为最终位置
2、精确方法 当水平距离的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按照上面一般方法在地面测设出的水平距离,还 应再加上尺长、温度和高差3项改正,但改正数的符号与精确量距时的符号相反。即 S=D-△1-△,-△ 式中 实地测设的距离 D一待测设的水平距离; △—尺长改正数,△ l。和M分别是所用钢尺的名义长度和尺长 改正数; 温度改正数,△,=a·D(t-t0),a=125×10°为钢尺的线膨胀系数, t为测设时的温度,。为钢尺的标准温度,一般为20°C; △——倾斜改正数,△b= 2D’h为线段两端点的高差
2、精确方法 当水平距离的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按照上面一般方法在地面测设出的水平距离,还 应再加上尺长、温度和高差3项改正,但改正数的符号与精确量距时的符号相反。即 D l t h S = − − − 式中:S——实地测设的距离; D——待测设的水平距离; l ——尺长改正数, D l l l = 0 ,0 l 和 l 分别是所用钢尺的名义长度和尺长 改正数; t ——温度改正数, ( ) 0 D t t t = − , 5 1.25 10− = 为钢尺的线膨胀系数, t 为测设时的温度,0 t 为钢尺的标准温度,一般为 20°C; h ——倾斜改正数, D h h 2 2 = − , h 为线段两端点的高差
例:如图101所示,欲测设水平距离A,所使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l1=30.000m+0.003m+1.2×10-3×30(t-20°C)m 测设时的温度为5°C,AB两点之间的 高差为1.2m,试求计算测设时在实地应量 A层家 出的长度是多少? h=1.2m 解:根据精确量距公式算出3项改正: 尺长改正: D=60m 0.003 △ 60=0.006m 30 图10-1已知水平距离测设 温度改正 a·D·(t-10)=60×1.2×10-3×(5-20)=-0011m 1.2 倾斜改正:M2D2×60 0.012m 则实地测设水平距离为:S=D-△1-△-△n=60-0.006+0.011+0.012=60017m 测设时,自线段的起点A沿给定的AB方向量出S,定出终点B,即得设计的水平距离D 为了检核,通常再放样一次,若两次放样之差在允许范围内,则取平均位置作为终点B的最 后位置
例:如图1 0-1所示,欲测设水平距离A B,所使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l t 30.000m 0.003m 1.2 10 30(t 20 C)m 5 = + + − − 测设时的温度为5°C,AB两点之间的 高差为1.2m,试求计算测设时在实地应量 出的长度是多少? 解:根据精确量距公式算出3项改正: 尺长改正: D m l l l 60 0.006 30 0.003 0 = = = 温度改正: t D (t t ) 60 1.2 10 (5 20) 0.011m 5 = − 0 = − = − − 倾斜改正: m D h h 0.012 2 60 1.2 2 2 2 − = − = − 则实地测设水平距离为: S = D − l − t − h = 60 − 0.006 + 0.011+ 0.012 = 60.017m 测设时,自线段的起点A沿给定的A B方向量出S,定出终点B,即得设计的水平距离D。 为了检核,通常再放样一次,若两次放样之差在允许范围内,则取平均位置作为终点B的最 后位置。 A h=1.2m B D=60m 图 10-1 已知水平距离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