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概述 变形观测的精度和频率 基准点与变形点的构造与布设 垂直位移观测 水平位移观测 倾斜观测 挠度观测 变形观测的成果处理
第十五章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 概 述 • 变形观测的精度和频率 • 基准点与变形点的构造与布设 • 垂直位移观测 • 水平位移观测 • 倾斜观测 • 挠度观测 • 变形观测的成果处理
概述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目前在我国已受到高度重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 的蓬勃发展,各种大型建筑物,如水坝、高层建筑、大型桥梁、隧道 型 总是由量变到质变而造成事故的。固而及时地对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 随时监视变形的发展变化,在未造成损失以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这就是变形观测的主要目的。它的另一个目的是检验设计的合理性, 为提高设计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建筑物产生变形的原因很多,如地质条件、地震、荷载及外力作用的 变化等是其主要原因。在建筑物的设计及施工中,都应全面地考虑这 些因素。如果设计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当,施工方法不当或施工质量 低劣,就会使变形超出允许值而造成损失 建筑物产生变形时,必然会引起内部应力的变化,当应力变化到极限 值时,建筑物即遭到破环。所以对有些建筑物,在测定形变的同时, 应辅以应力测定。本章只涉及形变观测 根据变形的性质,可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两类。静态变形是时间 的函数,观测结果只表示在某一期间内的变形:动态变形是指在外力 作用 生的变形,它是以外力为函数表示的,对于时间的变化,其 观测结果表示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变形
概 述 •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目前在我国已受到高度重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 的蓬勃发展,各种大型建筑物,如水坝、高层建筑、大型桥梁、隧道 及各种大型设备的出现,因变形而造成损失的也越来越多。这种变形 总是由量变到质变而造成事故的。固而及时地对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 随时监视变形的发展变化,在未造成损失以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这就是变形观测的主要目的。它的另一个目的是检验设计的合理性, 为提高设计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 建筑物产生变形的原因很多,如地质条件、地震、荷载及外力作用的 变化等是其主要原因。在建筑物的设计及施工中,都应全面地考虑这 些因素。如果设计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当,施工方法不当或施工质量 低劣,就会使变形超出允许值而造成损失。 • 建筑物产生变形时,必然会引起内部应力的变化,当应力变化到极限 值时,建筑物即遭到破坏。所以对有些建筑物,在测定形变的同时, 应辅以应力测定。本章只涉及形变观测。 • 根据变形的性质,可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两类。静态变形是时间 的函数,观测结果只表示在某一期间内的变形;动态变形是指在外力 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它是以外力为函数表示的,对于时间的变化,其 观测结果表示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变形
概述 ·由于变形是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所以·对静态变形要周期性地进行重 复观测,以求取两相邻周期间的变化量:而对动态观测,则需用自动 记录仪器记录其瞵时位置。本章主要说明静态变形的观测方法。 建筑物变形的表现形式,主要为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倾斜,有的建 筑物也可能产生挠曲及扭转。当建筑物的整体性受到破坏时,则可产 所谓变形,是指相对于稳定点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所以在进行变形观 测时,必须以稳定点为依据。这些稳定点称为基准点或控制点。因而 根据观测结果,应对变形进行分析,得出变形的规律及大小,以判定 建筑物是遂步趋于稳定,还是变形继续扩大。如果变形继续扩大,且 变形速率加快,则说明它有破坏的危险,应及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 措施。即使没有破坏,但变形超出允许值时,则会妨碍建筑物的正常 使用。如果变形逐渐缩小,说明建筑物趋于稳定,到达一定程度,即 可终止观测
概 述 • 由于变形是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所以·对静态变形要周期性地进行重 复观测,以求取两相邻周期间的变化量;而对动态观测,则需用自动 记录仪器记录其瞬时位置。本章主要说明静态变形的观测方法。 • 建筑物变形的表现形式,主要为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倾斜,有的建 筑物也可能产生挠曲及扭转。当建筑物的整体性受到破坏时,则可产 生裂缝。 • 所谓变形,是指相对于稳定点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所以在进行变形观 测时,必须以稳定点为依据。这些稳定点称为基准点或控制点。因而 变形观测也要遵循从控制到碎部的原则。 • 根据观测结果,应对变形进行分析,得出变形的规律及大小,以判定 建筑物是逐步趋于稳定,还是变形继续扩大。如果变形继续扩大,且 变形速率加快,则说明它有破坏的危险,应及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 措施。即使没有破坏,但变形超出允许值时,则会妨碍建筑物的正常 使用。如果变形逐渐缩小,说明建筑物趋于稳定,到达一定程度,即 可终止观测
变形观测的精度和频率 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精度,视变形观测的目的及变形值的大小而异,很 难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国内外对此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原则上,如果 观测的自的是为了监视建筑物的安全,精度要求稍低,只要满足预警 需要即可,在1971年的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IG)上,建议观测的 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如果目的是为了研究孪形的 规律,则精度应尽可能高些,因为精度的高低会影响观测成果的可靠 性。当然,在确定精度时,还要考虑设备条件的可能,在设备条件具 备,且增加工作量不大的情况下,以尽可能高些为宜。 ·观测频率的确定,随载荷的变化及变形速率而异。例如,高层建筑在 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观测,通常楼层加高1广2层即应观测一次;大坝的 变形观测,则随着水位的高低,而确定观测周期。对于已经建成的建 巯物,在建成初期,因为变形值大,观测的频率宜高。如果变形遂步 趋于稳定,则周期逐渐加长,真至完全稳定后,即可停止观测。对于 频临破坏的建筑物,或者是即蒋产生滑玻、崩塌的地面,箕变形速率 会逐渐加快,观测周期也要相应的逐渐缩短。观测的精度和频率两者 相关的,只有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形值远大于观测误差,其所得结果 是可靠的
变形观测的精度和频率 • 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精度,视变形观测的目的及变形值的大小而异,很 难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国内外对此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原则上,如果 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监视建筑物的安全,精度要求稍低,只要满足预警 需要即可,在1971年的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IG)上,建议观测的 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如果目的是为了研究孪形的 规律,则精度应尽可能高些,因为精度的高低会影响观测成果的可靠 性。当然,在确定精度时,还要考虑设备条件的可能,在设备条件具 备,且增加工作量不大的情况下,以尽可能高些为宜。 • 观测频率的确定,随载荷的变化及变形速率而异。例如,高层建筑在 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观测,通常楼层加高1广2层即应观测一次;大坝的 变形观测,则随着水位的高低,而确定观测周期。对于已经建成的建 筑物,在建成初期,因为变形值大,观测的频率宜高。如果变形逐步 趋于稳定,则周期逐渐加长,直至完全稳定后,即可停止观测。对于 频临破坏的建筑物,或者是即将产生滑坡、崩塌的地面,其变形速率 会逐渐加快,观测周期也要相应的逐渐缩短。观测的精度和频率两者 是相关的,只有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形值远大于观测误差,其所得结果 才是可靠的
基准点与变形点的构造与布设 ·无论是水平位移的观测还是垂直位移的观测,都要以稳固 的点作为基准点,以求得变形点相对于基准点的位置变化。 对于用作水平位移观测的基准点,要构成三角网、导线网 或方向线等平面控制网,对于用作垂直位移观测的基准点, 则需构成水准网。由于对基准点的要求主要是稳固,所以 都要选在变形区域以外,且地质条件稳定,附近没有震动 源的地方。对于一些特大工程,如大型水坝等,基准点距 变形点较远,无法根据这些点直接对变形点进行观测,所 以还要在变形点附近相对稳定的地方,设立一些可以利用 来直接对变形点进行观测的点作为过渡点,这些点称为工 作基点。工作基点由于离变形体较近,可能也有变形,因 而也要周期性地进行观测
基准点与变形点的构造与布设 • 无论是水平位移的观测还是垂直位移的观测,都要以稳固 的点作为基准点,以求得变形点相对于基准点的位置变化。 对于用作水平位移观测的基准点,要构成三角网、导线网 或方向线等平面控制网,对于用作垂直位移观测的基准点, 则需构成水准网。由于对基准点的要求主要是稳固,所以 都要选在变形区域以外,且地质条件稳定,附近没有震动 源的地方。对于一些特大工程,如大型水坝等,基准点距 变形点较远,无法根据这些点直接对变形点进行观测,所 以还要在变形点附近相对稳定的地方,设立一些可以利用 来直接对变形点进行观测的点作为过渡点,这些点称为工 作基点。工作基点由于离变形体较近,可能也有变形,因 而也要周期性地进行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