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红花 X 白花 F1 红花 ↓⑧ F2 1红 2红 1白 F3 ↓ 红 1红 2红 1白 白 F4 ↓ 红 红 1红 2红 1白 白 白 Fs ↓ ↓ 红 红 红3红一1白 白 白 白
目 录 P 红花 × 白花 ↓ F1 红花 ↓ F2 1红 2红 1白 F3 ↓ ↓ ↓ ↓ ↓ 红 1红 2红 1白 白 F4 ↓ ↓ ↓ ↓ ↓ ↓ ↓ 红 红 1红 2红 1 白 白 白 F5 ↓ ↓ ↓ ↓ ↓ ↓ ↓ ↓ 红 红 红 3红 1白 白 白 白
B、七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结果 孟德尔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的结果 F:的表现 性 状 杂交组合 F1的能状 显性件数) 隐性(快数) 比例 花色 红花×白花 红 花 70红花 224白花 3,5:1 种子形状 圈粒X皱粒 圆 较 5小圆粒 1850载粒 2,9611 子叶颜色 黄色X辣色 费 色 80黄色 2001绿色 3,01:1 豆奠形状 饱满×不饱清 饱 清 2饱满 299不炮清 29511 未熟豆英色 绿色×黄色 绿 色 40绿色 152黄色 2,82:1 花着生位置 散生×腹生 成 的墩生 207顶生 04 植株高皮 燕株X绥株 高 株 187高株 271质株 2,84:1 录
目 录 B、七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结果
频豆的7个单位性状及其相对性状 显 性 圆滑 黄色 红花 饱满 绿色 叶腋 高茎 隐 性 皱缩 绿色 白花 不饱满 黄色 茎顶 矮茎
目 录 豌豆的7个单位性状及其相对性状
c、性状分离现象 F,代个体(植株)均只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而另一个亲 本的性状隐藏不表现。 相对性状中,在F代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称为显性性 状(dominant character),而在F1中未表现出来的相对 性状称为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 F2有两种性状表现类型的植株,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 另一种表现为隐性性状;并且表现显性性状的植株数与隐 性性状个体数之比接近3:1。 隐性性状在F1中并没有消失,只是被掩盖了,在F2代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都会表现出来,这就是性状分离 (character segregation)现象
目 录 C、性状分离现象 F1代个体(植株)均只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而另一个亲 本的性状隐藏不表现。 ◼ 相对性状中,在F1代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称为显性性 状(dominant character),而在F1中未表现出来的相对 性状称为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 F2有两种性状表现类型的植株,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 另一种表现为隐性性状;并且表现显性性状的植株数与隐 性性状个体数之比接近3:1。 ◼ 隐性性状在F1中并没有消失,只是被掩盖了,在F2代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都会表现出来,这就是性状分离 (character segregation)现象
>分离现象的解释 ■A、遗传因子假说 ■B、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 ■C、豌豆花色分离现象解释 个>☒目录
目 录 ➢分离现象的解释 ◼ A、遗传因子假说 ◼ B、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 ◼ C、豌豆花色分离现象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