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核外遗传分析 >☒旧录
目 录 第十章 核外遗传分析
学习要点: 母性影响的概念及遗传的特点; 2.细胞质遗传的概念、遗传的特点; 3.草履虫放毒型遗传与核质关系; 4. 线粒体遗传及分子基础; 5.叶绿体遗传及分子基础; 6.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目 录 学习要点: 1. 母性影响的概念及遗传的特点; 2.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遗传的特点; 3. 草履虫放毒型遗传与核质关系; 4. 线粒体遗传及分子基础; 5. 叶绿体遗传及分子基础; 6.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10.1核外遗传的性质与特点 10.1.1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遗传物质引起的遗传 现象。(又称非染色体遗传、非孟德尔一查、染 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体遗传)。 细胞质基因组: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遗传 物质的总称。 日录
目 录 10.1.1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遗传物质引起的遗传 现象。(又称非染色体遗传、非孟德尔一查、染 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体遗传)。 10.1 核外遗传的性质与特点 细胞质基因组: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遗传 物质的总称
10.1.2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正反交结果表现不同: 核遗传:其遗传物质由雌核和雄核共同提供, 表现相同。质遗传:细胞质基因决定的遗传性 状,只能通过卵细胞遗传给后代,而不能通过 精子遗传给后代。 ② 由细胞质中的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表现 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即可传递给其他细胞
目 录 ① 正反交结果表现不同: 核遗传:其遗传物质由雌核和雄核共同提供, 表现相同。质遗传:细胞质基因决定的遗传性 状,只能通过卵细胞遗传给后代,而不能通过 精子遗传给 后代。 ② 由细胞质中的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表现 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即可传递给其他细胞。 10.1.2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10.2细胞内敏感物质的遗传 10.2.1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 无性生殖:通常的生殖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 1)自体接合:Kk大核消失→两个小核Kk各自减数分 裂(4+4=8,K/k),只留1个小核(K/k)→小核有丝分 裂(K/k)→核融合(KKorkk)→2次有丝分裂,形成4 个核→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2个核,一个成大核, 另一个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小核(KKorkk)。 ☒ 目录
目 录 10.2 细胞内敏感物质的遗传 无性生殖:通常的生殖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 1)自体接合:Kk大核消失→两个小核Kk各自减数分 裂(4+4=8,K/k),只留1个小核(K/k) →小核有丝分 裂(K/k) →核融合(KKorkk) →2次有丝分裂,形成4 个核→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2个核,一个成大核, 另一个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小核( KKorkk )。 10.2.1 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