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 谢惠连(397-433):陈郡阳夏(河南太 康)人,謝灵运族弟,与谢灵运、谢眺合称 “三谢”。《雪赋》为其名作。 (39845):字斯泉,顺阳(河南 浙川)人,撰《后汉书》百二十卷,《宦者传 论》等文为历来传诵的作品。 谢庄(421-466):字希逸,陈都阳夏 (河南太康)人,普述甚丰,《月赋》为咏物 写景的名作
(四)刘宋时期其他诗文作家 谢惠连(397—433):陈郡阳夏(河南太 康)人,谢灵运族弟,与谢灵运、谢眺合称 “三谢” 。《雪赋》为其名作。 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河南 淅川)人,撰《后汉书》百二十卷,《宦者传 论》等文为历来传诵的作品。 谢庄(421—466):字希逸,陈郡阳夏 (河南太康)人,著述甚丰,《月赋》为咏物 写景的名作
1、鲁迅论志人小说兴盛之因 “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 言,魏晋以来,乃弥以标格语言相尚,惟吐属 则流于玄虚,举止则为疏故,与汉之惟俊伟 坚卓为重者。甚不侔矣。盖其时释教广被。颇 扬脱俗之风。而老庄之说亦大盛,其因佛而崇 老为反动,而厌离则一致,相拒而实相扇,终 乃汗浸而为清谈。渡江以后,此风卵甚,有违 言者,惟一二枭雄而已。世之所尚,因而撰 者掇拾旧闻。或者记迷近事。虽不过丛殘小 语,而俱为人间言动,邀脱志怪之牢笼也。”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 后》)文学史P194注10
(五)刘义庆《世说新语》 1、鲁迅论志人小说兴盛之因 “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 言,魏晋以来,乃弥以标格语言相尚,惟吐属 则流于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故,与汉之惟俊伟 坚卓为重者,甚不侔矣。盖其时释教广被,颇 扬脱俗之风,而老庄之说亦大盛,其因佛而崇 老为反动,而厌离则一致,相拒而实相扇,终 乃汗漫而为清谈。渡江以后,此风弥甚,有违 言者,惟一二枭雄而已。世之所尚,因而撰集, 或者掇拾旧闻,或者记述近事,虽不过丛残小 语,而俱为人间言动,遂脱志怪之牢笼也。”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 后》)文学史P194注10
丰 新器 刻2E 2元 (魏)邯郸淳《笑林》:我国最早的笑话集,原书 三卷,今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遗文二十余贝 “长竿入城”、“鄣叶取物”葶故事甚有喜剧 鲁迅称此书为“后来俳谐文字之权舆”。 (东晋)葛洪《西京条记》:二卷(后世分为六 卷),叙西汉遗闻佚事和怪诞传说。“画工弃 市”P494、“相如渴死”P495等故事甚为传诵。 (东晋)裴启《语林》:十卷,据《世说新语轻 诋》说,该书因记谢安语不奥而废。鲁迅《古小说 钩沉》有辑本,内容为“撰汉魏以来迄于同时言语 应对之可称者”(鲁迅)。 (东晋)郭澄之《郭子》:三卷,今佚,鲁迅 ,E少细与《得林》想
2、《世说新语》前的志人小说 (魏)邯郸淳《笑林》:我国最早的笑话集,原书 三卷,今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遗文二十余则, “长竿入城” 、 “鄣叶取物”等故事甚有喜剧性。 鲁迅称此书为“后来俳谐文字之权舆” 。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二卷(后世分为六 卷),叙西汉遗闻佚事和怪诞传说。“画工弃 市”P494、 “相如渴死”P495等故事甚为传诵。 (东晋)裴启《语林》:十卷,据《世说新语·轻 诋》说,该书因记谢安语不实而废。鲁迅《古小说 钩沉》有辑本,内容为“撰汉魏以来迄于同时言语 应对之可称者”(鲁迅)。 (东晋)郭澄之《郭子》:三卷,今佚,鲁迅 《古小说钩沉》有辑本。体与《语林》相类
装减欧 刘义庆(40344),刘宋宗宝,羲封临川王,历 荆州刺史、江州刺史等官,《宋书》本传言其“好 六义”,“招文学之士,远近些至”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八卷,今存本为三 卷(上、中、下),为宋晏殊所删订。金书分魂行、 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几,内容主要记汉魏晋 宋间名士的言行和轶事。它的特点,鲁迅说:“记言 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髙简魂奇,下至繆惑。亦资 笑。”它的艺米价值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取材 广泛。选村典型。生动地反映了汉魏晋宋之际的社会 生活和时代风尚;二是通过富有个性化的言行和饶有 趣味的细节,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名士形隶,人 物性格鲜明,精神风貌跃然纸上;三是语言洁生动, 表现力强,言约意丰,嘉永传神。除文学价值外,该 书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思、文化价值
3、刘义庆及其《世说新语》 刘义庆(403—444),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历 荆州刺史、江州刺史等官,《宋书》本传言其“爱好 六义” , “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 。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八卷,今存本为三 卷(上、中、下),为宋晏殊所删订。全书分德行、 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内容主要记载汉魏晋 宋间名士的言行和轶事。它的特点,鲁迅说:“记言 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缪惑,亦资一 笑。”它的艺术价值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取材 广泛,选材典型,生动地反映了汉魏晋宋之际的社会 生活和时代风尚;二是通过富有个性化的言行和饶有 趣味的细节,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名士形象,人 物性格鲜明,精神风貌跃然纸上;三是语言简洁生动, 表现力强,言约意丰,隽永传神。除文学价值外,该 书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思想、文化价值
丰 世说新》喻与典、成语 之优”(德行)、“登龙门”(德行)、 “管、华割席分坐”(德行)、“难兄难弟” (德行)、“新亭对泣”(言语)、“谢道韫 咏雪”(言语)、“曹植七步成诗”(文学)、 “拾人牙笼”(文学)、“绝妙好辞”(捷 悟)、“周处灭改过”(自新)、《陶母 发待实”(贤媛,元秦简夫作《剪发待窦》)、 “王子猷访戴”(任诞)、“一住情深”(任 诞)、“三子猷赏竹”(简傲,王维有诗曰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间主人”) 望梅止渴”(假谲)、“玉鏡台”(假谲)、 崇恺争 E F
《世说新语》篇目与典故、成语:“华、王 之优劣”(德行)、“登龙门”(德行)、 “管、华割席分坐”(德行)、“难兄难弟” (德行)、“新亭对泣”(言语)、“谢道韫 咏雪”(言语)、“曹植七步成诗”(文学)、 “拾人牙慧”(文学)、“绝妙好辞”(捷 悟)、“周处灭患改过”(自新)、“陶母剪 发待宾”(贤媛,元秦简夫作《剪发待宾》)、 “王子猷访戴”(任诞)、“一往情深”(任 诞)、“王子猷赏竹”(简傲,王维有诗曰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望梅止渴”(假谲)、“玉镜台”(假谲)、 “咄咄怪事”(黜免)、“石崇、王恺争豪” (汰侈)、“王蓝田性急”(忿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