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4.数据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是指对应于各种传输模式,交换节点为完成其交换功能所采用的互通(Intercommunication)技术。在早期的广域网中,数据通过通信子网的交换方式分为两类:·电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一一又分为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 4. 数据交换技术 ⚫ 数据交换技术是指对应于各种传输模式,交换节点为完成其交换功 能所采用的互通(Intercommunication)技术。 ⚫ 在早期的广域网中,数据通过通信子网的交换方式分为两类: • 电路交换 • 存储转发交换——又分为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7.1.2 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
7.1.2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电路交换两台计算机通过通信子网进行数据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然后再进行数据通信。在通信中自始至终使用该条链路进行信息传输,而不允许其它计算机和终端同时共享该条链路。分为线路建立、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3个阶段HH
◼ 电路交换 ⚫ 两台计算机通过通信子网进行数据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 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然后再进行数据通信。在通信中自 始至终使用该条链路进行信息传输,而不允许其它计算机和终端同 时共享该条链路。 ⚫ 分为线路建立、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3个阶段。 7.1.2 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
7.1.2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报文交换在发送数据时,不管发送数据的长度是多少,都把它当做一个逻辑单元;在发送的数据上加上目的地址、源地址与控制信息,按一定的格式打包后,组成一个报文·报文交换不事先建立物理电路,当发送方有数据要发送时,把要发送的数据当作一个整体交给中间交换设备;·中间交换设备先将报文存储起来,然后选择一条合适的空闲输出线将数据转发给下一个交换设备,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将数据发送到目的结点。信息源起始目的控制报文报文误码.正文..标志节点节点信息编号检测开始结束信息头信息尾
◼ 报文交换 ⚫ 在发送数据时,不管发送数据的长度是多少,都把它当做一个逻辑 单元;在发送的数据上加上目的地址、源地址与控制信息,按一定 的格式打包后,组成一个报文。 • 报文交换不事先建立物理电路,当发送方有数据要发送时,把 要发送的数据当作一个整体交给中间交换设备; • 中间交换设备先将报文存储起来,然后选择一条合适的空闲输 出线将数据转发给下一个交换设备,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将数据 发送到目的结点。 7.1.2 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
7.1.2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分组交换如果对产生的报文进行限制,限制数据的最大长度,就称之为报文分组(packet)或分组。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的工作方式基本相同,形式上的主要差别在于分组交换网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一般选128B。·发送节点首先对从终端设备送来的数据报文进行接收、存储而后将报文划分成一定长度的分组,并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接收节点将接收到的分组重新组装成信息或报文。最末控制信息分组信息源目的站误码分组分组头....正文..信息编号编号地址地址检测标志
◼ 分组交换 ⚫ 如果对产生的报文进行限制,限制数据的最大长度,就称之为报文 分组(packet)或分组。 ⚫ 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的工作方式基本相同,形式上的主要差别在于: 分组交换网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一般选128B。 • 发送节点首先对从终端设备送来的数据报文进行接收、存储, 而后将报文划分成一定长度的分组,并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 和交换。接收节点将接收到的分组重新组装成信息或报文。 7.1.2 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
7.1.3计算机网络工作模式1.对等模式(PeertoPeer)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既可以作为客户机也可以作为服务器网络中的计算机彼此之间是对等的关系,各自具有绝对的自主权。网络中没有专用的服务器。网络中的对等机除了可以相互通信,还可以共享彼此的软硬件资源
◼ 1. 对等模式(Peer to Peer) ⚫ 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既可以作为客户机也可以作为服务器。 网络中的计算机彼此之间是对等的关系,各自具有绝对的自 主权。网络中没有专用的服务器。网络中的对等机除了可以 相互通信,还可以共享彼此的软硬件资源。 7.1.3 计算机网络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