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第6章数据库技术基础
大学计算机 基础 第6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UNS6.1数据库基础知识6.2数据模型6.3E-R模型6.4逻辑数据模型的基本类型6.5关系数据库第6章6.6数据库设计与管理数据库技术基础6.7Access2010概述7/2/2017
7/2/2017 2 6.1 数据库基础知识 6.2 数据模型 6.3 E-R模型 6.4 逻辑数据模型的基本类型 6.5 关系数据库 第6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6.6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6.7 Access2010概述
6.1数据库技术基础数据库基础知识61、数据(Data)指保存在存储介质上能够被计算机识别的物理符号6描述事物特性的数据内容:6存储在某一种介质上的数据形式。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6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也称信息处理。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文6信息是一种被加工成特定形式的数据。: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加工、传输等一系列操作过程3
3 6.1 数据库技术基础 数据库基础知识 1、数据(Data) 指保存在存储介质上能够被计算机识别的物理符号 描述事物特性的数据内容; 存储在某一种介质上的数据形式。 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 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也称信息处理。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信息是一种被加工成特定形式的数据。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分类、 排序、检索、维护、加工、传输等一系列操作过程
6.1 数据库技术基础UNS应用程序1数据集1计算机数据管理发展阶段应用程序2数据集2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61、人工管理集n求5个数据之和以及最大值。(编程语言为C语言)*程序1:求6个数之和**程序2:求6个数中的最大值*#include<stdio.h>#include<stdio.h>mainOmaino11intis=0,intis,inta[6]=(66,55,75,42,86,77);inta[6]={6655,75,42,86,77);for(i=0,i<6;i++)s=a[0];ffon(i=1;i<6;i++)1s=s+a[i];子if (s<a[il)s=a[i];printf(-%dl,s),printf(-%dl,s);
4 6.1 数据库技术基础 计算机数据管理发展阶段 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1、人工管理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数据不能长久保存。 应用程序2 应用程序n . 数据集1 数据集n 数据集2 . 应用程序1
6.1 数据库技术基础应用程序A计算机数据管理发展阶段文件A文件管应用程序B理系统立件系统文件B2求5个数据之和和最大值。(数据来自同一个文件C:data.dat)*程序1:求6个数之和*/*程序2:求6个数中的最大值*#include<stdio.h>#include<stdio.h>mainOmaino喜inti,s=0,a[6];int i,s=a[0] ,a[6];FILE*fp,FILE*fp;fp=fopen("c:data.dat",rb"),fp=fopen("c:data.dat""rb"),fread(a,2.6.fp);/*读数据fread(a,2,6.fp),s=a[0];for(i=0,i<6,i++)tfor(i=0,<6;i++)s=s+a[i];T拿if (s<a[i])s=a[i];printf(%d",s),fclose(fp);/*关闭文件*3生printf(%d",s),fclose(fp);
5 6.1 数据库技术基础 计算机数据管理发展阶段 2、文件系统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程序和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数据文件可以长久保存。 程序与数据相互依赖。 在文件系统的支持下,用文件名访问数据文件。 文件系统中的数据文件服务于某一特定应用程序,数据和 程序相互依赖。同一数据项可能重复出现在多个文件中, 导致数据冗余度大,这不仅浪费了存储空间,增加了更新 开销,更严重的是,由于不能统一修改,容易造成数据的 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