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都离不开—个“怕” 字。这里讲的“怕”,不是处事的谨小慎微,而是做人起码的规 矩,是防范在前的自律、自警、自省,是摒弃侥幸,实实在在的 规范修身,是不越党纪国法的“雷池″,是悬崖勒马的“惊回首"。 这个“怕”字,体现着一种责任与义务,显现着一种信念与境界。 心中之“怕”,源于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因为爱,所以 怕;爱之愈深,怕之愈切。心有所怕,就能够视党的事业重于 切,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生怕有所失误、有负党的重托,对群众 倾注满腔热爱之情,把群众的情绪当作“第-信号″,把群众的 愿望当作“第一追求”,尊重群众,信任群众;心有所“怕”,就 会经常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动,时刻反省是否对得起党 和人民,是否正确履行了职责,是否牢记了宗旨、尽到了公仆之 责;心有所“怕″,喧嚣纷扰的世界里,面对诱惑有抵抗的力量 才能认认真真的做官,清清白白的做人,心无重负快活一辈子。 正所谓畏法律,恐惧生;恐惧生,道德存;道德存,做人乐。“悔 悟莫如慎思。”这是古人告诫后人的至理名言也是对心有所“怕” 最好的诠释。 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用一种净 面醒脑的心态去规范自己的言行,时时用党纪国法、规章制度这 把尺子量一量,用群众是否满意和高兴这个标准对一对,用自我 批评的镜子照一照,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 想,常修为官之德。“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 万目睽暌难逃脱。”但愿每个党员干部都能记住陈毅元帅的名句, 用先进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清心做官,高洁做人
16 “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都离不开一个“怕” 字。这里讲的“怕”,不是处事的谨小慎微,而是做人起码的规 矩,是防范在前的自律、自警、自省,是摒弃侥幸,实实在在的 规范修身,是不越党纪国法的“雷池”,是悬崖勒马的“惊回首”。 这个“怕”字,体现着一种责任与义务,显现着一种信念与境界。 心中之“怕”,源于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因为爱,所以 怕;爱之愈深,怕之愈切。心有所怕,就能够视党的事业重于一 切,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生怕有所失误、有负党的重托,对群众 倾注满腔热爱之情,把群众的情绪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 愿望当作“第一追求”,尊重群众,信任群众;心有所“怕”,就 会经常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反省是否对得起党 和人民,是否正确履行了职责,是否牢记了宗旨、尽到了公仆之 责;心有所“怕”,喧嚣纷扰的世界里,面对诱惑有抵抗的力量, 才能认认真真的做官,清清白白的做人,心无重负快活一辈子。 正所谓畏法律,恐惧生;恐惧生,道德存;道德存,做人乐。“悔 悟莫如慎思。”这是古人告诫后人的至理名言,也是对心有所“怕” 最好的诠释。 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用一种净 面醒脑的心态去规范自己的言行,时时用党纪国法、规章制度这 把尺子量一量,用群众是否满意和高兴这个标准对一对,用自我 批评的镜子照一照,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 想,常修为官之德。“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 万目睽睽难逃脱。”但愿每个党员干部都能记住陈毅元帅的名句, 用先进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清心做官,高洁做人
天道酬勤不酬怨 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流传隽永的山 水田园诗,其中《春晓》、《宿建德江》等代表作尤令人有身临其 境之感而怦然心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才高八斗的优秀人才 生却屡屡怀才不遇。青少年时期,他曾发奋读书,希望有朝一 日金榜题名,出人头地,但先后10多次到长安谋求官职,均因 无人推荐失败了。40岁那年,他又一次到长安科考,仍未被录 取。随后有一天,他到好友王维家做客,恰巧唐玄宗也到了王维 家。作为一介平民,他不敢面见皇帝,吓得躲了起来,王维却不 敢隐瞒,向玄宗皇帝如实作了汇报,并将他文采向唐玄宗郑重地 作了介绍。唐玄宗早就听说过孟浩然其人,获悉他在这里,很高 兴,就让他出来见一见,并让他读一读自己的诗作。机遇的光环 终于笼罩到孟浩然身上。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更是求职心切, 他不假思索就选择了自己非常得意的《岁暮归南山中》吟起来。 这首诗写得清新幽雅,朴实自然,若在平常定然引起人们的共鸣 与遐想。但是,由于他长期怀才不遇,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先扬 后抑、夹杂着愤懑情绪的创作风格,诗句字里行间少不了一些厌 世嫉俗的不满情绪,如“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等,隐含着 对皇帝不重用自己的埋怨。玄宗听罢,脸色大变,愤怒地斥责他 恃才放旷,令他立即离京返乡——孟浩然追求功名的梦想彻底 破灭了,意志更加消沉,隐居山林,寄情田园,终日饮酒作诗, 打发时光 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17 天 道 酬 勤 不 酬 怨 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一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流传隽永的山 水田园诗,其中《春晓》、《宿建德江》等代表作尤令人有身临其 境之感而怦然心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才高八斗的优秀人才, 一生却屡屡怀才不遇。青少年时期,他曾发奋读书,希望有朝一 日金榜题名,出人头地,但先后 10 多次到长安谋求官职,均因 无人推荐失败了。40 岁那年,他又一次到长安科考,仍未被录 取。随后有一天,他到好友王维家做客,恰巧唐玄宗也到了王维 家。作为一介平民,他不敢面见皇帝,吓得躲了起来,王维却不 敢隐瞒,向玄宗皇帝如实作了汇报,并将他文采向唐玄宗郑重地 作了介绍。唐玄宗早就听说过孟浩然其人,获悉他在这里,很高 兴,就让他出来见一见,并让他读一读自己的诗作。机遇的光环 终于笼罩到孟浩然身上。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更是求职心切, 他不假思索就选择了自己非常得意的《岁暮归南山中》吟起来。 这首诗写得清新幽雅,朴实自然,若在平常定然引起人们的共鸣 与遐想。但是,由于他长期怀才不遇,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先扬 后抑、夹杂着愤懑情绪的创作风格,诗句字里行间少不了一些厌 世嫉俗的不满情绪,如“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等,隐含着 对皇帝不重用自己的埋怨。玄宗听罢,脸色大变,愤怒地斥责他 恃才放旷,令他立即离京返乡——孟浩然追求功名的梦想彻底 破灭了,意志更加消沉,隐居山林,寄情田园,终日饮酒作诗, 打发时光。 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只不过是有的人出道早,成为少年英雄,有的人受人知遇迟,大 器晚成罢了。机遇对大家都是公平的,天时、地利和人和,不会 一直特别垂青某个人,也不会永远回避某个人。每个地方都可能 有一时“怀才不遇”的人,有的真的是怀才不遇,因为客观环境 无法配合,但为了生活,又不得不屈就,所以痛苦不堪;有的完 全是自己“怀才不遇”的感过于强烈,自视太高,总有“曲高和 寡”,“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有的则根本是自我膨胀的庸才,之 所以无法受到重用,是因为无能,而不是别人的嫉妒,可他自己 却认识不到这个事实,反认为怀才不遇,到处发牢骚、吐苦水 有道是,“天道酬勤不酬怨。积极向上,蓄势待发、百折不挠的 人,因为有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所以把握机遇 时就更加睿智、充分和到位,给人家看来也就显得机遇特别多 那些有才无能又经常怨天尤人的人,因为守株待兔、消极坐等机 遇上门,就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那些恃才傲物、挑肥拣瘦 的人,因为缺少一份平常心去对待机遇,不能与大家平起平坐、 共存共荣,因而容易因噎废食,与机遇擦肩而过,给人家的感觉 也总是机遇始终与他无缘。 创造麦当劳帝国的雷·克劳克曾写过一首打油诗描写他的创 业哲学:“世界没有任何事可以取代坚毅不拔——才华不行,世 界上没有比怀才不遇更为稀松的平常事;天才也不行,有志未伸 的天才者故事几乎已是老生常谈;教育也不行,受过高等教育的 失败者有如过江之鲫到处都是。只有坚毅和决心才是无所不能 的,不刻意去求成功,没有包袱,没有私欲,只有努力,不断努 力去解决周边的困难,努力到不必刻意用心去努力的程度时,便
18 只不过是有的人出道早,成为少年英雄,有的人受人知遇迟,大 器晚成罢了。机遇对大家都是公平的,天时、地利和人和,不会 一直特别垂青某个人,也不会永远回避某个人。每个地方都可能 有一时“怀才不遇”的人,有的真的是怀才不遇,因为客观环境 无法配合,但为了生活,又不得不屈就,所以痛苦不堪;有的完 全是自己“怀才不遇”的感过于强烈,自视太高,总有“曲高和 寡”,“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有的则根本是自我膨胀的庸才,之 所以无法受到重用,是因为无能,而不是别人的嫉妒,可他自己 却认识不到这个事实,反认为怀才不遇,到处发牢骚、吐苦水。 有道是,“天道酬勤不酬怨”。积极向上,蓄势待发、百折不挠的 人,因为有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所以把握机遇 时就更加睿智、充分和到位,给人家看来也就显得机遇特别多; 那些有才无能又经常怨天尤人的人,因为守株待兔、消极坐等机 遇上门,就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那些恃才傲物、挑肥拣瘦 的人,因为缺少一份平常心去对待机遇,不能与大家平起平坐、 共存共荣,因而容易因噎废食,与机遇擦肩而过,给人家的感觉 也总是机遇始终与他无缘。 创造麦当劳帝国的雷·克劳克曾写过一首打油诗描写他的创 业哲学:“世界没有任何事可以取代坚毅不拔——才华不行,世 界上没有比怀才不遇更为稀松的平常事;天才也不行,有志未伸 的天才者故事几乎已是老生常谈;教育也不行,受过高等教育的 失败者有如过江之鲫到处都是。只有坚毅和决心才是无所不能 的,不刻意去求成功,没有包袱,没有私欲,只有努力,不断努 力去解决周边的困难,努力到不必刻意用心去努力的程度时,便
也是最容易成功的时候。”美国创业大王雷克利斯也曾表示,成 功的创业者,最重要的是要笨、要狂、要天真、要懒散,“要笨 到不在乎会得到什么结果,要狂到肯把自己的一切全投入工作 中,要天真到不想一个人独享成果,所以一开始便想和人分享, 要懒散到必须有一大堆人替你工作。你只要坐下来,好好想你正 在做些什么,以及你打算怎么做。 创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不患得患失,勇往直前,做自己认为 需要去做的事,不设定太多预期期目标,无心也无欲。只是坚毅 不拔地去做,把住方向,努力到底,不把成果看得太重的人,反 而容易突破困难;思虑太多,瞻前顾后,刻意追求成功的人,反 而很少真正的成功。因为,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更钟爱珍 惜机遇的人,最礼遇虚怀若谷、百折不回的人 干部成长要处理好“十个关系” 与万事万物一样,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虽然对这个规律每 个人有每个人的认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角度。我认为,干部在 成长过程中,应该把握和顺应规律,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不 然,很可能要摔跟头、跌跤子。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党员干部都学过哲学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内因与外 因关系的原理,但知道、明白与真信、真用是两回事。现实生活 中,有不少人并没有正确运用这个原理指导自己的行动—一当 工作出现问题或错误的时候,在个人升迁的希望未能如愿的时 候,总是抱怨组织、抱怨领导、抱怨同志、抱怨环境,甚至怀疑
19 也是最容易成功的时候。”美国创业大王雷·克利斯也曾表示,成 功的创业者,最重要的是要笨、要狂、要天真、要懒散,“要笨 到不在乎会得到什么结果,要狂到肯把自己的一切全投入工作 中,要天真到不想一个人独享成果,所以一开始便想和人分享, 要懒散到必须有一大堆人替你工作。你只要坐下来,好好想你正 在做些什么,以及你打算怎么做。” 创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不患得患失,勇往直前,做自己认为 需要去做的事,不设定太多预期期目标,无心也无欲。只是坚毅 不拔地去做,把住方向,努力到底,不把成果看得太重的人,反 而容易突破困难;思虑太多,瞻前顾后,刻意追求成功的人,反 而很少真正的成功。因为,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更钟爱珍 惜机遇的人,最礼遇虚怀若谷、百折不回的人。 干部成长要处理好“十个关系” 与万事万物一样,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虽然对这个规律每 个人有每个人的认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角度。我认为,干部在 成长过程中,应该把握和顺应规律,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不 然,很可能要摔跟头、跌跤子。 一、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党员干部都学过哲学,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内因与外 因关系的原理,但知道、明白与真信、真用是两回事。现实生活 中,有不少人并没有正确运用这个原理指导自己的行动——当 工作出现问题或错误的时候,在个人升迁的希望未能如愿的时 候,总是抱怨组织、抱怨领导、抱怨同志、抱怨环境,甚至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