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内容 修改者校核审查口期 15—15 0 20020 185 图3.2.5修改栏(单位:mm) 33制图比例 3.3.1制图比例可按表3.3.1的规定选用。 表3.31制图比例 11 常用比例 1110 @·2×10 115×10 (10Xn)t1 14×10 可用比例 112 2.511 41 注:用为正整数。 3.3.2整张图纸中用不司比列的,应在该图图名之后或图名做线 另 桥 注,比例的字高应较图 见图39 3.3.3整张图纸中只月 图3.3.2制图比例 3.3.4在一个视图中的船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可采用不同的比明 标注形式 值不宜超过5倍,图样比例可采用沿铅直和水平方向分别标注的形 3.3.5有缩放要求的图 绘比例尽图形标注侧尺 5 20 50mm或 40 50(mm 国335比例尺单:m 3.4制图字体 3.4.1制图字体应符合下列规定: 1汉字中的简化字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字,宜采用仿宋体。在同一图样上,宜采用 一种型式的字体。在同一行标注中,汉字、字母和数字宜采用同一字号。 2绘图用字库宜采用操作系统自带的TrueType字库. 3手工制图图样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字母等均应字体端正,排列整齐,间隔均匀。 3.4.2字体的号数(简称字号)指字体的高度。图样中字号可用20mm、14mm、10mm、7mm, 5mm、3.5mm、2.5mm,A0图汉字最小字高不宜小于3.5mm,其余不宜小于2.5mm。字宽宜为字 高的0.7~0.8倍。图纸字号见附录B。 3.4.3汉字应使用正体字,阿拉伯数字或拉丁字母可使用 斜体字,斜体字的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线约成75角, 见图3.4.3 图3.4.3斜体字格式(单位:mm) 3.4.4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脚标、上标的数字和 7
JJ15 …~蛐 75 20 20 185 一一一 一一 3.2.5 修改栏(单位: mm) 3.3 制图比例 3.3.1 制图比例可按表 3.3. 的规定选用。 常用比例 可用比例 注: 为正整数 3.3.2 整张图纸中用不 注,比例的字高应较 3. 3.3 整张图纸中只 3.3.4 个视图中的 值不宜超过 倍。图样 3.3.5 有缩放要求的图 o 10 20 120 1. -一 -,( 1 :5 X10" OOXη) : 1 1 : 4X10" 4 : 1 囱名 : 200 图名 1 : 200 3.3.2 制图比例 标注形式 忏」一叶 40 50 3.4.1 制图字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汉字中的简化字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字,宜采用仿宋体 在同一图样上,宜采用 一种型式的字体。在同一行标注中,汉字、字母和数字宜采用同一字号。 2 绘图用字库宜采用操作系统自带的 TrueType 字库。 3 手工制图图样中书写的汉 、数字、字母等均应字体端正,排列整齐,间隔均匀。 3.4.2 字体的号数(简称字号)指字体的高度。图样中字号可用 20mm 14mm 10mm 7mm 5mm 3.5mm 2.5mm AO 图汉字最小字高不宜小于 3.5mm ,其余不宜小于 2.5mm 。字宽宜为字 高的 O. 7~O. 倍。图纸字号见附录 Bo 3.4.3 汉字应使用正体字,阿拉伯数字或拉丁字母可使用 斜体字,斜体字的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线约成 75 。角, 见图 3.4.3 3.4.4 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脚标、上标的数字和 faa) b) c) 3.4.3 斜体字格式(单位: mm) 7
字母,可采用小一号字体 3.5制图图线 3.5.1图线的各种名称、型式、代号、宽度及其应用见附录A的规定 3.5.2图样中的图线宽度的尺寸系列应为0.18mm、0.25mm、0.35mm、0.5mm、0.7mm、 1.0mm、1.4mm、2.0mm 3.5.3图线画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同一图样中图线的类型和宽度宜一致。 2圆的对称中心线线段的交点应为圆心,见图3.5.3-1。 3点画线和双点画线的首末两端应绘为线段 4较小的图形,可采用细实线代替点画线和双点画线,见图3.5.3-2。 5虚线与虚缓交接,或虚线与其他图线交接,应是线段交接,见图35,3-3。虚线为实线的延 长线的,不应与实线连接,见图3.5.3-4. ⊕⊕ 图3.5.3-1圈的 图3.53-2小圈的 图3.5.3-3虚线与虚线 图3.53-4虚线为实线 中心线 中心线 和虚线与实线交接 延长线与实线交接 6空心圆柱体和实心圆柱体的断裂处可采用曲折断线绘制或直折断线绘制,见图3.5.3-5。 7图样中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图中 粗实线的宽度,且最小间距不应小于0.7mm. 8图线不宜与文字、数字或符号重叠、混话 出现图线与文字、数字或符号重叠的,应保证文字 数字或符号等的清:。 3.5.4标注引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引线采用细实线,宜采用与水平成30°、45 60和90'的直线再折为水平线的形式。素引编号、详 a)折断线 直折 图编号的引线应对准圆心,见图3.5.4-1。文字说 图3,5,3-5圆柱断裂处的绘制 明应注写在引线水平折线的上方或端部之后,见图 3.5.4-2。 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 图3.5.4-1引线和索引编号、详图编号 图35,4-2引战和文字说明 2同时引出几个相同部分的引线,宜采用平行的引线或集中于一点的放射线表示,见图 3.5.4-3 3多层结构、材料和管线可采用公共引线,引线应垂直通过被引出的各层,并对应标注文字说 明或编号,见图3.5.4-4, 8
字母,可采用小一号字体。 图线的各种名称、型式、代号、宽度及其应用见附录 的规定。 3.5.2 图样中的民 线宽度的尺寸系列应为 0.18mm 0.25mm 0.35mm 0.5mm 0.7mm 1. 0mm 、1. 4mm 2.0mm 3.5.3 图线画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问一图样中图线的类型和宽度宜一致。 圆的对称中心线线段的交点应为圈心,见图 3.5.3 - 点画线和双点画线的首末两端应绘为线段。 较小的图形,可采用细实线代替点画线和双点画线,见图 3.5.3 - 5 虚线与虚线交接,或虚线与其他图线交接,应是线段交接,见图 3.5.3 - 。虚线为实线的延 长线的,不应与实线连接,见图 3.5.3-4 3.5 图图 3.5.1 2 3 4 「一 I-- 11ttJ • Fq lilt 3.5.3 - 4 虚线为实线 延长线与实线交接 3.5.3 - 3 虚线与虚线 和虚线与实线交接 3.5.3 小圆的 中心线 3.5.3 1 圆的 中心线 空心圆柱体和实心圆柱体的断裂处可采用曲折断线绘制或直折断线绘制,见图 3.5.3 - 50 7 图样中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图中 粗实线的宽度,且最小间距不应小于 0.7mm 8 图线不宜与文字、数字或符号重叠、混淆; 出现图线与文字、数字或符号重叠的,应保证文字、 数字或符号等的清晰。 3.5.4 标注引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引线采用细实线,宜采用与水平成 30 45 60 。和 90 的直线再折为水平线的形式。索引编号、详 图编号的引线应对准圆心,见图 .5. 。文字说 明应注写在引线水平折线的上方或端部之后,见图 3.5.4-2 0 6 直立二足 寸广忖一旷 a) 曲折断线 b) 直折断线 3.5.3 - 5 因柱断裂处的绘制 引线和文字说明 同时引出几个相同部分的引线,宜采用平行的引线或集中于一点的放射线表示,见图 3. 5. 4 - 3 0 3 多层结构、材料和管线可采用公共引线,引线应垂直通过被引出的各层,并对应标注文字说 明或编号,见图 3.5.4 - 8 3.5.4 - 1 引线和索引编号、详图编号 3.5.4 - 2 2
)平行引线 b)放射引线 图3.5.4-3同时引出几个相同部分的引线 图3.5.4-4多层公共引线 4引线终端指向物体轮廓线以内的,宜采用圆点标示,见图3.5.4-5:指向物体轮廊表面轮廊 线上的,宜用箭头表示,见图3.5.4-6;指在尺寸线上的,不绘圆点和箭头,见图3.5,4-7。 图3,54-5引线络端指向 图3.5.4-6引线终端指向 图3.5.4-7引线终端指在 轮廓线内 轮廓线上 尺寸线上 3.6复制图纸的折叠 3.6.1复制图纸的折叠应将图面折向外方,使图标露在外面。图纸可折叠成A4幅面的大小 (210mm×297mm),装订的图纸也可折叠成A3幅面的大小(297mm×420mm)。 3.6.2复制图纸的折叠方法见附录C
川一 爪一 a) 行引线 放射引线 .5 .4 - 同时引出几个相同部分的引线 3.5.4 - 多层公共引线 4 引线终端指向物体轮廓线以内的,宜采用圆点标示,见图 3. 5. 4 - 5; 指向物体轮廓表面轮廓 线上的,宜用箭头表示,见图 3. 5. 4 - 6; 指在尺寸线上的,不绘圆点和箭头,见图 3.5.4 - 7 0 5.4 - 5 号|线终端指向 轮廓线内 .4 - 6 召|线终揣指向 轮廓线上 3.6 复制图纸的折叠 1 /丁一一 .4- 引线终端指在 尺寸线上 3.6.1 复制图纸的折叠应将图面折向外方,使图标露在外面。图纸可折叠成 A4 幅面的大小 (210mmX 297mm) ,装订的图纸也可折叠成 A3 幅面的大小 (297mmX 420mm) 3.6.2 复制图纸的折叠方法见附录 9
4图样画法 4.1一般规定 4.11建筑物或构件的图样,宜采用直接正投影法第一分角画法绘制,其投射方向视图布置见图 4.1,1。在同一幅图中,各视图宜保持视图的水平方向同高、上下视图相对应的关系。 俯视 4.1.2常用符号的 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流方向:表示水流方向的箭头符号可按图4.1,2重示符易就样绘制,其图线宽可取为 0.35~0.5mm,B可取为05mm。河流水流方向宜自至附下或当左而右 2指北针:指北针可按图22所示武样绘耐,其位 在图的 角或右上角。图线宽可 取为0.35mm,粗线宽可项为0.5~0.7mm,B可取为16 B/3 图4.1.2-1水流方向符号 指北针符号 3对称符号:图形的对称符号应按图4.1.2-3所示式 43 样用细实线绘制。对称线两端的平行线长度可取为6一 8mm,平行线间距可取为2~3mm。 4连接符号:图形的连接符号可用细实线或相配线表 示,见图4.1.2-4。 图41.2-3对称符号(单位:mm 1)图形的连接用细实线表示的,以细实线两端靠图 形一侧的大写拉丁字母表示连接编号,两个被连接的图形应采用相同的字母编号。 2)图形的连接用相配线表示的,相配线以细实线表示,宜标注“相配线”字样,并应在两段 图的相配线侧同时标注分段的相同桩号。 5风向颜率图应按16个方向绘出 风向频率特征应采用不同图线绘在一起,实线表示年风向频 率,虚线表示夏季风向频率,点画线表示冬季风向颜率,日角为建筑物坐标轴与指北针的方向夹角, 10
图样画法 4. 一般规定 4. 1. 1 建筑物或构件的图样,宜采用直接正投影法第一分角画法绘制,其投射方向视图布置见图 4. 1. 。在同一幅图中,各视图宜保持视图的水平方向同高、上下视图相对应的关系。 仰视图 ) / E 4. 1. 2 常用符号的画 1 水流方向: O. 35~0. 5mm , B 绘制,其图线宽可取为 角或右上角。图线宽可 a) b) c) b) c) 4. 1. 2 - 1 水流方向符号 Z 指北针符号 3 对称符号:图形的对称符号应按图 4. 1. 所示式 i3 "2, 样用细实线绘制。对称线两端的平行线长度可取为 6~ 8mm ,平行线间距可取为 2~3mm 引什一 一一一一二十 4 连接符号:图形的连接符号可用细实线或相配线表 ~ 示,见图 4. 1. 2 - 4. 1. 2 - 3 对称符号(单位: mm} 1)图形的连接用细实线表示的,以细实线两端靠图 形一侧的大写拉丁字母表示连接编号。两个被连接的图形应采用相同的字母编号。 2) 图形的连接用相配线表示的,相配线以细实线表示,宜标注"相配线"字样,并应在两段 图的相配线侧同时标注分段的相同桩号。 5 风向频率图应按 16 个方向绘出,风向频率特征应采用不同图线绘在一起,实线表示年风向频 率,虚线表示夏季风向频率,点画线表示冬季风向频率,。角为建筑物坐标轴与指北针的方向夹角, 10
见图4.1.2-5. A 图4.1.2-4连接符号 图4.1,2-5风向频率图西法 .2 视 4.2.1在同一张图纸内基本视图按图11配的 的名称,否则,应标注视图名称。视图 名称宜标注在图形的上方并在况图名称下方绘一粗实线。其名度应超出视图名称长度前后各3~5m。 4.2.2特殊视图应在所视跑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 字母特殊视图上方应标注“×向视 图”或“X向(旋转》 的视图名称见图4 向(旋转 4.3剖视 4.3.1剖视图可按下列方法剖切后绘制: 1用一个剖切面剖切,见图4.3.1-1。 2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的剖切面剖切,见图4.3.1-2。 3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交的剂切面剂切,见图4.3.1-3 4同时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和相交的剖切面剖切,见图4.3.1-4 图4.31-1-个 图4.3.1-3相交的 图4.3.1-4平行和相交 副切面 剖切面 的剖切面
见图 4. 1. 11 a) ~ 1 ~ ; 1 o o o O '" + b) 4. 1. 2 - 4 连接符号 4.2.1 在同 张图纸内 名称宜标注在图形的上方 4.2.2 特殊视图应 图"或 "X 向(旋转 4.3 4.3.1 剖视图可按下列方法剖切后绘制: 1 用一个剖切面剖切,见图 4.3. 1 - IJ 2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的剖切面剖切 见图 4.3.1 3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交的剖切面剖切,见图 4.3. 1 - ~ A 4. 1. 2 - 5 风向频率图画法 出视图名称长度前后各 3~5nun ;特殊视图上方应标注 "X 向视 4 同时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和相交的剖切面剖切,见图 4.3. 1 - || 4.3.1 - 1 一个 剖切菌 lL , 4.3.1 - 2 平行的 剖切西 \..-- 4.3. } - 3 相交的 剖切商 dzl 4.3. }- 4 平行和相交 的剖切面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