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模拟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 1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第1页共14页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时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学校、班别、姓名按要求填在密封线的空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 笔 (42) 题号 三附加题总分 (28)(-)(二)(三)(四)|(50)|(10) (120) (8) (11) (15) 得分 第一部分基础(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子曰:“岁寒 (《论语》)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莺燕”表现早春美景的一句是 (4)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额联 (5)默写朱熹《观书有感》 !2.下列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两项是 )(4分) A.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 B.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 C.以丛草为林。/仁以为己任
镇 学校 班别 姓名 学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作------------------------ 答---------------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模拟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 说明:1.全卷满分 120 分,第 1 页 共 14 页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试卷设有附加题,共 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20 分。 3.答卷时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学校、班别、姓名按要求填在密封线的空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 笔。 题号 一 (28) 二(42) 三 (50) 附加题 (10) 总分 (一) (120) (8) (二) (11) (三) (15) (四) (8) 得分 第一部分 基 础 (28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 (1)子曰:“岁寒, 。(《论语》) (2)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莺燕”表现早春美景的一句是: “ , 。” (4)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 , 。 (5)默写朱熹《观书有感》 , 。 ? 。 2.下列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两项是( )( )(4 分) A.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 B.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 C.以.丛草为林。/仁以.为己任
D.故时有物外之趣。/其邻人之父亦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7分) 我站在旷野之前。绿色的旷野,微笑着,在柔和的朝阳里。 在朝阳里,一切如此年青,一切都 yang yi( 着蓬勃的生机。在朝阳里,我感到 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七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8 页) D.故时有物外之.趣。/其邻人之.父亦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3-5 题。(7 分) 我站在旷野之前。绿色的旷野,微笑着,在柔和的朝阳里。 在朝阳里,一切如此年青,一切都 yánɡ yì( )着蓬勃的生机。在朝阳里,我感到:
我的和一切生物的生物,血脉相通了。我挥着的手臂,不正像草木摇摆的枝叶么?而且,我不该学习它们 么?我该学习小草的刚劲锁出了泥大人就得忍耐着立导或明漫学习树木的 jue jiang 抵抗着风雨,抵抗着冷热的气候和虫害。同时,壮丽的大自然,也给我更好的启示:山的刚毅、谷的谦虚、 土地的温和、河流的活力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yang yi 4.仿照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你从大自然中得到的感悟。(2分) 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三个。(3分) 柔和蓬勃刚劲抵抗刚毅谦虚 按要求完成6-8题。(7分) 时值冬季,正是甲流肆虐的季节,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是做好预防甲流措施的重要场所。各班积 极响应学校提出的要求,准备开展“预防甲流”的活动 6.请你为这次“预防甲流”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要求内容相关、形式对称。(2分) 7.班里准备邀请疾病防控中心的李主任来作“预防甲流”的专题讲座。班里一致推荐你打电话来邀请他, 电话拨通后,你将怎样说?(出现学校名、班名、人名,分别用A、B、C代替)(2分) 8.班里还准备出一期以“关注健康”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为本期的黑板报拟三个栏目的标题。(3分) 示例:甲流症状 第二部分阅读(42分)
我的和一切生物的生物,血脉相通了。我挥着的手臂,不正像草木摇摆的枝叶么?而且,我不该学习它们 么?我该学习小草的刚劲:钻出了泥土,就得忍耐着亢旱或阴湿。学习树木的 jué jiànɡ( ): 抵抗着风雨,抵抗着冷热的气候和虫害。同时,壮丽的大自然,也给我更好的启示:山的刚毅、谷的谦虚、 土地的温和、河流的活力……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 分) yánɡ yì( ) jué jiànɡ( ) 4.仿照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你从大自然中得到的感悟。(2 分) 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三个。(3 分) 柔和 蓬勃 刚劲 抵抗 刚毅 谦虚 按要求完成 6-8 题。(7 分) 时值冬季,正是甲流肆虐的季节,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是做好预防甲流措施的重要场所。各班积 极响应学校提出的要求,准备开展“预防甲流”的活动。 6.请你为这次“预防甲流”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要求内容相关、形式对称。(2 分) 7.班里准备邀请疾病防控中心的李主任来作“预防甲流”的专题讲座。班里一致推荐你打电话来邀请他, 电话拨通后,你将怎样说?(出现学校名、班名、人名,分别用 A、B、C 代替)(2 分) 8.班里还准备出一期以“关注健康”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为本期的黑板报拟三个栏目的标题。(3 分) 示例:甲流症状 ① ② ③ 第二部分 阅 读 (42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一)(8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 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 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 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文 (2)心之所向,则或干或百,果然鹤也。 译文: 10.作者幼时为什么“时有物外之趣”?(请用原文回答)(2分) 11.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富有情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分) (二)(11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 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 弄清脆的喉咙,唱岀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夭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 上全笼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晩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七年级语文 第 2 页 (共 8 页)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一)(8 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 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 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 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文: 。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文: 。 10.作者幼时为什么“时有物外之趣”?(请用原文回答)(2 分) 11.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富有情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 分) 答: (二)(11 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 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 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 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 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哪一感觉来写?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3分) 13.在写春雨的段落里,作者为什么要写“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 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4分) 七年级语文第3页(共8页)
七年级语文 第 3 页 (共 8 页) 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 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哪一感觉来写?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3 分) 答: 13.在写春雨的段落里,作者为什么要写“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 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