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034 座位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试题 2012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序号填在括号中】 1.1903年,( )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A.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2.提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心理学家是( )。 A.布卢姆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3.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的有( 。 A.记住英语单词了 B.每天跑步 C.不怕见生人了 D.个子长高了 4.表征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A.命题 B.命题网络 C.图式 D.产生式 5.在下列精加工策略中,有助于理解的策略有( ) A.首字联词法 B.划线法 C.笔记法 D.列提纲法 178
试卷代号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1 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 2012 年1 !题号 - |分数 I I I I I I 得分|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0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序号填在括号中) 1. 1903 )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A. 斯基 人是教育 B. 普通教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 教育 2. 组织者 学家 )。 A. 姆B. C. 尔D. 代克 3. 下列 )。 A. 英语单 B. 每天 c.不怕见生人了 .个子长高了 4. 表征程序性 )。 A. B. C. 式D. 5. 下列精加 助于 策略 )。 A. B. 线法 c.笔记法 .列提纲法 178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此学生是问题行为的学生 B.问题行为是直接指向他人和环境的不良行为。 C.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 D.教师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 7.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会产 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迁移 B.定势 C.功能固着 D.原型启发 8.强调外界环境对学习起决定作用的学习理论有( )。 A,人本主义理论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9.小学生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的行为有( )。 A.爱说谎 B.上课有时爱做小动作 C.一回答问题就结巴 D.偏食厌食 10.对于教师职业来讲,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 )。 A.工作压力 B.职业倦怠 C.生涯适应 D.角色适应 得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错误的 叙述后划“X”) 11.学生成长记录袋里装的基本成分是教师评语。() 12.好奇、兴趣、愉快是课堂教学中正性情绪,焦虑则是课堂教学中负性情绪。() 13.趋-避式冲突是在各种心理冲突中给个体带来的压力最小的一种冲突。() 14.无意注意只是一种起消极作用的注意,在教学中要避免学生产生无意注意。() 15.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其编码系统 的形成。() 16.表现性目标是指目标要求中明确规定了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 所应达到的最后结果。() 179
6. 下列 )。 A. 其他 学交 题行 B. 直接 环境 c.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 D. 教师在 视情 程度 7. 获得 方法或学 对学 题会 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 移B.定势 c.功能固着 .原型启发 8. 强调外 环境 作用 理论 )。 A. 人本主义 论B.经典条件 理论 c. 作性条件 D. 有意 接受 9. 能存 )。 A.爱说谎B.上课有时爱做小动作 c.一回答问题就结巴队偏食庆食 10. 职业来 理健 )。 A. 工作 力B. c. 适应 适应 得分|评卷人 二、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 6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 ,错误的 叙述后划 ) 1. 分是教师评语 ) 12. 堂教学 性情 教学 性情 ) 13. 避式 ) 14. 意注意 极作 注意 在教 要避 ) 15. 是学 主动 通过感 编码 的形成。( ) 16. 标要求 规定 的 活 但不精 所应达到的最后结果。( ) 179
得分 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7.行动研究法 18.意义学习 19.技能 20.学习策略 21.个别化教学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每题8分,共24分) 22.简述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23.简述学生良好品德培养的心理学技术。 24.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25.简述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得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26.请根据小学儿童中存在的认知差异,论述“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2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创造性。 180
得分评卷人 卜--- 17. 18. 19. 20. 1. 化教学 ,- ----,. --, 得分评卷入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 0分} 四飞简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每题8分,共 4分) 22. 息加工 23. 学生 德培养 21. 养小学生 25. 创 造 条件 得分|评卷人 --1五、论述题(每题 5分,共 0分) 26. 小学儿童 存在 要性 27. 实 际 学儿童 造性 180
试卷代号:203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年1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 1.D 2.C 3.AC 4.D 5.BC 6.CD 7.A 8.BC 9.ACD 10.ABCD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错误的叙述后划“×”) 11.× 12./ 13.× 14.× 15./ 16.J/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7.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教育改革的小范围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它的目的在于系统地、 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它将教育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针对实际教育活动,不断提出改 革意见或方案,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使研究者不断得到启 示,再充实和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因而行动又是研究的向导。 18.意义学习是指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即是 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联系。 19.技能是指学习者在特定目标指引下,通过练习而逐渐熟练掌握的、对已有的知识经验 加以运用的操作程序。高水平的技能称之为熟练技巧。 20.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来保证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措 施。 21.个别化教学是适应个别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和学习进度而设计的一种教学 形式。如在班级中有个别超常学生或智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应针对其特点和需要,进 行个别化教学。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每题8分,共24分)】 22.简述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加涅把学习过程看作是由操作、执行控制和预期三个系统协同作用的过程。(1分)操作 181
试卷代号 2 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1 2 0 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 年1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0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 I. D 6.CD 2. C 7.A 3.AC 8.BC 4. D 9.ACD 5.BC 10. ABCD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 6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错误的叙述后划 ") 11. X 12. .J 13. X 14. X 15. .J 16. .J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分,共 0分} 17. 究法是 改革 探索 研究 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它将教育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针对实际教育活动,不断提出改 革意见或方案,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使研究者不断得到启 示,再充实和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因而行动又是研究的向导。 18. 识建立 一种实质 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联系。 19. 是指 通过 渐熟 练掌 加以运用的操作程序。高水平的技能称之为熟练技巧。 20. 活 动 来保 效学 方法 控措 施。 1. 化教 是适应 兴趣 爱好 设计 教学 形式。如在班级中有个别超常学生或智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应针对其特点和需要,进 行个别化教学。 四、简答题(从以下 4个题中任选 3个完成,每题 8分,共 4分} 22. 加涅把学习过程看作是由操作、执行控制和预期三个系统协同作用的过程。(l分)操作 181
系统由受纳器、感觉登记器、工作记忆(包括短时记忆)系统、长时记忆系统、反应生成器和反应 器组成。(1分)受纳器是信息的接收部分,外界输入的信息在感觉登记器中保持极短暂的时 间,经过注意信息进人工作记忆。工作记忆系统同时承担着对信息短时贮存和加工操作两种 功能,在学习、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加工和复述进人长 时记忆。长时记忆中信息通过两条途径进入反应生成器,一是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被提取回到 工作记忆,再由工作记忆进入反应生成器,引起反应,这时人们对信息的提取和加工过程是有 意识地进行的;另一条途径是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直接进入反应生成器,引起反应,在这种情况 下,反应是自动完成的,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熟练技能的操作过程往往属于这种情况。如果长 时记忆中贮存的知识长期不用,就会被遗忘。(4分) 执行控制和预期两个箭头朝下的系统对整个操作系统起调节和控制作用。从加涅的学习 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来看,知识的学习过程经历着一个信息输入一编码一加工一贮存一提 取一输出的过程。(2分) 23.简述学生良好品德培养的心理学技术。 (1)说服。它是品德培养的常用方法。教师在说服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其态度或行为习惯 的支持性和非支持性的两方面证据,使其对问题的看法更加全面、合理,从而改变其原有不良 品德,发展良好行为。(1.5分) (2)角色扮演。它是指人在不同情境下体现角色身份的不同行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 使受训者养成某种角色行为习惯或获得某种经验。(1.5分) (3)榜样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自己的行为的一种社会学习方式,是 使榜样的优良品质转化为学生自身品质的过程。(1.5分) (4)奖励、惩罚,利用奖励教育学生可以鼓励学生重复良好的行为,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 成。惩罚是对个体施予心理上不愉快的反馈刺激,从而抑制或减低不良行为的重现。 (1.5分) (5)小组道德讨论。儿童通过对假设性两难道德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来自同伴 的、高于自己一个道德阶段的道德推理,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推理。(2分) 24.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应注意以下五点: (1)培养学习兴趣: (2)设置有效的目标,掌握达到目标的方法; 182
系统由受纳器、感觉登记器、工作记忆(包括短时记忆)系统、长时记忆系统、反应生成器和反应 器组成。(1分)受纳器是信息的接收部分,外界输入的信息在感觉登记器中保持极短暂的时 间,经过注意信息进入工作记忆 a工作记忆系统同时承担着对信息短时贮存和加工操作两种 功能,在学习、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加工和复述进入长 时记忆。长时记忆中信息通过两条途径进入反应生成器,→是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被提取回到 工作记忆,再由工作记忆进入反应生成器,引起反应,这时人们对信息的提取和加工过程是有 意识地进行的;另一条途径是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直接进入反应生成器,引起反应,在这种情况 下,反应是自动完成的,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熟练技能的操作过程往往属于这种情况。如果长 时记忆中贮存的知识长期不用,就会被遗忘。 4分) 执行控制和预期两个箭头朝下的系统对整个操作系统起调节和控制作用。从加涅的学习 与记亿的信息、加工模型来看,知识的学习过程经历着一个信息输入一编码加工一贮存一提 取输出的过程 (2 23. 述学 德培 理学 (1)说服。它是品德培养的常用方法。教师在说服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其态度或行为习惯 的支持性和非支持性的两方面证据,使其对问题的看法更加全面、合理,从而改变其原有不良 品德,发展良好行为。(1. (2) 扮演 是指 体现 色身份 方式 使受训者养成某种角色行为习惯或获得某种经验。(1. (3) 通过观 一种 方式 使榜样的优良品质转化为学生自身品质的过程。(1. (4) 教育 励 学 重复 有利 于 成。惩罚是对个体施于心理上不愉快的反馈剌激,从而抑制或减低不良行为的重现。 (1. (5) 道德讨 性两难道德 讨论 能 够 的、高于自己一个道德阶段的道德推理,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推理。2分〉 24. 何培养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应注意以下五点: (1)培养学习兴趣; (2) 掌握达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