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08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现代教育思想试题 2012年1月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填空题(共4题,每空1分,共10分) 1.人们习惯于以1990年3月在泰国宗迪恩(地名,音译)召开的“世界 大会”作为全民教育思想正式产生的标志,并认为全民教育是上世纪末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 要主题。 2.素质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 在他 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素质教育面向每个学生,就是面向每个有的 学生。 3.人文 教育与人文 活动相结合是」 的基本途径。人文学科是人 文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 4.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 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和 完成其 的过程,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终身 教育的目的在于完成 的改造与发展,使杜会在全体成员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更加快速、 有效、和谐和圆满地得到 430
试卷代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11 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现代教育思想试题 2012 年1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填空题(共 4题,每空 1分,共 0分} 1.人们习惯于以 9 9 3月在泰国宗迪恩(地名,音译〉召开的"世界 大会"作为全民教育思想正式产生的标志,并认为全民教育是上世纪末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 要主题。 2. 素质教育 一种 人都得 发展 教育 个人都 础上有所 在他一一一一一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素质教育面向每个学生,就是面向每个有的 学生。 3. 动相 本途 学科是人 文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 4. 的 角 社会 完成其一一一-的过程,使每 A个社会成员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终身 教育的目的在于完成一一一一一的改造与发展,使社会在全体成员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更加快速、 有效、和谐和圆满地得到 430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5.如何理解教育思想的涵义? 6.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如何? 7.简述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8.概括科学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9.请就下述案例材料的内容,发表你的看法,怎样才能改变生活中总会感受得到的这类情 况昵? [案例材料]据有关方面调查,在我国中学生中,年级越高的学生越不喜欢学以致用。当问 及你是否喜欢“把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时,15.4%的初中生作否定 回答,18.8%的高中生作否定回答,而20.9%的家长认为孩子不是经常运用所学的知识。调 查设计了一个题目,即用图表或文字描述自己的教室在学校的位置,结果多数中小学生只能提 供部分信息,不能让人很清楚顺利地找到教室。 10.试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的观点,谈一谈你对下述案例材料的看法。 [案例材料] 老师:我居然被学生打了 12月31日中午1时50分,某中学初三年级正在上自习。16岁的胡某某和同学偷偷玩起 了斗地主,正好被班主任陈老师逮个正着,“你们在玩什么?交出来。”担心挨批评,胡某某悄悄 在桌下把纸牌换成了一本书和一张卷子交给陈老师。气愤的陈老师把玩牌的4个同学喊出了 教室,请政教处张主任负责教育。 张主任告诉记者,当时他把4个娃娃喊到操场站成一排,挨着询问事情经过,其他三个娃 娃都很配合,只有胡某某的态度极其恶劣。“我问他纸牌在哪里,他冲我直吼‘在楼上’。”张主 任说,他又问了一遍“牌在哪里”,胡某某还是放大嗓门吼“在楼上”。他气得直发抖,顺手用手 里捏着的《班主任手册》敲了一下胡文才的脸。这时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胡某某挥起右 手对着他就是一耳光,“我连忙用手护着眼镜,那耳光的声音大得连二楼教室都听到了。”张主 任说。 四、论述题(20分) 11.题目:你对终身教育的理论观点,有什么认识和体会? 431
二、简答题(共 4题,每题 0分,共 0分) 5. 理解教育思 想 6. 素质教 与考 7. 述创 8. 概括科 基本观 三、案例分析题(共 2题,每题 5分,共 0分) 9. 案例 发表你 看法 变生 感受得到 的 类情 况昵? [案例材料]据有关方面调查,在我国中学生中,年级越高的学生越不喜欢学以致用。当问 及你是否喜欢"把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时, %的初中生作否定 回答, %的高中生作否定回答,而 %的家长认为孩子不是经常运用所学的知识。调 查设计了一个题目,即用图表或文字描述自己的教室在学校的位置,结果多数中小学生只能提 供部分信息,不能让人很清楚顺利地找到教室。 10. 教育思想 案例材 看法 [案例材料]老师:我居然被学生打了 12 月31 午1 时50 。16 某某 偷偷玩 了斗地主,正好被班主任陈老师逮个正着,"你们在玩什么?交出来。"担心挨批评,胡某某悄悄 在桌下把纸牌换成了一本书和一张卷子交给陈老师。气愤的陈老师把玩牌的 4个同学喊出了 教室,请政教处张主任负责教育。 张主任告诉记者,当时他把 4个娃娃喊到操场站成一排,挨着询问事情经过,其他三个娃 娃都很配合,只有胡某某的态度极其恶劣。"我问他纸牌在哪里,他冲我直吼‘在楼上'。"张主 任说,他又问了一遍"牌在哪里",胡某某还是放大嗓门吼"在楼上"。他气得直发抖,顺手用手 里捏着的《班主任手册》敲了一下胡文才的脸。这时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胡某某挥起右 手对着他就是一耳光,"我连忙用于护着眼镜,那耳光的声音大得连二楼教室都听到了。"张主 任说。 四、论述题 0分) 1. 身教 理论 431
试卷代号:2080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现代教育思想 试题答题纸 2012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总分 分 数 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题{共4题,每空1分,共10分)】 1. 2. 3. 4. 得分评卷人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5. 6. 1 8. 得分 评卷人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0. 432
试卷代号 8 0 座位号rn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1 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得分!评卷人 1. 2. 3. 4. 得分|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9. 10. 432 现代教育思想试题答题纸 民十 I'~ %1 一、填空题{共 4题,每空 1分,共 0分) 二、简答题(共 4题,每题 0分,共 0分) 三、案例分析题(共 2题,每题 5分,共 0分} 2012 年1
得分评善人 四,论述”{20分1 1. 433
|得分|评卷人| 11. 四、论述题 433
试卷代号:208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现代教育思想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年1月 一、填空题(4小题,10分) 1.全民教育 2.天赋 差异 3.学科 实践 人文教育 4.个人 社会化社会 发展 二、简答题(4小题,40分) 5.教育思想是指经过人们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教育理论认识(6分),具有实践性、抽象性、 社会性和前瞻性等多种特征(4分)。 6.素质教育否定“应试教育”倾向,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取消一切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的目 的、内容和方法(6分)。考试应该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素质(4分)。 7.《学无止境》提出创新学习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预期性和参与性(6分)。前者体现为目 的性强、能自我调控和具有独创性等(2分);后者体现为适宜群体生活行为、具有人际交往特 点和维护公众利益等(2分)。 8.科学教育目标的重点是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分);科学教 育课程应该体现现实性、综合性与时代性(2分);科学教育过程应该重视科学方法,充满科学 精神(2分);科学教育要与人文教育相结合(3分)。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9.[题一评分参考] 教育与生活实际相脱离是应试教育给我们造成的一大弊端。案例材料中反映的这种情 434
试卷代号 0 8 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1 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现代教育思想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 年1 一、填空题 4小题, 0分) 1.全民教育 2. 差异 3. 学科 实践 人文教育 4. 社会化 社会 发展 二、简答题 4小题, 0分) 5. 教育思想 指经 教育理论认识(6 ,具有实践性、抽象性、 社会性和前瞻性等多种特征 4分〉。 6. 否定 教育 是不 地取 一切考 改革考 的、内容和方法 6分)。考试应该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素质 4分)。 7.« 学无 新学 个基 性(6 前者 体 的性强、能自我调控和具有独创性等 2分h后者体现为适宜群体生活行为、具有人际交往特 点和维护公众利益等 2分)。 8. 教育 提高学 科学 促进学 展(3 ;科学教 育课程应该体现现实性、综合性与时代性 2分k科学教育过程应该重视科学方法,充满科学 精神 教育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 5分,共 0分) 9. [题一评分参考] 教育与生活实际相脱离是应试教育给我们造成的一大弊端。案例材料中反映的这种情 434